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 從結盟走向戰爭 1.國際局勢-帝國主義國家 A.繼續拓展海外勢力 B.以結盟方式尋求國家安全與外交優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益阳经济概况 1.简介 2.五大资源 3.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事业干部科 2013年3月.
一、花木业发展形势 1、全国花木业概况 我国花卉业生产布局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 2江苏花卉产业状况 我省花木生产格局 我省花木生产现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的体会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高考地理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读图技能 掌握答题规律.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江苏省仪征中学 王玉兵.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生产模式的特点。(3分)
谈“十七大精神与 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党总支书记 吴旭红
全国新课标卷的使用情况 新课标卷 (宁夏卷) (11省用) 新课标Ⅰ卷 (河南等7省) 新课标Ⅱ卷
浙江省企业“机器换人”融资说明 浙江省机器换人产业联盟服务中心 丽水分中心.
------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的体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 從結盟走向戰爭 1.國際局勢-帝國主義國家 A.繼續拓展海外勢力 B.以結盟方式尋求國家安全與外交優勢 2.俄 土戰爭→柏林會議 A.1877年俄 土戰爭:使英、奧大感威脅 B.1878年俾斯麥出面調停-柏林會議 a.德、俄關係惡化 b.奧欲聯德自保,與德訂立同盟 1

A.三國同盟-德、奧、義 B.三國協約-法、英、俄 3.「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A.三國同盟-德、奧、義 B.三國協約-法、英、俄 2

4.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A. 導火線:1914年6月「塞拉耶佛事件」 a. 奧匈帝國王儲遭塞爾維亞人暗殺 b 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A.導火線:1914年6月「塞拉耶佛事件」 a.奧匈帝國王儲遭塞爾維亞人暗殺 b.奧匈要求塞國負責,並提出最後通牒 B.戰爭爆發-1914年7月 a.奧匈向塞國宣戰 b.俄國以同是斯拉夫民族支持塞國, 下令全國總動員 c.雙方盟國紛紛參戰 d.義大利原為同盟國,後倒向協約國 3

1878年的巴爾幹半島 4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對峙圖

★ 英國駐奧地利大使預言大戰 —英國駐奧地利大使卡特萊爾爵士致外交部。 ~~巴森著,鄭明萱譯,從黎明到衰頹   有那麼一天,塞爾維亞會令歐洲起紛爭,為歐陸帶來全面戰爭。我簡直沒法告訴你我們這裡的人是多麼惱火,那小小國家竟然受俄羅斯鼓動,令奧地利頭痛個不停。照現在這種危機下去,歐洲若能避開一場大戰,那真得靠老天保佑了。 —英國駐奧地利大使卡特萊爾爵士致外交部。 ~~巴森著,鄭明萱譯,從黎明到衰頹 6 6

1914 年 6 月,斐迪南大公夫婦前往市政大廳的畫面,途中遭塞爾維亞籍青年暗殺。

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Gavril Princip) 塞拉耶佛事件的兇手 位於照片中央的即為刺殺奧匈帝國王儲夫婦 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Gavril Princip) 8

1.初期:雙方都難以有效突破對方防線 A.總體作戰-工業化和科技實力 B.戰鬥方式-壕溝、鐵絲網與機關槍 (二) 大戰經過 1.初期:雙方都難以有效突破對方防線 A.總體作戰-工業化和科技實力 B.戰鬥方式-壕溝、鐵絲網與機關槍 2.1917年重大轉折 A.俄國-國內發生革命退出戰局 B.美國-參戰,使協約國反敗為勝 9

在戰壕內休息的英國士兵 一次大戰時,在西線上的敵對 雙方均以壕溝做為防禦陣線。 10

誇大同盟國力量強大的海報 中間站立者代表初期保持中立的義大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過 西線戰況 德軍向西線採取閃電戰術,假道比利時,威脅法國 法國藉俄軍攻擊東普魯士,導致德軍抽調軍隊因應的時機,進行反攻 1915年,義大利與協約國簽訂秘密協議,倒向協約國組織 1916年初,形成「壕溝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過 1916年初,德軍對法國凡爾登展開大規模攻擊 7月,英軍在法國索姆河開闢新戰場,為凡爾登戰役解危 1916年凡爾登戰役中駐軍在壕溝裡的士兵 削弱德軍實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過 俄國為支援法國,進攻德國 德國增調部隊,並起用興登堡元帥對應俄國 坦能堡戰役中擊敗俄軍 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 東線戰場 俄國為支援法國,進攻德國 德國增調部隊,並起用興登堡元帥對應俄國 坦能堡戰役中擊敗俄軍 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 1918年3月布爾什維克黨與德國簽訂和平條約,退出戰場,協約國東線軍力完全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過 海上戰役 英國以海軍封鎖德國,使德國經濟遭受打擊 德國以潛水艇封鎖英國 1915年擊沉搭載美國乘客的郵輪後, 開始有限制使用潛艇 1916年日德蘭戰役,英法海上勢力穩固 1917年初,德國宣布無限制使用潛水艇 美國對德斷交,不久後宣戰

美國的參戰 參戰原因 A.德國採取「無限制潛艇政策」 B.德國煽動墨西哥反美 結果:使協約國反敗為勝 意義:證實美國自南北戰爭以來工業化 與政治、社會改革的成功 16

協約國的生力軍 美國的參戰為協約國陣營注入新的活力和熱情 17

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 1.巴黎和會 (1919) A.主導:三巨頭-a.美國總統威爾遜 b.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c.法國總理克里蒙梭 B.議和基礎:「十四點和平計畫」 a.美國總統威爾遜於1918年初提出 b.未能實踐之因:法國為報復普 法戰爭 夙仇,堅持痛懲德國 18

巴黎和會的主導者 由左至右分別為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義大利總理 奧蘭多、法國總理克里蒙梭以及美國總統威爾遜。 19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人數   一次大戰顯示了現代戰爭破壞力的可怕,但確切的傷亡人數則說法不一,其中一項說法如下:各國為戰爭共動員了七千四百萬人,其中有一千萬人左右死於戰場,每日平均六千人。被俘者亦達一千萬人左右,其中又有約十分之一的人(一百萬人)死於監禁。受傷之人更多,可能是死亡人數的三倍。……總之,第一次大戰死亡的人數為西方自1790年至1913年間所有主要戰爭的兩倍,在陣亡的每一百個軍人中有六十三人係屬協約國方面。 ~~王曾才著,西洋現代史 20 20

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 參戰國之多,與動員人力、物力皆是史無前例 使用毒氣、機關槍、爆炸彈頭等,造成嚴重傷亡 死於空襲、飢餓、傳染病的平民超過陣亡士兵數 歐洲與美國經濟地位易位,美國由債務國便成債權國 圖6-10左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首度使用坦克與毒氣,左圖為 1916 年英軍於桑河(San R.)發動攻擊時使用坦克的情形。

2. 凡爾賽和約 -對德和約 A. 內容苛刻 a. 割讓領土 b. 削減軍備 c. 須承擔發動戰禍的責任 d. 負擔天文數字的賠款 B 22

1919年協約國處決德國的漫畫 圖左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拿著斷頭機繩索的是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圖右則為美國總統威爾遜 23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 A. 四大帝國瓦解:a. 德意志帝國 b. 奧匈帝國 c. 俄羅斯帝國 d. 土耳其帝國 B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 A.四大帝國瓦解:a.德意志帝國 b.奧匈帝國 c.俄羅斯帝國 d.土耳其帝國 B.新興國家:波蘭、芬蘭、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立陶宛、捷克 、匈牙利、南斯拉夫 C.遺憾:巴黎和會並未完全依照民族自決 原則→造成日後國際秩序的隱憂 24

第一次大戰後的歐洲 25

國際聯盟-國聯(LN) 1.成立:1920年 A.永久會址-瑞士 日內瓦 B.會員國-最多達六十餘國 C.依據-十四點和平原則 2.主要目標:制裁侵略、仲裁糾紛、 維繫世界和平 3.機構:A.主要-大會、理事會、秘書處 B.附屬-國際法庭、國際勞工組織 26

國際聯盟 2.蘇聯成立後,一度遠離歐洲政治舞台 成效 二十年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1.國聯無力堅持集體安全的理念以維護新秩序 2.蘇聯成立後,一度遠離歐洲政治舞台 成效 二十年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上圖為1920 年《紐約時報》一幅諷刺國際聯盟的漫畫,圖中馬車與象徵和平的馬匹持相反方向,喻指國際聯盟無法領導世界走向和平,反而成為和平的阻礙。

戰間期的民主國家-英國 背景 政府負債,經濟不景氣,失業人口眾多等 困境 1.勞工勢力抬頭:工黨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 交互執政 2.經濟大恐慌 3.財富分配不均,福利政策無法照顧所有貧民 4.勞工罷工頻仍 因應 1.保守黨、工黨、自由黨合組全國聯合政府 2.中上階層自組自願隊維持交通運輸與各項服 務,輿論譴責罷工

戰間期的民主國家-法國 政治 1.多黨制:難由單一政黨獲得國會絕對多數,內閣 多為聯合內閣 2.左右派政黨的意識形態強烈 1920年社會黨分裂 法國共產黨 原社會黨→維持原有的 議會路線 右派政黨注重經濟發展,受工商、財經界支持

戰間期的民主國家-法國 社會經濟 1.因戰爭而損失慘重 2.重建經費龐大,政府負債累累 1936年,社會黨、激進社會黨、共產黨合組「人民陣線」,雖取得政權,卻無力穩定大局,因此垮台

戰間期的民主國家-美國 美國參戰,奠定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戰間期,美國重回孤立主義 經濟大恐慌 羅斯福以「新政」、「幫助在金字塔底 層被遺忘的人」為號召,贏得大選 1930年代中期後,國會通過「中立法案」,維持中立

WW1戰後美國 1. A.經濟突飛猛進 B.政治:重返「孤立主義」-人民厭戰 C.社會: a.藝文活動蓬勃發展-滾動二十、 爵士時代、金色二十 b.保守勢力抬頭- (a)共和黨主政 (b)外交保守孤立 32

愉悅的民眾 1920年代為戰後經濟恢復期,經歷戰爭痛苦的人們在此時恢復蓬勃生氣。人們熱衷於跳舞、電影及看棒球等新休閒娛樂。 33

華爾街崩潰之日景象

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股市坍塌。道瓊斯指數當天暴跌12.8%,引起持續的金融恐慌。 到了11月11日,道瓊斯指數已經從9月份的高峰下跌了40%。在隨後的幾個月,華爾街股市有所恢復,但不過是個短暫的假像。 到1932年6月9日觸底時,道瓊斯指數已經失守了91%! 那年最熱的流行歌曲的名字是:"兄弟,能給我剩一毛錢嗎?"(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1929年經濟大恐慌 美國一家銀行出現擠兌

從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 當時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裏衝!」

沒錢買油改用馬拉的胡佛車

1935年,一些失業男子寄宿在紐約的聖馬克教堂。 1939年2月,一位移民母親抱著她的孩子坐在門口 1935年,一些失業男子寄宿在紐約的聖馬克教堂。

1935年,一個描述工會罷工者與試圖穿越工廠警戒線的無賴打鬥在一起的鏡頭。一個罷工者打著"法西斯主義"的標語,幾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

美國人均GDP走勢下滑6年後才恢復

大蕭條時代的安慰劑

羅斯福新政(THE NEW DEAL) 核心是三個R: 救濟(Relief)、 改革(Reform) 復興(Recovery),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 成立於1933年5月,是大蕭條時代羅斯福總統規劃專責解決田納西河谷一切問題的機構 位於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整體規劃水土保持、糧食生產、水庫、發電、交通等,創新為「地理導向」的一個整體解決方案機構,獲得很大的成功

羅斯福總統於1935年8月24日簽署《社會保險法案》

羅斯福在1937年還說: 三分之一的國民長年 衣不蔽體、 居無所安、營養不良 (ill-housed, ill-clad, ill-nourished)。

從1933年開始的“新政”,並沒有使美國走出大蕭條,美國人勒緊褲腰帶又苦熬了七八年。 真正的救星,大概還是二戰。戰時的軍需,充分吸收了美國過剩的生產力。 大量美軍出征,又使美國從一半勞動力閒置走到嚴重的勞動力短缺,乃至呆在家裏的婦女被鼓勵出來工作。

經濟大恐慌所帶來的經濟問題,使德國面臨嚴重通貨膨脹。 圖為德國兒童將德國馬克當成玩具來堆砌金字塔的景象。

法西斯主義的兩大領導人 希特勒(右)與墨索里尼(左)。

(二) 「世紀末」心態與非理性主義 1.「世紀末」心態-從樂觀到悲觀 A.時間:1880~1930年代之間 B.時代背景: a.西方各國普遍經濟不景氣 b.各種社會主義思潮與政團紛紛出現 C.現象: a.開始質疑進步史觀 b.不再迷戀科學主義與實證主義 D.影響:甚久-到整個二十世紀 E.代表人物:尼采(德)、佛洛依德(奧) 54

尼采-「超人哲學」 反理性 A.強調本能、意志→戰勝外在環境 B.「超人」產生-以道德、勇氣及意志力 超越普通人類 55

尼采--人的精神三變 人的精神應該要歷經三種變化 駱駝-->獅子-->嬰兒 1)駱駝:駱駝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勞, 意味著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接受訓練,承受傳統的包袱。 2)獅子:駱駝與獅子的差別在於駱駝必須聽從他人的指導、接受他人的命令,所聽到的是別人說:「你應該如何!而獅子則是自己做決定、對自己負責。 3)嬰兒:也就是心靈重新回歸原點,可以重新再出發。這跟老子說「復歸於樸」,莊子所稱的「得」是一樣的吧!

佛洛依德-「潛意識」理論 分析人性: A.本我-本能 B.自我-理性、思維 C.超我-外來約束、權威 本能受超我壓抑-潛藏在「潛意識」 著作:《夢的解析》-視夢為潛意識的反映 影響:第一次大戰後受重視-對日後的 社會學、文學與藝術的發展有巨 大的影響 57

佛洛依德與他的孫女 佛洛依德是心理分析學派的創立者,其說影響層面 不僅限於心理學,社會科學與文藝發展也受其影響。 58

達達主義 出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風格:虛無主義 A.否定一切的現存價值 B.顛覆傳統和美學的形式 代表:杜象-〈泉〉 59

超現實主義 特色:創作上用幻想、幻覺、錯覺與 夢境來引導 代表:達利(西) 60

記憶的永恆 61

現代主義文學 特色: A.探索隱藏於人類心靈深處的情感 B.鼓吹非理性主義,強調主觀意識 C.宣揚個人主義、悲觀主義、虛無主義 D.注重描寫個人的內心生活 產生:意識流小說 代表:A.卡夫卡-小說《變形記》 B.喬埃斯-小說《尤利西斯》 C.艾略特-長詩《荒原》 62

卡夫卡 卡夫卡(Franz Kafka) 在著作中力圖表現出 人類的疏離、孤獨等 主觀感受。 63

西班牙的情勢 1.1931年-推翻王政 A.成立共和政府 B.政黨林立,動盪不安 2.1936年-佛朗哥發動政變,內戰爆發 A.德、義支持佛朗哥 B.蘇聯以飛機、坦克車援助政府軍 C.英、美、法等國知識分子群集西班牙 -成立國際義勇軍 D.佛朗哥勝利,西班牙成法西斯獨裁國家

西班牙內戰時的政府海報,呼籲平民撤出馬德里。 佛朗哥 西班牙內戰時的政府海報,呼籲平民撤出馬德里。

人在巴黎的畢卡索,從報紙得知古城遭佛朗哥轟炸,居民死傷數千人,於是以此為題材完成《格爾卡》,以表達個人的立場與內心的痛苦。 畢卡索的巨作《格爾尼卡》 人在巴黎的畢卡索,從報紙得知古城遭佛朗哥轟炸,居民死傷數千人,於是以此為題材完成《格爾卡》,以表達個人的立場與內心的痛苦。

藝術新流派的突破 1.文學 A.唯美主義-為藝術而藝術 B.象徵主義-採隱喻手法 2.美術 A.後印象派-塞尚、梵谷、高更 B.立體派-畢卡索 C.野獸派-馬諦斯

《沉思的尼采》 梵谷自畫像

塞尚的《靜物》

法國畫家高更深惡十九世紀的資本社會,他曾到大溪地描繪當地居民未受商業文明汙染的樸實生活。

馬諦斯的《餐桌上》

心理分析的運用 1.佛洛伊德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夢境 -發現潛意識世界 2.著作:《夢的解析》 1.佛洛伊德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夢境 -發現潛意識世界 2.著作:《夢的解析》 3.影響: A.文學:意識流小說-如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 《追憶似水年華》 B.藝術:超現實主義 普魯斯特

現代主義文學 1.特色 A.有意突破傳統文字敘述的形式 B.呈現世界大戰以來傳統秩序的瓦解 C.表達眾人失落、孤寂和迷惘的心聲

1.派別 A.超現實主義 B.抽象表現主義 2.共同點:不再以透視法為圭臬 3.反映:文藝復興時代以來的藝術 顯然已經轉向 現代藝術 1.派別 A.超現實主義 B.抽象表現主義 2.共同點:不再以透視法為圭臬 3.反映:文藝復興時代以來的藝術 顯然已經轉向

孟克的《吶喊》是表現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