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Statistics 主讲人:商学院 刘后平 教授
教材使用及学习要求 教材:刘后平、王丽英主编《统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03 课堂:40学时。必须按时到课,缺席3次以上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实验:8学时。缺席1次实验成绩为0分。 习题:自觉完成所布置的课后练习题。 课外:结合成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网站《统计学》(2011)进行课外学习。 考试与成绩:实行全学院统考。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
统计是什么? 我们接触过吗? 提起统计大家会想到什么?
2015统计公报(2014年度)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 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 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 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 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究竟什么是统计?
统计的本业是消化数据,并产生有营养的结果。 统计是以数据为食物的动物 统计的本业是消化数据,并产生有营养的结果。 Data—— Statistics ——Information
商务、经济、生活中的统计学 市场调查 保险精算 股价指数 人口普查 GDP增长率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天气预报中的降雨概率 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原北京大学校长 马寅初 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原北京大学校长 马寅初 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 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 企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对统计学的基本轮廓和有关概念作简要介绍,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对统计学的基本轮廓和有关概念作简要介绍,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的种类及学科性质;2、理解统计的涵义和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理解统计研究全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内容;3、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人类统计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二、西方统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我国统计发展史 ★
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 一、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是由管理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元2年(汉元始二年)59594978人 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52880488人 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46734784人 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60692856人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24621324人 公元1741年(清乾隆六年)143411559人 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204209828人 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二年)301487115人 公元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401767053人 统计是由管理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统计实践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原始社会后期: 统计萌芽于计数活动; 奴隶制国家产生:使统计日显重要; 封建社会时期: 统计已具规模; 资本主义的兴起:统计扩展到社会经济各方面。 人类统计实践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统 计学应运而生,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二、西方统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统计学 近代统计学 现代统计学 政治算术学派 国势学派 (17世纪中-18世纪中) 作为一门科学的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始于十七世纪的欧洲。 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 近代统计学 (18世纪末-19世纪末) 数理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经济统计) 现代统计学 (20世纪以来)
二、西方统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等。 (一)古典统计学——统计学萌芽期(17世纪中-18世纪中) 1、政治算术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
2、德国的记述学派(国势学派〕 康令 (1606-1681) 阿享瓦尔(1719-1772; 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他们在大学中开设“国势学”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 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特点是偏重于事物质的解释而忽视量的分析。 1850年,德国经济统计学家克尼斯《独立科学的统计学------关于统计学的理论和实际上的纠纷的解决------同时即是关于阿亨华尔以来的统计学的批判的历史的一篇论文》,提出国家论和统计学的分工。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 1、数理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比利时的凯特勒、法国的拉普拉斯。 凯特勒把德国的国势学派、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和意大利、法国的古典概率论家以融合改造为近代意义的统计学。他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定人,有“现代统计学之父”之称。 拉普拉斯把古典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发展了概率论,推广了概率论在统计中的应用。 2、社会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德国的克尼斯、恩格尔、梅尔等。 他们强调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目的是要揭示现象内部的联系。
(三)现代统计学时期(20世纪至今) 主要特征:从描述统计转向推断统计。 代表人物 英国:戈塞特、费雪、高尔登 波兰:奈曼 美国:瓦尔德、科克松 印度:马哈拉诺比斯
三、我国统计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前:照搬西方的数理统计 新中国成立后 1949-1978年 原苏联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 1979-1995年 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并存 1996——大统计思想:统计学(含数理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方法 ★
一、统计的概念 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 统计资料 统计学
统计的含义之一 政府统计:国家统计局、职能部门 企事业单位统计:工厂统计机构等 经营统计:调查咨询公司、统计事务所等 统计工作 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 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政府统计:国家统计局、职能部门 企事业单位统计:工厂统计机构等 经营统计:调查咨询公司、统计事务所等 其它:如研究性统计机构等
统计的含义之二 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 统计资料 原始资料 次级资料 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用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资料 原始资料 次级资料 由原始资料加工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资料
统计的含义之三 统计学 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学是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使用大量观察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对事物总体的综合认识;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统计学 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学是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使用大量观察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对事物总体的综合认识; 统计学结合现象的“质”研究现象的“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 计 学 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 实践与理论关系
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具体地讲是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具体地讲是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数量性 总体性 变异性 社会性 具体性 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是由同类事物构成的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在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 质与量的关系 具体性 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体的数量
三、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 理论科学与方法论科学 数学与统计学 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的分类 描述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 理论 统计学 国民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 应用 统计学 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研究的内容是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 国民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 应用 统计学
统计学探索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统计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5)数量模型法
第三节 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职能 基本任务:统计法第一章第二条 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二、统计研究程序及工作阶段 第三节 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职能 基本任务:统计法第一章第二条 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二、统计研究程序及工作阶段 认识过程:定性认识---定量认识---定性与定量认识 工作程序:
统计研究目的 统计设计 统 统 计 计 调 整 查 理 统计研究的程序 推 断 分 析 客观 统计 描 现象 总体 述 数量 数量 表现 特征 统计研究的程序
统计工作四阶段: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三、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经济现象及其调查研究 政府管理 企业管理 其他应用
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 三、指标与指标体系 四、变量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统计 总体 具有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社会性等特点 总体 单位 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每一个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总体、总体单位 总体、总体单位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的种类 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有限的总体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无限的总体
二、标志及变量 标志 指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 品质标志 是表明事物“质” 的特性的标志 数量标志 是表明事物“质” 的特性的标志 是表明事物“量” 的特性的标志 其中,可变的数量标志又被叫作变量 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
标志 标志表现 性别 男 品质标志 文字表述 民族 汉族 宗教信仰 佛教 政治倾向 无党派 年龄 数量标志 43岁 数据表述 身高 体重 男 汉族 佛教 无党派 43岁 182cm 75公斤 品质标志 文字表述 数量标志 数据表述
标志分类及作用 不变标志 总体单位标志 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 (变量) 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同质性 (标志表现无差别) (标志表现有差别) 总体单位标志 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 (变量) 可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差异性
区分变量的意义 变量的种类 确定性变量 随机变量 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 如何描述(规模、集中趋势等) 如何推断(估计、检验等) 度量取得、重叠组限、连续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计数取得、间断或连续组限、离散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
确定性变量 指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 明确的、可解释的、人为的或者受人控制的因素 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
随机变量 周一下午1时~3时的股票成交量 指受随机因素影响的变量 不确定的、偶然的、非人为控制的、不可解释的因素 行情预期、各种消息、购买行为、资金数量、新股上市、其它… 周一下午1时~3时的股票成交量
连续型变量 在一个区间内可以连续不断取值的变量 人的身高、体重、年龄 需要使用度量工具取值 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面积等),产值、销售额等价值量 需要使用度量工具取值 165 166 165.1 165.2 ● 身高的例子:
离散型变量 特定范围的人口数、汽车数量、企业数量、林木株数、畜禽数量等等 其一切可能取值都以整数形式出现,并可以一一列举的变量 取值不需要用工具度量,用计数的方式即可
第四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和变量 三、指标与指标体系 ★ ★
综合性 数量性 具体性 统计指标 构成要素: 性质: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计算方法 时间限制 空间限制 具体数值 计量单位 指标名称 63.65 2014 中国 GDP 万亿元 性质: 综合性 数量性 具体性
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具有对应关系。名称相同。 (2)具有汇总关系。标志是总体指标的来源和基础,指标则是标志的综合。 (3)具有变换关系。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区别: (1)说明对象不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则是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 (2)表述形式不同。有的标志用数值表示,有的标志用文字表示,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统计指标的基本分类 数 量 指 标 统 计 指 标 质 量 指 标 实物指标 时期指标 价值指标 总量指标 劳动指标 时点指标 相对指标 (吨、台等) 统计指标的基本分类 数 量 指 标 时期指标 (一段时期累计总 量及据此计算的 相对、平均指标) 价值指标 (元、美元等) 总量指标 (单一计量单位) 统 计 指 标 劳动指标 (工、台时等) 时点指标 (瞬间的总量及 据此计算的相 对、平均指标) 相对指标 (无计量单位) 质 量 指 标 平均指标 (双重计量单位) 按时间特征 分类 按表现形式 分类 按内容特征 分类 按计量单位 分类
数量指标: 反映的是所研究总体的规模和水平,其大小取决于总体单位数目的多少及其标志水平的高低。 质量指标: 反映的是与总体单位数相对应的标志的平均水平或其它数量对比关系。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科技统计指标体系 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之间组成一个整体就称为统计指标体系。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科技统计指标体系 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作用: 全面、综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分析。 财政部制订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 资本收益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社会贡献率 社会积累率 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产品销售率
第五节 统计工具及软件 计算器 统计数表 统计软件 第五节 统计工具及软件 能完成函数功能(对数计算、乘高次方、开高次方等)和统计功能(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变量值平方和等) 计算器 如二项分布表、泊松分布表、 标准正态分布表、 T分布表等 统计数表 如Excel、 SPSS、 SAS、Eviews等 统计软件
数据的种类 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 在同一时刻或几乎同一时点所收集到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 在若干个连续时点内所收集到的数据。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练习 教材P28—30。
本章参考书目 1.刘后平、王丽英主编.统计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2.袁卫、刘超主编.统计学——思想、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庆国著 . 管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耿修林,谢兆茹编著. 应用统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