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 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 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的中心议题: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到来了
三条主线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本质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战略路径: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
第二阶段(1982—90年代初)开始全面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道路、基本路线并大胆探索改革目标的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2) 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第二阶段(1982—90年代初)开始全面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道路、基本路线并大胆探索改革目标的十年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 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1992—2002)经受住政治和金融风波考验,有系统地确立指导理论、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实现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的十年 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提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 第四阶段(2002—)第四大段落,进一步明确界定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年。 2007年党的十七大,针对某些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元——246600亿元 经济总量世界第10位——世界第4位 粮棉肉、钢铁、煤炭、化肥、水泥产量世界首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137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33元——4100元 绝对贫困人口2.5亿——2000千万 进出口贸易总额200亿美元——21700亿美元 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外汇储备世界首位
党的十七大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历史由来 大康与大同:对未来美好社会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亦老止,汔可小康”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均之贫、和无寡、安无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我国当代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中国式的现代化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 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 恩格尔系数 人均GDP 低标准、偏物质、不均衡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提出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目标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的目标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胡锦涛
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发展和发展观——发展观是一种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发展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经济增长论——发展经济学(二战后兴起 以工业化和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增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增长的极限》) 综合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社会指标运动) 循环经济的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 可持续发展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956年,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 党的八大指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先后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发展是硬道理”论断,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展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发展战略 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发展 核 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核 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举措包括:
(三)战略举措——促进四个和谐 在人类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人类必须重新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寻找新的生存发展方式 1、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类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人类必须重新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寻找新的生存发展方式
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29
资源环境约束:资源短缺 我国部分重要资源人均水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世界平均水平=100%
2005(06)年我国生产或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资源环境约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2005年我国生产或消费量 2006 我国生产或消费量 2005(06)年我国生产或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GDP 2.26万亿美元 2.68万亿美元 5(5.5) 石油 3 亿吨 3.2亿吨(原油) 7.8 原煤 21.4 亿吨 23.7亿吨 39.6 粗钢 3.5 亿吨 4.2亿吨 31.8 水泥 10.5 亿吨 12.4亿吨 47.7(54) 氧化铝 1561万吨 2070万吨(估算) 24.4
资源环境约束: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94年的26.7亿吨(扣除森林吸收4亿吨)增加到2004年的61.2亿吨,占全球排放增量的60%以上,预计2010年跃居第一,国际压力骤增。 国家 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 主要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美国 23 19.8 中国 16.5 澳大利亚 18 欧盟 14 俄罗斯 10.3 5.9 法意英德日 6.2~9.8 印度 5.1 3.2 其他国家 49 1.2
人与自然的和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 优化产业结构 3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创新型国家 技术引进经费 : 消化吸收经费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 0.15 日本和韩国 1 : 5 ~ 1 : 8 34
2、人与社会的和谐 扩大就业 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 政府职能 基尼系数 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及医疗救助体系 公共管理和社会公正 35
3、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和谐 (1)城乡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 3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是农村面貌落后。 人均受教育年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 第二,通过改善农村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 第三,通过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范围破解“三农”问题。 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大扶贫减贫力度。
3、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和谐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放到了重要位置。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优化开发区域 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优化开 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重点开 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共243个,总面积8944.1万公顷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共31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共187个,总面积927万公顷 国家森林公园 共565个,总面积1100万公顷 国家地质公园 共138个,总面积48万公顷
3、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和谐 (3)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和平崛起论——和平发展论——新的大国安全发展观
4、人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 幸福指数 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核心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怎样发展?”——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是发展的灵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出这样一条道路,是一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