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的进程与国际制度安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坦桑尼亚.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途径
山东 烟台 2008年7月12日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熊华文
适应保险业发展新常态 推进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八讲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的进程与国际制度安排 第十八讲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的进程与国际制度安排 何建坤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 2009年9月

目 录 1.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2. 当前哥本哈根会议面临的形势 3. 坚持《公约》的原则,积极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1.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1)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公约》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原则和义务 《京都议定书》中发达国家承诺在2008~2012年承诺期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 《巴厘路线图》要求2009年底前就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安排作出决定。 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气候 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的决议 1990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启动公约谈判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放签约,我国签署并批准 1994年气候公约生效 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8年1月通过《巴厘路线图》 2008年12月波兹南大会,为今年年底哥本哈根会议做准备

(2) 《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基本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进行

(3) 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情况 《京都议定书》规定,附件I国家在2008~2012年承诺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体上比1990年至少减少5%,其具体承诺为5.2% 2006年,附件I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下降了4.7%,其中经济转轨国家因经济下滑而下降37%,非经济转轨国家增9.9% 从2000~2006年,附件I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上增长2.3%,其中CO2排放增长3.4% 附件I缔约方1990-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

(4) 巴厘路线图的要求 巴厘路线图启动了一个全面进程,以通过当前和2012年后的长期合作,充分、有效和持续地执行《公约》,争取在COP15(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协议 发达国家继续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国家减排行动,并且保证彼此间减排努力的可比性 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下,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开展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适当的国内减排行动 巴厘行动计划提出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四要素,需同时进行全面安排

2. 当前哥本哈根会议面临的形势 (1) 哥本哈根会议的任务 在《议定书》下谈判,明确2012年后发达国家新的量化的减排承诺。 (1) 哥本哈根会议的任务 在《议定书》下谈判,明确2012年后发达国家新的量化的减排承诺。 在《公约》下的谈判,确定2012年后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减缓行动以及没有签署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主要指美国)的减排义务。 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两者都要 在今年底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 会上达成协议。

(2) 发达国家对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取得共识,在各自减排义务承担上矛盾缓解,压发展中大国减排立场一致 欧盟:发达国家2020年比2005年总体上减排30%,并表示自愿减排20-30% 美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目前减少15% (回到1990年水平)。 日本:2020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减排15%(比1990年减排8%) 欧盟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基准排放情景”下减排15%-30%,发达国家都要求发展中大国有效参与减排 日本鸠山新政府 比1990减排25%-但是包括森林管理和购买目标

(3) 发达国家企图抛开《京都议定书》,另立新机制 日本等发达国家呼吁要在 哥本哈根通过一个新的有 约束力的全球协议,纳入 美国并确保发展中大国的 有效参与 发展中国家仍坚持《京都 议定书》机制,要求发达 国家2012年后在《议定书》 框架下进一步深度减排

(4)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比1990年至少减排25%-40%,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发达国家自身提出的中近期减排目标不足以支撑全球长期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目标要求的排放轨迹 发展中国家自身适当的减缓行动要得到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5) 发展中国家坚持巴厘行动计划中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四要素同举并重,而发达国家对适应、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态度消极。 发展中国家要协调适应、减缓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发达国家重减缓、轻适应、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 《公约》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

(6) 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协调是保证《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保障发展中国家权益和促进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利用“77+中国” 协调机制,在重大问题上总体 上可保持一致 发达国家利用“排放大国”、 “新兴国家”、“先进的发展 中国家”等概念,力图分化发 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和利益取 向差别,协调难度加大

(7) 确定具体的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可能成为哥本哈根会议的一个焦点 今年G8峰会再次倡导全球温升控制2℃,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排50%的长期目标,并承诺发达国家总体减排80% 发达国家力图以长期目标缓解其中近期深度减排的压力,并以此为发展中国家规定了长期量化的减排目标

(8)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需要认真对待 2050年全球排放减半,即发达国家减排80%,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也要减排20% 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2050年将比目前增加3~4倍。实现长期目标,需比基准排放情景减排约80% 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从2005~2050年全球允许CO2排放限额约10,000亿吨,发达国家比1990年减排80%,仍需排放3800亿吨,人均累积排放266吨,而给发展中国家留有的排放空间仅为人均107吨。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 长期减排目标必须与发达国家中近期深度减排目标以及对发展中国家量化的资金、技术支持目标挂钩

(8)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需要认真对待(续) “2度”长期目标意味着全球进入万亿吨时代 1850-2005年,全球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000亿吨。 如果全球温升超过2度的概率不超过50% 全球2000-2049年的累计二氧化碳排放不能超过14400亿吨,年均不超过288亿吨。 如果全球温升的概率不超过1/3 全球2000-2049年累计二氧化碳排放不能超过11600亿吨,年均不能超过232亿吨。 2050年排放比1990年减半,2000-2050年累计二氧化碳排放约为12000亿吨 15

3. 坚持《公约》的原则,积极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1) 我国对哥本哈根会议的立场 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的原则和机制以及“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和要求,重点是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做出全面、明确、具体的安排。 做出有效的机制安排,以确保发达国家2012年后深度减排。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行动。

(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遵循公平原则,人均累积排放趋同体现了公平原则 地球大气圈是人类共有资源,地球上每个公民都有平等享受的权利 由于GHG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要百年以上,因此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均累积排放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责任 人均累计排放量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利用有限大气空间为自身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所做的贡献。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显示,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其能源和资源消费的人均累积量需达到一定水平,因此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均累积碳排放空间 因此,人均累积排放趋同体现了各国平等地使用大气空间资源,体现了公平的理念 自工业革命以来到2005年,附件I国家人均累积CO2排放量达940吨,非附件I国家为223吨,而我国只有88吨,美国却高达1926吨。

(3) 发达国家历史上的累计排放挤占了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 人均累积排放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利用有限的大气空间为自身现代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所做的累积贡献 全球1850-2050人均累计排放限额为560吨,附件I国家1850-2005年人均累计排放已达940吨 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人均累计排放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美国的1/20 18

(4)世界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划分和使用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发达国家必须深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腾出必要的发展空间 就全球实现《公约》中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目标所能提供的排放空间而言,按人均累积碳排放量计算,发达国家的人均累积排放量目前已经超出了其应得份额,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过高的人均碳排放,都将严重挤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 按控制温升2℃、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450ppmCO2e,全球自工业革命以来至本世纪末的排放限额为30000亿吨CO2,到2005年,发达国家已排放8400亿吨,按人均累积排放量计算,已超出其到本世纪末应得的排放总份额 从1990年到2050年,发达国家即使减排95%,其人均累积CO2排放量亦达到350吨,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排放空间的人均累积排放量将不足120吨 G77+中国正式提出发达国家2020年比1990年至少减排40%的要求

(5) 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需要一定量的碳排放空间 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远滞后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不同,其人均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年份也有先有后,不能简单地确立所有国家排放达到峰值的年份,也不能简单地按“紧缩趋同”的原则确定未来某个年份(例如2050年)所有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都趋同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发达国家持续实现大幅度深度减排的情况下,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不同时期的人均排放可能会高于发达国家,但其人均排放的峰值会低于发达国家的峰值水平,其人均累积排放仍将会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时间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 人均排放

(6) 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发展需要发达国家进一步做出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发展中国家已丧失了沿袭发达国家以较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现代化模式的环境空间,必须将减缓排放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任务,走新型低碳发展的道路。 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落后、资金短缺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最大障碍,资金和技术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规模低碳技术转让和技术援助,并为发展中国家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中的 “增量成本”提供资金支持,是发 达国家在《公约》下的责任和义 务,是对其过分挤占发展中国家 排放 空间的补偿。

(7) 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排行动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进行,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与发达国家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有本质的区别 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是由发展中国家自愿提出,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强制性的条约义务; 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是指具体的行动和项目活动,有别于发达国家总体减排目标的承诺和减排指标; 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由发展中国家自主决定开展行动的优先领域,要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以发达国家提供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和扶植为条件。

(8)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国内:既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减缓和抵御气候灾害的损失和影响,又必须探索低碳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破解发展过程中全球碳排放空间制约的难题; 国际:既要争取公平的减排空间和权益,又要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又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格局的变动和激烈的技术经济竞争。 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的 原则,按照巴厘路线图要求, 积极促进哥本哈根会议的成功。

(9) 研究制定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长期战略,积极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中长期目标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对我国未来的排放空间形成严重制约,必须将限控温室气体排放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 到2050年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低碳能源体系,要研究和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年份和排放量的限控目标 到2050年实现全球减排目标,我国届时的碳排放需要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要以此为约束,研究制定相应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战略。

(10) 积极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制定中近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单位GDP的碳强度下降 领导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 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 完善法律法规和财税、金融等政策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11)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正在和进一步作出巨大努力,已经并将进一步取得显著成效 中央政府已制定十大节能工程(到2010年形成2.4亿tce节能能力);并与1000家大型企业签署节能协议(到2010年实现节能1亿tce);2007年政府投入节能基金280亿元。 淘汰落后产能,到2010年,淘汰小水泥生产能力2.5亿吨,小炼铁、炼钢能力1.5亿吨,小火电机组50GW 国家制定高耗能产品和终端能耗标准(46项),新建建筑实行50-65%的节能标准。制定激励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 2006~2008年,单位GDP能源强度分别比上年 下降1.8%、4.0%和4.6%。努力实现2010年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目标。 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GDP将增长3~4倍,单位GDP的CO2强度将下降约45-50% 能源消费 我国未来CO2排放增长和GDP的CO2强度下降趋势示意图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