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宜山宜水 更 宜宾 制作者: Lily Windy 制作者: Lily Windy 时间: 时间: 宜 山 宜 水 更 宜 宾.
苏轼 苏轼官翰林学士的时候,曾问幕下士 说: “ 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 ,幕下士 说: “ 柳 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 板,歌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 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 唱 ‘ 大江东去 ‘’’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 画均卓然大家。为 “ 唐宋八大 家 ” 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 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但细数《东坡乐府》,340 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 “ 豪放 ” 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
虞 美 人 李 煜.
中考古诗词鉴赏.
词 一、曲子词 起源于民间,中唐以后文人开始创作,晚唐的温庭筠是花间词的鼻祖。五代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词》。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 杜甫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诗海拾贝.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千秋祭 卞毓方.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千秋祭 卞毓方 广州市从化中学 翟锐钧.
文化传播网 庹氏匾额作品欣赏 资料来自单身不贵族QQ空间 点击翻页.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苏轼 北京十三中 李桂平 仰望.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羊。.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皇城二中 王素芹.
诗歌押韵的规律 作者:临川一小 杨联根.
《悯农》 ——李绅.
石钟山记 苏轼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制作:廊坊市第二中学 李占营.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3/21/2017.
赤壁赋 宋·苏轼.
春 望 唐•杜甫. 春 望 唐•杜甫 诵读欣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 杜甫.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语文 初二.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初一年级(1、2)班 制作:李淑芳.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其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教学目标: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赏析诗歌。
诗词六首.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登 飞来峰 王安石.
赤壁赋 苏轼.
东坡词作中的写意人生.
Welcome.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Members : 张姣,韩丹娜,潘欣, 董晓雪,黄梓丹,刘佳芸.
G e r m a n y 德 国.
乐观心态 幸福人生 合肥师范学院 李群.
祝我最親爱的朋友 中秋節快樂.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宋]蘇軾 丙辰中秋, 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从人工智能看自然语言处理 张 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静夜思 静夜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 静夜思 一年级二班 嘎玛次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月光曲 贝多芬.
古 诗 江 上 渔 者 岳阳小学 肖云珩.
语文园地二.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Business plan 汇报人:清风 日期:
祝福您中秋快乐 以感恩的心情,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日子里,祝我生命中的朋友快乐。 闵家振 制作、编辑
登鹳雀楼.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十几减5、4、3、2.
中國語文科 認識文學體裁 詞.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个人简历.
静夜思 静夜思.
Mid-Autumn Day.
创业商业计划书 Professional Commercial Project Plan WPS认证 专业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阅读理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走近文天祥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纪念錧

文天祥纪念像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 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内容评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干戈寥落四周星。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 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艰苦卓绝的斗争 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悲而壮,由郁而扬, 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主题意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知识拓展 爱国诗词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对月吟诗,走近苏轼

古今一轮月 千载寄情思

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 ---席慕容 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

中秋词自 水调歌头 中秋词自( )一出,余词尽废。 ——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苏轼(1037~1101),别号东坡,北宋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苏辙都是诗文大家,当时并称为“三苏” 。苏轼的词,笔力雄健,内容广阔,风格多变化。他在政治上属保守派,为王安石等变法派所不喜,所以长期贬居外地,一生坎坷,漂泊不定。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水调歌头 苏 轼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内容探究

} { 上阕——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下阕——对月怀人(抒写离合之情) 景物 明月—天上宫阙—玉宇琼楼 月圆—人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实写 景物 宫阙、琼楼玉宇 虚写 明月—天上宫阙—玉宇琼楼 想象 月圆—人圆 联想

情感剖析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情感内涵: 上阕: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下阕: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合作探究 人们常说 “文如其人”,通过这首词的学习,你觉得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

拓展延伸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说得虽然有些过头,其他的词也在继续流传,并没有作废,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仿佛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月,其他的星宿马上显得黯淡无光了。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以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简析】这首词时是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词中描绘祖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代英雄的业绩,抒发怀古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 全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

这首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以抒情为主,写自己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以抒情为主,写自己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天才者,或数十年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之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生真正之文学,其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王国维

音乐欣赏

潼关怀古 山坡羊 张养浩

华  山

黄 河     

【作者小传】 张养浩 (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写作背景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

波 涛 如 怒

山河表里漳关路

字词赏析 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 必争之地,铺垫下文。 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 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 写得心潮翻滚。 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 情语,“聚”“怒”两字透露 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   必争之地,铺垫下文。 字词赏析

望西都, 意踌蹰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伤心秦汉经行处,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内 容 评 析 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积累: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