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制作人:马慧军 111101-14 2010/12/06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作业: 综合所学课程,利用检索工具,通过检索分析完成所 选科研课题的调查报告。 一、需了解所选课题的以下研究现状: 1 、检索方法或过程 2 、查找该公司的网站。从公司网站上了解公司的产品、 人才招聘、主要领导。 3 、查找该公司的所属行业协会的网站。查找该公司的 所属地方和主管部门的网站。 4 、查找该公司的信用信息。
Advertisements

高 波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系 2008年11月13日
湘潭大学图书馆日常培训系列之 学位论文与 会议论文的检索.
OCLC Open WorldCat 授課教師:張迺貞教授 第3組成員:曾愛文、丁美瑄 張雅君、馮琼愛(報告者)
移民教會教會的另一個腳步 Room 東E-3.
论文快速完成技巧 系列培训(一) 论文结构的认识与查找技巧
如何通过图书馆获取自己无法找到的文献资料
OCLC FirstSearch WorldCat
吴 贤 奇 副研究馆员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2011年5月9日
圖書出版業ERP系統應用 -以鼎茂圖書公司為例
Google Schoolar.
电子图书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信息技术部.
OCLC FirstSearch WorldCat
项目一 光纤光缆的认知.
大專院校圖書館如何採購電子資源 姜 義 臺 姜 義 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代根兴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社长 华北图协22届学术年会 山西运城
OCLC 数据库检索与利用 主讲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03级 章嘉懿
第一章 信息检索与利用导论 第四节 数字图书馆
第三章 资料检索工具 主要内容: 1、查找图书的主要检索工具 2、查找报刊的主要检索工具 (中、外文) 3、查找专利文献的主要检索工具
PVC期货基础 杭州期货研究中心 孙丹 二〇一二年五月.
个人文献管理数据库及论文参考文献创建工具
第九节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 本小节课程的主要任务 具体学习: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组成、功能、运行方式、控制模式及他们之间的关
數位資訊保存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學系 歐陽崇榮.
手机镜头设计 作者:成功之光 指导老师:邓发云
第八章 食品指標微生物與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第一節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與危害 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介紹 第二節 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
第 1 章 概 论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 2 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 1· 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96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圖書資源整合檢索及利用研討會」
艺术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愿景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 彭建波
专题三:论文检索 按内容分: 1 期刊论文检索 2 学位论文检索 按来源分: 1 论文数据库 2 网络论文资源.
图书的分类、编目与排架 一,图书馆藏书的组织 图书馆通过对到馆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与排架,使之形成一个
第十四章、物料需求規劃 指導教授 : 盧淵源 教授 報告組別 : 第二組 報告人:陳俊達 組 員:蔡秋福 張家騏 蕭博如
手把手教你检索 国内外学位论文数据库 刘海蓉 参考咨询部·复旦大学图书馆
TPC-C标准及实验平台.
陳昭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副教授 國家圖書館閱覽組兼輔導組主任
讨 论 1,一年来五个方面 取得 显著成绩 2,为未来发展 提出三 个建议 3, 表示感谢 李 金 2015 MPGD 兰州大学.
学术文献检索 报告人:孙志岗.
高壓開關運轉及操作安全概述 報告人:檢驗課 黃倪清 中華民國 97年9月3日.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網際網路資訊組織及檢索的方法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实用的链接工具---sfx E-Journals 参考工具 图书馆目录 讲座 出版物 数据库 Web 网络课程 科研数据 张彦
期刊資源利用 參考資料:圖書館使用實務,pp
ALICE/PHOS实验点对点读出电子学 第十七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 兰州
MetaLib/SFX系统使用简介 赵亚虹 (图书馆业务人员培训课件)
原文获取途径与 文献传递服务 图书馆信息咨询与情报研究部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组2017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联机公共检索目录 特点及应用 赵亚虹 图书馆咨询部文献检索室 电话:
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查詢 政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2013/02/20 update 電話: #63182
印刷科技與知識載體 對閱讀習慣之影響 The impact of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container to reading habits 通識教育中心 邱子恒
FirstSearch基本组数据库包 详解与使用指南 OCLC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 学院国际大厦902室
个人文献管理数据库及论文参考文献创建工具
-從國際書目中心OCLC WorldCat的觀察談起
台灣電力公司新竹區營業處 竹科配電系統及 保護協調簡介 報告人:規劃課 吳建宗 97年9月3日.
GERO:一款基于SCA的TPC通用读出ASIC
中国研究日文資料 Library Tutorial for Chinese Studies Module CH6670
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圖書館簡介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圖書館 2002/08/23.
1.1光纤通信技术简介 1.2现代光纤通信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 小结 思考题
资源建设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国家图书馆的实践
西文資料庫 MEDLINE、CINAHL 、ERIC 、PDC 、PBSC 中台醫護技術學院圖書館
上节实习总结 比 较: (1)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石家庄铁道大学
数据库使用指南 OCLC FirstSearch.
如何檢索文獻資料 中臺科技大學圖書館
Netlibrary電子書 使用介紹 -台中教育大學- 文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吳華欣.
论文排版技巧及国内外硕博士学位论文检索 主讲人:蒋萍(闵行校区) 电 话:
中国第六次MPGD研讨会 Summary 李 金 国科大怀柔校区.
TopMetal芯片与高精度TPC的读出
Micromegas 初步研究结果 郭军军 近代物理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pril 21-22, Beijing, IHEP.
比較FDMA、TDMA、CDMA、ODMA相同相異處
強化 Windows 平台 唐任威 資深講師.
E3X-DA-11N光纖處理器簡易調整方法 一.各部位名稱與功能: 動作出力指示燈 感度調整設定與機能變更設定按扭 入光量檢出表示
学位论文信息的查找 主讲人:工学分馆 路雅祺
亚毫米高分辨涂硼GEM中子探测器方法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制作人:马慧军 111101-14 2010/12/06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中国地质大学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学校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一所在国际地球科学界享有盛誉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地球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为中国的地球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直属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建设,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下设有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学校校训为优秀校友,国务院现任总理温家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志题写的“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歌为《勘探队员之歌》。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学校坏境介绍 学校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约1700亩。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学校校徽 外圆圈内上方是汉字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中间圆形为放大镜,内置地质锤和指南针,显示学校优势与特色,以及久远的办学历史,指明学校向综合性稳步发展的方向。 放大镜外围为地球经纬线,不仅代表着中国地质大学与地球的亲密关系,同时蕴含着地大人对实现开放型、现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办学目标的矢志追求和豪迈情怀。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学校校训 校训“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是著名校友温家宝于1994年10月19日视察母校时为地大的题词。 学校校训     校训“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是著名校友温家宝于1994年10月19日视察母校时为地大的题词。 “艰苦朴素”就是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学校发展规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学生2569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973人、硕士研究生3971人,博士研究生1159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265人,各类留学生322人。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校歌 中国地质大学的校歌是电影《年轻一代》的主题曲《勘探队员之歌》。由佟志贤作词、晓河作曲。 从北京地质学院时期起,新生们入学后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队员之歌》,师生人人会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务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勘探队员之歌》定为校歌。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歌词: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上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人才强校的规律和方法,优先谋划人才工作、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证人才投入,按照“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分类指导、重在建设”的原则,先后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摇篮计划”和“腾飞计划”,与已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池际尚计划”等构建成了层次递进、结构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体系,提出了“353”十年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积极整合国内外、校内外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核心,按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平台+科技项目+国际合作”五位一体建设模式,引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杰出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截止到2009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177人,教授390人,副教授450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累计入选教授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5人。近5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渐趋合理,教师和专业技术技人员占全部教职工的70%,教师的学历状况进一步改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79%,其中具有博士学历者达35%。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在校院士: 地质学家 王鸿祯(1980) 煤地质学家 杨 起(1991) 矿产普查及勘探、数学地质学家 赵鹏大(1993) 地质学家 王鸿祯(1980) 煤地质学家 杨 起(1991) 矿产普查及勘探、数学地质学家 赵鹏大(1993) 地质古生物学家 殷鸿福(1993) 地球化学学家 於崇文(1995) 地球化学学家 张本仁(1999) 矿床学家 翟裕生(1999) 构造地质学家 金振民(2005) 岩石学家 莫宣学(2009)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湖北省重点学科 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学 岩土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安全技术及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 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学 岩土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安全技术及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湖北省特色学科 水文学及水资源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湖北省优势学科 地质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国土资源部重点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重点) 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环境岩土技术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科技部) 工程地球物理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地球表层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湖北省重点)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 湖北省废物地质处理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地球物质与区域资源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 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筹)(教育部重点)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图 书 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图书馆,1952年创建,1975年迁至武汉,现有馆舍面积18000M。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坚持以地学为主要特色,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促进特色,保持理工文管诸学科协调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设置进行馆藏建设。经过多年精心建设和积累,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可以全方位、多层次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收藏文献除传统纸质载体的图书、期刊外,还有现代的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我馆现有馆藏图书100万册,期刊1500余种,电子图书6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如《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人大报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OCLC firstsearch》、《GeoRef》、《Ei Village》、《Elesvier science》、《Springer Link》、《PQDD》、《UMI》、《EBSCO》、《超星中文电子图书》等。图书馆现有小型机2台,存储空间10T,PC服务器10台,各档次微机150台。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期刊、流通、检索等工作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是经过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两次评估后确认的 "优秀级图书馆",由于其丰富的馆藏文献,被湖北省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逸夫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2003年新建成的现代化博物馆,其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毗邻武汉光谷广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本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玉石、化石标本等。现已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珠宝玉石、矿产资源等五个地学类展厅。在这里你可以: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了解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感受地球生命38亿年的进化历程、 “多姿多彩的石头”和精美绝伦的宝玉石,认识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恢弘画卷、领略世界首创、直径1.5米、绕地球23.5度斜轴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进入到奇妙的由9具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6条电动机器恐龙组成的恐龙世界.亲眼“目睹”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亿万年前的动物界栩栩如生的场景 、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一展身手与史前最大的动物——恐龙赛跑......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而面积100平方米、反映2亿多年前爬行动物生活场景的《远古生命足迹》化石幕墙,长8米、距今2亿多年的鱼龙化石,似花非花而又胜似花的海百合化石,这些镇馆之宝,无论从化石保存的完整度、科学性、观赏性等方面,都是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观者无不叹为观止......   地大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及省、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武汉市科教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从建设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来看,在全国高校博物馆界位居首位,在全国地质类博物馆界仅次于中国地质博物馆,居于第二,也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广大青少年认识地球、了解自然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办学目标 :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完成了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变。全校师生把“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把“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正是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各项事业正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空间广阔而深远。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莘莘学子 学校始终把艰苦奋斗作为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主题,大力弘扬“地大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爱校、建校、兴校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重视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建立教学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广泛参与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创业的苦与乐,在奋斗中升华人生境界。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艰苦奋斗教育相结合,全面锻造学生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我校体育健儿在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100余块金牌、200余块银、铜牌的好成绩,连续5届蝉联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地大校友  五十多年来,地大人才辈出,桃李遍天下。从学校走出的十万余名毕业生,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展示着地大人卓越的风采。其中,有25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温家宝等一批党和国家的高级管理人才,有欧阳自远等在不同的科技领域指点江山的“首席科学家”,有现任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等地学杰出人才,有王勇峰、李致新等征服了七大洲最高峰的世界级登山健将,有高崚等多次获得奥运金牌、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体育健儿,有国梁等“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有李久林等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总设计师……地大校友在谱写一曲曲人生华章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努力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为母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展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将永远是地大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地大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大人坚信,党的十七大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实施为地大的建设和发展勾画了绚烂而又广阔的前景。学校将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中国地质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

谢谢观看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