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族群學生之輔導 引言人:馬公高中 主任輔導教師 陳麗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飲食原則與標準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食品營養與安全概論暨實習 1. 大 綱 成長的需求 國人健康問題日益惡化 國內外飲食指南 2011 飲食指南的重要訊息 食物分類與份量 靈活運用提升蔬果攝取 2.
Advertisements

蔡明志 先生 民國 62 年 6 月畢業 初、高中部第 22 屆. 蔡明志 學 長 簡 歷 現任職務 中國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經濟開發區台北經貿聯絡處總 顧問 學歷 博士 :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營運管理畢業 碩士 :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資訊管理、企業管理雙學位 學士 :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 經歷.
正在进行的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中,依照国际上公认的评判标准和城市评价体系, 宁波从全国200多个中心城市中脱颖而出,与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一起成为35个 “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 候选城市。 —— 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关注健康 关爱生命 享受健康快乐人生 濉溪县医院心血管科 吴连岭 2013 年 7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中国反价格垄断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 许昆林 2013 年 9 月 · 北京.
撰写课题申请书的五个关键 张鲁娜 尚文秀. 主要内容  PART1 课题申请书的内容结构  PART2 课题申请书的五个关键点.
大學生吃了沒 - 大學生對早餐的消費動機與消費選擇 - 以台 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科技產業學院為例 指導老師 : 吳靜怡 學生:王傳慶、吳育賢、歐郁璘、 黃能暘、楊禮安、鄭盈盈、 蘇厚箕.
第五章 中山先生思想與台灣經驗 第一節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關係
消费者行为学 主编 方凤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周 剑 QQ: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數學教育學門召集人
咖哩抗癌又可防失智症 文字取材: 大紀元醫療保健.
老地方・新記憶 在地書寫與故事行銷 透南風工作室 余嘉榮.
华东师范大学61周年校庆学术报告 清松化学学术系列讲座
运筹学 运 筹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Operations Research 讲课教师:王传伟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 “一幅横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
99年度第六屆產學技術交流卓越貢獻獎 獲獎團隊簡介
國立中興大學 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 副教授 李長晏
人類不可少的東西─ 皮膚與觸覺 研究者:郭姿筠 指導老師:簡偉娟老師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按滑鼠)人類不可少的東西─皮膚與觸覺.
不宜室内装饰的花儿 高雅 医学院.
蔡文祥 終身講座教授 於交大資工系(2015/03/11) (共30頁)
The Organizational Plan
如何撰寫 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報告 以及 經濟資料的來源
第二十九讲 撰写研究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田 飞.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 移墾社會的特質 本土社會的形成 社會風氣與習俗.
寫教案—教學設計的格式與規範 林 進 材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第二章 颅  脑.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簡介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 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明确《方案》要求 有效开展高中英语教学 台州市教研室 梁美珍
PISA科学试题和国内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比较分析
零点研究咨询董事长 袁岳博士 服务革命新思维 中国社会面临革命性服务需求
日期: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講師:內埔農工 輔導室董美里主任 講題:我的高職學生
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博 士 副教授 曾文婕
研考會業務報告 高雄市議會第2屆第1次大會 報告人:代理主任委員 謝惠卿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第十一章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
輔英科技大學 Fooyin University
中三生物報告:基因工程.
第七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 决策机制 主讲教师:朱丽峰          学时:32.
MOOC(慕课)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 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 余安敏 2000年6月1日.
朗默企业宣讲会之—— 液体分配器.
Dai 與父親在一起的日子.
2017/9/10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101年度教師節表揚茶會 優良教師事蹟介紹. 2017/9/10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101年度教師節表揚茶會 優良教師事蹟介紹.
如何聯繫福利機構、善用資源、發揮同事所長、提升部門形象
冷静应对不确定局面
第三章 宪法.
如何撰寫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2012/10/29-11/08.
日本科学素质建设及启示 汇报人:郭晓燕 中国科普研究所 2015年3月18日.
「嗨!老同學…」 S. Chen & F. Chen.
古典大理論.
JoVE视频期刊用户指南.
白銀價格未來展望.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劃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桃園縣石門國小陳芳雅老師
经济增长理论 (第10-13章).
C11 文化回應教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清華大學 青少年科技文化夏令營 迎生聚會 2006年7月7日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所.
科學教育常用電子期刊介紹
第二章 霸权稳定论和新现实主义 本讲在阐述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内涵、政策主张的基础上,分析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的相互关系。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研究名稱: PIRLS =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主辦單位: IE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電機資訊學院書報討論 演講場次 週次 日期 負責系所 演講者 演講題目 備註 一 2/21 各系 各系負責老師 二 2/28
西文資料庫 MEDLINE、CINAHL 、ERIC 、PDC 、PBSC 中台醫護技術學院圖書館
CASHL文献传递服务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电话: 年10月27日 注:参考浙江大学图书馆陈振宇老师课件修改.
田野調查法 在地心在地情卓中產業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 國際貿易科.
首席執行長參謀談《UP學》 想再往上, 先改掉21種領導的壞習慣.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劃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桃園縣石門國民小學 陳芳雅老師
瘋射擊 楓射擊 楓射擊 技術、 心理、 肌耐力、 學射擊就像練書法.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開動快樂~ 5D 19 李美儀.
態度決定您的高度 您是自己的貴人嗎?.
香港八日草 出處:擬古(散文集) 背景:為接受香港翻譯學會頒贈榮譽會士銜,短暫停留香港期間,得到許多見聞及感思。
Materials Inspection Lab.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弱勢族群學生之輔導 引言人:馬公高中 主任輔導教師 陳麗妍

前言 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目的與價值 Lands在「新國富論」一書前言中指出:「當我們在跨過第二個千禧年,展望未來之際,不得不提醒自己的是:未來一千年中,貧富的差異將是人類最大的問題與危機所在」 (汪仲譯,1999:16)。 德里達在「全球化、和平、世界政治」一文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四大挑戰:和平、徹底的貧困、可持續發展、喪失前進目標。必須建立社會契約、環境契約、文化契約和倫理契約等四大任務來解決困境(李其慶,2003:373)。 教育機會的不足是導致貧窮發生的主要原因(Schiller ,1966); Marshall 和 Tucker在1992年指出,造成美國教育成績落伍的原因除了教育問題之外,還有貧窮、家庭破裂、社會服務等因素(顧建新、趙友華譯,2003:5)。 家庭經濟困窘的貧困學生,以及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的原住民學生,常常必須面臨因家庭經濟壓力,缺乏家庭功能的支持及公平的教育品質與機會,導致學習成就低落、輟學率高,貧苦學子的求學之路的確充滿崎嶇(台灣世界展望,2004)。

本投影片參考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從弱勢族群的類型談教育選擇權及教育財政革新 106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二卷第三期) 2006.9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根據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現況及國內外學者研究文獻分析,將弱勢族群約略可區分為以下十類型: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一)依貧窮線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George Simmel在1906年其著「貧窮社會學」一文中指出:根據社會學的概念,不是個人的匱乏造成窮人,而是由於匱乏而受到救濟者才是窮人(林榮運編譯,2002:414)。台灣產業結構急速變化,有一群被稱之為「新貧窮階級」的人,他們具有工作能力,但苦無任何收入;但也因為具有工作能力,他們無法被納入貧窮線中獲得社會救助的保護,這樣人口推估高達109萬人(修淑芬,2003)。 「孩子金榜題名日,家長舉債度日時」,負債念大學已成為大學校園普遍現象(林麗雪,2003)。家庭貧窮使兒童進入學前教育的比率偏低,數以萬計的學童負擔不起營養午餐,接受高額的才藝補習機會更少,另外,高等教育學費不斷調漲,也影響接受教育機會。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二)依學齡階段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幼兒教育長久以來在整體教育中的疏離地位,在教育經費及人力分配上明顯居於弱勢。根據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調查研究,教育資源之分配,83年度時大學以上學生佔全體學生的6.8%,但使用經費達總教育經費的20%。反之,國小佔44.5%及31.1%,顯示高等教育經費分配較高(鄭光甫,1995)。 因此,依學齡階段所產生的弱勢族群,包括幼兒教育及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在國家教育經費補助方面遠不如高等教育,屬於相對弱勢族群。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三)依少數種族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台灣的原住民在人口比例上居於少數,且通常居住在高海拔山區,經濟及社會地位較不如平地漢人,原住民部落中貧困獨居老人漸多,隔代教養、中途輟學是部落的普遍現象,原住民經濟體系薄弱、自有住宅率偏低、都市原住民居住問題日益嚴重。兒童學習環境不良、醫療資源不足、普遍缺乏學前教育機構、缺乏原住民專門人才培育制度、原住民族語言有消失的危機、師資與社會資源不如平地學校。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四)依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因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弱勢族群,包括原住民文化、省籍文化、對立情結、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等屬於需要國家照顧的文化弱勢。這類文化弱勢通常也是處於文化不利(culturally disadvantaged)地位,學童所處的家庭或社會文化環境刺激相對較少,特別是日益增加的外籍新娘家庭,雙方文化與社會習俗差異甚大,衍生許多諸如溝通、身心健康及生活適應問題、家庭暴力問題、居留、就業、子女教養等問題。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五)依居住地區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張淑美(1994)研究發現不同地區的教育機會確實有失衡的現象。在偏遠及離島地區學校,校長、主任與教師多為初任,且代課老師偏多,缺乏行政與教學經驗,這些專業程度不足的教師是否有能力替學生選到適合他們使用的教材、是否有能力編輯補助教材,不無疑問(林月盛,1999)。 大城市中的貧民區,這其中所潛藏的貧窮、種族、親子關係、破敗的公共建設、學校管理不善以及許多團體頑強的內聚力等種種問題,對學生危害匪淺,剝奪了他們接受高品質教育的機會(羅薰芬,2000)。 全國十八個國中基測考區中,出現城鄉差距「雙峰現象」,凸顯城鄉、貧富差距造成學習起步快慢及學習效果的強烈落差,可見因居住地區所產生的弱勢族群,對教育機會選擇之影響不容忽視。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六)依社會排斥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社會排斥概念最初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法國。Walker在1997年指出社會排斥是指被全部或部份地擋在各種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系統之外的動態過程。Silver 在 1995指出社會排斥族群包括精神和身體殘疾者、自殺者、老年患者、受虐兒童、藥物濫用者、越軌者、單親父母、多問題家庭、邊緣人、反社會的人和其它社會「不適應者」(陳樹強,2002)。 對於罹患特殊疾病學童的教育問題,例如日益增加的因輸血而感染愛滋病毒的學童,在學校教育中常受到排斥或拒絕,也是教育環境中的弱勢族群。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七)依數位落差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資訊科技快速發展,而社會福利體系相對不足,數位落差的失衡狀態使得弱勢族群在數量和種類上不斷擴大。新舊學校資訊教學設備上有落差,都會地區與偏遠山區離島,資訊師資及網路資源差距更大,雙薪家庭能提供子女補習電腦學習音樂、美術、舞蹈等才藝,與隔代教養年邁祖父母需撿拾柴火、資源回收,學生須張羅家計的處境,在同一國度中更有如異域。依數位落差所產生的弱勢族群不容忽視。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八)依身心障礙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身心障礙學生依法係指: 重度智能不足、肢體障礙學生、多重障礙學生、重度自閉症、重器障、植物人學生、慢性精神病患、染色體異常、先天代謝異常、其他先天缺陷且身心障礙手冊列為極重度、重度者。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九)依教學歷程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教學歷程所產生的弱勢族群,包括編班、導師及教師分配、班級位置、教室設備、教科書選用、甚至座位安排、懲罰方式;學生間性別、階級、種族、語言習慣、文化背景差異等都會影響教學內容與學生受教權益。

一.弱勢族群十類型: (十)依財政經費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依財政經費所產生的弱勢族群主要有補助不均及教育相對弱勢二方面問題。 補助不均方面,山地學校有教育優先區計畫的照顧,加以原住民委員會補助經費的管道;偏遠的平地鄉下,既沒有豐富的社區資源,又乏民意代表的重視,而教育優先區的補助又輪不到他們,成為現行補助制度下的孤兒(林月盛,1999)。教育部門是相對弱勢方面,國家財政困窘、教育經費受到排擠(蓋浙生,2003:23);相對於國防、經濟、交通建設立即可見的成果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教育強調多元且長期的結果,就顯得相當弱勢無力(許添明,2003:181)。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一)推動多元入學與評量,導引學校多 元發展 要讓學生都能獲得最適性的發展,政府應加強宣導多元入學管道,導引學校多元發展,避免教育過度商品化。降低各項招生報名費以減輕負擔,對於低收入戶家庭子女提供報名費減半或免費優惠。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二)研訂學校教育資源基本指標,推動學校財務鬆綁 研究各級學校教育資源基本指標,如每生教育經費數、圖書電腦教學設備、運動及衛生保健設施等,俾作為分配各校基本教育資源之依據。政府應調整撥款或補助的辦法,採取「整批補助」的精神,容許學校在特定範圍內自由使用經費,在經常門或資本門項目支用,解決學校經費不足的情形與杜絕浪費。 推動學校財務鬆綁同時應朝財務透明化發展,政府及家長發揮多元監督功能,以增進資源使用效益。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三)健全評鑑制度,發揮績效責任精神 為數眾多的家庭和學生,為籌措學雜費而疲於奔命原因之一,可能是有些學校並未落實執行這些工讀金和獎助學金,或者雖然執行,但並未照顧到真正清寒的學生(林本炫,2003)。 政府及學術界應積極建立健全的評鑑制度,避免學校為了迎合家長違背教育的專業與本質,扭曲績效責任精神。應激勵學校積極照顧弱勢,進行財務監督評鑑工作,定期公告公私立學校經費收支情形,以增進經費使用績效,評鑑結果以可作為經費補助的參考。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四)規劃校務發展基金,促進學校財政自主 1999年立法通過「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將原來的「教育部全額負擔」轉變為「教育部部分補助」。鼓勵學校設置「校務發展基金」,允許學校經營相關生產事業,並放寬校產、基金使用管理之限制,爭取家長會、校友會、合作社、教師會與社會認同的人士共同支持與回饋,以擴大學校財源,促進學校的永續發展,增加多元選擇與競爭的優勢。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五)開辦另類學校,提供更多選擇 公立學校效能不彰不斷受到教育經濟學者抨擊。在家教育是近年來重要且合法的新選擇方式;從經濟成本觀點來看,在家教育較有效且成本較低廉(Belfield,2004)。 參考國外作法,開辦包括在家教育的另類學校,以提供家長更多選擇。另外,還可考慮用補助交通費的方式,由政府協助學校購置交通車,聯合臨近學校共同辦理定點接送學生,以解決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問題,減輕家庭負擔。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六)加強教師專業,實施評鑑及認證制度 教師專業評鑑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等,發展本土化的多元文化教育,正視弱勢族群的資訊需求,對於身心障礙的特殊兒童,應給予特殊的照顧,學習適應困難學生,提供補救教學措施,消弭數位鴻溝;加強教師專業成長訓練,實施教師分級評鑑及認證制度,促進族群融合,尊重少數文化,積極保障學生受教權益。偏遠小型學校,充實遠距教學視聽媒體設備,辦理校際聯誼活動,以增加學生學習互動的機會,增進多元學習的能力。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七)加強產學合作,提供助學管道 教育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環,技職學校可自辦產業或擴大與產業合作,透過契約合作、實習制度,一方面可加強學生專業成長及工作經驗,另一方面獲取報酬減輕就學經濟壓力;產業同時可培訓所需人才,符合產業工作需求;學校亦可透過產學合作減輕辦學成本,增加社會資源。因此,放寬學校經營相關產業之限制,提高捐款與興學誘因,例如文化創意智慧、實驗林場、實習旅館、餐飲管理、證券金融等許多工商科系均有產學合作的空間與良好的前景。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八)衡量學校弱勢指標特性,積極爭取補助經 費 根據學校所處地區、中途輟學率、弱勢學生比率或教師流動率、隔代教養及單(寄)親家庭及親子年齡差距過大的學生,92年度新增「外籍、大陸配偶子女」、「國中學習弱勢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等教育優先區指標因素,學校應主動積極爭取申請教育優先區經費補助,充實學校教學設施,加強補助弱勢家庭子女,落實社會公平正義。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九)推動高中職社區化,強化辦學品質 配合十二年國教鼓勵學生就近入學,推動高中職社區化,以提升每個高中高職的辦學品質,吸引學生就近選擇進入社區學校就讀,學校與社區互動良好,社會與家長對學校的肯定與支持,也可提供學校辦學資源,帶動地區發展,讓社區家長樂於送子女入學,紓解升學競爭壓力。

二、弱勢族群的學校本位經營管理 (十)編足學校輔導人力,協助學生適應問題 教育經費絕大多數用於人事費用,往往學校為了升學及聲譽,加強學科訓練師資,忽略了學生心理輔導的需求,安排待退教師或非輔導專長師資擔任輔導行政工作,漠視學生校園適應的問題。隨著社會多元、自由、開放,學生問題更加層出不窮,輔導工作常需進行個別諮商及長期的追蹤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尤需醫療、社工、專業人員等結合提供巡迴輔導等服務。因此,在學校本位管理的人事規劃,應編足學校輔導人力,傾聽學生及家長聲音,解決學生適應問題,推動親職教育,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伙伴關係。

三、結語 教育政策與財政法令、學校本位經營管理、社會扶助系統三方面進行整體策略的改革,審慎規劃教育經費分配、運用,建構合理的教育成本及補助公式,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精神,讓所有弱勢族群都能有夢想,有實現教育選擇的機會。 西哲亞里斯多德曾言:「給不同條件的人相同待遇,就像給相同條件的人不同待遇一樣不公平」 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