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搭起的橋~~ 談行為/情緒困擾學生的輔導與轉介 主講者:方惠生 彰化縣諮商中心主任
壹、兒童行為/情緒困擾的定義 (一)行為障礙症(根據DSM-IV) 1.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2.對立反抗症(ODD) 3.行為規範障礙症(CD) (二)情感障礙症:情緒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 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AD/HD、自閉症、亞斯伯格症) (三)其他障礙:學習障礙/智能障礙/語言障礙/抽動障礙(妥瑞氏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1)或(2)有一成立 A、(1)注意力不集中(症狀有六項以上、持續六個月以上,已達適應不良並與發展水準不符) b.在工作或遊戲時維持注意力是有困難的 c.經常看來不專心聽別人的話(尤其別人對他講時) d.經常不能把指示的事情做完,如作業、工作(非故意對立行為) e.經常在規劃的工作與活動上有困難 f.經常逃避、排斥參與需全神貫注的任務 g.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備的物件 h.經常受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 I.在日常活動中經常遺忘事物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1(注意力不集中型)+A2(過動—衝動型)=合併型 b.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c.經常在不適當的場合過度第四處奔跑、攀爬 d.經常在需要安靜從事活動方面是有困難的 e.經常處於活躍狀態,或常像「被馬達驅動」般四處活動 f.經常太多話 衝動 g.經常在問題未問完前就搶著說答案 h. 在等待輪到自己方面是有困難 I.經常打斷或侵擾他人(貿然搶入別人的談話或遊戲) A1(注意力不集中型)+A2(過動—衝動型)=合併型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B、有一些造成損壞的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狀,七歲之前就會出現。 C、此症狀造成某些損壞出現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學校、家中) D、必須有明確證據顯現於臨床上,造成社交、學業功能損害 E、此症狀非僅發生於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精神疾病的病程中,無法以其他精神疾病做出解釋。
對立反抗症(很不順從、亦怒負面情緒,且問題行為一再發生且有慢性加劇現象) A、持續六個月的違逆、敵視及反抗行為模式(出現四項以上,比起同齡學童出現次數更頻繁) 1.常發脾氣 2.常與成年人起爭執 3.常主動反抗或拒絕順從成年人的要求及規定 4.常故意激怒他人 5.長因為自己的過失或不當舉止而責怪他人 6.常暴躁亦怒獲益受別人激怒 7.經常充滿憤怒或憎恨別人 8.經常懷恨或記仇 B、此行為障礙在臨床上造成社交、學業功能損害 C、此行為非僅發生於精神病症或情感障礙症的病程中
行為規範障礙症 (持續侵犯他人、違反常規) A、一種重複而持續的行為,侵犯他人基本權益,在依年中表現出以下三種以上症狀,且至少一項必須發生六個月: *攻擊他人及動物 1.經常欺凌、威脅或恐嚇別人 2.常挑起肢體衝突 3.曾使用造成別人身體嚴重傷害的武器(棍棒、刀械) 4.曾殘忍的對待他人 5.曾殘忍的對待動物的身體 6.曾直接面對受害者偷竊 7.曾強迫他人與自己發生性關係 *破壞財物 8.曾經故意縱火、意圖造成嚴重傷害 9.曾故意毀損他人財物
行為規範障礙症 *詐欺或偷竊 10.曾侵入他人住宅、建物或汽車內 B、此行為障礙在臨床上造成社交、學業功能損害 11.曾以說謊獲取財物獲利抑或逃避義務(意即欺詐他人) 12.曾在無人的狀況下偷竊物品 *嚴重違反規定(十三歲前就開始) 13.經常不顧父母禁止,夜間在外遊蕩 14.與父母或監護人同住,至少兩次以上逃家在外過夜 15.經常逃學 B、此行為障礙在臨床上造成社交、學業功能損害 **可分為兒童期(10歲前)或青春期(十歲後)型 **程度分為輕、中、重度
情感性障礙:憂鬱為例 容易讓孩子產生憂鬱症狀的情況如下: 1. 失去一段非常重要的情感連結,可能是親人的分離或去世,特別是失去媽媽或是主要的照顧者。 2. 對失去的擁有事物的恐懼,譬如家人、朋友、寵物。 3. 很少或是沒有朋友 4. 地理因素或是本身特質所引起的孤立,譬如太過於害羞或是身上有異樣、異味。 5. 殘障所引起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譬如像是無法參加同儕團體的活動。 6. 是唯一來自某個社群的孩子,如原住民孩童、外籍配偶子女。 7.其他因素(對不當的小孩,如身體虐待、性侵害、家庭暴力等兒童中有20%會有憂鬱症)
兩個星期內出現五種症狀以上,而且至少第一項與第二項出現其中之一,即可懷疑有憂鬱症 1.一天當中大部份的時間都有憂鬱的情緒,而且每一天都是如此;在兒童或青少年可為易怒的心情。 2. 對有趣或好玩的事物失去了興趣,整天如此、天天如此 3. 胃口減弱,造成發育不良或是明顯地體重減輕或增加 4. 失眠或是整天沈睡不醒、嗜睡的現象 5. 生理、心理遲鈍或是脾氣暴躁的現象 6. 每天都有疲憊和精力不足的現象 7.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價值,或是有歉疚感、自責與罪惡感 8. 感到無法集中精神、無法思考、無法做決定 9. 死亡的想法不斷湧現,或是有實行自殺的計畫與嘗試
日常生活的相關問題 壹、社交問題 貳、情緒問題 參、學業問題 肆、家庭關係問題
三、行為與情緒障礙學童評估 (一)課堂及日常生活觀察、紀錄 (家長、教師活動量表) (二)兒童心智科門診(鑑定) (三)諮商介入或特教介入
常見的介入或治療方法 (一)親職教育 (二)家族治療 (三)社交與問題解決技巧團體 (四)特殊教育介入 (五)個別諮商與治療 (六)精神藥物治療
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的診斷與介入: 多重專業取向(ASPIRE) 診斷(Assessment,AS) 找出問題行為,建立問題檔案 找到正向的特質 找到期待達到的結果,並記錄下來 為小孩及家人的問題試著找到可能的原因 要求父母記下一週內,某個負面行為和某個正向行為發生的次數 計畫(Planning ,P):討論各種可能的計畫,讓父母覺得是其能力可以做到的 執行計畫(Implementation ,I) 檢討及成效評估(Review和Evaluation ,RE)
目前彰化縣相關資源運用 (一)特教資源中心,相關專業團隊(包括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師、特教老師、臨床心理師等) (二)諮商人員介入校園輔導工作團隊 (逕洽 貴校輔導室轉介---大村國中輔導室) (三)衛生局心理衛生諮商諮詢服務系統 (四)彰化師大社區諮商心理與潛能發展中心 (彰化市進德路一號TEL:7232105-1444;7289258) (五)彰化家扶中心 (員林鎮中山南路210號 TEL:04-8370590;8376590) (六)彰化縣醫療系統(早療系統) (七)彰師大特教中心
結語 教師信念: 不是孩子學不會,只是我們還沒找到更好的方法教會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