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壓力反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Advertisements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5 、认识传染病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曹爱萍. 从小到大你患过这些病吗?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统计资料:全世界每 年死于吸毒的人数约 10 万,有 1000 万因吸毒丧 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 我国公安部统计: 2000 年中国登记在册吸 毒人数为 68 万,比前年增长 8.5 万多人,中国已 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 品受害国,毒品犯罪和吸毒人数攀升,国内毒.
非亞洲歧視問題 南非. 定義 歧視指的是因為一些不合理原因、甚至無 關係的原因而對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作出負 面的行為,此行為會導致對此一社會團體 成員不利的後果 任何人由於其種族問題而受到不平等的對 待,即屬種族歧視。種族歧視不一定只限 於有色人種。白人也可以是被歧視的對像 一個人帶原 HIV 病毒,而在社會上受到不平.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第一次活动 是非题 青春之旅 芓芸的故事 小北的故事.
《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工程实施方案》 解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七月. 前言 目前广西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 艾滋病疫情呈弥漫性流行状态 传播模式多样化 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如不再采取果断措施,艾滋病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区 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临淄区实验中学 张杰芳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名称哪些是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水痘 手足口病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红眼病) 贫血 龋齿 (蛀牙) 蛔虫病 流行性腮腺炎.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建平.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1 、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源和性传播主要与个人的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个人行为,完 全可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健康 HAPPY GO 均衡飲食與代謝症候群 劉汶璋 營養師. 不均衡有多可怕 !!! 2.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麻疹 水痘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艾滋病的野外生存能力(病理). ⑴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 HIV 可以存活 15 天, 被大量 HIV 污染的物品在湿润的情况下在 3 天内有传染性。 ⑵离体血液中 HIV 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 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 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 96 小 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
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六年级上册
护理伦理学 第10 讲 主讲 高玉霞 16学时.
月子保姆理论知识试卷.
传染病流行病学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9床的愛滋媽媽.
如何写论文.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梅毒主动检测及 规范化医疗服务管理 2012年回顾及2013年要求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2012年会考试题分析 2013年会考复习建议 初二生物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讨 浏阳市教研室 张雪玲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盘锦市妇幼保健站 于保文.
第3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第2章 性愛安全護照.
艾滋病的相关临床检验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全鑫.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远离毒品.
颈肩腰腿痛疾病的预防 汕头市中医院 林创坚.
第四节 免疫调节 HIV.
抗代谢综合症.
安全与卫生
穿脱隔离衣 主讲人:李伟梅.
云南省红十字会 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 执行要求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2017/3/19.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病毒 二细菌 三真菌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系 刘仁华.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宣導報告 製作人:劉育瑄.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文學與生活-期末報告 赤壁之戰 組員名單 : 4A2L0031 王柔之 4A2L0033 劉兆偉 4A0L0063 謝商裕
圖為宜蘭縣五結鄉的冬山河親水公園,以「水」為主題,提供居民一個休閒的良好去處,是臺灣良好的親水遊憩典範。
性吸引 青春期性吸引的表现是多样的,被吸引的异性可以是异性同伴,也可能是异性教师或异性长辈,甚至是屏幕偶像。
医事法学概论 刘鑫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安 全 献 血 考 前 辅 导.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
颅内压增高症 外科教研室.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加强春季流行疾病的预防.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主题讲座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艾滋病 小斗士.
邵阳市四中 远离毒品 阳光生活 授课员 付红梅.
整數加減 【教學準備篇】 適用年級:1-4年級 設計者:MRI團隊.
災害性天氣之探究─ 颱風 文賢國小 李同立老師.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小腦萎縮症 組員: 5號 周宇倫 13號 范華鈞 24號 陳嘉駿 40號 羅鍇揅.
已填完.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壓力反應

2-1 了解引發壓力的反應 一、在引發壓力反應上的個別差異及由來 人們對同一刺激的反應有相當大的差異準 在同樣的刺激條件下,一個少見的極端可能是在急性壓力下,心跳和血壓的下降(下降5分,相對於靜止時的基準點) 在主觀上和在心血管壓力反應上有如此可觀變異的原因,可以提供線索來改變反應性,也能提供訊息知道如何為壓力管理建構其理論基礎。

二、先天體質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有風險(先天上),調整能有所改變的因素就會增加其重要性。特別是那些有壓力相關疾病的先天體質者。例如,Ewart(1991)說明遺傳和環境如何相互作用於高血壓的病因學當中。 手足個性方面,類別內相關係數的資料支持這樣的觀察。

高血壓的家族史不僅增加了罹患此病的風險,同時也常有典型高壓力反應性。 性格—有部分也是遺傳的—顯示能夠預測生理疾病(Booth-Kewley & Friedman, 1987) 某些性格特質,例如敵意,是能預測更高度的壓力反應的。

三、早期的學習 在生命早期暴露於創傷事件中,可能扮演類似體質的角色,使個體更易遭受長期的壓力影響。 生活事件預測了情緒性困擾的盛行率,而且不同的事件面向也產生特定的後果 失落本身無法良好預測長期的情緒,但是失落伴隨羞辱則特別容易產生憂鬱情形,而失落和遭遇危險的經驗加起來則更可能導致高漲的焦慮。

Kendler等人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孩童時期負向經驗增加了酒精和藥物濫用、飲食疾病、情緒疾病、創傷後壓力疾病和自殺行為的機率。 早期暴露在壓力中,對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向之壓力反應的本質來說具有一致的強大影響。 在恆河猴的研究中也顯示出,早期暴露於壓力中,對細胞—調節的免疫力和後續存活而言也有相似的影響。

MRI技術也顯現早期創傷如何影響人類大腦形態 一項日本兒童的解剖研究也證實了早期創傷的不良後果,會出現受損的免疫功能。 Briggs、Aziz、Tomenson和Creed(2003)運用健保使用率作為壓力成本的指標,也顯示兒童時期的不幸能單獨預測機能性腸胃疾病的健保使用率。

四、人格 人格(例如:長期的行為模式)和疾病的關連可能經由以下途徑: 途徑一:將特定的人格類型視為特定的反 應傾向,最終將影響生理調節系統 途徑二:透過壓力反應強度和頻率方面穩 定的個別差異 途徑三:藉由人格對其他疾病風險因素的 影響而來。

人格因素和血管緊張性生理指標(tonic physiological indices)—它們本身是疾病預測因子—之間有所聯結。 女生低社會支持、男性敵意和防衛性均和血壓較高有關,敵意減少最多的病患和使用有效表達忿怒行為上有進步的病患,兩者在治療過程中血壓降低最多。

雖然神經質普遍和任何生理功能無關,低外向性卻和較高的血壓、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和天然的致死細胞活動有關。 低協調性(agreeableness,在概念上類似於敵意)和較高的收縮和舒張壓及腎上腺素正向相關。 一個新的人格概念(稱作「D類型」,由社會內向性和情緒抑制組成)能高度預測心臟病患的心臟病死亡機率。

統合感(Sense of coherence,SOC)類似於擁有意義、目的感、正向的精神力量。 Fournier、de Ridder和Bensing(1999)研究樂觀態度在因應多發性硬化症的角色,樂觀者態度包含了三個不同的子因素: ①對結果的期待 ②對效能的期待 ③不切實際的思考 具有樂觀態度和社會支持,對心臟病患在其復健期間,可以獨立預測出良好的生理結果

五、與壓力接觸及將其反應作為疾病預測因子 要對壓力導致疾病的途徑有完全的了解,需要研究顯現既有的、具適應力的自我調節系統如何為壓力所改變(或如何「走樣」)。 能顯現壓力反應性較高風險的關鍵個別差異因素是:家族高血壓史、高頻率接觸急性壓力、遇到急性壓力源時出現過度激烈反應的傾向、快速恢復能力下降。

敵意較高和較防衛的個體,其急性壓力反應的頻率和強度會擴大,從壓力中復原的速度也會變慢,尤其是對男性而言更是如此。 三個風險因素(高血壓家族史、剛開始對壓力的過度反應和極高的壓力程度)的累加效應展現了罹患高血壓的極高度機率。

每日繁忙事務的增加能預測惡化的血脂肪組合(lipid profile)、下降的生理活動、以及漸增的吸菸行為。所有這些連結,在具有「僵化」人格作風的個體身上特別強烈與明顯。 特別可用來展現急性壓力累加在長期沉重負荷上的倍增影響之模式是老年阿茲海默病患照顧者的研究。照顧行為本身就被視為是一個長期的壓力源。

新陳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所指的是一個相互關聯的風險因素群組,包括上升的葡萄糖值、血脂肪水準、胰島素作用以及隱含在基因中的肥胖風險和久坐的生活型式。 (請見下圖:新陳代謝症候群之中介影響模式)

脆弱性 社會資源 個人資源 急性壓力 新陳代謝 症候群 心臟疾病 不良健康習慣 長期壓力 新陳代謝症候群之中介影響模式

長期壓力奠定、強化了許多風險聚集的基礎。 例如:長期病患的照顧者較容易產生不良的健康習慣,導致新陳代謝症候群。 可以擴增或重畫這個模式,將疾病本身視為「長期壓力的平台」,這個平台強化了更多疾病。 許多照顧者年歲也大,自己本身也可能生病,而且也較少有令人振奮的生活事件。

工作過勞(被定義為在一個高要求和低控制的工作情境中)與負向情緒、社會支持程度低落以及對同事具有持續的負向感受有關。 消防員的高工作壓力也已證實會負向影響他們整體對壓力的反應,導致更多的飲酒行為。 就暴露於壓力中這個因素而言,這也顯現了導致不良健康結果的間接途徑。

復原的議題—許多研究闡明了復原在了解壓力如何導致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研究者檢視將假期視為一種有計畫的復原方式所帶來的健康效果。每年有規律假期的人在心臟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方面大約降低了30%左右。 在復原的研究中,睡眠也值得研究 具有長期睡眠潛伏因素(換言之,不良睡眠品質的指標)的人而言,死亡風險比率是2.13:1。具有較差的睡眠效能者同樣也有明顯高的風險比率(1.94:1)。

六、連結壓力和其相關風險因素到特定疾病路徑的證據 在控制年齡、吸煙與否、血壓、糖尿病、性別、膽固醇和肥胖之後,低教育水準、知覺到的高度神經緊張以及無休假的狀況,預測了心肌梗塞或心臟病死亡。 有強力的實證支持壓力加諸於健康的影響,至少有部分是透過主觀知覺的壓力對不健康行為的影響。

自陳的高度壓力相當一致的與較高油脂的飲食、較少運動、增加吸菸行為、和較常中斷戒煙行為有關(對男性和女性都一樣)。 在心理壓力下,到達心臟的血液供給量減少、血液凝結能力下降、血管壁功能不良、在粥狀動脈硬化患者的血小板沉澱處的血流減少。 從壓力到心血管疾病之間有一複雜但已獲得證實的路徑,是透過引起或加劇發炎過程而來。

有些研究連結特定心血管變化到孤獨狀態,顯示出孤獨的老年人有較高的與年齡相關的血壓變化和較差的睡眠。 將壓力連結到免疫功能失常,自陳暴露在壓力源下超過一個月的參與者發展出感冒症狀的比率,是低度壓力者的二到三倍強。 壓力負向影響某些病痛的時間長短和強度,類似疾病如皰疹、B型肝炎、C型腦膜炎和人體免疫不全病毒(HIV)

在潛伏的皰疹病毒爆發方面,社會階級似乎也扮演一個特殊的弱點角色。 在交感神經系統引發的心臟壓力反應的個體差異與受損的免疫功能有關,支持了壓力管理把目標放在降低交感神經亢奮狀態。 暴露於有限時間的壓力源中,可能的確可以增強免疫功能、產生類似預防接種的效應。

個體知覺到的壓力 (a)在某些職業中較高(低決定控制權、高工作要求),這些職業本身也具有導致各種疾病的風險。 (b)在低社經社會階層中較高 (c)與較高吸菸量、較常復發吸菸行為、較差的飲食行為、身體活動減少和更糟的睡眠有關 (d)會導致身體更少活動和更差的飲食行為,因此惡化了血脂肪組合,造成新陳代謝症候群。

在癌症發展方面:有壓力的癌症病患若降低健康的行為,增加不健康行為(例如抽菸),結果可能影響癌症的發展。 在免疫系統方面:大腦會調節免疫功能,藉由釋放所謂發炎細胞激素的蛋白質來警告大腦有感染或受傷,免疫系統本身也會觸發大腦活動,引發發燒和倦怠的反應,而因為它降低了能量的輸出,反倒成為具有適應力的功能。

有樂觀看法的HIV陽性男士較慢發展出愛滋病症狀,相較於那些抱持負面但卻實際的期待之受試者。 壓力、基因遺傳和行為風險之間共有一些路徑會導致生理不協調以及心血管、免疫和內分泌系統方面的疾病。

表:可能由風險因素帶來的疾病 風險因素 疾病 心臟疾病 中風 癌症 糖尿病 香煙 X 酒精 膽固醇 高血壓 節食 肥胖 少活動 壓力 使用藥物 職業 表:可能由風險因素帶來的疾病

表中的X表示有科學證據一致支持某風險因素和某特定疾病的關係。 許多的證據將量化的壓力(包括自我陳述和生理指標)連結到疾病指標(Bunker et al., 2003) 生理疲乏和復原的匱乏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