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 主講: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反思 主講: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學習共同體理念與實踐 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學習範疇: 度量(M) 學習單位: 5M2 體積(一) 學習重點 : 長方體的體積 學習課文 : 五下 D 冊第 16 課.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6B冊 趣味活動 認識立體圖形中的頂、棱和面 柱體的頂、棱和底邊 錐體的頂、棱和底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辨認三角形的種類 小學三年級數學科.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 辦理96年度推動自由軟體學校資訊融入教學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四年級 英語科 張瓊文Ann.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G-30-3 What開頭的感嘆句.
103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日 一年級英語科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象形圖 製作者:周子傑老師.
體積.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學習共同體理念與實踐 主講: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運動與科學」教學分享 管理學院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邱宏達.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務 (學習共同體的觀點)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人事室 白宏堯 主任 編輯╱主持 本校圖文大樓七樓 國際會議廳
Scratch: 動畫或遊戲編程 任務6:太空旅遊.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行動學習課程設計 經驗分享 林雅雯 Nov. 27, 2013.
簡介 發想:本簡報以常見的臺灣夜市小吃出發,與學生生活結合,以圖片為輔,讓學生從食物為出發點,學習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相關方位和介係詞之應用 ﹔除吸引學生興趣外,並融入對話,以更深入加強學生對於本單元的聽力理解能力。接著帶入評量,確定學生已學會食物名稱及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介係詞之應用 。 視覺.
主題研究架構.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北嶺國小100學年度 上學期期末IEP會暨 特教推行委員會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 主講: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合作學習的問題 合作學習在90年代引進台灣,並在板橋研習會實驗,為何很少學校推廣?

合作學習有效嗎? 效果在哪裡? 誰真正做過? 教授? 老師? Johnson & Johnson?

Johnson & Johnson的問題 缺乏社會學的理論基礎。 缺乏實徵的成功證據。 指定分工的策略不適用於小學。

4-6人的合作學習 適合比較高的年級(國高中生) 操作難度較高。 容易形成一人獨秀(大樹和小草的關係) 需要較高及較長的引導技巧。 分工必須更明確有效,需要較長的技巧訓練。

改變學習空間 這樣的空間有什麼問題?

改變合作模式 這樣的空間有什麼問題?

如何改變? 如何改變才有效?

調整後 2人 2人 2人 2人 教師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為什麼要這樣改? 改了以後有效嗎?

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

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 對話 師生對話 同儕對話(學生與學生)

為什麼從兩兩開始?

編號 1號 2號

兩個人是深度對話的基本單位 實驗發現 3人一組,2人對話一個旁聽。 4人一組,兩兩對話。 1 2 2 1

為什麼是ㄇ字型?

ㄇ字型教室的功能 1. 讓學生有機會看到學生(學生最想看到的是同學而不是老師) 2. 方便教師傾聽 3. 可以降低小組討論的音量 1. 讓學生有機會看到學生(學生最想看到的是同學而不是老師) 2. 方便教師傾聽 3. 可以降低小組討論的音量 4. 深度的對話需要一個寧靜的空間 5. 方便老師環視全班。

調整上課順序 學生為什麼會鬧? 1.指令不清楚 2.無聊 3.缺乏挑戰 4.容易隱藏 5.缺乏協助者

從文本脈絡出發 想辦法讓學生喜歡閱讀課文。 教師帶讀一頁(指令:全部將課本蓋起來) 請將剛剛念過的單字寫出來 (大部分學生寫不出來,創造合作學習機會) 兩兩可以討論(共同完成一件工作) 寫出來的同學請將寫好的字舉起來

創造學生閱讀的驚奇 從頭到尾念完 給第二個問題 「請將課本蓋起來,寫出課本的句子,想不起來,兩兩可以討論。」 學生如果還答不出來,讓學生1、2對話, 一人唸,另一人聽。

為什麼要熟讀課文? 掌握整體才能掌握脈絡。 作為意義化的基礎。 作為討論的基礎。 作為提問的基礎。

提問 從課文的資料提問 讓學生窮盡課本的資訊 提升問題的難度 造成合作學習的需求 鼓勵學生發問 鼓勵學生發表 造成班級對話的氣氛。

學習共同體的學習脈絡 掌握學習情境 從課文當中提出問題 提高問題難度 鼓勵合作學習 形成合作學習文化

數學科的學習模式 壹、以數學科為例 一、鋪陳情境 二、引導學生了解題意 三、學生合作解題 四、發表解題結果 五、說明解題歷程 六、學生提問(質疑辯證) 七、呈現解題類型 八、討論解題結果 http://192.192.169.105/mod1/index.aspx

如何開始? 貳.以國語科為例 1.學生備課(熟讀課文) 2.教師提問:先蓋上課本,請問這一課的內容在講什麼呢? 3.讓學生應用自己的速度朗讀課文(深化文章的意義)。

二、教師提問 1.這課的課文總共分成幾段? 2.作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請將文章的順序寫出來(合作學習,兩兩討論)。 教師候答、學生發表。 教師提問的方法:Q-A-Q 你發現作者是依照這樣的順序寫這篇文章,為什麼?

三、段落閱讀 1.學生閱讀段落文章 2. 請問這段的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裡 (合作學習)? 3.請應用這一段的新詞造句(合作學習)。 2. 請問這段的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裡 (合作學習)? 3.請應用這一段的新詞造句(合作學習)。 4.請用1-3句話說出這一段課文的意思。 (從第一段到最後一段進行課文深究)

四、課文形式探究 1.這一課是屬於什麼文體,從文章的那些內容可以證明他是屬於( )文體(合作學習)?

五、學生提問 1.閱讀文本之後,可以讓學生發動提問。 2.課文形式深究之後,可以讓學生提問。 3.別人發表之後,可以讓學生提問。

學習共同體提供的實踐工具

另外兩本著作

佐藤學簡介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 同第一線教師合作,做一個付諸行動的研究者,30年內觀察10000間以上的教室。 花10年的時間,嘗試失敗1000間以上的學校,最後在濱之鄉小學實驗成功學習共同體。

佐藤學做了什麼 走進教室30年 他讓教育理論看到實踐的畫面 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 快樂的學習:走向對話 教師的挑戰:走向反思性實踐 學校的挑戰:走向學習共同體

公共性、民主、卓越 公共性:教師要將教室的門打開 民主性:每個學生都是參與的主體 卓越性:兼顧教育的品質與平等

教育焦點的轉移 從老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 在俄語當中教和學是同一個字 教學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做準備。

台灣的教室

美國教室

合作學習發展的歷史: 1980:開始於加拿大 1990:普及於美國及歐陸 2000:引進日本 2012:台灣 2000:傳統排排座的課堂在歐美已經進入博物館。 2010:中國大陸、韓國、印尼(600多所試辦學校)。 2012:台灣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Vygotsky的最佳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學習的接點上才能夠起作用。

學習是對話辯證與串聯 佐藤學: 學習是: 1.學生與教材(知識)的相遇 2.學生與他人(夥伴與教師)的相遇 3.學生與自己的相遇(外在經驗內化為內在 經驗的歷程)。

課堂學習

教師在課堂學習的角色 傾聽 串聯 回歸

傾聽 完整地聽完學生說的每一段話。 1.這段話是由教材的哪一段所觸發的? 2.是接續哪一位同學的發言的? 3.是連結學生自己的哪一部分經驗?

串聯 是教學的核心: 教學與學生(教學準備、課堂學習) 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 教材與社會(統整課程) 學生與社會(統整活動) 教材與教材(課程地圖) 教學與學生(教學準備、課堂學習) 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 教材與社會(統整課程) 學生與社會(統整活動) …………………………..

回歸 當學生學習發生困難,讓他們回到前一次討論的內容,精熟前一段的經驗重新再出發。

反思性實踐的學習共同體 教師是專業學習的共同體。 共同以單元為核心的共同備課。 輪流擔任教學觀摩者,將焦點放在學生學習的結果,相互觀摩相互學習。 Lesson study 重點事後面的研究(study)的精神。教學之後一定進行深刻的討論及反思。沒有最好的教學,只有不斷追求進步的課堂研究。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要讓學生有機會挑戰更難的題目。 挑戰性的題目:三分之一同學可能學會的題目。 低年級最好是兩兩配對,中高年級以上最好是四個人配對。因為學習共同體,是要讓學生有機會幫助學生。如果是三個配對,兩個人進行深度對話,一個人就容易被冷落。

以國語領域為例 寫作討論 延伸閱讀 學生備課 連結新詞造句 課文形式深究 教師備課 熟讀段落大意 提出核心問題2 熟讀全文 提出核心問題1

國(文)語領域教師備課 1 精熟文本的歷史背景,提供學生作為學習的背景知識(鷹架) 精熟全文大意,並設計引導學生掌握全文大意的方法。 精熟段落大意,並設計引導學生掌握段落大意的方法。 精熟文本的形式,並設計引導學生掌握段落大意的方法。

國(文)語領域教師備課 2 試擬全文大意的問題,並試答問題可能出現的答案以及學生無法回答的鷹架策略。 試擬段落大意的問題,並試答問題可能出現的答案以及學生無法回答的鷹架策略。 將新詞教學融入段落大意討論當中,直接讓學生造句。並強調生字難詞的學習。 設計學生詮釋、推論語言的高層次能力。

以數學領域為例 教師整理歸納 質疑辯證 質疑辯證 發表討論 學生先備經驗 發表討論 教師整理歸納 學生合作解題 教師備課 佈題2 佈題1

數學老師的備課:以對角線和展開圖(1) 教師備課 壹、平面圖形 一、數學結構: (一)、多邊形、凸多邊形、凹多邊形。 (二)、對角線的概念:直線、直線段、 對角線。 二、認知結構:多邊形概念的建立、多邊形對角線的認識。

數學老師的備課:以對角線和展開圖(2) 貳、面積 一、數學結構 (一)、圖形與面積 (二)、單位量與單位數 (三)、長與寬的命名 (四)、等積異形的幾何意義。 (五)、等積異形測量概念。 (六)、單位量的掌握 (七)、單位為單位名稱

數學老師的備課:以對角線和展開圖(3) 參、立體圖形 一、數學結構 1.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二、認知結構 2.長方體(或長方體)邊與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 二、認知結構 1.長方體結構之認知發展程序 2.展開圖和立體關係的察覺 3.由長方形邊的垂直、平行到長方體邊的垂直、平行關係之辨識。

數學老師的備課:以對角線和展開圖(4) 教學注意事項(1) 1.當學童問到三角形為什麼不稱為三邊形時,應同意其亦可稱為三邊形,但一班人習慣稱為三角形。 2.若學生在排多邊形時,未出現凹多邊形,教師不必特意強調。 3.畫多邊形的對角線,此時皆以凸多邊形為對象,若學童提出凹多邊形的情況,則說明其中有些對角線並不能將原圖形恰好分割成兩部分,所以目前不考慮這種圖形的對角線,將其淡化處理。 4.一班人常將直線段簡稱為直線,教學時,只要能溝通清楚所描述的情境,不必特別強調這兩者的區別及用法。

數學老師的備課:以對角線和展開圖(5) 教學注意事項(2) 兒童將一個長方體紙盒的表面剪成展開圖時,要注意其構成要素是否完整,如相連的面要有一整條邊連載一起,而且六個面可以展成一個平面圖形,並可以沿著邊摺回程原來的立體。 學童將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城展開圖的方式,只要符合條件即可,雖然可以有許多種展開方式,但不要窮盡所有方式。 本單元不宜以抽象的紙筆測驗評量,若要採紙筆測驗評量時,應畫出一個試圖。並宣告其為一個長方體試圖,在這個長方體上來考量其特徵。

教師如何成為學習共同體 共同備課時間 共同討論一個單元的學習活動 將焦點放在學生學習 每個教師輪流教學 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 深刻地反思及對話 修正再設計

觀摩者的角色與任務 記錄學生的成功及失敗之處,並討論造成的原因。 觀摩者在這堂課學到了什麼? 觀摩這應該積極參與觀摩之後的討論。

教學轉型 教師 原型 轉型 討論 學習 新型

造成課堂學習共同體的關鍵 對每一個學習者的尊重(70%)。 而非教師的專業(30%)。

學生與學生的串聯 側耳傾聽 敞開心扉、彼此接納 以不懂的學生為中心,以邊緣化的學生作為溝通的中心。 培養低成就的學生提問的能力,向高成就的學生請教。讓學生跟學生學習。

Q And A 學習共同體的學生學習成就有比較好嗎? 佐藤學: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學習成就測驗都比其他學校好。但學習共同體不以提升成績為目標。

學習共同體的學生進入大學表現如何? 佐藤學: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學生非常受到大學的青睞,很多大學都希望招到學習共同體學校的畢業生。

一個學校要如何開始? 先要有一個願景,一起討論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的品質。 慢慢地,像品茶一樣,慢慢地感受茶香及回甘。 實踐,一下子不用做太多,但是要實踐之後才會發現真正的問題。

創造共同學習的幸福感 真實實踐 紮根發芽 分享經驗 突破困境 專業成長

真實(authentic)實踐(1) 寧可粗糙的真實,不要修飾過度的美好。 實踐之後,課程的語言(discourse)就會變得真實。 困難、反彈及壓力是教育現場的真實現象,具有專業素養才能穿透這些固著的文化,台灣的教育才有未來。

真實實踐(2) 學習共同體的成員正式老師一定要過半,不能只有代課老師或實習老師。 課程的專業必須建築在真實的基礎上,才有說服力,也才能真實發展。

紮根發芽(1) 我們常聽說: 課程的發展要放慢速度。 請問如何放慢速度? 放慢速度是方向也是方法。 我們經常只知道方向,但不知道方法,所以教育的改革就無法真實落地生根。

紮根慢活(2) 教育的改變是紮根與發芽的歷程。 放慢課程發展的速度,才能紮根,就像剛種下的樹苗,紮根階段,雖然看不到成長的速度,但是根紮得越深,成長速度就越快。

實踐與理論:根與芽的關係 實踐與反思創造理論導入的需求 實踐性的理論 原初的理論 理論提供實踐所需要的實踐工具

紮根慢活(3) 如何紮根? 紮根其實就是通透理論與方法的階段。 以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為例。 學習共同體的核心理論是Vygotsky的社會建構論。 為什麼不瞭解社會建構論,就無法真正實踐學習共同體的方法?

Vygotsky 的社會建構論 (最佳發展區、鷹架理論、外部語言與內部語言、科學概念與自發概念) 理念、方法、解決問題策略 教師的學習共同體 學生的學習共同體 Vygotsky 的社會建構論 (最佳發展區、鷹架理論、外部語言與內部語言、科學概念與自發概念) 對話學習的三位一體論:重建世界、重建自身與重建夥伴 杜威的民主主義 語言學的基礎 蘇格拉底 柏拉圖的美諾篇 弗萊雷的教育學 存在性學習 建構意義的活動 溝通 對話 互惠學習 能動性學習

紮根的工作 閱讀(讀到可以應用的現場實作才算完成) 對話 發展實踐案例 理解困境 提供發展的鷹架 創造成功案例 分享反思

經驗分享 每月一次分享平台,讓所有學校成為學習共同體: 時段 主題 備註 0900-1000 實踐經驗 案例分享 每次3-4所學校 每校10分鐘 1000-1100 專書導讀 1100-1200 實踐困境 及討論

學習共同體行事曆 11月 4所學校經驗分享 12月 5所學校經驗分享 01月 區級教學觀摩 03月 04月 05月 06月 期末發表會 分小學組、國中、高中 三組發表

突破困境 每個月都有一個小時讓各校將實踐的困境提出來,透過三種管道解決。 1. 現場有經驗的學校提供解決問題的經驗與策略。 2. 邀請相關的專家進入學校輔導與協助。 3. 參觀已經實踐成熟的學校。

專業成長 共同閱讀:教師的挑戰、學校的挑戰。 真實設計一個單元,教師團隊共同備課。 共同討論反思現在的教學問題。 如何設計問題? 以實踐導入理論:鎖定一個單元作為實踐的目標。 共同閱讀:教師的挑戰、學校的挑戰。 真實設計一個單元,教師團隊共同備課。 共同討論反思現在的教學問題。 如何設計問題? 如何引導學生對話? 如何串聯課堂學習活動? 挑戰下一個單元,閱讀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

任務 明年五月前辦理已場以上區級以上教學觀摩,已場以上校及教學觀摩。 教學觀摩現場請攝影存檔以作為各校觀摩參考。

成立台灣學習共同體研究會 以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學校為班底。 串聯全台真正進行學習共同體實驗的學校或班級。 每年辦理年會或經驗分享。 發起人:歐用生教授

行動吧!讓我們從實踐當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