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第一節 共產革命 第二節 近期的經濟與社會變革 第三節 兩岸關係的演變.
Advertisements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執行單位:彰化縣埤頭鄉崙腳社區發展協會 日期:中華民國100年12月19日
民主國家的政治發展 一般都以推動自由化和民主化建立一個民主政治體制。 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的過程.
溝通理論與兩岸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 吳建德副教授 王瑋琦副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
兩岸關係專題 中華民國的大陸政策.
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 Chapter 3 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議題.
亞太政經發展之一 國際現況.
第8課 我國外交政策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我國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 參、我國的外交現況 肆、如何突破外交困境 影片總覽.
企業海外投資與 管理策略之實務 斌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講人:王錦和 董事長 103年 3 月 24 日.
『全民國防教育』 課程內容說明.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彰化高中
第八課 我國外交政策 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三冊 魏嘉美老師.
兩岸關係的變遷來論兩岸關係的定位.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 (1991~2000年).
第四章 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第一節 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主講人:李 彌 博士 中華科技大學 航空學院 航空服務管理系 系主任 中華民國103年6月17日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兩岸關係的演變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台灣的中國政策 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八章
柬埔寨 U 王詩惠.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節慶教學—國慶日 「國慶日」就是國家的生日 萬丹國小特教班(二組).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GAAP設定與發佈團體 我國: (補充)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政府有權)
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 2018暑期「海西尋根之旅」 主辦單位: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
班級:財金二丙 學號:4A 姓名:廖偉伶 教師:陳曉蓉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EFAC, FTA(Free Trade Agreement),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Web Service 1.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Colife 現場直播 免註冊快速登入手冊.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3/01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縱橫詞組.
人類的石油年代.
Copyright © 2009 財團法人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Greater China Office - EM Seminar
「健康樂活‧環境保護‧科技傳承」.
基隆市立碇內國中 資訊組長 陳俊榮老師.
老美鏡頭下的老臺灣之四 中部篇 圖片來自網路 僅供個人觀賞 感謝原作者無私分享 配樂: 鋼琴曲 回憶
標題 第四章 當代台灣 第一節 政治 變遷 第二節 經濟 變遷 第三節 社會 變遷 第四節 文化 變遷.
P106.
Facebook 粉絲行銷學 成功經營出Facebook粉絲團的秘訣 天翼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吳裕誠 總經理 決策公關集團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五.練習2.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學術交流─2011新加坡萊佛士書院課程交流.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前 言 兩岸政權多年來長期對峙,彼此關係難 以穩定,並在國際外交上一再角力。隨著局 勢的演變,我國外交日漸艱難,轉而採取 前 言 兩岸政權多年來長期對峙,彼此關係難 以穩定,並在國際外交上一再角力。隨著局 勢的演變,我國外交日漸艱難,轉而採取 策略,力求突破外交困境。至於兩岸關係 雖已從早期的武力對抗,走向現今的兩岸交 流,但仍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 務 實

高雄港舉辦的兩岸直航首航儀式 民國97年12月15日,兩岸開始直接通航、通郵、通商,俗稱「大三通」。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鞏固外交(民國38∼60年) 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起因 影響 民國38年底, 成立,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臺海局勢動盪不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致力爭取友邦,以鞏固外交 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民國39年, 爆發,美國為防止 擴張 韓戰 起因 共產勢力 此後並提供我方 、 援助與外交支持 軍事 經濟 影響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民國50年代,民眾利用美援的麵粉袋,製成內褲。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 韓戰 民國39年,北韓進攻南韓,聯合國派出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援助南韓。 雙方互有勝負,後來於民國42年達成停戰協定,南、北韓仍以北緯38度線為界。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 美援 從民國40年開始,直到民國54年為止,美國總共提供我國近1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軍事上除了提供軍用品外,亦派遣美軍顧問團駐臺。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43年 時間 正式將臺灣納入東亞反共防衛體系的一環,使臺海局勢漸趨穩定 意義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彈性外交(民國60∼77年) 1.民國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我國,獲得聯合 國的 「中國席位」 2.民國60年,我國 退出聯合國 3.民國68年, ,制定臺 灣關係法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4.民國68年,我國 與美國斷交 5.政府為突破外交困境,改採 ,仍堅 持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與無邦交國發展經貿、 文化等交流。 彈性外交政策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中美斷交 美國宣布將與中共建交,激動的群眾「蛋洗」來臺協商的美國代表團座車。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我國邦交國數目的變化 從我國與中共歷年邦交國數目的變化,可看出我國的國際處境日漸孤立。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務實外交(民國77年∼現今) 1.民國77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推動 ,希 務實外交 望以 和 的成就,突破中共的 1.民國77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推動 ,希 望以 和 的成就,突破中共的 外交封鎖。 2.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善盡國 際義務,以拓展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 務實外交 經濟實力 政治民主化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農業技術團援外 我國派遣技術團至友邦,協助該國發展農業、工業等技術。圖為位於大洋洲的索羅門農民在農業技術團的協助下,培育農作物的情形

我國政府自播遷來臺以後,外交形勢日益嚴峻。請問: 1.中共於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才加入聯合國,但聯合國的網頁上,卻指出中國的入會日期是西元1945年(民國34年),同學可以說明原因嗎? 2.我國陷入國際孤立的困境,與下列哪些事件有關? □民國39年,韓戰爆發。 □民國40年,美援開始。 □民國43年,我國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60年,我國退出聯合國。 □民國68年,我國與美國斷交。 □民國77年,李登輝總統開始推動務實外交。 參考答案:聯合國成立時,中華民國是創始會員國,因此網頁上的入會時間登記在1945年。後來在民國60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由中共取代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獲得中國的代表權,因此不更動網頁上的入會時間。 V V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武力對抗(民國38∼68年) 1. 民國3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共軍隨 後以武力進犯金門,國軍激戰後獲勝,史稱「 」。 2. 同年12月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海峽兩岸形 成 的局面。 古寧頭戰役 分裂分治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武力對抗(民國38∼68年) 分治初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武力解放臺灣」 中華民國政府: 「光復大陸」 雙方陷入長期的武力對抗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空飄汽球 兩岸分治初期,國軍製作空飄汽球,施放至中國大陸,宣傳「光復大陸」或「反攻大陸」。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武力對抗(民國38∼68年) 時間 民國47年8月23日 事件 「八二三炮戰」 經過 共軍炮火猛烈轟擊金門,國軍固守還擊 兩岸雖有零星的軍事衝突,但雙方已不再出現大規模的武力對抗。 影響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八二三炮戰 在共軍的炮擊下,倖存的祖孫失去了他們的家園。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海峽兩岸形勢簡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政治對峙(民國68∼76年) 中共 進行 ,提出 、 等具體策略 「和平統戰」 「三通」 「一國兩制」 我國 進行 ,提出 、 等具體策略 「和平統戰」 「三通」 「一國兩制」 我國 強調 的原則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三不政策」: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民間 接觸卻已在緩和的氣氛下逐漸發展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各有主張 民國70年代,統一中國的方式,兩岸各有不同的主張。上圖為金門的宣傳標語,下圖為廈門馬路上的標語。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 三通 ◎ 一國兩制 即兩岸進行「通郵」、「通航」、「通商」。 「一國兩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香港、澳門提出的策略。所謂「一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兩制」是指中國大陸和臺灣各自實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臺灣並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範圍內的自治地位。不過這項主張並未尊重我國政府擁有主權的事實,不利於兩岸的對等溝通。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民國 大 事 ◎ 兩岸關係大事記 38年 古寧頭大捷。 47年 八二三炮戰爆發。 76年 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 大 事 38年 古寧頭大捷。 47年 八二三炮戰爆發。 76年 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 80年 大陸委員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 國家統一綱領制定。 82年 辜汪會談舉行。 94年 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95年 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 97年 兩岸正式實施三通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交流(民國76年∼現今) 從隔絕走向交流 1.民國76年,解除戒嚴後, 開放大陸探親 正式揭開了兩岸交流的序幕 2.民國80年,政府成立 並委託民間的 處理兩岸交流事務 「大陸委員會」 「海峽交流基金會」 3.制定 ,並終止 「國家統一綱領」 「動員戡亂」 4.民國97年,政府宣布正式實施 三通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交流事務處理機構示意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辜汪會談 民國82年,我國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與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會談。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 國家統一綱領 民國80年,行政院通過國家統一綱領,主張兩岸根據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原則,分階段逐步達成統一的目標。 民國95年時,政府認為此綱領欠缺法源依據,宣布「終止適用」。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交流(民國76年∼現今) 軍事衝突危機仍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 ,將兩岸問題視為「內政」問題。 一國兩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 ,將兩岸問題視為「內政」問題。 一國兩制 仍不排除武力犯臺的可能性。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    民國38年,靜怡跟隨中央政府來臺。她住在臺灣六十多年中,應可從報紙知道海峽兩岸關係產生哪些變化,請勾選。 □1.民國80年,我國終止動員戡亂。 □2.八二三炮戰爆發後,國軍固守外島還擊。 □3.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4.我國解除戒嚴後,進一步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   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 □5.我國提出三通、一國兩制等策略,希望與對岸交流。 □6.民國60年,我國取代對岸政權,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7.民國68年,美國與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策略,從早期的「和平統戰」轉為現在的「以武力解放臺灣」。 

好站連結 1.聯合國中文網 http://www.un.org/chinese/ 2.史學連線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shih/ 3.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http://www.sef.org.tw/ 4.臺灣大百科網站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5.中華經濟研究院 http://www.cier.edu.tw/mp.asp?m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