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 袁飞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 大洋洲概述. 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北岛 新几内亚岛 3 、三大群岛: 2 、四大岛: 1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美拉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 一、大洋洲范围.
一、背景定位 三、项目建设 四、发展思路 五、活力洋浦 2 二、基本情况 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 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洋 浦控股)是为实现政府 主导洋浦开发, 2008 年 1 月经海南省政府批 准设立的省属国有独资 企业, 2010 年 3 月,公 司成建制并入管委会。 公司定位.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1.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和特点 美国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非 一、大牧场放牧业 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区地域类型。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房地产管理 Real Estate Management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一小一大一高三低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试 卷 讲 评.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第1课时) 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 林锦凤.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条件适合小麦、玉米等种植 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农业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北方冬季.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中国的气候.
中国地理.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精选专题,突出主题,落实问题 ————以农业为例谈必修2的考前复习 台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溧阳市埭头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
两晋与南朝.
专题二 第1讲 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4节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课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 史鹏鹏.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北方地区.
农业生产活动存在地域差异 Back to school Back to school.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国农田.
考纲 下载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解读 1.识记: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布局及 发展方向。 2.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应用: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 生产条件及布局。
中国的农业.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怎样分析农业区位 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河流 农业区位 气候、土壤等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 科技、劳动力、政策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怎样分析农业区位 美国农业 生产条件 美国的农业 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3(湘教版)
精彩即将上演, 敬请期待… … 郝鹏翔出品.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26课时 西北地区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边界 有的明确,有的具有_______的特性 过渡 整体性 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_________的特征 相对一致 差异性 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层次性 区域_______有大有小,______有高有低 范围 等级.
西北地区.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 1 人口与民族 2 地形与气候 3 绿洲农业 4 能源开发.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作者:林丽仪.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点击进入知识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中国的气候.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贺 项 磊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 一 章 概 论 1.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世界主要的 农业地域类型(二).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 袁飞林

区域发展方向 东北的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一、东北地区的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及内蒙古自治区____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度______的地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东部 最高

二、地理条件 农作物一年一熟(但容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1、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降水量:300mm~1000mm 改造程度: 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思考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 有什么关系? 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东北地区夏季日照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再加上冬季气温低,不利作物害虫越冬,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无害优势,因此品质优良 。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 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思考

思考 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思考

2、地形、土壤条件: 西部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周围高山环绕 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总之,山水环绕、沃野千里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人口密度 开发晚,密度低(为该地区大规模商品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活动: 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点拨: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点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区域内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

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农业布局特点

热量 水分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水分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平原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作物: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等。其中玉米分布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减小;小麦和大豆则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现在扩展到50°N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之二: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红松等。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地有珍贵药材,延边产苹果梨。辽东低山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之三: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产三河马和三河牛;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牛奶及乳品业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活动:1 畜牧业 耕作业 林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活动:2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活动:3 ■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饲料丰富。该地区的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饲料和饲草来源广、潜力大 ②农区人口多、经济技术条件好,发展畜牧业可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农区经营畜牧业一般以舍养为主,经营管理的集约化水平高,生产比较稳定④在饲养的同时积攒了大量的优质有机粪肥。 ■①改良畜种 ②加强“草-水-林-机”的人工草场建设,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 ③改变经营方式,变粗放的自给自足为集约化的商品经营④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⑤延长生产链,对其进行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农场经营规模大、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阅读“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活动 (1)大型国有农场集中,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量及人均高。 (2)有,因为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商品粮供给仍很紧张。 (3)东北地区提高粮食总量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加上低温等自然灾害。 (4)参考“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相关内容。

农业发展方向 人口激增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不同 平原区 西部草原区 山区 不同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以增强抗衡国内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 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生产,确保需求;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强化人工草场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配套加工。 发展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产业结构转变。 活动

返回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返回

活动: 主要有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 联系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 利用了塘泥、蚕沙、蔗叶等副产品;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 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过程略,此环节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练习巩固 B 1.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 产区 B

B 2.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