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杨志超 Email:zhichaoy@163.com Tel:87488391 Office20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数据结构的引入.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Advertisements

【本章要点】 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2.现代教育的信息化 3.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4.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第一章 基本理论.
2005年省级教改立项项目--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组 制作: Zhang Jianping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第一章 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课程泛雅 2017/3/15.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教学目标 1.解释概念: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 2.说出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教学媒体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Tel&Fax: Mob: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新一代安全网上银行 小组成员:杨志明 王晶 任毅 刘建中 关昊 刘超.
内容摘要 ■ 课程概述 ■ 教学安排 ■ 什么是操作系统? ■ 为什么学习操作系统? ■ 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实例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材·教法 主 编:尹少淳 授课教师:黄卫霞.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电子白板技术优化中学化学教学 使用电子白板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 电子白板的特点和功能 用活电子白板 构建高效课堂.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晓东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晓东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Council 技术/产品名称: 申报单位: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第八讲 评价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讲座1:教学评价的含义 陶保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杨志超 Email:zhichaoy@163.com Tel:87488391 Office208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节 教育技术概述 一、教育技术 1. 教育与教育技术 第一节 教育技术概述 一、教育技术 1. 教育与教育技术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达到教育目的,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技术应用和服务于教育就成为了教育技术。 言传身教、手势、接绳记数、早期的绘画及文字等等。 2. 技术的发展导致教育的变革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通过技术手段的发展从而作用于教育 (1)专业教师的出现(经验积累的要求) (2)语言文字的形成(人类表达思想的需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3)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思想经验交流传播的需求) (4)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工业革命和教育普及的需求) (5)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信息社会的要求)

3. 技术的内涵 技术=实践经验和生产工具? 技术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经验方法和技能的总和,包括有形的物质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智能方法 4.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有形技术:黑板、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 无形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巧、方法和理论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5. 教育技术的94定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本质特征)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6. 教育技术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94与05的比较: (1)从强调“学”到强调“教与学”并重 (2)更好地体现了教育技术的学科特色 (3)强调绩效,扩大了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既考虑过程也考虑结果,既考虑学校也考虑企业)

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行为规范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7. 学习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行为规范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习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统称

三、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8. 电化教育主要研究与视听媒体教学应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 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 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等等? 教育技术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可操作要素的整合与方法,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只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部分内容

四、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9) (1)教育技术自古有之 传统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古代文明 、现代文明 、文明 古代文明 、现代文明 、文明 (2) 强调现代并不等于排斥传统 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追求绩效,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成绩和效果 (3)信息技术不等于教育技术,但若被运用于教育则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技术的近代前身经历了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三种教学实践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技术的近代前身经历了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三种教学实践 10. 视听教学 视觉教育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直观教学 视听教学 工业革命和戴尔的经验之塔P23 视听传播 从关注静止的视听媒体到关注动态的教学过程的理论变革(关注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

11. 个别化教学与程序教学 (1)个别化教学 集体教学取代个别化教学,在扩大教育规模和效率的同时减弱了教学的个性化。提倡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2)程序教学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刺激 反应 强化 程序教学是对个性化教学的积极尝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前身 程序机器(计算机)能否代替教师,人与机器的关系应如何定位?

12. 教学系统方法 (1)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系统?(P181)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4)为什么系统方法会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13.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电化教育 (1)20世纪20-30年代,有线广播和无声电影等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南京金陵大学) (2)20世纪70年代后期,电化教育馆、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电化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出现,使得以媒体应用和比较研究为主的电化教育在许多新的教学问题面前显得无力,因此需要扩大研究领域,向教育技术演变。

14. 教育技术的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性情态度、人格塑造、价值观念等) 形声并茂、生动具体地发挥视听媒体的感染与激发的功能 智育(知识、能力、思维) 增强情境、激发兴趣、形象直观、化难为易、感性具体、扩展思维 (2)提高教学效率 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增加,缩短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视觉(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 (3)扩大教学规模 (4)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学理念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节 教育技术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影响 15. 信息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第三节 教育技术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影响 15. 信息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媒体教学理论、系统方法) (3)掌握收集、运用、处理信息的技能(信息素养) (4)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如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升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6. 信息素养 (1)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如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升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媒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协作关系 (3)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鱼龙混杂,需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及识别、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来自觉抵御和消除有害信息的干扰

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7. 教育观念的变化 时代特征决定了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学习、工作、退休已不属于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重“教”到“教与学”并重。 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学会协作

18. 教学模式的变化 教学模式是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它有三个子结构,一是师生关系结构,二是教学内容结构,三是教学过程结构,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整体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师生关系、内容、过程之间形成的稳定的联系 课堂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 资源利用与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虚拟教学模式(虚拟现实) 3个1/3+1的教学模式(四川电大)

理念:“主导—主体”相结合 课程管理员和课程辅导教师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收视、收听中央电大或省校主讲教师音像课、网络课的学时数为计划学时数的1/3; 辅导教师的面授导学学时数为计划学时数的1/3;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或在学习小组自主学习网上或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资源的学时数为计划学时数的1/3。 此外,学生还应利用相当于计划学时数的时间进行学习小组活动、实践性环节、预习复习、完成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等,即所谓的“加1”。

19. 教学内容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先进性和动态性 (2)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大容量 人的思维具有联想的特征,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时常会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概念或主题上(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我们所要所的事情就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消化,并建构、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20.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教无定法,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讲授 启发指导 问题探索 案例模拟 讨论谈话 网络课堂 视频点播 体验教学等等

21.教学环境和教材形态的变化 从黑板、挂图、模型教具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等 从书本到电视录像再到各种电子传媒(CAI、网络教材、电子教材等)。致使学习的时间、地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习突破了单一的学校教育(办公室、家庭、路途等),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经验、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心理素质等成为衡量劳动者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2.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教师角色的转变 P14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促进者 (2)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 被动从属转变为主体 要素: 要有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 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要多样化 加强与人的交往,提高能力

23.教育信息化 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 (1)教育信息化在技术上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征 (2)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上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

(1)教育观念(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素质教育) 回顾: 1. 教育技术的定义 2.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3. 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教育观念(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素质教育) (2)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 (3)教学环境与教材的变化 (4)师生地位的变化 (5)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