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主讲:叶 衎 Ye Kan 版权所有 谢绝拷贝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主讲:叶 衎 Ye Kan 此幻灯片为纪念从教《经济学》二十周年而制作,并把她献给你们 我心中的太阳。 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E-mail: yekan 495129@163.com Tel: 65337579/13681681853 二OO二年八月
拥有而喜悦 分享而永恒 分享你的资料 免费下载资料 考试资料分享平台:www.ppkao.com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概述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论)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论) 第一章 引论 目录CONTENTS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概述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论)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 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 引论 Economics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微观经济学 基本经济理论 第一章 引论 Economics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微观经济学 基本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西方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 货币主义 福利经济 供给 发展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3.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 编写组编写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Gregory Mankiw 《微观经济学》 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解析》 陈恳 王蕾 主编 (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尹伯成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主编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Gregory Mankiw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即资源的最优配置。 1.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1) 资源 a. 自然资源 b. 劳动 c. 资本品 d. 企业家才能 2)经济资源和自由资源 a. 经济资源 b. 自由资源
3)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4)经济资源的替代性 2.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 欲望(Wants) 2) 欲望的差异性 3) 欲望的无限性 3. 稀缺(Scarcity) 1) 稀缺的定义 2) 稀缺的不可避免性 4.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次战后以萨缪尔森为首建立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 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2)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3) 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只看不见手”的理论,他成为经济学的鼻祖。 一、微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以均衡价格论为微观经济学搭起了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1936年凯恩斯《通论》中的有效需求原理的创立,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三、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二次战后以萨缪尔森为首建立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经济学家所要面临的几个抉择 一、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二、 如何生产? 三、 为谁生产? 四、 什么时候生产? 五、 什么地方生产? 第四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类型 一. 自给自足经济 二. 市场经济 三. 计划经济 四. 混合经济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1.生产可能性表 各种可能性组合 棉衣(X商品) 产量 棉被(Y商品)产量 A 0 200 B 1 000 180 C 2 000 140 D 3 000 80 E 4 000 0
2. 生产可能性曲线 Y(棉被产量) B C •M D •N E X(棉衣产量) 200 A 180 140 80 1000 2000 3000 4000
3.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移 Y Y1 Y0 X X0 X1
二、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1.定义 当把一定量的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它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 =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2.公式 C0 = △Y/△X
上编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 合乎理性的人(经济人) 2. 完全的信息 三、 市场(Market)
1.市场的定义 买卖双方的有机构成或相互作用。 2.市场的类型 1)完全竞争 A. 众多的买主和卖主,他们是价格的接受者。 B. 产品是均匀的。 C. 信息是完全的。 D. 整个行业易进易出。 2)完全垄断 3)垄断竞争 4)寡头垄断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1.需求(Demand)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购买的能力的有效需求。 2.需求的表示方法: 1) 需求表
x年x月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2) 需求函数 Qd = f(p)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 P A 7 Qd=800-100p 价格数量关系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数)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P A 7 Qd=800-100p B 6 C D E F G 1 Q 0 100 200 300 700
2)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3.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1)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由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实际 收入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2)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由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 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二、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1.定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需求价格的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规律。
3)仅满足于一般商品。 2. 条件 1)除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条件不变。 2)在一定的时期内才成立。 3. 特殊商品的需求规律 1)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2) 炫耀性商品 3) 投机性商品 4) 价值性商品 4. “价—质”观念影响下的需求规律
三、需求变动和需求曲线的位移 1.需求变动 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变动是需求函数的扩大或缩小,它引起需求曲线的位移。 Qd=a-b•p → Qd =(a+c)-b•p (a,b,c>0) 2.影响需求变动的几种因素 1) 消费者的收入(Income) 2) 消费者的偏好(Preference)
3)替代商品的价格(Substitution goods) 4)互补商品的价格(Complementary goods) 使用价值相近,因而可以替代使用的商品。 4)互补商品的价格(Complementary goods) 必须配套使用的商品。 P P0 D2 D1 D0 Q Q1 Q0 Q2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 供给函数 1.供给(Supply)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 供给函数 1.供给(Supply)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2.供给的表示方法 Qs = f(p) Qs = -400 + 200p 3.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 P S p1 p0 Q Q0 Q1
二、供给规律 1. 定义: 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的规律。 2. 条件: 供给规律是一条抽象规律,它只有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不能舍弃时间因素,且仅对一般商品而言。
3.特殊商品的供给曲线 1)劳动 W NS W1 W0 N Nf Nmax 2)价值性商品 3)投机性商品
三、供给变动及供给曲线的位移 1.定义:除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商品供给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 2.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 1) 考察的时间 2) 其他商品的价格 3) 生产的成本 (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4) 政府的税收政策 5) 生产的期望 P S1 S0 S2 P0 Q Q1 Q0 Q2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市场均衡) 一、 均衡的定义:(Equilibrium) 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 需求价格及供给价格 1) 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2) 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均衡价格是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市场价格,均衡数量是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商品数量,均衡即某商品的需求等于其供给。 2. 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市场价格,均衡数量是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商品数量,均衡即某商品的需求等于其供给。 P Qd = 800 -100p Qs = -400+200p PE = 4 QE = 400 S QS=-400+200p PE(4) E Qd=800-100p D Q QE(400)
(Surplus and Shortage) 1) 过剩: 在经济学中说某种 商品“过剩”,是指该 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价 格之上,表现为供大 3. 过剩和短缺: (Surplus and Shortage) 1) 过剩: 在经济学中说某种 商品“过剩”,是指该 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价 格之上,表现为供大 于求。 P S0 过剩 P1 B A P0 E0 D0 Q Qd Q0 QS
在经济学中说某种商品“短缺”,是指该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下,表现为供不应求。 2)短缺: 在经济学中说某种商品“短缺”,是指该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下,表现为供不应求。 P S0 3) 实际价格 (市场价格) 实际工作和研究 中所遇到的价格 是实际价格。 P0 E0 P1 C D 短缺 D0 Q QS Q0 Qd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位移 2.供给曲线的位移 P P S1 S0 S0 P2 S2 E2 P1 E1 P0 E0 P0 E0 1.需求曲线的位移 2.供给曲线的位移 P P S1 S0 S0 P2 S2 E2 P1 E1 P0 E0 P0 E0 P1 E1 E2 P2 D2 D0 D0 D1 Q Q Q1 Q0 Q2 Q1 Q0 Q2
3.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S0 P S2 (ΔD>ΔS) D1 D0 P2 E2 S3(ΔD<ΔS) E0 P0 E1 P3 1) D↑, S↑: ΔD=ΔS, ΔD>ΔS, ΔD<ΔS 2) D↓, S↓: ΔD=ΔS, ΔD>ΔS, ΔD<ΔS 3) D↑, S↓: ΔD=ΔS, ΔD>ΔS, ΔD<ΔS 4) D↓, S↑: ΔD=ΔS, ΔD>ΔS, ΔD<ΔS S0 P S2 (ΔD>ΔS) D1 D0 S1(ΔD=ΔS) P2 E2 S3(ΔD<ΔS) E0 P0 E1 =P1 P3 E3 Q Q0 Q2 Q1 Q3
=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E=lim 一、 弹性的概念 1. 弹性(Elasticity) 一、 弹性的概念 1. 弹性(Elasticity) 指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百分比变动所作的反应,也称敏感程度。 Y = f(X) 2. 弹性系数 1) 点弹性公式:E= ΔY ×100% ΔY X Y = • ΔX ΔX Y ×100% X dY X dX Y ΔY X E=lim = • • ΔX Y ΔX→0
•(X1,Y1) • •(X2,Y2) 2) 弧弹性公式 E = = (平均弹性) Y2-Y1 •100% (Y1+Y2) X2-X1 X 2) 弧弹性公式 E = Y2-Y1 •100% 1 (Y1+Y2) 2 X2-X1 X •100% Y=f(X) 1 (X1+X2) 2 •(X1,Y1) b X1 1 ΔY (X1+X2) = 2 • • X0 a 1 (Y1+Y2) ΔX •(X2,Y2) c 2 X2 (平均弹性) Y Y1 Y2
二、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 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Qd = f(p)
2.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1) 点弹性和弧弹性公式 Ed = = = ΔQ P • ΔP Q dQ P • dP Q ΔQ (P1+P2) •
2) 几何作图法测度弹性系数 a.需求曲线是直线 b.需求曲线非直线 Ed = RA / RB Ed = = = P B R P0 • • k dP h ΔQ dQ D A Q A Q Q0 Q1 ΔQ P0 Q0A P0 RA Ed = = = • • ΔP Q0 RQ0 OQ0 RB
• • • C.需求直线上的弹性 Ed→∝,完全有弹性。 Ed >1 ,富有弹性。 Ed =1,单位弹性。 P Ed→∝ • A Ed >1 Ed =1 • R Ed <1 Q=f(P) Ed =0 • Q B
• • • d.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 Ed = • ΔQ P ΔP Q P P P a P0 P0 a b c D1 a b c Q Q Q
3) 特殊的需求曲线 P Ed=0 Ed→∝ P0 Ed = 1 Q Q0
1.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 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额 1.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 P P0 A P1 C B Q Q0 Q1
2. 如果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才能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 2. 如果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才能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 P P1 B P0 C D A Q Q1 Q0
四、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商品本身的可替代程度 2. 商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商品的用途是否广泛 4. 商品使用期的长短 5. 测算需求弹性的时间长短 五、弹性概念的扩大 1.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1)定义:需求量的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敏感性程度。Qd = f(I)
EI 2)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公式 3)弹性系数EI 与商品的关系 a. 正常商品 (EI>0) b. 低档商品 (EI<0) c. 中性商品 (EI=0或≈0) ΔQ I EI • ΔI Q dQ I • dI Q ΔQ ½ ( I0 + I1 ) • ΔI ½ ( Q0+ Q1)
EC= 2.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1)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 QA = f(PB) 2)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公式 ΔQA PB EC= • ΔPB QA dQA PB • dPB QA ΔQA ½ (PB0+PB1) • ΔPB ½ (QA0+QA1)
3) 交叉弹性系数EC与商品间的关系 a. 互补商品 (EC<0) b. 替代商品 (EC>0) c. 不相关商品 (EC=0) PA (以B商品的价格上升为例) (EC=0) (EC<0) (EC>0) P0 D2 D0 D1 QA Q1 Q0 Q2
ES= 3.供给弹性(Elasticity of supply) 1)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QS= f (P) 2) 供给弹性系数公式 ΔQ P ES= • ΔP Q dQ P • dP Q ΔQ ½ (P0+P1) • ΔP ½ (Q0+Q1)
3) 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示方法 RA ES = RB P P S S R • R • B 0 A Q A 0 Q B
4) 特殊的供给曲线 P W NS S1 S3 W2 W1 S2 W0 Q Nf Nmax N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5)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a. 供给的易难程度 b. 考察的时间长短 c. 生产的规模大小 d. 产业的性质 六、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食品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第六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1.限制价格(Ceiling price) 指政府为了限制某 一、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1.限制价格(Ceiling price) 指政府为了限制某 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 的该行业产品的最高 价格。限制价格在均 衡价格之下。 用数量管理代替价 格管理。 S P P2 黑市价格 P0 E0 P1 短缺量 D 配给量 Q QS Qd
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2.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 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P S 过剩 P1 P0 E D Q Qd Qs
二、 谷贱伤农 三、 易腐商品的售卖 P S0 S1 P1 P0 E0 P0 E1 P1 P2 D D Q Q Q1 Q0 Q0 Q1 P 二、 谷贱伤农 三、 易腐商品的售卖 P P S0 S1 P1 P0 E0 A A P0 E1 B D P1 P2 C B C E D D Q Q Q1 Q0 Q0 Q1
四、税收 1.向买主征税 2.向卖主征税 P P E1 E0 E0 E1 D1 Q Q 100 S1=-50+50(p-0.50)=-75+50p S0 = -50 + 50p 0.50 S0=-50+50p E1 3.30 E0 3.30 3.00 D0=200-(100/3)p E0 3.00 E1 2.80 2.80 0.50 D1 D0=200-(100/3)p Q Q 100 90 90 100 S D1=200-(100/3)(p+0.50) =550/3-(100/3)p 税收楔子 D
3.税收负担的分割 P P S0 税收规模 Pa Pa E0 P0 S0 D0 P0 E0 Pb Pb 税收规模 D0 Q Q Q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
第七节 蛛网理论 一、 蛛网现象 二、 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 1.本期供给决定本期价格 2.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供给 P St P S0 E0 第七节 蛛网理论 一、 蛛网现象 二、 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 1.本期供给决定本期价格 2.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供给 P St P S0 E0 Pt Pt D0 Q Q Qt Q t+1
三、蛛网模型(Cobweb model) 1.收敛型蛛网(稳定均衡) 这是由于在市场 均衡点处需求弹 性大于供给弹性, 因而使价格和销 售量的波动越来 越小。 P S0 P t+1 St E0 Pt D0 Q Q t+1 Qt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越来越大。 2.发散型蛛网(非稳定均衡)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越来越大。 P S0 E0 P t+1 Pt D0 Q Q t+1 Qt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幅度等同。 3.封闭型蛛网(亚稳定均衡)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幅度等同。 P S0 P t+1 E0 Pt D0 Qt Q Q t+1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 效用(Utility) 1. 效用的涵义 指消费者占有、使用或者消费商品而得到的快乐和满足,是各种商品所具有的这种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人们购买商品时的支出被认为是一种“痛苦”,即负效用。 2.效用的特点 1) 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2)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3)一种商品对同一个人所具有的效用、会因占用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4)效用只能自身相比,不能人与人比。 5)效用有共性,也有个性。 6) 效用本身并不含有伦理学的意义。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 基数效用 1,2,3,4,5,6,7 …… 2. 序数效用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
三、基数效用论和 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 1) 效用量(效用单位) 一块面包为10个效用单位,某消费者愿意花费10元钱购买;那么一件上衣她愿花费100元购买,是因为这件上衣给她带来了100个单位的效用。 2)效用函数:U = f(Q) a. 总效用(Total utility) 一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从消费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TU = f(Q)
b. 平均效用(Average utility) 消费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 AU = TU / Q c. 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 一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每改变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改变量。 MU = ΔTU(Q) / ΔQ = dTU(Q) / dQ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达到某一数值后,其边际效用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小。 1)效用表(P.81) 2)效用函数 U = f(Q)= 27Q + 12Q - Q TU = 27Q + 12Q - Q AU = 27 + 12Q - Q MU = 27 + 24Q - 3Q 2 3 2 3 2 2
3)效用曲线 U max 486 切点 • 拐点 • max • 75 max • TU 63 AU Q MU 4 6 9
4)TU、AU、MU间的关系 a. MU>0, Q↑→TU↑ MU=0 , TUmax MU<0 ,Q↑→TU↓ (Mumax→TU处拐点) b. MU>AU,Q↑→AU↑ MU=AU,AUmax MU<AU, Q↑→AU↓ MU↘→ AUmax 5)货币的边际效用(P.83)
2)均衡条件:Mux / Px = Muy / Py =λ 4. 需求曲线的推导(P.87) 3.消费者均衡 1)限制条件:Px • Qx + Py • Qy = I 2)均衡条件:Mux / Px = Muy / Py =λ 4. 需求曲线的推导(P.87) P U • P0,U0 a P1,U1 • b MU D Q Q0 Q1
∫ 5.消费者剩余(剩余效用)(Consumer’s surplus) 指消费者对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金额与他实际支付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CS) = 四边形OABQ0面积 —四边形OP0BQ0面积 = 三角形P0AB面积 P A 消费者剩余 a B P0 Q=f(P) Q0 b ∫ CS f(Q)dQ – P0Q0 Q Q0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 消费行为公理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1.顺序性(完全性) A=B ,A>B , A<B 。 2.传递性 如果A>B , B>C ; 那么A>C。 3.非饱和性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之前,对商品的占用是多多亦善的。
二、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及其特点 1.定义: 表示消费者对两种替代商品的各种数量的消费组合满足程度(偏好)没有差异的曲线。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消费组合 商品X量(鸡腿) 商品 Y量(小面包) A 1 12 B 2 6 C 3 4 D 4 3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2. 无差异曲线图 Y(面包) 3.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A 12 2. 无差异曲线图 6 B C 4 D 3 UXY I 1 2 3 4 X(鸡腿)
4)越往右上角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满足程度越大。 5)在无差异曲线图中,任何一点必然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4)越往右上角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满足程度越大。 5)在无差异曲线图中,任何一点必然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 Y Y • R K • UXY2 • A C • • I1 UXY0 • B I0 X X
三、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1. 定义: 指消费者保持满足程度不变,增加单位某种商品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2. 公式 MRSXY= ΔY/ΔX = dY / dX = - MUX / MUY
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两者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即X对Y的边际替代率。 ∵ ΔTUXY= Δ TUX+ Δ TUY =MUX Δ X+MUY Δ Y =0 ∴ MRSXY= ΔY/ΔX = - MUX / MU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地增加某一种商品时,消费者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呈递减变化的趋势。 3.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地增加某一种商品时,消费者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呈递减变化的趋势。 Y • ΔY • ΔX • I0(UXY) ΔX X
无差异曲线越是接近直线,两种商品的替代程度越大;无差异曲线越是凸向原点,两种商品的互补程度越大。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态 1. 完全替代商品 2. 不完全替代商品 3. 完全互补商品 无差异曲线越是接近直线,两种商品的替代程度越大;无差异曲线越是凸向原点,两种商品的互补程度越大。 Y I2 I1 2片镜片 I3 X 1副镜架
第三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 一、 预算线的定义(budget line)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支出)和商品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支出)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也称为消费可能线和等支出线。 (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 isoexpenditure line) 设:消费者的支出为120元,商品 X 的价格为每单位 8.00元,商品 Y 的价格为每单位6.00元。
消费者的预算线 Y • A I/PY(20) I = PX QX + PY QY • N 消费集 • M B • X I/PX (15)
二、预算线的特征 1. 预算线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负值, 它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KAB= - OA / OB = -(I / PY)÷(I / PX) = - PX / PY 2. 预算线是一定消费收入(支出)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的组合轨迹。 3. 满足等支出方程式:I = PX QX + PY QY
三、预算线的位移 1. 随消费者收入(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Y A1 A0 A2 X B2 B0 B1
1)I 、PY =C(常数) 2)I 、PX =C(常数) PX↑,PX↓ PY↑,PY↓ 2. 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I 、PY =C(常数) 2)I 、PX =C(常数) PX↑,PX↓ PY↑,PY↓ Y Y A A2 A0 • c • a A1 • b X X B B1 B0 B2
消费者使有限的收入(支出)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者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即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使有限的收入(支出)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者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即消费者均衡。 -Mux/Muy = -Px/Py I = Px QX + PYQY Y(QY) A Y0 • E0 • E2 • E1 • E3 B X(QX) X0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 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消费曲线 (Price consumption curve)即Pcc 在消费者的收入(支出)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时,因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简称Pcc。
设:I、PY=C;PX0↓… PX1↓… 求:E0…E1… Y A PCC E1 E0 I1 I0 X X B0(I/PX0) B1(I/PX1)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基数效用论的观点 2.序数效用论的观点 • a • b Y A PCC I1 I0 X B0 Px X0 X1 X B0 Px X0 X1 B1(I/Px1) • a Px0 Px1 • b Dx QX X0 X1
1.定义: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三、收入—消费曲线(Icc) 1.定义: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Y (以收入增加为例) A1 ICC A0 I1 I0 X B0 B1
KICC 越来越大,X是必需品,0<EI<1。 KICC 越来越小,X是奢侈品,EI >1。 a. X和Y为普通商品,KICC>0。 KICC 越来越大,X是必需品,0<EI<1。 KICC 越来越小,X是奢侈品,EI >1。 Y ICC Y ICC X X
b. X或Y是低挡品 KICC<0 c. X或Y是中性商品 Y Y ICC ICC c. X或Y是中性商品 KICC →∞, X是中性商品 ;KICC = 0,Y是中性商品。 Y Y ICC ICC ICC ICC X X
四、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1.定义: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收入(支出) 的变化与某一商品 购买量变化间的关 系;简称EC曲线。 (以收入提高为例) Y A1 A0 I1 I0 X B0 B1 X0 X1 I Ec I1 I0 X X0 X1
2. EC 曲线的形态 a. 必需品的EC 曲线 b. 奢侈品的EC 曲线 c. 低档品的EC 曲线 d. 中性品的EC 曲线 I I Ec X X 0 X X0 X1 X0 X1 X1 X0 (a) (b) (c)
第六节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含义 1.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指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从而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指由于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引起其他商品购买量的变化。
3.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希克斯分解) 1)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Y (FG为补偿的消费可能线) A F a Ya • b c • • YC I0 I1 G X B0 B1 Xa XC Xb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需求效应
• • • • • • 2)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吉芬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图例: Y Y 低档品的 A A • b b • I1 F a • I1 F • a c • c • IO X I0 X B0 G B1 B0 G B1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图例:
· · · 4.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斯勒茨基分解 1) 让相对价格变化,同时调整货币收入使得购买力(购买的商品数量)保持不变; 2) 对购买力进行同比例调整,然后使得相对价格不变。 Y A Xab J 替代效应; · a · c · b Xbc 收入效应。 I2 I1 B0 I0 B1 X Xa Xb XC K
· · · · · · 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降价的Slutsky分解 Y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c a b X Xa Xc Xb Y c a b X Xa Xc Xb Y · c · a · b X Xc Xa Xb
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七节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A B A+B P P P Qa = c – d•P Qb = e – f•P Q=(c+e) – (d+f)P P1 D P2 Db Da Qa1 Qa2 Q 0 Qb1 Qb2 Q 0 Q1 Q2 Q Q1=Qa1+Qb1 Q2=Qa2+Qb2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L = [ p; W1,W2 ] 一、 不确定性 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 不确定性 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 二、不确定性和彩票 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时,这种不确定性的情况为风险。 如果彩票中奖的消费者货币财富量为W1,其发生概率为P(0<P<1);不中奖的消费者货币财富量为W2,其发生概率为1-P;那么这种彩票可以表示为: L = [ p, (1-p); W1,W2 ] 如果知道了p, 那么该彩票表示为: L = [ p; W1,W2 ]
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1. 期望效用 在不确定情况下, 消费者事先作出最优的决策,以期望获得最大化的效用。 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U[p; W1,W2]} = pU(W1) + (1-p)U(W2) 期望效用函数也称为冯.诺曼-摩根斯顿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2. 期望值的效用 对于彩票L=[p;W1,W2] 来说, 彩票的期望值为: pW1+(1-p)W2 彩票期望值效用为: U[pW1+(1-p)W2]
拥有而喜悦 分享而永恒 分享你的资料 免费下载资料 考试资料分享平台:www.ppkao.com
· · 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 假定消费者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等于彩票的期望值,即pW1 +(1-p)W2。 1. 风险回避者(效用函数是严格凹的) 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 +(1-p)W2] >pU(W1)+(1-p)U(W2) U(W) U(W2) · U(W) A U[pW1 +(1-p)W2] · pU(W1)+(1-p)U(W2) B U(W1) W W1 W2 pW1 +(1-p)W2
2. 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严格凸) 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 +(1-p)W2] <pU(W1)+(1-p)U(W2) 3. 风险中立者(效用函数为线性) 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 +(1-p)W2] =pU(W1)+(1-p)U(W2) U(W) U(W) U(W) U(W) B · · A ( B) · A W W
五、降低风险 1. 多样化 2. 购买保险 3. 获得更多的信息 六、实例分析:风险回避与保险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论) 第一节 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一、 生产函数 1.定义: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性质: 1)同质性:前后投入的要素在质量和使用条件方面相同。 2)针对性:可针对单个商品、市场和整个社会的投入产出而言。 3)多样性:表示方法的多样化。
技术系数指为生产一定量某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比例。 2.按投入产出量的不同变化速率划分: 1)固定生产率生产函数 二、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 1.按技术系数划分: 1) 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2) 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技术系数指为生产一定量某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比例。 2.按投入产出量的不同变化速率划分: 1)固定生产率生产函数 2)递增生产率生产函数 3)递减生产率生产函数 Y Y = f(X) X
3.按生产周期划分 1) 短期生产函数 如果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企业无法改变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来改变产量,那么该时间内,企业面临的生产函数为短期生产函数。 Q = f(L,K) 2)长期生产函数 如果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企业能改变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从而来改变产量,那么该时间内,企业面临的生产函数为长期生产函数。 Q = f(L, K)
· 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Q=ALαKβ Q:产量 , L:劳动投入量 ,K:资本投入量。 2.α+β>1规模报酬递增; A,α,β为参数,A>0, 0<α<1, 0<β<1。 2.α+β>1规模报酬递增; α+β=1规模报酬不变; α+β<1规模报酬递减。 Q = 1.01 L K (美国农业) Q = 0.98 L K (美国制造业) 0.75 0.32 0.72 0.25 α · K 3. MRTSLK = β L
( ) 四、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L K Q = min , U V 1. Q取决于L/U与K/V比值中较小的一个(木桶原理) (Q为产量,U与V分别为劳动L和资本K的生产技术系数。) 1. Q取决于L/U与K/V比值中较小的一个(木桶原理) 2. 如假定L和K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则有: Q =L/U =K/V , 即 K/L =V/U 五、线性生产函数 Q = aL + bK
(Short run product function) Q = f (L,K)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短期生产函数 (Short run product function) Q = f (L,K)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1)TPL 劳动的总产量TPL 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TP=Q=f(L,K)=27L+12L-L 2 3
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APL =TPL/ L AP=27+12L-L 3)MPL MPL =ΔTPL/ΔL = dTPL/ dL MP=27+24L-3L 2 2
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1)总产量曲线 2)平均产量曲线 是总产量曲线上每点的射线的斜率。 3) 边际产量曲线 3) 边际产量曲线 是总产量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 m • Q q • g • • • AP TP L • L0 L1 MP
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定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基础上,连续增加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到一定数量后,其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变化的趋势,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TP、AP与MP之间的关系 1.TP与MP: MP>0, L↑→TP↑ MP=0, TPmax MP<0, L↑→TP↓ MPmax,TP处拐点。
MP> AP, L↑→AP↑; MP= AP, Apmax;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 1.生产的三个阶段 2.生产的合理区间 MP< AP, L↑→AP ; MP↘→APmax。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 1.生产的三个阶段 2.生产的合理区间 A)0≤Ep≤1; B)Apmax, Tpmax; C)AP=MP, MP=0。 Ⅱ Q Ⅲ Ⅱ Ⅰ TP AP L L0 L1 MP
3.生产的弹性 EP=dQ/dL×L/Q =(dQ/dL)÷(Q/L) = MP/AP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 素的生产函数 一、长期生产函数 (Long run product function) Q=f(L,K)
二、等产量曲线(Isoproduct curve) 1.定义: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Q=f(L,K)=Q0 K K1 K0 Q2 Q1 Q0 L L1 L0
2)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3) 向原点凸出。 4)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产量 越大。 2. 特征: 1)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斜倾。 2)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3) 向原点凸出。 4)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产量 越大。 5)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一点必然有一条等产量曲线通过它。 3. 等产量曲线图中的射线。 OQ为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K Q L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1.定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2.公式: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1.定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2.公式: MRTSLK= ΔK/ΔL = dK/dL = - MPL/ MPK ΔTPLK= ΔTPL+ ΔTPK = MPL • ΔL+MPK •ΔK = 0 K ΔK Q ΔL L ∵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呈递减变化趋势。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呈递减变化趋势。 2)等产量线的特殊形态 (1)不完全替代 (2)完全替代 (3)完全互补 K L
四、 生产的经济区域 1.生产要素的脊线 2.生产的经济区 生产的经济区 K(MRTSLK → ∝) K L(MRTSLK=0) Kmax 四、 生产的经济区域 1.生产要素的脊线 2.生产的经济区 K(MRTSLK → ∝) K L(MRTSLK=0) Kmax 生产的经济区 L Lmax
一、 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定义: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花费既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第四节 等成本线方程 一、 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定义: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花费既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C = wL + rK (w=PL,r=PK,L=QL,K=QK) 二、等成本线特征 1. KAB = - w/r 2. 最大可能的组合轨迹 K C/r A C=wL+rK • M • N • N B L 三、等成本线位移 C/w
第五节 生产者均衡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一、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二、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w/r = -MPL/ MPK C = wL + rK K A E2 • • E3 • E1 • E0 Q1 Q0 L Q2 B
∵π(L,K)=P • f (L,K) - (wL+rK) d π/dL=P •df/dL –w = 0 第六节 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MPL/MPK = w/r ∵π(L,K)=P • f (L,K) - (wL+rK) d π/dL=P •df/dL –w = 0 d π/dK=P •df/dK –r = 0 ∴ P • df/dL = w P • df/dK = r MPL w r MPK
一、等斜线:等产量图中MRTSLK相等的点的轨迹。 二、扩展线: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 第七节 生产的扩展线 (Expansion path) 一、等斜线:等产量图中MRTSLK相等的点的轨迹。 二、扩展线: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 K K P L L
第八节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一、规模报酬 第八节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一、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 αQ = F(βL.βK), α>β; 2.规模报酬不变 αQ = F(βL.βK), α=β; 3.规模报酬递减 αQ = F(βL.βK), α<β. (α> 0 ,β>1)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四、适度规模经济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一、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指一定量的生产要素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它所放弃的在其他替代用途上可能获取的最大收益。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Explicit cost) 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 隐成本(Implicit cost) 指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
生产要素费用 = 工资 + 租金 + 利息 + 正常利润 成本(机会成本)= 显成本 + 隐成本 三、利润(Profit) 1.定义: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2. 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 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报酬的支付,是隐成本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是阻止现有生产向其它生产转移的最低利润。
四、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的成本和利润 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收益 隐性成本 收益 (正常利润) 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
五、 成本函数 C = Ф(Q)= Ф[ f(L,K)] 1.短期成本函数 STC = Ф[ f(L,K)] = w•L(Q)+r • K = Ф(Q)+ b [ Ф(Q)为可变成本, b 为固定成本。] 2.长期成本函数 LTC = Ф[ f(L,K)]
短期成本是指企业只能对一部分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企业只能对一部分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 一、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C=F[Q]=F[ f(L,K)] STC C Q TVC TP TFC b L Q
二、 短期总成本(STC) 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产品花费的成本总和。 1.固定成本(Fixed cost) 购买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 2.可变成本 (Variable cost) 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 3. STC = SVC + SFC 或TC = VC + FC = Ф(Q) + b Ф(Q) 为VC,b为FC 。
三、短期平均成本(SAC) AC = TC/Q=VC/Q+FC/Q=AVC + AFC 四、短期边际成本(SMC) SMC = dTC/dQ = d(VC+FC)/dQ = dVC/dQ = Ф'(Q) 五、TC,AC和MC曲线 1. TC曲线 2. AC曲线是TC曲线上每点射线的斜率, 或 是AVC曲线与AFC曲线的叠加。
3. MC曲线是TC 曲线(TVC)上每点切线的斜率。 TC=Q-12Q+60Q+40 AC=Q-12Q+60+40/Q MC=3Q-24Q+60 TC C 切点 3 2 c VC 拐点 • 2 b • d 2 b • a • 40 FC • Q 1 4 6 7 C MC AC c AVC a • d • AFC • b Q 1 4 6 7
六、TC,AC和MC之间的关系 1. TC与MC 2. MC与AC(AVC) 七、最低成本点和 停止营业点 1) MC<AC,Q↑→AC↓ 2) MC = AC , ACmin . 3) MC>AC , Q↑→AC↑. 4) MC↗ → ACmin . C MC AC AVC K • TFC H P • 七、最低成本点和 停止营业点 TVC • Q min QH QK 如果TR<TVC,即P<AVC,厂商停止营业(关闭点)。 如果TR<TC,即P<AC,厂商退出行业。
第四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 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一、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 MC = w/MPL 二、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 AVC = w/APL 第四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 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一、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 MC = w/MPL 二、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 AVC = w/APL ∵ Q=f(L,K),C=F [ f(L,K)] ∴ APL=Q/L MPL= △ Q/ △ L AVC=VC/Q MC=△TC/ △ Q =VC /(APL•L) = △ TC/(MPL •△ L) =w / APL = w / MPL
Q max • max • AP MP L C MC AVC • min • min Q
第五节 长期总成本 长期成本为厂商以调整生产规模的方法达到某种产量所发生的成本。 一、长期总成本(LTC) 1.定义: 指长期内企业为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总和。 LTC = LTC(Q) 2.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 c Q 二、 扩展线和 长期总成本 曲线 STCn LTC STC2 STC1 TFCn TFC2 TFC1 K C A3 二、 扩展线和 长期总成本 曲线 STC2 STC1 TFCn TFC2 TFC1 Q K C A3 LTC A2 R C3 A1 C2 Q3 C1 Q1 Q2 Q L 0 B1 B2 B3 Q1 Q2 Q3
第六节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一、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第六节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一、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包络线,也是LTC曲线上每点的射线的斜率。 c C LTC STCb STCc STCa b a Q C Qa Qb Qc SACa SACc LAC SACb c a * * • • b • Q Qa Qb Qc
二、长期边际成本(LMC) 1. 定义:指企业在长期内每改变单位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 LMC=ΔLTC/Δ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长期总成本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 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在同一产出水平线上。
• • • • •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 • • • C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 点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切点在同一产出水平线 上。 STCa STCc STCb LTC • c • b • a Q Qa Qb Qc LMC C c SACc SACa SACb LAC a • • • • c b • • a SMCc SMCa SMCb Q Qa Qb Qc
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2.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C LAC SACs SACL SACm + + • • min + • min Q 规模经济 适度规模 规模不经济 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四、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1.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s)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2.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关联商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别生产这些关联商品中的一种商品,总产出水平要高,也就是单位商品的长期平均成本要低。 例如,炼油厂同时生产汽油和柴油,可以共用某些设备或设施。 TC( Q1+Q2) < TC(Q1) + TC(Q2) 3.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Perfect competition)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第六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 (Perfect competition)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P P,R S1 S0 E1 S2 P1=AR1=MR1 P1 E0 P0=AR0=MR0 P0 E2 P2=AR2=MR2 P2 D0 Q Q 市场均衡 厂商需求和收益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 众多的买卖者,他们是价格的接收者(Price-taker)。 二、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2. 产品无差别。 3. 进出整个行业很容易。 4. 信息是完全的。 二、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Q=f(P)=a/b-P/b P=F(Q)=a-bQ P P=F(Q) (D) Q
{ 三、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 厂商的收益的概念 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三、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 厂商的收益的概念 TR(Q) = P×Q ={ AR(Q) = TR(Q) / Q = MR(Q) = dTR(Q) / dQ ={ 2 F(Q)•Q=aQ-bQ P • Q { F(Q)=a-bQ P P 1 P (1- ) = a-2bQ ︱Ed︱ 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MR = dTR / dQ = d(PQ) / dQ = P MR = AR = P
厂商的收益 P=P P=F(Q) P R P R TR TR AR=MR a P Q Q a/b a/2b MR P S1 P R S0 AR(D) Q a/b a/2b MR 市场均衡 P 厂商均衡 S1 P R S0 S2 AR1 P1 P0 AR0 P2 AR2 D0 Q 0 Q
• • • • •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π(Q) = TR(Q)-TC(Q) MR(Q) = MC(Q) TC TC ( P=P ) P=f(Q) Π,R,C d Π,R,C d TR TR c • c +π • +π • c b b c a • a • -π -π TFC +π +π TFC Q -π -π Qb Qc Qd -TFC Qb Qd Qc - TFC π(Q) π(Q) Qa Qa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存在超额利润的均衡(MR=SMC) P > SAC ,兀 > 0 . 2.只有正常利润的均衡(MR=SMC) P = SAC ,兀 = 0 . 3.亏损最小的均衡(MR=SMC) P < SAC , 兀< 0 .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 = SMC MR = AR = P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π π 市场均衡 厂商均衡: P>AC, π > 0. P =AC, π = 0. P<AC, π < 0. P P ,C, R P,C,R P,C,R S0 MC MC AC MC Pc c AC -π P0 P0 a AR=MR P0 a π AC AR=MR=P0 AR=MR Pc c D0 Q 0 Q 0 Q 0 Q Q0 Q0 Q0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三、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销售一定 四、 完全竞争行业的 短期供给曲线 量的商品得到总收入 与所花费的总成本的 差值。 P,C S(MC) P0 四、 完全竞争行业的 短期供给曲线 S(P) = n × SMC A B Q Q0 P P SMC S(P) P1 P0 Q Q 0 Q0 Q1 nQ0 nQ1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 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二、 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P,C,R LMC SMC SAC LAC AR=MR=P P Q Q0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市场的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市场的供给曲线) 一、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二、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P P P S(LMC) S(LMC) S(LMC) Q Q Q 0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Imperfect competition) 第一节 完全垄断(Monopoly)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1.一家厂商,它是价格的制定者。 (Price-maker) 2. 产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 进出该行业几乎不可能。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弹性。 • P.R.C MC MC b AC b P0 P0 π c • PC min TR a a AR(d) AR (d) TC Q Q MR Q0 MR Q0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1.存在超额利润的均衡(MR=SMC) • • • AC < AR ,π> 0 。 (1) (2) (3) P,R,C P,R,C P,R,C MC MC MC c AC AC PC b P0 AC b.c • b c P0=PC • P0 PC • a a a AR(d) AR(d) AR(d) Q 0 Q 0 Q Q0 Q0 MR Q0 MR MR
•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MR = LMC = SMC • P0(AR) > Pc(SAC=LAC) , π > 0. P,R,C LMC b LAC P0 SMC SAC PC c • a • AR(d) Q Q0 MR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六、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指同一产品对不同种类顾客规定不同价格,或对不同的购买量按不同的价格收费,从而使垄断厂商取得更大的利润。 1.价格歧视的市场条件 2.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 3. 价格歧视的分类 1) 一级价格歧视 P P1 P0 AR(d) Q Q0 Q1
2) 二级价格歧视 3)三级价格歧视 MC = MRa = MRb Pa(1-1/Eda)=Pb(1-1/Edb) 1- Pa Edb = 2) 二级价格歧视 P 3)三级价格歧视 P1 MC = MRa = MRb P2 Pa(1-1/Eda)=Pb(1-1/Edb) P3 1 1- Pa Edb AR(d) = Pb 1 1- Q Eda Q1 Q2 Q3 P,R,C A B A+B MC Pa Pb MR=MRa+MRb Da Db 2 Q 0 Q 0 Q Qa MRa Qb Qa+b MRb
七、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1. 反托拉斯法 2. 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它定价法 3. 资本回报率管制 4. 公有制 5.无所作为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一、 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 第二节 垄断竞争的市场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一、 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 1. 有很多厂商,它们是价格的影响者。(Price-affecter) 2. 存在产品差异,每个厂商既是垄断者, 又是竞争者。 3. 垄断竞争行业进出比较容易。 二、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 P,R,C a P0 AR(d) D Q MR
•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厂商的需求和收益 P,R,C P,R,C MC MC b P0 P0 b AC π AR0 PC c D TC a AR(d) D Q Q MR0 Q0 Q0 MR MR1
• • • 2.厂商的短期均衡(SMC=MR) 1)π > 0 , AR > AC . 2)π= 0 , AR = AC . 3)π< O , AR < AC . P,R,C P,R,C P,R,C (3) (2) (1) MC MC MC AC PC - π AC b P0 AC • • P0 π PC c • AR(d) AR(d) AR(d) a D D D Q 0 Q 0 Q Q0 Q0 MR Q0 MR MR
•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长期均衡模型(π= 0 ) 2.均衡条件:MR=LMC=SMC • AR=LAC=SAC P,R,C b P0 • LAC • a min Q D AR(d) Q0 Q1 MR
• • 3. 剩余生产能力 垄断竞争长期均衡点与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点之间的距离。它表示经济资源未达到充分利用的程度。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C SAC SAC a LAC • • b • AR AR Q Q0 Q1
1. 厂商极少,只有两个厂商时为双头垄断,他们是价格的寻求者。 第三节 寡头垄断 一、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 1. 厂商极少,只有两个厂商时为双头垄断,他们是价格的寻求者。 (Price-searcher) 2. 产品是同质的或异质的。 3. 整个行业进入不易。 二、古诺模型(寡头厂商的产量)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从事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生产: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 = 市场总容量×1/( m + 1) P A P0 P1 B Q Q0 Q1 (甲) (乙) 1/2 OB , 3/8 OB , 11/32 OB ……………….1/3 OB 1/4 OB , 5/16 OB , 21/64 OB …………………1/3 OB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 = 市场总容量×1/( m + 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 = 市场总容量×m /( m + 1) (m为寡头厂商的数量)
三、斯威齐模型(弯折的需求曲线) P,R.C MCc MCb MCa a P0 AR MR AR(d) AR Q MR MR
四、价格操纵方式 1.“公开协议” 2.“价格领袖” 3.“价格默契” 五、寡头垄断下的供给曲线 六、卡特尔和博弈论 囚犯乙 厂商乙 坦白 抵赖 合作 不合作 坦白 -3,-3 0 ,-6 厂商甲 合作 1800,1800 1000,2000 囚犯甲 不合作 2000,1000 1500,1500 抵赖 -6 , 0 - 1 ,-1
1)参与人(player)与参与人集(player set) 2)策略(strategy)和策略集(strategy set)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参与人(player)与参与人集(player set) 2)策略(strategy)和策略集(strategy set) 3)支付函数(payoff function) 4)支付矩阵(报酬矩阵) (乙) 合作 不合作 合作 10 10 6 12 (甲) 不合作 12 6 8 8
5)占优策略 6)博弈均衡 7)占优策略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 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状态。 7)占优策略均衡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乙 合作 不合作 10 10 6 12 合作 甲 8 8 占优策略均衡 不合作 12 6
8)纳什均衡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 (乙) L R U 7 10 3 5 (甲) 9 6 8 D 结论: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2.几个典型的博弈模型 1)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囚徒B 坦白 抵赖 -8 -8 -10 坦白 囚徒A -10 -10 坦白 囚徒A -10 -1 -1 抵赖 2)智猪博弈(boxed pigs) 小猪 按 等待 5 1 4 4 按 大猪 9 -1 等待
女 3)性别战(battle of sexe) 足球 芭蕾 2 1 足球 男 1 2 芭蕾 4)斗鸡博弈(chicken game) B 进 退 -3 -3 2 进 A 2 退
3.博弈的分类 5)市场进入阻挠(entry deterrence) 在位者 默许 斗争 40 50 -10 进入 进入者 300 300 进入 进入者 300 300 不进入 3.博弈的分类 1)按约束力分 按参与者之间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博弈(co-operative game)与非合作博弈(non-operative game)。
2)按决策时间顺序分 按照参与者决策时是否存在时间的先后次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stable game)与动态博弈(dynamical game)(重复博弈)。 3)按拥有信息多少分 按照参与者事先是否拥有其他参与者决策方面的信息,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与不完全信息博弈(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4)按冲突性质分 在对抗性博弈中,如果参与者各方不管采取何种策略,各自收益之和恒为零,则称为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如果各自的收益之和为常数,则称为常和博弈(constant-sum game)。
4.博弈的表达方式 1)标准型与扩展型 非合作博弈模型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战略型(strategic form),也称为标准型(normal form),另一种是扩展型(extensive form)。 博弈树(game trees)是扩展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合作 40,50 进入 在位者 斗争 -10,0 进入者 在位者 0 ,300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6.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7.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位者 40, 50 进入 不进入 高成本 市场进入博弈 40, 50 -10, 0 进入 进入者 0, 300 0, 300 不进入 在位者 进入 不进入 低成本 市场进入博弈 进入者 30, 100 -10, 140 进入 0, 400 不进入 0, 400
8.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炼贝叶斯均衡 在位者 品德优良者 求爱博弈 100, 100 -50, 0 求爱者 0 , 0 0 , 0 不求爱 品德优良者 求爱博弈 求爱 100, 100 -50, 0 求爱者 0 , 0 0 , 0 不求爱 在位者 求爱 不求爱 品德恶劣者 求爱博弈 100,-100 -50, 0 求爱者 求爱 0 , 0 0 , 0 不求爱 8.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炼贝叶斯均衡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竞争与垄断是非论) 一、 竞争的优越性 二、垄断的优越性 1)P0 > P1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竞争与垄断是非论) 一、 竞争的优越性 二、垄断的优越性 1)P0 > P1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 2) Q0 < Q1 P,R,C 3) 消费者剩余减少 b 4) 垄断存在剩余生产能力 P0 5) 垄断的无谓损失 LAC=LMC c a P1 AR MR Q Q0 Q1
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 生产要素需求特点 二、边际生产力 (Marginal productivity) 1.边际生产力: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称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或边际生产力,即边际物质产品MPP,简称边际产品MP。
MPP (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 边际物质产品 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2. 公式: Q = Q(X) MPP = dQ(X)/dX VMP = MPP×P MRP = MPP× MR MPP (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 边际物质产品 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品 VMP(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品价值
三、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MFC) 1.定义: 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2.厂商对某要素需求数量的决定原则: 最后增加使用的那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恰好等于为使用它所支付的成本,即 MRP = MFC 四、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要素需求 MR = P = MC X MPP P=MR VMP=MRP 1 18 10 180 2 16 10 160 3 14 10 140 8 4 10 40
1.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 2.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 MPPL•P0= w =MFCL MPPK•P0 = r =MFCK W(MPPLP0) r(MPPKP0) LD W0 W1 (VMP=MRP) (VMP=MRP) MPPK•P0 MPPL•P0 KD L K L0 L1
VMP-MRP=MPP×P-MPP×MR =MPP(P-MR) 五、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要素需求 VMP-MRP=MPP×P-MPP×MR =MPP(P-MR) 卖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 L TP MPP P MR VMP MRP 1 10 --- 10.0 --- --- --- 2 19 9 9.5 8.9 * 85.5 80.5 3 27 8 9.0 7.8 72.0 62.5 4 34 7 8.5 6.6 59.5 46.0 5 40 6 8.0 5.2 48.0 31.0 MRP=19*9.5-10*10=80.5 MR=MRP/MPP=80.5/9=8.9 VMP=MPP*P=9*9.5=85.5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生产要素供给 SL=MFCL =W 厂商面临的 劳动供给曲线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生产要素供给 SL=MFCL =W W 厂商面临的 劳动供给曲线 SL=MFCL W L 二、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生产要素供给 买方垄断下的要素 供给曲线和边际要素 成本曲线 W.MFC MFC W L TC MFC S=AFC=W 30 10 300 ---- 32 11 352 52 34 12 408 56 L 36 13 468 60
三、不同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W0(MFC)=VMP(MRP) W.VMP E S=MFC=W0 W0 VMP=MRP=D L L0 2.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W0(MFC)=MRP W.MRP E S=MFC=W0 W0 VMP MRP=D L L0
3.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VMP(MRP)=MFC 均不为完全竞争: MRP=MFC 4.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下劳动的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 F S=AFC=W W0 E VMP=D L L0 4.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均不为完全竞争: MRP=MFC C(成本价格) MFC F S=AFC=W 完全垄断下劳动的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 W0 E VMP MRP=D L L0
第三节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一、工资的决定 1.劳动供给的特征及 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2.工资差别的原因: 1)劳动的质量差异 第三节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一、工资的决定 1.劳动供给的特征及 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W.MRP LS 2.工资差别的原因: W0 E 1)劳动的质量差异 Ld 2)非货币利益不同 L L0 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二、资本市场与利息率的决定 三、均衡地租的决定 1.地租的概念 即土地的使用价格。 2.土地的供给 r KS E r0 KD K K0 R K K0 三、均衡地租的决定 R S 1.地租的概念 即土地的使用价格。 Q 2.土地的供给
3.均衡地租的决定 4.经济地租和转移收益(转移所得) 如果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 则超过的收入称为经济地租, 类似生产者剩余。 阻止现有土地的使用向其他用途转移的最低地租,称为转移所得。 3.均衡地租的决定 R R S S E R0 E R0 D D Q Q R R R S S E E S E A D D A B B D Q Q Q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使用任何土地都必须支付的地租称为稀少地租。 5.稀少地租和级差地租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使用任何土地都必须支付的地租称为稀少地租。 由于土地在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而引起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 6.准地租 固定资产在短期内 所得到的收入,因其 性质类似地租,而被 马歇尔称为准地租。 P MC P0 a AC C P2 b AVC B P1 c A A = TVC B = TFC B+C = 准地租 Q Q0 C = 经济利润
四、利润的决定 1.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2.利润是创新的结果 3.利润也来自垄断 4.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5.经济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即经济学中的利润。 6.会计利润是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之和。
指居民提供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其运用 1.洛伦兹曲线 (Loranz Curve) 第四节 收入分配 一、 分配 指居民提供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其运用 1.洛伦兹曲线 (Loranz Curve) I(100%) Y 90 OY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50 OPY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a OaY曲线表示收入分配实际状况, 即洛伦兹曲线。 20 P(100%) 20 50 90
2.基尼系数(Gini Confficient) G = A A + B Y I G=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G=1:表示收入分配 绝对不平均; A 0<G<1:表示收入分配 的实际状况。 B 3.洛伦兹曲线的运用 P I Y 1)不同国家的收入分配 2)同一国家不同时间的 收入分配 3)财富的占有 a b P
第五节 欧拉定理 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 1.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 1) P×MPPL = w MPPL = w/P 即:劳动的实际贡献(边际产品) =劳动的实际价格(实际工资或实际报酬) 2)P×MPPK = r MPPK = r/P 即:资本的实际贡献(边际产品) = 资本的实际利率(实际报酬)
2.社会总产品和要素的实际报酬 Q = L×MPPL + K×MPPK 三、产品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 1.定义: L:劳动量;K:资本量;Q:社会总产品。 L×MPPL为劳动的实际贡献; K×MPPK为资本的实际贡献。 三、产品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 1.定义: 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如果生产函数又为线性奇次函数,即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刚好等于全部产值。
2.公式推导: 设: 生产函数Q =F(L.K),在规模报酬不 变条件下, λQ=λF(L.K)=F(λL.λK) 对λ求导:(欧拉定理) Q = ( dF/ dK)K + ( dF/ dL)L F/ K = MPPK , F/ L= MPPL . 两边乘以产品价格P,则: P×Q=P×MPPKK+P×MPPLL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P×MPPK= r(利息率) P×MPPL= w(工资率)
于是: P Q = rK + wL 即:总收入= 资本报酬 + 劳动报酬 1)在报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正好分配给各生产要素 。 即有:P Q = rK + wL 或(社会总收入等于各要素的报酬) 2)在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产量不够分配给各生产要素。 即有:P Q < rK + wL 3)在报酬递减的情况下,产量在分配给各生产要素后有剩余。 即有:P Q > rK + wL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 一、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 单个变量变动的后果 2. 各产品市场的均衡(替代品,互补品) P0 Q0 S0 S1 P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 一、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 单个变量变动的后果 2. 各产品市场的均衡(替代品,互补品) S1 P P S1 S0 S0 E1 汽油市场 牛肉市场 D E1 P0 E0 E0 P0 D0 替代关系 D0 互补关系 D Q Q Q0 Q0 P P 羊肉市场 S0 汽车市场 S0 E1 E0 P0 E0 P0 D1 E1 D0 D1 D0 Q Q Q0 Q0
3.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原油市场 汽油市场 P P S0 S1 S1 S0 E1 P1 E1 P1 E0 P0 3.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原油市场 汽油市场 P P S0 S1 S1 S0 E1 P1 E1 P1 E0 P0 E0 D0 P0 D D0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Q Q 0 Q1 Q0 Q1 Q0 煤炭市场 P P 汽车市场 S0 S0 E1 E0 P0 P1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E1 E0 P1 P0 D1 D0 D0 D1 Q 0 Q Q0 Q1 Q1 Q0
二.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1.基本观点 如果给定消费者效用函数,要素供给函数以及生产函数,就可以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达到一般均衡。 2.均衡条件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 3.均衡模型 在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销售价值 ,令由商品需求方程,要素需求方程,厂商供给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成方程组。(方程组有解的必要条件是令任一种商品为货币,并且以该货币商品来表示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三、交换的一般均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艾奇奥斯盒形图 (Edegeworth-box diagram) 假设条件:社会上只有两个消费者和两种产品,两个生产者和两种生产要素,资源生产要素总量和价格既定,人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2.交换的一般均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MRCSAXY= MRCSBXY (MRSAXY = MRSBXY)
艾奇奥斯盒形图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 • • •E • Y X X=XA+XB Y=YA+YB XB X OB C YB YA Y E3 UA3 E1 • UA2 UB1 Y UB2 UB3 UA1 X OA XA X X=XA+XB Y=YA+YB
. 3. 交换契约线(Exchange contract curve): 四、生产的一般均衡 1. 艾奇奥斯盒形图 交换均衡点移动的轨迹(交换双方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轨迹)。 4. 效用可能性曲线 表示在产品结构既定的 条件下,两个消费者所能 得到的最大效用组合。 四、生产的一般均衡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1. 艾奇奥斯盒形图 假设条件:社会上只有两个消费者和两种产品,两个生产者和两种生产要素,资源生产要素总量和价格既定,人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 UB E1 UB3 E2 UB2 UB1 E3 UA UA1 UA2 UA3
艾奇奥斯盒形图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Edegeworth-box diagram) K L OY LY C K KX • KY E3 • E2 • QX3 E1 • QX2 QY1 QX1 K QY2 QY3 L OX LX L L=LX +LY K=KX +KY
2. 生产的一般均衡(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MRTSXLK = MRTSYLK 3. 生产契约线(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即生产均衡点的轨迹,或等产量曲线相切的点的轨迹。 4. 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表示在既定要素下,当一种产量确定时另一种产品的最大产量,或者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垄断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最大的各种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产品转换曲线。
(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 )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为边际转换率 5.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 )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为边际转换率 MRPTXY = ΔY/ΔX = dY/dX=- MCx/MCy (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 Y V E1 Y3 ΔY E2 Y2 ΔX E3 Y1 ΔY E4 ΔX V X X1 X2 X3
• • 五、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 1. MRPTXY = MRCSXY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减少Y增加X产量,可使消费者总效用提高) 3. MRPTXY > MRCSXY (减少X增加Y产量,可使消费者总效用提高) Y MRPTXY < MRCSXY V ΔY/ΔX ΔY/ΔX • M1 Y1 0.5/1 1/1 E • 1/2 2/2 V X O X1
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 一、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 实证经济学: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设前提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 2.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
二、福利经济学和帕累托最优 1.广义福利和经济福利 1) 广义福利是指人们从物质享受中,从精神生活中,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满足。 1) 广义福利是指人们从物质享受中,从精神生活中,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满足。 2) 经济福利是指社会福利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衡量的那部分。 2.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 1) 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庇古(Arthur Cecil Pigou) 2)旧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命题是: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3)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Pareto) 4)新福利经济学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避开收入分配问题,以效率作为福利分析的唯一目标。
3. 帕累托(Pareto)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新福利经济学判断社会福利最大与否的标准;即,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角度亦有A优于B,简称帕累托标准。 2)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3)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经过调整能够使某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是非帕累托最优的;如果资源的某种配置的调整使一些人的福利增进,而使另些人的福利减少,就不能简单评判这种配置最优与否;如果某种配置与另一种配置相比较,其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较高,同时没有一个人的福利较低,则前一种配置即被称为帕累托式优于后一种配置,但前一种可能亦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以上的状态只能称为帕累托改进。
• • • • • • 4. 效用可能性曲线 表示在可供消费的既定产量下,AB两者可能达到的各种最大的效用组合。 5. 社会净福利 4. 效用可能性曲线 表示在可供消费的既定产量下,AB两者可能达到的各种最大的效用组合。 UB U E1 5. 社会净福利 社会福利的增量 与社会福利的损失量 之差为社会净福利。 • • L E • • • E2 • C M U UA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三、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边际条件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MRCSXY=MRCSXY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MRTSLK=MRTSLK 3、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全面最优 MRCSXY=MRPTXY 四、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A B X Y
MRCSXY=( )=( )=( )=( )=MRCSXY 2、 第二边际条件 MRTSLK=( )=( )=( )=( )=MRTSLK 1、第一边际条件 MRCSXY=( )=( )=( )=( )=MRCSXY 2、 第二边际条件 MRTSLK=( )=( )=( )=( )=MRTSLK 3、 第三边际条件 MRCSXY= = = = =MRPTXY A B MUX PX PX MUX MUY PY PY MUY A A B B Y X MPL PL PL MPL MPK PK PK MPK X X Y Y MUX PX MRX MCX MUY PY MRY MCY 四、最大社会福利决定 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必要条件, 合理分配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充分条件。
1、效用可能性边界 表示在不同的产品结构下,两个消费者的所能得到的各种不同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外包络线,也称为社会福利界限(Sociai Welfare Frontier)。即在各种可能性是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组合。 UB Y U V • M1 E1 U U1 V U2 U3 UA X
2、社会福利函数 1) W = W(UA,UB) UA = UA(XA,YA,LA,KA) UB = UB(XB,YB,LB,KB) W = W(U1,U2,- - - Un)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总量是既定的,即: LX+LY = L KX+KY = K 在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用既定的资源所能生产的X和Y的数量既定,即: XA+XB = X YA+YB = Y 因此,社会福利(社会成员效用)不仅取决于经济效率,即取决于资源的分配和产品总量,而且取决于产品在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即取决于收入的分配。
• 2)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等高线) 表示不同的消费者的不同效用 组合,使社会福利水平相等或无差别的曲线。 3) 最大社会福利点的确定 UB U • E W3 W2 W1 U UA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市场失灵 1、 市场失灵的概念 在微观经济学中,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资源无法达到最有效配置的现象,为市场失灵。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稀缺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3)垄断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4)市场本身无法正当地解决外差因素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5)信息不完全阻碍市场经济有效运转; 6)无法兼顾社会的非市场目标,缩小贫富差别。 第二节 公共物品 一、 公共物品的特点 1、公共物品的消费 不具有排他性。 (免费搭车) 2、公共物品的供给 不具有竞争性。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 P S Da Db 私人物品 D Q Qa Qb Q 公共物品 P S P D Pb Db Pa Da 三、成本——收益分析 Q Q
第三节 垄断和反垄断政策 一、 垄断的危害 1、 浪费经济资源 2、 社会福利损失 二、反托拉斯法 三、自然垄断和政府的管制 R,P,C b 第三节 垄断和反垄断政策 一、 垄断的危害 1、 浪费经济资源 2、 社会福利损失 R,P,C b P1 a AC=MC G P0 MR AR(D) Q Q1 Q0 二、反托拉斯法 三、自然垄断和政府的管制
第四节 外差因素(外部影响 externality) 一、外差因素(外部影响) 一、外差因素(外部影响) 是指生产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成本)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1、积极的外差因素(外部经济) 1)生产的外部经济 2)消费的外部经济 2、 消极的外差因素(外部不经济) 1)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2)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二、对付消极外差因素的措施 1、税收和津贴 2、企业合并 3、规定财产权 三、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即资源都能达到有效配置。
1、完全竞争市场能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充分(信息完全)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 一、信息完全和不完全 1、完全竞争市场能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充分(信息完全) 2、现实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原因 1)认识能力有限 2)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3)信息商品特殊 4)机会主义倾向 二、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1、败德行为和逆选择 2、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3、寻租
第六节 收入分配不均等及其对策 一、市场竞争与贫富差别 二、公平与效率 第七节 政府的税收与社会福利 一、税收的无谓损失 税收规模 第六节 收入分配不均等及其对策 一、市场竞争与贫富差别 二、公平与效率 第七节 政府的税收与社会福利 一、税收的无谓损失 P 税收规模 Pa为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A S Pb为生产者 得到的价格 Pa B C A+B+C = 消费者剩余 P0 E0 E D+E+F = 生产者剩余 D Pb D B+D = 税收收入 F C+E = 无谓损失 Q Q1 Q0
二、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 1.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 2. 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无谓损失 税收规模 P S1 无谓损失 S0 税收规模 a a D D Q Q 2. 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P P S S a a D0 D1 Q Q
三、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随税收变动而变动 1. 税收规模增加越大,无谓损失增加越大; 无谓损失 a) 小额税 c) 大额税 b) 中额税 P 无谓损失 a) 小额税 S Pa 税收收入 Pb D Q c) 大额税 b) 中额税 Q1 Q0 P P 无谓损失 无谓损失 Pa S S Pa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 D Pb D Pb Q Q Q1 Q0 Q1 Q0
2.随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收入先增后减。 无谓损失 税收收入 拉伐曲线 税收规模 税收规模
愿《经济学》原理成为 你一生的良师益友 再接再厉再见 葉 衎 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拥有而喜悦 分享而永恒 分享你的资料 免费下载资料 考试资料分享平台:www.ppk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