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 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八单元 17 — 18 世纪的启蒙思想. 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 17 世纪的欧洲再次 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发生 1. 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近代唯物主义 哲学的确立 经济: 政治: 科学文化:
Advertisements

《西方行政制度》复习重点 试题类型本次考试的题型分四大题,分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 不定项选择题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2. 判断分析题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3. 简答题 4 道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4. 论述题 1.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知识探索版块:日本之路.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改革成就“中国梦” 改革铺就“强国路” 专题设置背景之热点篇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美国内战(civil war) 1861—1865.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专题八 明治维新 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改革的背景; 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 ——改革的内容; 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 ——改革的影响;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三 菱 集 团 1870年10月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设立的九十九商会,贩售铸铁制成的“天水桶”,1873年3月,改名为三菱商社。2008年有6家下属公司位居《财富》世界500强之列。
2013年度述职报告.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日本 明治维新 第八单元.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日本简介 东亚岛国 大和民族 日本文化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 州 赏樱会 大和民族.
日本的明治维新 Meiji Reform.
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 选修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背景——“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会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了《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表示改革的决心。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两个在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上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世界近代史复习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避免革命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奔跑吧,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学案2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用计算器开方.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温故知新 英国 法国 美国 资本主义 流血战争 俄国、日本.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 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八 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 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 19CN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这一运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富国强兵,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向西方学习、旨在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改革使日本摆脱危机,迅速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㈠ 维新前的社会状况:幕府统治危机 1、政治上:实行幕藩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 名━武士 严重阻碍日本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内忧) ㈠ 维新前的社会状况:幕府统治危机 1、政治上:实行幕藩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 名━武士 (藩主) 被统治阶级:农━工━商 德川幕府(1603——1867年):德川家康(1542-1616年),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 第15代将军是德川庆喜(末代将军)

2、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㈠ 维新前的社会状况 2、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 思考: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目的何在?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 主要目的在于巩固统治,维护日本国家的独立。 闭关锁国导致日本在国际上长期自闭,几乎完全割断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㈠ 维新前的社会状况 4、阶级关系上:各阶层对幕府不满,社会动荡不安 ㈡ 维新前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 1、“黑船来航”加剧日本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 培理来航

2、阶级矛盾尖锐 改革派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㈡ 维新前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 2、阶级矛盾尖锐 改革派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将军、大名“皆感国用不足”,纷纷加强剥削,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反幕运动,开始明治维新。 注意:维新前的社会矛盾是在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隐藏着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历史较量。

二、明治维新主要过程及基本内容 ㈠ 第一阶段:被迫开国(1853)~明治政权建立(1868) 武装倒幕剧照 下级武士力主改革 ㈠ 第一阶段:被迫开国(1853)~明治政权建立(1868) 对外御敌 下级武士力主改革 1858、安政大狱 失败 尊王攘夷 “王政复古” 对内倒幕尊王 武装倒幕 改革派被镇压 1868、建立明治政权 武装倒幕剧照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

二、明治维新主要过程及基本内容 ㈡ 第二阶段:明治政府建立~《帝国宪法》颁布 1、前期:以破旧为特点 ⑴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868~1889) 1、前期:以破旧为特点 ⑴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⑵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⑶ 废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 ⑷ 废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土地私有制 (表决心) 政治上 (地主土地所有制)

明治政府建立后颁布的《五条誓文》体现了哪些改革精神?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①第一条是为了稳定大名、公卿,便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第二条强调上下一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③第三条是废除等级身份制。 ④第四条是暗示放弃攘夷口号,要与外国交往。 ⑤第五条是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

二、明治维新主要过程及基本内容 ㈡ 第二阶段: 2、后期:以“立新”为特点 ⑴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重:军工及重工 民用工业 扶植私企 ⑴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5点,划书) 重:军工及重工 民用工业 扶植私企 游历开阔了使团成员的眼界。日本政府迅速作出调整,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

二、明治维新主要过程及基本内容 ㈡ 第二阶段: 2、后期:以“立新”为特点 ⑵ “文明开化”,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 核心:学习资本主义文化,视教育为关键,大力传播启蒙思想 ⑶ 制定宪法(1889),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⑷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军

试用最简洁的名词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土地改革,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同步例题: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 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 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 B

三、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 1、积极: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成功经验为别国提供启迪

封建残余浓厚,藩阀专制,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三、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 2、局限: 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推动日本对外扩张 封建残余浓厚,藩阀专制,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 (愚民政策)

课后练习 D B D 1、下列各项反映幕府统治危机的有 ①人民生活贫困,不断进行反抗斗争②封建 领主经济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③中下级武士等不满现状④西方列强入侵,主权开始丧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明治维新前,日本倒幕派的主力是 A、新兴地主 B、下级武士 C、高利贷商人 D、西南各藩藩主 3、明治维新中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土地国有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赁土地,建立私人农场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D B D

B D A 4、明治政府推进殖产兴业的重要措施是 ①创办国营工业②扶植私人企业③大力培养本国 人才④引进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出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③宣传自由平等④反对对外扩张 6、明治维新中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B D A 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订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材料二: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所述,在国家权力的掌握上比幕府统治时期有何变化? 国家权力由幕府将军手中转入太政官手中,削弱各大名权力,实行中央集权

⑵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日本在政体上有什么变化?表现在哪里? 由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表现: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由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议会闭会时,天皇的敕令也必须在下一次会议上承认,否则便要宣布失效。 ⑶在任用官员上,材料二的规定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 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材料二取消了这一限制。材料一依据的原则是封建等级;材料二依据的是资产阶级的法定资格。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以战为主者,镇国之说,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以国家大计言之,欲先发展宏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以为之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缩,非又如何待也。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材料三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骤然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这样才能调和适宜。 ——以上材料均摘自《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⑴材料一提出了什么主张? ⑵材料二的思想对材料一来说,有何继承和发展? ⑶材料二、三在对待外国文明上的主张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提出要实行开放政策,发展工商业。批判了闭关锁国主张,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继承材料一的对外开放思想,但提出了不能被动接受,应该走出去,主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 学习西方要结合本国实际,不能全盘西化。这对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仍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