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93年12月16日台訓(一)字第 號函訂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阿里巴巴在致理」 跨境電子商務實習媒合說明會 報名宣導 跨境電子商務菁英人才養成班級宣導.  主要招募  大四、碩二、專五想參加實習之學生  具備特質  對跨境電子商務有興趣且配合意願高  學習態度積極正向  對自己未來有著高度期許.
校際 IT 精英挑戰賽 2016 Inter-School IT Elite Challenge 2016 決賽日 2016 年 4 月 23 日.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102年度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資中心.
一、教學 落實全人教育 課 程 活 動 教育目標 體育活動 社團活動 共同基礎 藝文季系列活動 學習成果 核心課程 分類課程 .國文 .英文
創意的品德教學 陳延興 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暨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三民國中 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分享 報 告 人:活動組長 吳昌諭 報告日期:101年10月8日.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大學通識教育實務─中山大學的經驗與啟示(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飲食教育計畫在課程與教學的融入 高雄市前鎮區鎮昌國小 校長 陳建銘 2014/10/ /2/23.
南投縣竹山鎮前山國民小學 張瓊霙 閱讀米堤-魔豆教案分享 南投縣竹山鎮前山國民小學 張瓊霙
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教師專業社群系列 2012.
四年級 英語科 張瓊文Ann.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外案例分析.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經濟學 學經濟.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國立中正大學 服務學習提案時程說明會 通識教育中心 106/9/1.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Venue: Romblon & Mindoro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僑生輔導組業務評鑑報告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多元文化概論.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管理與領導培訓課程 第二節:如何設計德育教材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行動學習課程設計 經驗分享 林雅雯 Nov. 27, 201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班會程序 1.班會開始 2.全體肅立 3.主席就位 4.唱國歌 5.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學術交流─2011新加坡萊佛士書院課程交流.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營造尊重生命的友善校園 -學務輔導工作 教育部訓委會 羅清水.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93年12月16日台訓(一)字第0930168331號函訂定 95年11月 3 日台訓(一)字第0950165115號函修訂 98年 7月29日台訓(一)字第0980126708號函修訂 98年12月4日台訓(一)字第0980210327A號函修訂

品德教育之前 七成以上的家長教師,認為中小學生品格教育遠不及10年前。(2003) 天下》實施之「2003年品格教育大調查」發現,八成以上的家長教師,認為台灣 七成以上的家長教師,認為中小學生品格教育遠不及10年前。(2003) 千代文教基金會對六年來台灣社會道德現況進行評估發現,七成民眾認為台灣人的品格正在沉淪。(2006)

品格 道德 品德 品格: 品格(character)這個字源自於古希臘"charassein",本意是「雕刻」(Ryan&Bohlin,1999),從此字身引申出品格的意義,也就是「行為的典型和道德規範」 道德: 道德一詞出自拉丁文之moralis,意思是習俗或禮儀,指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林火旺,2004:11)。 從現代的觀點而言,道德係指由情、理、法三者合成的社會規範,亦即道德標準;合情、合理、合法的行為則是道德行為。張春興、林清山(1987)

品格涉及人格特質的評定,屬人格結構的一部分,亦涉及個人道德好壞的程度,屬俗稱之品行道德與風格; 而道德則為合乎情、理、法之社會規範與行為標準。 因此,品格與道德在某種程度與範疇上有其相通與適用之意

品德教育 「品德」二字的特點,品德是多數德行之累積與習慣養成。 德行取向之道德教育,稱為「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以與一般之「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品德教育課程之發展 1.1949年始,國小的德育課程 2.1968年訂為「生活與倫理」 3.1975年修訂課程標準,除「生活與倫理」設科教學,還安排每天上午第一節20分鐘進行生活規範、道德行為之指導 4.1993年版之課程標準,明訂「道德與健康」單獨設科 5.1998年9月,教育部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壹、方案緣起 美國多年來推動「新品德教育」,強調當代核心價值 英國於近年增訂「價值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等課程,以期培養良善公民為目標 鄰近之新加坡與日本,始終以正式課程彰顯其對於學校道德教育之重視 澳大利亞重視學生核心能力與就業力培養

貳、方案目標 著重「品德核心價值」建立及其「行為準則」之實踐 各校以民主方式凝聚全校共識,選擇可彰顯學校特色與需求的核心價值,並建構親師生的具體行為準則。 整合校內外資源透過各類課程、活動、潛在課程,形塑品德校園文化。 發揮家庭與社會教育的品德教育功能,並期與學校教育產生相輔相成之效。 結合政府、學校與民間團體資源,增進社會各界對於當代品德的共識與實踐,並結合重要節日辦理相關主題活動,進而提升台灣品德文化。

「品德核心價值」 係指人們面對自我或他人言行,基於知善、樂善及行善之道德原則,加以判斷、感受或行動之內在根源與重要依據,其不僅可彰顯個人道德品質,並可進一步形塑社群道德文化 例:尊重、孝親、負責、誠實、自律、公平、正義、關懷

「行為準則」 乃指奠基於品德核心價值,加以具體落實於現代生活的不同情境中各個群體的言行規範。 例:公平正義,其行為準則可為避免偏見與歧視,並能包容與尊重多元性別與不同族群等。

參、實施期程 第二期自民國98年1月1日起至102年12月31日止。 (第一期自民國93年1月1日起至97年12月31日止。)

四、實施策略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1. 納入校務發展計畫中。 2. 納入各學科/領域教學、彈性學習節數及通識教育課程中實施 3. 校園生活教育與各類活動中,並透過媒體與網路加以宣導。 4.發揮校長與行政團隊的品德典範領導與具體實踐行動。 5.統整運用校內外資源(社區與民間團體、家長團體的參與)。 6.將品德教育有計畫地融入親師生及社區互動中,並辦理品德教育之親職與社區教育活動。 7.辦理或參加教師專業與生命成長活動, 8.積極營造彰顯學校品德核心價值之校園倫理文化等,落實制教及境教。 9.以多元方式評量學生在品德核心價值之認知、情感、意志與行為的提升。 10.建立學校定期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促進品德教育之永續實施與效能之不斷提昇。

實施策略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並能涵蓋下列十大評鑑指標~1 1.是否藉由邀集業界、校友、家長、行政人員及師生代表共同討論之民主參與方式,建構彰顯教育政策與學校特色之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並納入校務發展計畫。 2.是否將品德教育多元地納入正式課程中,發展品德教育課程內涵,並運用多元教學方法,及研發教材教案及教學成效評量。 3.是否以多元創新方式將品德教育納入非正式課程、生活教育與體育、藝文、環保、童軍、社團活動、學生自治及社區服務等各項活動中,並辦理品德核心價值論壇活動、典範行為表揚活動等。 4.校長與行政團隊是否發揮學校行政的道德領導,積極倡導品德教育,並成為學生楷模。 5.是否整合校內外相關資源(社區與民間團體、家長團體),共同推動有品質的品德教育。

實施策略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並能涵蓋下列十大評鑑指標~2 6.是否將品德教育有計畫地融入親師生及社區互動中,並辦理相關親職與社區教育活動。 7.是否鼓勵教師生命成長與發展教師之品德教育專業角色與知能。 8.親師生是否共同積極參與營造彰顯學校品德核心價值之校園景觀、規章制度、宿舍文化及校園倫理文化等。 9.學生品德認知能力及情意面向是否提升,正向行為增多且負向行為有所減少。 10.學校是否建立定期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以檢討與改進成效,促進品德教育之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