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三峡大学医学院 2010年3月1日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6日宣布,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生殖器疣 HPV感染上皮细胞 宫颈癌 HIV 机会感染 AIDS
绪 论 (一)几个基本概念 (二)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三) 微生物学发展史 (四)医学微生物学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微生物: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 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 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 才能观察的微小生物。 2、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 3、微生物学 幻灯片 4
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谱广,代谢活跃 繁殖迅速,数量大,分布广 易变异,适应强 种类多、界级宽
幻灯片 5
不是所有的细菌可以导致疾病! 少数为病原菌 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菌
幻灯片 5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The science for studying the structure, metabolism, and genetics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hosts (humans, animals, plants, etc.) 幻灯片 5
(二)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1g土壤: 几亿到几十亿个细菌 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 3、真核细胞性微生物:真菌
微生物与人类 农业:微生物肥料、杀虫剂、土壤改良 工业:新能源、食品、制药、皮革、纺织、石油、化工等 环境保护:微生物除臭、空气清新、土壤有害重金属降解、污水处理、海面石油污染清除等 生命科学:基因工程、益生菌、控制病原微生物等 幻灯片 12
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幻灯片 11
细菌感染(链球菌)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沙眼衣原体 感 染
支原体 幻灯片 11
A general comparison of procaryotic and eucaryotic cells and viruses 类型 非细胞型 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种 类 病毒 细菌、放线菌、立克次体、 真菌 亚病毒 衣原体、螺旋体、支原体 大小(um) 0.02~0.3 0.2~5 6.0~15 核 酸 DNA或RNA DNA+RNA DNA+RNA 核 膜 - - + 核 仁 - - + 细胞器 - 核糖体 + 活细胞培养 必 需 需(立克次体、衣原体 ) 不需 抗生素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干扰素 敏感 不敏感 不敏感 幻灯片 4
(三)微生物的发展史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1)微生物的发现: Leeuwenhoek,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Pasteur,Lister,Koch,伊凡若夫斯基 (2)免疫学的兴起 (3)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Antony van Leeuwenhoek
Louis Pasteur
Koch’s postulates 特殊的病原菌在同一疾病中察见,健康人中无 能分离成纯种 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产生同样疾病 自人工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Robert Koch
Koch法则的补充 2000年第10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 大多数感染者应检测到该病原序列(存在于感染者的靶器官内) 健康人及其相应器官内应无该病原序列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靶器官组织应检出该序列和/或电镜下观察到病原 应有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其他实验室证实 随着病情恢复,该病原水平逐渐下降直至检测不到,但可检测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 发病前能检测到该病毒序列,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或随病情发展呈动态变化
Joseph Lister
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细胞免疫学说 德国医学和生化家艾利希——机体受病原微 生物的毒素 抗毒素 抵抗传染病。 Wright在血清中发现调理素,并证明吞噬细 胞的作用在体液因素参与下可大为增强。
砷凡钠明——艾利希(1910) 1929年Fleming——青霉素 1935年Domagk——百浪多息 1940年Florey提纯青霉素 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砷凡钠明——艾利希(1910) 1929年Fleming——青霉素 1935年Domagk——百浪多息 1940年Florey提纯青霉素 Alexander Fleming
1979年10月26日,是值得人类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因为在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名天花病人,来自“非洲之角”索马里的牧民——阿里·毛·马林,在1977年被治愈了。从此,地球上,再也没有发现天花病了。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HIV (2)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取得进展 (3) 致病机制:SARS (4)防治措施:新型疫苗---埃博拉病毒 (5)诊断技术:三大标记技术、定量 PCR、核酸杂交、寡核苷酸序列分析等 (6)新的抗细菌、抗病毒药物研究取得突破 幻灯片 4
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有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年份 姓名 贡献 1901 Von Behring, ER(德) 白喉抗毒素和其他血清疗法 1905 Koch, HR(德) 结核病的研究 1908 Ehrlich, P(德) 抗体形成的体液学说及其在免疫中的地位 Metchnikoff, E(俄) 吞噬作用及其在免疫中的作用 1912 Carrel, A(法) 关于血管和器官移植中的研究 1913 Richet, CR(法) 过敏反应 1919 Bordet, J(比) 补体结合和免疫 1928 Nicolle, CJ(法) 斑疹伤寒研究 1930 Landsteiner, K(美) 发现人类血型 Domagk, G(德) 百浪多息药物的抗菌作用 1945 Chain, EB(英) 发现及改进青霉素 Fleming, A(英) Florey,HW(英)
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有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年份 姓名 贡献 1946 Northrop, JH(美) 酶及病毒蛋白纯品制备, Stanley, WM(美) 酶的结晶作用 Sumner, JB(美) 1946 Muller, HJ(美) 用X线辐射产生突变 1948 Tiselius, AW(瑞典) 应用电泳技术发现血清蛋白组成多样性 1951 Theiler, M(南非) 黄热病疫苗 1952 Waksman, SA(美) 发现链霉素 1954 Enders, JF(美) 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非神经组织中培养 Robbins, FC(美) Weller, TH(美) 1958 Beadle, GW(美) 微生物遗传方面 Tatum, EL(美) Lederberg, J(美)
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有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年份 姓名 贡献 1960 Burnet, FM(澳) 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Medawar, PB(英) 1962 Crick, FH(英) DNA分子结构及其在生物体中遗传信息传递 Watson,JD(美) 的关系 Wilkins, HF(英) 1966 Rous, FP(美) 病毒复制(合成)调节过程中小鼠肿瘤病毒的 发现 1968 Holley, RW(美) 遗传密码决定细胞功能 Khorana, HG(美) Nireneberg, MW(美) 1969 Delbruck, M(美) 病毒复制中病毒基因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Hershey, AD(美) Luria, SE(美)
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有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年份 姓名 贡献 1972 Edelman, GM(美) 揭示了抗体的化学结构 Porter, R(英) 1975 Dulbecco, R(美) 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遗传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1975 Baltimore D(美) 发现逆转录酶在引起癌变 Temin HM(美) 开始阶段的作用 1976 Blumberg B(美) 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Gajdusek DC(美) 发现Kuru病和克-雅病病因 1977 Yalow R(美) 发现放射免疫测定法 1978 Arber W(美) 发现和提纯限制性内切酶用于遗传工程 Smith HO(美) Nathans D(美)
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有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年份 姓名 贡献 1980 Snell G(美) 发现与人体免疫反应密切关联的基因 Benacerraf B(美)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ausset J(法) 1984 Koehler, G(德) 用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 Milstein, C(阿根廷) Jerne, N(英) 1987 Tonegawa, S(日) 免疫网络学说 1989 Bishop, JM(美)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 1996 Doherty, PC(美) 细胞介导的特异免疫应答 Zinkernagel, RM(瑞士) Prusiner, SB(美) 朊病毒: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异常构型 Harald zur Hausen , Luc Montagnier , Francoise Barre-Sinoussi HPV HIV 幻灯片 4
铸就利剑 斩断魔爪 (四)医学微生物学 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 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 以控制疾病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以及与此有关 的免疫损伤等 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 康水平的目的。 铸就利剑 斩断魔爪
WHO:全世界每小时有1500死于传染性疾病, 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 禽流感:
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的微生物传染病 疾病名称 每年死亡人数(万) 病原微生物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370 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 结核病 290 细菌 痢疾 250 细菌、病毒 艾滋病 230 病毒 疟疾 150-270 原生动物 肝炎 100-200 麻疹 22 细菌性脑膜炎 20 百日咳 10 阿米巴痢疾 4-10 狂犬病 3.5 黄热病 3 非洲睡眠病 >2
一、加强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二、深入开展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 机制的研究 三、研制开发免疫原性好、副作用小的预防疫苗 四、研究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的微生物诊断技术 五、寻找有效抗病毒药物,解决微生物的耐药问题
本课程分为: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我们的任务 历史上,人类面对瘟疫曾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而今天科学使人类变得强大,但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的斗争远没有结束,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最终能自信地说:人类在传染病面前束手无策、任其肆意横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同学们如何来学? 0717-6397438 S2-307 13617271199 hlyyh@ctgu.edu.cn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多种方式、灵活掌握 学过的内容要记住:要活记不要死记 活记:努力拓宽知识面,把新知识加在原有知识的背景上,融会贯通 0717-6397438 S2-307 13617271199 hlyyh@ctgu.edu.cn
Summary Microorganism and its typ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types and non-cell type microbes Koch’s postulates Louis Pasteur, Robert Koch A Brief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Reference: http://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bv.fcgi?rid=mmed http://www.kcom.edu/faculty/chamberlain/Website/studi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