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外源化学物所致肝脏损伤及机制探讨 刘起展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Advertisements

牛常见病防治 延边综合试验站. 瘤胃积食 一次采食过量劣质、难消化 饲料; 突然改变饲喂方式; 偷食过量精料。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 实 验 7实 验 7实 验 7实 验 7.  了解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 酶促反应中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实 验 目 的实 验 目 的实 验 目 的实 验 目 的.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子任务1 产力异常.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食品分析 实验.
开放实验 切花保鲜和采后生理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一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医学遗传学实验.
微生物菌种保藏.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操作技能-2 长宁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系列课程 主讲人: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综合办/应急办 庄建林 2015 年 8月 28 日.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第三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第四节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
实验二十二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判断.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 测定(p125) 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p112) 三、尿酮体的定性检测(p120)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实验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
一、实验原理 氨基移换酶也称转氨酶,为广泛存在于生物机体内的酶,其作用为催化α-氨基酸的α- 氨基与α- 酮酸的α- 酮基互换。因此在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转氨酶的种类甚多。 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生药理学实验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高血脂症.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幸福一生 昆山市疾控中心 周爱萍 二O一二年三月. 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幸福一生 昆山市疾控中心 周爱萍 二O一二年三月.
水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
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实验四、TinyOS执行机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tinyos执行机制,实现程序异步处理的方法。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离子反应.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实验十四 邻二氮菲吸光度法测定铁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 六、思考题.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卫生毒理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外源化学物所致肝脏损伤及机制探讨 刘起展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整体科研思维和能力 熟悉毒理学整套动物实验过程,全面掌握毒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实验总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整体科研思维和能力 熟悉毒理学整套动物实验过程,全面掌握毒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实验主要内容 本实验以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急性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为例,从如何建立动物急性染毒模型开始,通过检测机体有关肝脏损伤指标及脂质过氧化机制指标,比较、分析肝脏损伤指标与脂质过氧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脂质过氧化是否为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机制之一

脂质过氧化在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技术路线 检测肝脏损伤指标 如ALT和TG 脂质过氧化在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高、中和低浓度 小鼠四氯化碳 急性中毒模型 四氯化碳 处理一定时间 检测脂质过氧化指标 如LPO、GSH和SOD

主要的问题 如何建立四氯化碳急性染毒动物模型? 四氯化碳是否引起肝脏损伤?其损伤是坏死还是脂肪变性? 脂质过氧化是否是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机制之一? 如何撰写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及机制研究报告? 5

综合实验内容和时间安排 七次实验,共20学时,其中 第一次小鼠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模型建立:确定四氯化碳高、中、低3个染毒剂量组,同时设计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灌胃或腹腔注射染毒1次,观察8小时,以建立四氯化碳急性动物染毒模型 第二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检测、比较不同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之间反映肝坏死损伤的指标如血清ALT活性 6

第三次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检测、比较不同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之间反映肝脂肪变性损伤的指标如肝TG含量 第四次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测定:检测、比较不同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之间肝脏过氧化指标如LPO含量 第五次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检测、比较不同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之间肝脏抗氧化酶SOD活性 7

第六次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检测、比较不同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之间肝脏抗氧化剂GSH含量 第七次总结综合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正确分析所有实验结果按照一般论文格式和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8

实验内容一 小鼠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模型建立 9

(一)实验目的 了解化学毒物的剂量选择原则 掌握急性动物染毒模型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选择健康实验动物,根据体重按随机分组方法,将动物随机分成3~4个染毒剂量组和对照组,将受试物一次给予或连续给予一定时间后,了解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或亚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建立急性染毒动物实验模型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逐渐从赤道向两极移动并在末期成为两个子细胞的核心,若染色体受到断裂和损伤,则它们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正常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形成微核,从而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看到微核。

(三)实验步骤(1) 急性染毒:求出四氯化碳急性经口LD50→灌胃分别给予0.0 mg/kg、100mg/kg(1/10LD50)、200mg/kg(1/5LD50)和500mg/kg(1/2LD50)三个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各组动物数10只,雌雄各半→染毒4小时后→颈动脉留血(尽可能采集血样)和取部分肝组织备用

(三)实验步骤(2) 血清制备:将全部动物颈动脉取血处死,用5 mL 离心管尽可能留取血样(不抗凝),室温放置10 min,按6000 rpm离心5 min,轻轻吸取上层血清,备用 10%肝匀浆制备:解剖取出部分肝组织,用冷0.85% NaCl漂洗肝组织,滤纸吸干后,称取1.5 g肝组织,加入冰冷KCl-Tris-HCl缓冲液(pH7.4)15 mL,用组织匀浆器在冰水浴中匀浆,备用

(四)注意事项 不同受试物其染毒剂量不同,根据其LD50或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或通过预实验确定染毒剂量 四氯化碳具有挥发性,可由呼吸道吸收,对人体有一定毒性,操作时应注意 四氯化碳与溶剂橄榄油或植物油必须充分搅拌,需完全均匀溶解后方可染毒 尽可能多采集血样,并防止发生溶血现象,否则会影响血清酶活性测定结果

实验内容二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 15

(一)实验目的 掌握比色法测定血清ALT酶活性方法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急性染毒对血清ALT的影响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ALT在适宜的温度与pH条件下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酮酸,反应至所规定时间后加2,4-二硝基苯肼-盐酸溶液终止反应,同时2,4-二硝基苯肼与丙酮酸中羰基反应,生成丙酮酸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呈棕红色,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计算ALT活性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逐渐从赤道向两极移动并在末期成为两个子细胞的核心,若染色体受到断裂和损伤,则它们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正常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形成微核,从而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看到微核。

(三)实验步骤(1) 1.标准曲线绘制:按下表操作 试剂 空白管 样品管 标准管 血清(ml) 0.1(双蒸水) 0.1(血清) 0.1(标准液) 基质液(ml) 0.5 混匀,置37℃水浴箱30分钟 2,4-二硝基苯肼(ml) 混匀,置37℃水浴箱20分钟 0.4 M氢氧化钠(ml) 5.0 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后,于波长505nm,经空白管调零,测定样品管和标准管OD值

(三)实验步骤(2) 2.样品测定:按下表操作 试 剂 空白管 样品管 标准管 血清(ml) 0.1 0.1(标准液) ALT底物液(ml) 试 剂 空白管 样品管 标准管 血清(ml) 0.1 0.1(标准液) ALT底物液(ml) 0.5 混匀,置37℃水浴30 min 2,4-二硝基苯肼(ml) 混匀,置37℃水浴20 min 0.4 mol/L氢氧化钠(ml) 5.0 混匀,室温放置10 min后,于500 nm波长处,经空白管调零,测定样品管和标准管吸光度值

3.计算: ALT活性(U/ml血清)=(样品管OD值/标准管OD值)×57 U/0.1ml 4.意义: 化学性肝损伤,引起ALT明显增高。将不同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

(四)注意事项 测定结果超过150 U时,应将样本稀释后再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血清中的ALT在室温(25℃)可保存2 天,在冰箱(0~4℃)可保存1周,冰冻(-25℃)可保存1月

实验内容三 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 22

(一)实验目的 掌握异丙醇-正庚烷抽提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肝组织TG含量方法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急性染毒对肝脏TG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用异丙醇-正庚烷抽提肝组织TG,经氢氧化钾皂化后生成甘油,甘油被过碘酸钠氧化生成甲醛,甲醛与乙酰丙酮在氨离子存在条件下加热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1,4二甲基吡啶(Hantgsch反应),显色程度与样本中甘油三酯含量成正比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逐渐从赤道向两极移动并在末期成为两个子细胞的核心,若染色体受到断裂和损伤,则它们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正常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形成微核,从而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看到微核。

注意:加入抽提剂后,应充分摇匀,使蛋白不成块状 (三)实验步骤 按下表操作 试 剂 空白管 样品管 标准管 10%肝匀浆(ml) 0.2(匀浆缓冲液) 0.2 0.2(TG应用液) 抽提剂(ml) 2.5 注意:加入抽提剂后,应充分摇匀,使蛋白不成块状 0.08N硫酸(ml) 0.5 混合器上振摇15 s,静置分层后,准确吸取各管上层液0.3 mL于另一套试管中 异丙醇(ml) 1.0 皂化剂(ml) 0.3 混匀,置65℃水浴3 min(或56℃水浴5 min) 氧化剂(ml) 显色剂(ml) 充分混匀,置65℃水浴15 min(或56℃水浴25 min),取出冷却后于420 nm波长处,经空白管调零,测定样品管和标准管吸光度值

3.计算: 4.意义: 正常肝组织中含一定量TG,当肝组织发生脂肪变性时,肝TG含量明显增加。一般来说,肝TG含量越高,说明肝组织脂肪变性损伤程度越大

(四)注意事项 本法如用沸石合剂或氧化铝吸附样本中的磷脂及甘油,则去除样本中原有的磷脂和甘油效果更好,测定结果更准确 本法线性范围高达5.56 mmol/L,TG含量过高时,需将样本用匀浆缓冲液稀释后再测定

实验内容四 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 含量测定 28

(一)实验目的 掌握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肝组织LPO含量方法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急性染毒对肝脏LPO的影响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LPO与组织蛋白经加热变性共沉淀后,在酸性环境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共热,由于2分子TBA与1分子的LPO缩合成1分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于535 nm波长处比色定量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逐渐从赤道向两极移动并在末期成为两个子细胞的核心,若染色体受到断裂和损伤,则它们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正常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形成微核,从而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看到微核。

用力振动充分混匀、塞盖、置95℃水浴60 min,水浴取出后,自来水流冷却 (三)实验步骤 取带塞比色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试 剂 空白管 样品管 标准管 10%肝匀浆(ml) 0.2(匀浆缓冲液) 0.2 0.2(TEP应用液) 8.1% SDS(ml) 醋酸盐缓冲液(ml) 1.5 0.8% TBA(ml) 蒸馏水(ml) 0.6 用力振动充分混匀、塞盖、置95℃水浴60 min,水浴取出后,自来水流冷却 正丁醇-吡啶(ml) 5.0 充分振荡1 min,转入另一离心管,以3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532 nm波长处,经空白管调零,测定样品管和标准管吸光度值

3.计算:

4.意义: 多种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可引起体内自由基增多或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从而使机体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组织LPO含量升高 分析比较不同染毒剂量组与对照组组织LPO含量的变化,观察外源化学物对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四)注意事项 在LPO与TBA反应显色过程中,要求在沸水浴中加热,操作小心以避免沸水烫伤 为使反应完全,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振摇混匀

实验内容五 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35

(一)实验目的 掌握核黄素光照比色法测定肝组织SOD酶活性方法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急性染毒对肝脏SOD酶活性的影响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核黄素光照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生成亚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与氨基苯磺酸和N-甲萘基二氨基乙烯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而SOD可抑制此反应,根据抑制率高低,计算SOD活性。因CuZn-SOD在1~2 mmol/L NaCN存在下完全失活,而Mn-SOD活性不变,故在测定体系中,根据NaCN存在与否,可测出总SOD(T-SOD)和Mn-SOD活性,从而计算出CuZn-SOD活性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逐渐从赤道向两极移动并在末期成为两个子细胞的核心,若染色体受到断裂和损伤,则它们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正常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形成微核,从而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看到微核。

(三)实验步骤(1) 按下表操作 试 剂 Mn-SOD T-SOD 对照管 测定管 样品(ml) A(蒸馏水) A 试剂A(ml) 1.0 试 剂 Mn-SOD T-SOD 对照管 测定管 样品(ml) A(蒸馏水) A 试剂A(ml) 1.0 试剂B(ml) 30℃,距离6 cm,光照5 min 试剂C(ml) 2.0 30℃水浴20 min,于550 nm波长处,以蒸馏水调零,测定对照管与测定管吸光度值

3.计算: 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1 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一个亚硝酸盐单位 组织匀浆中SOD活性(U/mg蛋白)为 组织匀浆蛋白含量按Lowry方法测定

4.意义: SOD是细胞内重要抗氧化酶,在清除自由基、拮抗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伤及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上均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组织样本SOD活性不同,当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引起组织中SOD活性降低,使机体不能及时有效清除体内过多活性氧(ROS)自由基,从而引起机体产生过氧化性损伤

(四)注意事项 NaCN是剧毒物质,操作时要小心,并妥善保管好 因SOD活性是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而计算的,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程序操作,控制操作时间,否则影响实验准确性

实验内容六 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42

(一)实验目的 掌握DNTB法测定肝组织GSH含量方法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急性染毒对肝脏GSH的影响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GSH和5,5’-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NTB)作用生成5’-硫代二硝基苯甲酸阴离子,呈现较稳定的黄色,在41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并与相应处理的GSH标准比较,即可求得样本中GSH含量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逐渐从赤道向两极移动并在末期成为两个子细胞的核心,若染色体受到断裂和损伤,则它们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正常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形成微核,从而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看到微核。

充分混匀,使蛋白变性,3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套试管 (三)实验步骤(1) 按下表操作 试 剂 空白管 样品管 标准管 10%肝匀浆(ml) 0.3(匀浆缓冲液) 0.3 0.3(GSH标准液) 偏磷酸溶液(ml) 4.7 充分混匀,使蛋白变性,3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套试管 上清液(ml) 2.0 Na2HPO4溶液(ml) DNTB溶液(ml) 1.0 充分混匀,迅速于412 nm波长处,经空白管调零,测定样品管和标准管吸光度值

3.计算:

4.意义: GSH是细胞内重要抗氧化剂,在清除自由基、拮抗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伤及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上均具有重要作用。当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产生过多自由基时,GSH在消除自由基过程中,自身被氧化成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所以组织细胞内GSH水平可反映体内抗氧化水平

(四)注意事项 加入偏磷酸溶液使蛋白变性完全,在吸取上清液时,操作轻,勿吸到底部沉淀 加入DNTB溶液显色后,应在15 min内比色完成,否则,由于裉色而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内容七 总结综合实验 49

探讨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与脂质过氧化之间的关系 应用统计学方法正确分析所有实验结果 探讨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与脂质过氧化之间的关系 揭示四氯化碳引起肝脏损伤的机制 按照一般论文格式和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50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剂量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及脂质过氧化 四氯化碳(mg/kg) 指标 100 200 500 血清ATL 肝TG 100 200 500 血清ATL 肝TG 肝LPO 肝SOD 肝GSH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