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毒案例探討與食品保存法 報告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麥片葡萄乾餅乾. 1. 材料: 項目份量負責人項目份量負責人 奶油 240 克 低筋 麵粉 3杯3杯 細糖 1杯1杯小蘇打 2 茶匙 蛋 2個2個肉桂粉 2 茶匙 燕麥片 4杯4杯鹽 1/2 茶匙 葡萄乾 2杯2杯藍姆酒 1杯1杯.
Advertisement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餐飲衛生與安全 第四章 病原性與細菌性 食品中毒. 學習目標 認識導致病原性與細菌性食品中毒 之菌種 了解細菌產毒之機制 學習如何避免病原性與細菌性食品 中毒.
指導老師 : 黃顯宗 教授 組員 : 曾予妏 黃靖蓉 林祺洪 洪堂駿 楊聖 劉奕云 康浩嘉 陳建宏.
第八章 膳食與營養 第三節 食品安全與衛生 Food Sanitation. 一.食品固有 指食品本身成分含有天然有毒有害物質, 如河豚含河豚毒素、毒蕈含的有毒成分 等。天然的食品毒素,實際上廣泛存在 於動植物體內,所謂 “ 純天然 ” 食品不一定 是安全的。 二.食品污染 指人們攝入各種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
微生物病例讨论一 06 本科二班第一组 (黎月桃 孔秀娟 梁润娣 聂敏 李桂演 陈淑如 邓奇 马文彬 马绵伟 潘耀成 陈梓涵)
國立霧峰農工食加科 陳純慧 淺談食品中毒 日期 (Date):94 年 11 月 14 日 地點 (Place): 教務處會議室 指導老師 (Teacher): 邱秀英 老師 報告者 (Reporter): 陳純慧
食品中毒概論 新竹縣政府衛生局 食品衛生科:陳玉真.
吃的安全嗎? 認識食物中毒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專任助理 陳玉珊.
食品安全: 微生物中毒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2.
黃秋容 江駿隆.吳培文.魏廷勳.趙麗琦.黃于庭
食品安全(1): 微生物中毒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0.
餐飲供應規範 立德大學 食品餐飲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孫藝玫.
食品中毒概論.
傳染力超強的諾羅病毒 護理師:涂鈴淑.
食品中毒概論.
即 時 看 板 生活小叮嚀~ 國際重要疫情資訊 more 國際旅遊資訊 more 日期:2011/8/5 國際沙門氏菌感染症概況
食物中毒I 版權聲明: 本作品由國立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所 蘇建國老師及游智翔編製,並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預防食品中毒 餐飲管理科 授課老師:李文秋.
香港常見的傳染病 4C 9 江淑芳.
學校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處理流程 很多時候,簡報者須為某些對該主題或專業用語不熟悉的聽眾們準備一些技術性的材料,這些材料有時很複雜又繁複,而以下由卡內基訓練®所提供的幾項要項則可幫助你有效率的準備這些技術性材料。  請考慮有多少時間可使用,並準備組織這些材料。縮小主題的範圍,將簡報分為簡單明瞭的幾個片段,然後依邏輯漸進,維持主題焦點,最後並將該簡報做個總結,重複主要的步驟,或做個邏輯性的總結。
103年01月10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11 菜 1 照燒雞 行政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 (Food Good Hygienic Practice, GHP)
餐飲衛生操作實務 范思美營養師
102年優良餐飲業者分級暨食品業者 衛生自主管理標章認證計畫 含廚師良好作業規範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可怕的 腸病毒 黃彥云
報告單位:台北縣政府衛生局 報告人:黃敬堯
學校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處理流程 很多時候,簡報者須為某些對該主題或專業用語不熟悉的聽眾們準備一些技術性的材料,這些材料有時很複雜又繁複,而以下由卡內基訓練®所提供的幾項要項則可幫助你有效率的準備這些技術性材料。  請考慮有多少時間可使用,並準備組織這些材料。縮小主題的範圍,將簡報分為簡單明瞭的幾個片段,然後依邏輯漸進,維持主題焦點,最後並將該簡報做個總結,重複主要的步驟,或做個邏輯性的總結。
食品中毒 主講人 新竹縣衛生局 江松福.
病 毒 性 肝 炎.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諾羅病毒疫情概況
食品安全知多少.
需要大掃除.
102年12月9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菜 1 梅干扣肉 行政 10
103年02月13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菜 1 鮮炸鯖魚片 行政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從「頂新」事件談健康飲食 2014/10/13.
肉類的防腐劑--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必要之惡」
食品中毒防治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 食品衛生科前科長 林秀勤
常見的傳染病.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校園食品衛生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李明宗.
食品衛生與安全.
2-2細菌性食物中毒.
食品科學概論.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與預防 細菌性食物中毒 2018/9/20 食物中毒與預防.
諾羅病毒(NOROVIRUS).
亞硝酸鹽及硝酸鹽 (nitrite and nitrate)
食品微生物與食品安全報告 如何降低腸炎弧菌中毒事件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控制空氣保存 Preservation by Controlled Atmosphere
認識食品中毒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 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 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它有
電信499之亂 4G吃到飽 員工睡不飽 配合第3冊第6章、第4冊第2章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鹽類-氯化鈉 組員: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黎明國中廚房衛生教育 題目: 如何做好餐飲衛生 主講人: 彰化縣員林合作農場 陳秀雯 營養師.
◎福利社 99.1中國科技大學新竹分部餐飲業食品衛生檢查結果 — 第 8 週
國立中正大學 服務學習提案時程說明會 通識教育中心 106/9/1.
文光國小 廚房衛生教育 預防食物中毒 楊尚凡 營養師
一、前言 日常生活使用的水量中,廁所沖洗約佔35%。 再生水的利用 沖洗廁所、清洗車輛、噴灑街道、空調、消防 、景觀用水及河川湖泊補充水等。
理想的進食時間分配 律敦治醫院營養部.
廚房衛生安全管理與食物中毒之預防.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禽流感.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102年度 公文整合及線上簽核系統維護案 一般承辦人教育訓練 日期:102年12月26日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食品中毒案例探討與食品保存法 報告人:

何謂食品中毒: 食品中毒係指因攝食污染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化學物質或其他毒素之食品而引起之疾病,主要引起消化系統之不適,如嘔吐、腹瀉、腹痛等之症狀。 依流行病學及美國疾病防治中心以往採用之定義,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發生相同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他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或急性化學性中毒時,雖只有一人,也可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食品中毒依致病原因分類 細菌性食物中毒 天然毒素食品中毒 化學性食品中毒

常見餐飲業引發食品中毒之主要處理不當原因計有: 1、 冷藏不當。      2、調理後至供膳時間過長。 3、受污染者接觸 4、冷熱處理不當。 5、保溫儲存不當。 6、生熟食品交互污染。 7、原料不潔。

常見致病菌汙染途徑、中毒症狀及預防的方法 一、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污染途徑:此菌常存於海水中,因此生鮮魚貝類常感 染此菌。   易污染食品:生鮮魚貝類、海產類或受其二次污染的 其它食品。   中毒症狀:腹痛、下痢、噁心、嘔吐、發燒。 預防方法: 1. 將易污染食品,利用自來水淋洗,可去除該菌(魚貝類在淡水中沖洗1~4分,約可去除90%的腸炎弧菌)。 2. 充份加熱滅菌(80℃,20~30分或100℃ 1~5分)。 3. 冷藏(此菌在10℃以下不生長且易致死)。 4. 不吃生鮮海產類食物。 5. 避免二次污染(如:病原菌污染了菜刀、砧板、抹布、器具或手指、再間接污染食品,稱二次污染)

常見致病菌汙染途徑、中毒症狀及預防的方法 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污染途徑:1.工作者手上有化膿傷口污染食品。         2.牛的乳腺發炎而污染牛乳及乳製品。   易污染食品:乳及乳製品、肉及肉製品、魚及魚製品。   中毒症狀:腹痛、下痢、噁心、嘔吐、腹部痙攣、血壓下降。   預防方法: 1. 低溫冷藏(因本菌在10℃以下無法生長)。 2. 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有化膿傷口的工作人員接觸食品)。 3. 小心防止鹽、糖漬品的污染(製造過程戴手套)。

常見致病菌汙染途徑、中毒症狀及預防的方法 三、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   污染途徑:此菌廣泛存於自然界,土壤、灰塵中都可能存在。   易污染食品:大都與澱粉性食品有關,如豆腐、生米、調理米製品、馬鈴薯等。   中毒症狀:腹痛、下痢、噁心、嘔吐、高燒、頭痛、頭昏眼花。   預防方法: 1. 食品調理好立即食物,避免於室溫下長期存放。 2. 食物如不立即食用、應冷藏於7℃以下,或熱藏於60℃以上。

預防食物中毒的四大原則 清潔:食物應徹底清洗,調理及貯存場所、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工作人員衛生習慣良好 。 迅速:食物要儘快處理、烹飪供食,做好的食物也應儘快食用。 加熱與冷藏:超過70℃以上細菌易被殺滅,7℃以下可抑制細菌生長,-18℃以下則不能繁殖。所以食物之調理及保存應特別注意溫度控制。 避免疏忽:餐飲調理工作,按部就班謹慎行之,遵守衛生原則。 不管做什麼事,開始最重要,所以必須要記得在開始烹飪前,一定要把手部徹底洗乾淨。另外,餐具、砧板、抹布等廚房用品應該以水或漂白水洗淨,砧板在洗乾淨後晒太陽也很有效。抹布必須經常用肥皂或清潔劑充分洗乾淨後保持乾燥,不然消毒過的餐具再用髒的布來擦,反而會功虧一簣的。烹調人員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如果有傷口或膿瘡,切勿調理食品,不然傷口或膿瘡裡的細菌會污染食品而引起食品中毒。選購食品原料應注意安全、衛生、清潔,購入後應即分類處理清洗,並注意保存,以免受到老鼠、蟑螂、蒼蠅等病媒的接觸而造成污染。

餐飲業應努力之方向 (1) 加強餐飲衛生自主管理 (1)    加強餐飲衛生自主管理 營業前:徹底檢視人員衛生、採購、驗收、前處理、刀工、調理烹飪、火侯、盤飾、配膳、洗滌、貯存等衛生。 營業中:加強檢視操作人員衛生。 關 門:廚房衛生、設備衛生、環境衛生等。

餐飲業應努力之方向 (2) 強化產品品質管理 五大觀念: a. 水活性:水活性低的產品較安全。 b. 酸鹼度:pH在4.6以下的產品較安全。 (2)    強化產品品質管理 五大觀念: a. 水活性:水活性低的產品較安全。 b. 酸鹼度:pH在4.6以下的產品較安全。 c. 手操作頻率:應盡量少用手,應多以機器替代。 d. 冷凍、冷藏溫度的要求。 e. 熱藏溫度的要求。

餐飲業應努力之方向 (3)    加強從業人員教育訓練,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餐飲業應有詳細之員工教育訓練計畫書,並於員工空暇時辦理教育訓練,以強化從業人員專業素養。

餐飲業應努力之方向 (4)    加強廚房設備功能,減少因人為疏忽可能造成的傷害,訂定機器設備衛生管理及操作準則,並確實劃分污染區、準清潔區及清潔區,以減少因人為疏忽可能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

案例:民眾食用外燴菜餚中毒 1.中毒案件之概要: (1)攝食時間:民國96年9月14日下午8時; (2)攝食地點:嘉義縣東石鄉龍港村民宅; (3)攝食人數:100人; (4)中毒人數:3人; (5)死亡人數:0人; (6)原因食品:海鮮食品(香螺)。

2.案件之發生: 嘉義市衛生局於9月15日中午12時接獲嘉義基督教醫院通報有1名疑似食品中毒之民眾至醫院求診,衛生局隨即派員前往調查,係嘉義縣民委請林姓廚師至自宅辦理外燴,席開50桌,菜色大 致相同,但其中10桌以白鯧醋魚、香螺、冷凍龍蝦取代另外40桌的蛟狗魚、鰻片、紅蟹筍。發生中毒之民眾皆集中於白鯧醋魚、香螺、冷凍龍蝦之十桌。中毒之3人除一人因症狀較重至醫院診治,其餘二人因症狀較輕已自行服藥。

3.患者症狀 (1)潛伏期:13小時 (2)症狀:嘔吐、腹瀉。 4.病因物質、原因食品及污染來源 (1)病因物質: 食餘檢體之香螺中檢出K6型腸炎弧菌,且菌數高達1.1×105MPN/g。患者肛門拭子檢體檢出K6型腸炎弧菌。 (2)原因食品及汙染來源: 該廚師當日供應的海鮮皆當日上午購自東石魚市場,於外燴之地點清洗、烹調。當日天氣炎熱,宴席之海鮮未能妥善冷藏,腸炎弧菌很容易繁殖到足以引起中毒的數量,再加上加熱的溫度及時間不足,故造成此次食品中毒。

5.案件處理措施: 嘉義市衛生局於案發受後即前往醫院採集檢體及調查,並將速報單電傳至嘉義縣衛生局,請其接續調查外燴場所及廚師。 又本案業者涉嫌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經嘉義縣衛生局移送嘉義地方法院檢查署偵辦,經法院判處該名廚師拘役30日。

6.預防方法: (1)宴客場地最好找大禮堂或活動中心等室內場所,如需以室外,則盡量遠離垃圾集中地且應搭棚,不但要有頂蓋,亦要將車輛來往較多的一方以棚布全部圍起。 (2)食物製作場地最好找室內場所,如需要在室外製作,應遠離垃圾集中地且應搭棚,不但要有頂蓋,且四周亦應全部圍起以免塵土飛揚,污染食物,地面應保持乾燥,污水或洗滌水應直接排留到下水道或水溝中。 (3)器皿、盤、盅、碗、碟、杯、匙,在使用前、使用後皆須清洗乾淨,不可用洗衣粉洗,洗後須加以消毒。 (4)公共場所應使用公筷母匙。 (5)砧板要具多塊,使用白色塑膠砧板來調理不再加熱即可食用之食品及水果,以與須加熱再食用之食品,分開使用砧板,以避免相互汙染,並在砧板邊緣上作不同記號加以區別。

(6)原料處理: ■食物應放桌上或架子上,不可放置地面上。 ■生、熟食必須分開放置,以免交互污染。 ■油炸食物後,不可用報紙吸油,應以漏油盆來瀝乾油。 ■生鮮魚肉類不可任意置放室溫中,應盡速調理,必要時以冰塊加以覆蓋保鮮。 ■食物應完全煮熟才供應。 ■罐頭食品應選擇具有衛生署查驗登記字號者,如為低酸性食品,如鮑魚罐頭、螺肉罐頭將罐頭上面的灰塵、污物去除,以清潔無生銹之銳利開罐器打開後,倒入乾淨之容器內。罐頭如有膨脹、生銹、嚴重凹罐、內部脫錫、脫漆應毀棄,不可供食用。 ■冷盤食品以不供應為原則,因外燴沒有足夠之冰箱,且易污染,最容易造成問題。

7.不適宜外燴菜餚之菜單: 因為外燴地點一般皆缺乏冷藏設備,用水又不方便,因此建議易腐壞、且污染之食品盡量不要在菜單上出現,列舉不適合外燴之菜如下:五味九孔、六味九孔、九孔生魚片、龍蝦沙拉、龍蝦盤、白醋龍蝦、五味冷盤、富貴轉皿、七星冷盤、冷盤、賜喜拼盤、生魚片。 8.廢棄物應分門別類,以備有蓋子的垃圾筒加以收集。

9.水果以供應洗滌清潔之整粒水果為佳,若要切片者,務必使用專用之刀具、砧板。若先調理務必以塑膠膜覆蓋,並以食用冰塊保鮮。為平衡菜式之營養均衡,應多供應各項應時水果。 10.果汁、汽水飲料以紙杯為佳。 以上之問題有待外燴從業人員在各方面之配合,宜多舉辦各類講習會讓外燴負責人、廚師以及工作人員皆有機會接受再教育,多汲取餐飲有關之衛生安全知識,期使我餐飲衛生水準能夠更進步,國人能夠更健康

謝謝聆聽 資料來源 :http://food.doh.gov.tw/food_how/book_7_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