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第一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宋 璐 璐 章丘市黄河中学. 人的生 活需要 营养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消化系 统的组 成 食物的 消化 营养物 质的吸 收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膳食纤维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叶绿体(chloroplast) 一、叶绿体的形态 二、结构与化学组成 三、叶绿体蛋白的定位 四、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人体 外界环境 物质和能量 人体内 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新陈代谢.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1、小明不爱吃蔬菜,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他体内可能是缺少(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营养物质.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生物的新陈代谢.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第一节:食物与营养.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人数 挑食 偏食 爱吃肉不爱吃青菜 不吃早饭 有时间才吃早饭 暴饮暴食 口味偏咸 喜欢吃油炸的食品 以水果代替蔬菜 爱喝饮料.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植物和我们.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龙泉中学 田祥勇.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7 光合作用.
新课导入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
4 细胞代谢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五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有机物,它们以植物 或别的动物为食,从 中获得营养物质。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③佝偻病是缺____或_______引起的,夜盲症是缺________引起的.
合 光 华侨中学 作 用 制作人:凌 通.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莒县四中生物组 何建坤.
第4节 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08、12、14.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实验、资料分析、探究等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 授课教师:申文国.
ATP SLYTYZJAM.
新陈代谢与ATP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生物组 陈丽芳.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生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 课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反应式及 各元素的去向 光合作用的 概念、意义 课 堂 小结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呼吸作用 SLYTYZJAM.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细胞的基本结构 山东省实验中学生物组 张恩然.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生化課程整理作業 CH21 Part 1 第22組 0993B003陳懌亭 0993B027郭淑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知识结构 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物的营养 生命的延续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 第一节要点分析 ] 光合作用的器官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与自然界关系 ——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重点) (重点和难点) (了解)

光合作用的器官 1、 了解光作用的概念和公式 2、 了解叶的结构 3、 掌握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1、 了解光作用的概念和公式 2、 了解叶的结构 3、 掌握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1)要求能对照书中P223,图4—2,熟记每一 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2)会填叶绿体结构图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有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概念: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有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能 叶绿体 6CO2 + 12H2O C6H12O6 + 6O2 + 6H2O

光合作用在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进行 2、叶片的结构:(P222图4-1) 结构 特 点 表皮 上表皮 特 点 表皮 上表皮 均由无色透明的扁平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细胞外壁厚,有角质层,表皮细胞有许多气孔 下表皮 叶肉 栅栏组织 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内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 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叶脉 由维管束组成,其中木质部在上,韧皮部在下,两者间有微弱的形成层,有的叶脉中还有机械组织支持

3、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P223图4-2) 有两层膜包被 内部有基粒——绿色的圆柱状片层结构(几十个) 基粒:由许多扁平状的类囊体重叠而成 类囊体:双层薄膜构成,叶绿素分布在其上 液态的基质: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这是进行光 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的过程,结合P224,图4—3,能讲清光反 应的条件和进行的场所;光反应的过程和光反应 的结果 应的条件和进行的场所;暗反应的过程和暗反应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

包括两个前后相继、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过程 ——光反应和暗反应 1、光反应 反应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中 反应条件:光 具体过程(P224,图4-3) 第一步: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 第二步: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反应结果:

第一步: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 吸收: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激发出一个高能电子, 而成为活化叶绿素分子; 传递:高能电子被传递出去 活化了的叶绿素分子向周围水中夺回电子(因失去一个电子具有极强夺回电子的能力)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准备再次激发 转换:完成了从光能转变成电能的反应

活化了的叶绿素分子具有极强夺回电子的能力,它向周围水中夺回电子,促使水光解, 2H2O 4[H] + O2 4H+ + 4e+ + O2 第二步: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活化了的叶绿素分子具有极强夺回电子的能力,它向周围水中夺回电子,促使水光解, 2H2O 4[H] + O2 4H+ + 4e+ + O2 光 叶绿素 电子传递:氧气释放;e被活化叶绿素夺去; H+ + 高能电子+ 氧化型酶Ⅱ(NADP) 还原型辅酶Ⅱ(NADPH)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贮于NADPH中) 光合磷酸化: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使 ADP + 磷酸 ATP(贮存化学能) ADP和NADPH继续传递,参与暗反应的过程。

光反应结果: 叶绿素吸收光能,在酶的作用下,水被光解,生成氧气,光能经过复杂的换能作用,产生ATP和NADPH,供暗反应使用。

2、暗反应 反应条件: 不需要光(在光条件下也能进行) 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反应特点:是酶促反应 反应过程:三个阶段 暗反应的结果: 生成有机物

第一步:二氧化碳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 从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第二步:二氧化碳的还原(在基质中) 生成两个稳定的三碳化合物(由光合作用产生的 NADPH和ATP提供氢离子和能量完成还原) 第三步:产糖和再生 一小部分三碳化合物在ATP和多种酶作用下,被 NADPH还原,产生六碳糖,再转化成蔗糖和淀粉,完 成生成有机物的过程; 大部分三碳化合物重新生成五碳糖,可继续再去 固定新的二氧化碳,使暗反应不断循环。

光反应 暗反应 与光的关系 必须在光下进行 与光无直接关系,在暗处和光下均可进行 与温度的关系 与温度无直接关系 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反应部位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能量转变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贮能物质与释放物质 形成ATP、NADPH、水光解释放氧气 形成糖类,并有水生成

NEXT 光合作用与自然界的关系 1、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都是光合作用利用自然界中的无机物造成的,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生命世界 2、捕获太阳能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光合作用贮存的太阳能 3、保护环境 光合作用维持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4、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NEXT

[第二节知识点分析 ] 营养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重点) 均衡营养和膳食调配

营养 1、理解营养和营养素的的概念 (知道营养方式、六大类营养素) 2、理解各类营养素的主要作用(重点学习VA、VD、VB1、VB2、VC的作用)

1、营养方式: 自养 腐生 异养 寄生 摄食:高等动物获取食物的方式

2、六大类营养素 糖类、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 构成物质 能源物质 调节物质 糖类、脂类、 维生素、 蛋白质 无机盐 蛋白质、 糖类、脂肪、 无机盐、水 糖类、脂类、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 构成物质 能源物质 调节物质 (根据作用不同)营养素

糖类的营养作用 1、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一克葡萄糖彻底氧化释放17138 焦耳能量 2、合成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组成成分 脂类的营养作用 1、人体的补充能源和贮备能源 每克脂肪彻底氧化可释放38000焦耳能量 2、细胞膜和脂肪组织的组成成分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生物体主要的组成物质和修补物质 蛋白质每日每时都在不断地更新 2、食物中蛋白质是必须氨基酸的唯一能源 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有8种不能自制——必需氨基酸 3、能源物质 每克蛋白质分子彻底氧化能释放17138焦耳能量

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在调节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余种,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 在动物体内,只有VD能合成 生理功能各异,含量不足或过多均会引起疾病 VA:夜盲症 VD:佝偻病、成人骨软化 VB1:脚气病、神经炎 VB2:口角炎 VC:坏血病 (P230页,表4-2)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以人体为例) 1、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结合P231,图4-6,掌 握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功能 2、分清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理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里的消化 知道食物经过几个器官后的变化 3、营养的吸收 (重点:小肠适应消化吸收的特点)

1、人体的消化系统(P231图4-6) 消化腺: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和肛门 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 胰腺(在消化管外) 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在消化管壁内) 消化腺:

2、食物的消化 机械消化:依靠牙咀嚼、舌搅拌以及消化管壁肌肉收 缩和蠕动,把食物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并向前推进。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 充分分解,最终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 子物质 两种消化同时进行,互相协调

部位 消化腺 消化酶 消化结果 口腔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 胃 胃液 胃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 小肠 胰腺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胰(肠)脂肪酶 、淀粉酶、蛋白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脂肪→脂肪酸+甘油 肠腺 肝脏 胆盐、胆色素、无消化酶 脂肪乳化成微滴

3、营养成分的吸收 (1)营养成分吸收位置: 口腔和食管不吸收营养成分 胃只能只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等 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小肠粘膜向内开成许多环状皱褶,使小肠吸收面 积增加3倍 环状皱褶又具有大量的绒毛,使小肠面积增大30倍 (2)小肠适应吸收的结构特征 十二指肠:约25--30厘米 空肠:占2/5 回肠:占3/5 5-7米 无明显界限 小肠粘膜向内开成许多环状皱褶,使小肠吸收面 积增加3倍 环状皱褶又具有大量的绒毛,使小肠面积增大30倍 每根小肠绒毛表面排着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每个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上又有1000-3000要微绒毛,又使吸收面积扩大600掊

三、均衡的膳食 1、能讲出均衡膳食的概念 2、掌握合理膳食的调配原则 既能满足生理上对营养的需要,又可避免因膳食结构的比例失调,以及营养素供给过多或过少所引起的疾病。 (重点)

2、膳食的调配 食物种类要多样化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动物性食物和纯热能性食物食用不宜过多 膳食的容量要适当 粗细要搭配 油脂要适量、食盐要限制、甜食要少量 三餐要合理:早、中、晚餐各占全日总热量的30%、40%、30%

课 后 小 结

重、难点: 叶绿体的结构(难点)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难点) 食物的消化(和消化腺联系) 均衡的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