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电路原理》 课程的地位和性质 课程的特点 《电路原理》课程是电气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非常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如《电子技术》、 《电机及拖动》 、《自动控制》等的基础。学习电路原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特点 理论性强,方法多,建立在良好的数学(线性代数方程组、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复数、傅立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物理(电压、电流、功率、电荷、磁通等)基础上
教材和参考书目 要求 内容的总体介绍 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实验成绩+考试成绩 电阻电路(1,2章) 动态电路(3,4章) 预习、笔记、作业、纪律 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实验成绩+考试成绩 内容的总体介绍 电阻电路(1,2章) 动态电路(3,4章) 正弦非正弦电流电路(5,6,7,8章) 复频域分析(9,10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 × × 教材和参考书目 周守昌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电路原理》 邱关源 《电路》;李瀚荪 《电路分析基础》 彭扬烈主编《电路原理(第2版)教学指导书》
第一章 基尔霍夫定律和电阻元件 本章主要内容 电路模型 两个基本点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基尔霍夫定律 (拓扑约束) 两类约束关系 第一章 基尔霍夫定律和电阻元件 本章主要内容 电路模型 两个基本点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基尔霍夫定律 (拓扑约束) 两类约束关系 元件特性(元件约束) 基本电路的求解(应用)
(4)树立用电路基本定律分析电路的观念。 (1) 掌握理想元件、电路模型、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等概念; 基 本 要 求 (1) 掌握理想元件、电路模型、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等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牢固掌握和熟练应用元件(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电流定律; (4)树立用电路基本定律分析电路的观念。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实际元件用模型来表征的概念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实际元件用模型来表征的概念 实际电路元(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线圈、干电池、晶体管,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铝电解电容器 金属化聚酯膜电容器 发电机
严格来说,每一个实际电气器件工作时,可能同时存在三种电磁现象: (1)消耗电能:如发热、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可逆转为电能; (2)供给能量 :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电路; (3)建立磁场: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可逆转为电能; (4)建立电场:电能转化为电场能量,可逆转为电能; 几种电磁现象交织在一起,难以用严格的数学表达式描述。但在特定情况下,有主次之分。
理想电路元件(又称集中参数电路元件):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足够准确的反映实际元件主要电磁性能的理想化元件。 每种理想电路元件只呈单一电磁现象,其电压电流关系可用严格的数学表达式描述。 即,将每一种性质的电磁现象用一理想电路元件来表征,有如下几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2)电容——反映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特征。 1)电阻——反映消耗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 2)电容——反映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特征。 3)电感——反映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特征。 4)电源元件——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每种理想元件都有明确的数学表达式,便于分析。
二. 实际电路用电路模型来表征的概念 1、什么是电路? 若干个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叫做电路(circuit)。 电路也称为电网络或网络(network)
2. 实际电路举例 1. 电力系统 作用: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 2. 收音机 作用: 传输或处理各种电信号(signal)
3.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 便于用数学的方法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 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 科学抽象 模型化
电路分析研究的对象是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手电筒电路 导线 电池 开关 灯泡 电路分析研究的对象是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实际电路 电路模型
三. 集中参数电路 (lumped circuit) 1.集中参数元件 判断:电路的部件及电路的各向几何尺寸远 小于电路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处理:认为能量损耗、电场储能、磁场储能 分别集中在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 感元件中进行,这样的元件称为集中 参数元件。 2.集中参数电路:由集中参数元件构成的电路。
同一个实际电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可以 抽象成不同形式的集中参数电路模型 一个实际线圈的理想化模型 线圈的直流模型 线圈的低频模型 R 线圈的直流模型 L R 线圈的低频模型 C L R 线圈的高频模型
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4个步骤: 1. 对实际器件电磁特性和实际电路功能的分析 2. 问题建模 3. 模型分析 4. 将分析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