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代辞赋
目 录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及其文体特点 第二节 汉代辞赋的形成期 第三节 汉代辞赋的全盛期 第四节 汉代辞赋的转变期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及其文体特点 一、赋的起源: 关于赋的起源,论者观点纷纭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源说和多元说两大体系。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及其文体特点 一、赋的起源: 关于赋的起源,论者观点纷纭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源说和多元说两大体系。 古人论赋,多持一元说,主要有四种观点:
1、谓赋源于诗。最早持这种观点的是班固。他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2、谓赋源于诗、骚。 《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3、谓赋源于诸子杂文及纵横家。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
4、谓赋源于“不歌而诵”的赋诗传统。《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以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多元论者认为,赋是多种文体、整个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从现在所见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荀子有赋十篇,现存礼赋、智赋、云赋、蚕赋、针赋五篇,是用通俗“隐语”铺写五种事物。但这时赋体还处在萌芽阶段,赋体的进一步发展当受到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散文和新兴诗体楚辞的影响。
赋与诗的区别: 诗尚含蓄精练,故篇幅大都短小;赋则尚铺排宏丽,篇幅大都宏大。 刘熙载《艺概》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二、赋的分类: 1、骚体赋:是一种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的赋,这类作品一般称称为“辞”、“骚”或。如贾谊的《吊屈原赋》等。
2、大赋:是一种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的赋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 3、抒情小赋:是一种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文辞清丽的赋作。如扬雄《酒赋》,张衡《归田赋》。
三、汉赋繁荣的表现 作家作品众多。 内容丰富多彩。 汉赋是汉代作家精力之所萃。
四、汉赋的发展流变: 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 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此外还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第二时期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 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普遍特点是歌颂夸耀于前,又讽谕劝戒于后,而这两者统一在一篇作品中,因而造成了这些汉代大赋思想内容的复杂性。 长信宫灯(西汉) 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第三时期东汉中叶至东汉末年 此时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功业,专以铺采摛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而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
四、汉赋(大赋)的美学特征: 繁富靡丽是汉大赋美学风貌的主要特征。 扬雄《法言.吾子》: “诗人之赋丽以则”; “辞人之赋丽以淫”。 班固《汉书》:“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密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扬雄传》) “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讽喻之义”(《艺文志》)
“上(汉宣帝)曰,‘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王褒传》)。 王充《论衡.定贤篇》: “以敏于赋颂,为弘丽之文为贤乎?则夫司马长卿、扬子云是也。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 左思《三都赋序》:“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丽辞雅义”。
六、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即以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来说,大都是对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盛,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的繁荣,以及汉帝国的文治武功的描写和颂扬,这在当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赋中对封建统治者的劝谕之词,也反映了这些赋作者反对帝王过分华奢淫靡的思想,表现了这些作者并非是对帝王贵族们毫无是非原则的奉承者和阿谀者。尽管这方面的思想往往表现得很委婉,收效甚微,但仍然是不应抹杀的。
第二、汉大赋虽然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 第三、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第二节 汉赋的形成期 自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是汉赋发展的第一时期。 第二节 汉赋的形成期 自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是汉赋发展的第一时期。 主要以骚体赋为主,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虽尚铺排,但篇幅不长,且富有抒情色彩。句式整齐,通篇用韵,带“兮”字调。 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此外还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一、贾谊 贾谊,洛阳人。汉文帝时官至大中大夫。力主改革新政,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
1、代表作: 《吊屈原赋》、《鵩鸟赋》 2、创作特点: 抒情述志、情感浓郁。 3、艺术表现: 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王世贞《艺苑卮言》说贾谊: “以文为赋”、“率直而少致”。
二、 汉大赋的奠基人枚乘 枚乘所作的《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是汉大赋具有开创意义的典范之作。 《七发》的艺术特色: 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 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
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七发》的文体价值: 《七发》是在一个虚构故事框架中以问答体展开内容,这为以后的大赋确定了结构模式,即虚构框架和问答体形式。 《七发》脱离了楚辞的抒情特征,转化为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体。从《七发》开始具有了赋的铺陈特征。
《七发》所铺陈的内容从多方面开拓了文学的题材。这些题材在后代的赋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七发》已经出现了道德主题和审美主题的矛盾,出现了“劝百讽一”的现象。
第二节 汉赋的全盛期 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全盛期。 第二节 汉赋的全盛期 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全盛期。 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普遍特点是歌颂夸耀于前,又讽谕劝戒于后,而这两者统一在一篇作品中,因而造成了这些汉代大赋思想内容的复杂性。 这一时期分为鼎盛期和模拟期两个阶段。
鼎盛期 汉武帝到汉成帝——汉赋的鼎盛时期 特点: 1、作家作品众多。 2、“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散体大赋空前发达,写出大汉的气势与声威,词采华丽,气势磅礴。 3、文学由藩国向中央朝廷集中,文人成为宫廷文学侍从,辞赋成为润色鸿业的工具。
模拟期 西汉末到东汉和帝为汉赋的模拟期。 特点: 1、创作中模拟之风大盛。 2、儒学的影响深化。 3、适应政治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描写京都的作品。
这一时期代表作家: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一、 汉大赋的典范作家司马相如 1、司马相如的作品今存者为: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哀二世赋》、《美人 赋》。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哀二世赋》、《美人 赋》。 2、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为散体大赋,其余四篇为骚体赋,表现了司马相如在辞赋写作发面的多种风格和多样才能。
3、 《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表 现: [1]、它丧失了真情实感。 [2]、空间极度铺排。 [3]、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描摹为表现手段。 [4]、谴辞造语更加繁难僻涩。
4、司马相如在赋史上的地位: 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最重要的作家。 扬雄:“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也!”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子虚》、《上林》,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长沙有其意而无其材,班张潘有其材而无其笔,子云有其笔而不得其精神流动之处。”
鲁迅在其《汉文学史纲要》:“(相如)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制作虽甚迟缓,而不失故辙,自虑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
二、模拟中求新的大赋作家扬雄 1、代表作: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蜀都赋》。 2、扬雄赋的特点: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在写法上有一些新的变化。如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相对集中,表现手法比较含蓄委婉等等。
三、 西汉中后期辞赋作家 西汉中后期,除鸿篇巨制、铺张扬厉的大赋之外,尚有不少体制比较短小的说理、抒情、咏物类辞赋作品。 骚体有: 董仲舒《士不遇赋》、汉武帝刘彻《李夫人赋》等。 赋体有: 东方朔《答客难》、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王褒《洞萧赋》。
第四节 汉赋的转变期 东汉中叶至东汉末年是汉赋的转变期。 第四节 汉赋的转变期 东汉中叶至东汉末年是汉赋的转变期。 此时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功业,专以铺采摛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而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
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 纪行赋:通过记叙旅途的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述怀,写景叙事,篇幅不长,是汉赋发展开辟的新的境界,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 代表作家作品:蔡邕《述行赋》
述志赋是指赋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寄托情志的作品。 代表作家作品:张衡《归田赋》、《鹦鹉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的艺术特点: (1)感情强烈,言辞犀利。具有极强的讽刺力量和批判精神。指陈时弊毫不留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骂皇帝、骂宦官、骂世道,骂奸佞小人,把一腔怨气痛快淋漓地倾泻出来。
(2)使用大量排比句、骈偶句,使文章显得流畅整饬,很有气势。 (3)由假托人物(秦客、鲁生)的五言诗作结,新颖别致,独具特色。 (4)比喻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