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9世纪的西方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安吉丽娜 · 朱莉布拉德皮特 普京 奥巴马 Q 版人物简介 Q 版人物画欣赏 Q 版人物画特点 Q 版人物画技法表现 课堂作业以及交流.
巴洛克代表人物 意大利:卡拉奇、卡拉瓦乔、贝贝尼、 提埃波罗 法国:勒南三兄弟、拉图尔 佛兰德斯:鲁本斯、约丹斯、凡。代克、 布劳尔 荷兰:哈尔斯、伦勃朗.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美国文学简介.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邬德发.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邬德发.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Module 6 Section Ⅳ 课文预览 · 阅读提能 词汇集释板块 句型解构板块 综合演练板块 高分写作指导.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色彩 · 对比.
深入艺术工作站作业 [附件一 ] 圣弗朗西斯的奇迹、模板/The Miracles of St. Francis Xavier, Model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姓名XXX.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Hello.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个性创意化通用PPT模板 Bgswomen.taobao.com(传奇VISUAL).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Harvard ManageMentor®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标志欣赏 斯巴鲁 马自达 迷你 宝马 雷诺 别克 福特 丰田 大众 标志 本田 奥迪 保时捷 法拉利 凯迪拉克 劳斯莱士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新实验的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广州开发区中学 钟国荣.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是照片还是画 是照片, 还是画? PHOTOS OR PAINTINGS?.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19世纪的西方文化

第十章 19世纪的西方文化 第一部分 从浪漫到现实 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大潮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一部分 从浪漫到现实 第一节 浪漫主义 第二节 现实主义

19世纪的西方文艺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样式,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不同阶段。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别出现和流行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文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19世纪的西方文艺从浪漫开始,在现实中实现了自己的高潮。

第一部分 从浪漫到现实 第一节 浪漫主义

18世纪席卷欧洲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除了在政治上导致一系列民主思潮和法国大革命的出现外,就是在文化领域造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倾向——浪漫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征。其中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表现主观精神,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于18世纪末开始出现,并在19世纪前半叶形成风气盛行于欧洲各国,成为当时欧洲文化生活的主流。 文艺上的浪漫主义是以强调人的个性和情感为主要特征。它的出现尽管可以被视为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对启蒙主义理性思想的一种反思和修正,是在理性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人的激情和个性,以求实现人性的真正解放和自由。

浪漫主义对启蒙主义理性思想的反思和修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浪漫主义在宣告人的个性先于一切的同时,实际上是以强烈的激情和想象回敬了冷酷的理性王国。 浪漫主义通过对遗传性的强调,称颂了民族的过去,与19世纪流行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了一起。

与启蒙思想家一样,浪漫主义者也以人和人性为关注焦点。但不同的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是整体意义上的人和为所有人共同分享的人性特征,而浪漫主义者所强调的是人的独特性,即将这个人与那个人区分开来的独特性。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认为人类可望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对环境做出反应,浪漫主义者则坚决不同意这种观点,声称不同的人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 启蒙思想家把人的情感看成是清晰思考的障碍,最好能加以克服,但对浪漫主义者来说,情感是人的本质。

鉴此,文艺上的浪漫主义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是个人的自由想象应该决定一件艺术创作的形式和内容。这一观点与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主义正好相反。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征。其中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表现主观精神,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爱,奇异的大自然或远方的异域世界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作家基于对民族过去的重视和强调,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作家还极力反对古典主义的教条和陈规,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与古典主义文学追求静穆、朴素、和谐、完整的审美理想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从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千变万化以及富于特征性和神秘意蕴的各种奇特现象中反映生活和揭示美。

浪漫主义文学 由于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出现时间,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方向都不尽相同。

在德国 德国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国家。许多评论家把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追溯到“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上。

在德国 狂飙突进文学产生于对法国古典主义趣味的支配地位日益增长的不满,因此,在德语中,“浪漫”在含义上成为与“古典”对应的词。 这一文学运动自1770年形成以来,在近15年的时间内突飞猛进,席卷德国的文坛,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都在其影响之下。

在德国 收集民歌民谣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一大功绩。 在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传说和故事方面格林兄弟: 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贡献卓著。

收集民歌民谣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一大功绩。 在德国 收集民歌民谣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一大功绩。 在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传说和故事方面格林兄弟: 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贡献卓著。 由他们整理、加工、编辑的《格林童话》是反映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传统和情怀的精品,名扬世界,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红帽》等早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德国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出现是在歌德、海涅等一批文学家成为文坛主将之时。海涅的《论浪漫派》在1833年的发表标志着浪漫主义学德国文学中主导地位的结束。

在德国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eothe,1749—1832)是德国历史上涌现出的最伟大文学家、诗人,出生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官宦家庭。早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兴趣却表现在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

在德国 歌德的创作顶峰在19世纪。1808年,《浮士德》第一部发表;1809年,长篇小说《亲合力》出版,同年着手写《诗与真》(自传, 至1831年完稿);1819年,出版《西东合集》,1829年完成《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脱稿,标志着该作品的完成。歌德一生著述诸多,总共达140多卷,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德国 《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以说是狂飙突进文学时代的重要作品。它喊出了当时德国青年对封建社会的抗议和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它宣扬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映了时代的精神。

在德国 《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作品,与荷马史诗和但丁的《神曲》等齐名。作品主人公浮士德是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学识渊博,精通魔术,为了获得知识和权力,向魔鬼靡非斯托•斐勒斯出卖自己的灵魂。歌德以此传说为背景,创作了这一作品。

在德国 《浮士德》这部伟大作品交织着现实与虚无、前进与倒退、勇气与无可奈何、追求与失望。作品涉及的五个悲剧: 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折射了时代的特征和德国社会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

在德国 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海涅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作品是长篇政治讽刺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完成于1844年。

在英国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巨大,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力量,它兴起于18世纪末。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成就和造成影响。 在英国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成就和造成影响。 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可以说是一位开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先声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民主立场,但同时洋溢着神秘气氛。在创作中,他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重热情和想象,用清新的民歌体和奔放的无韵体写作,开启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

在英国 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是另一位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人,他的创作受到苏格兰的民间文学和歌谣的影响,加之其大部分诗歌是在乡村生活时创作的,讴歌大自然和纯真的爱情成为其作品主题。诗集《苏格兰方言诗歌》使其成名。

在英国 不过,布莱克和彭斯的诗歌仅仅开启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先声,真正造就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应该说是以“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为代表的诗人。

在英国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湖畔派”的领头羊和最有影响的诗人。 《抒情歌谣集》所具有的浪漫主义风格使它的出版被视为英国诗史的一个转折点,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新时期的标志,浪漫主义在此之后终于成为英国诗坛的主旋律。

在英国 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是一位与华兹华斯同时代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和思想家。 柯尔律治的长诗《古舟子咏》和短篇《忽必烈汗》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佳作。

在英国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是以拜伦、雪莱和济慈为代表。

在英国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是这三位诗人中最享有盛名的一位。 叙事长诗《堂璜》是拜伦的代表作。《堂璜》作为一部史诗对当时欧洲现实作了广阔的写照和评说,作为一部浪漫主义诗作在口语体的运用上达到了英国史诗上的最高成就。其史诗的风韵和多样的风格尽显作家艺术才华。

在英国 拜伦作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是英国的财富,同时也是欧洲的共同财富,曾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对19世纪欧洲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在英国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是一位与拜伦齐名的诗人。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典型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作品。

在英国 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是英年早逝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济慈的诗歌意象逼真,具有极大的感性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特别是他的抒情诗和十四行诗代表他的艺术风格,成为他的传世之作。其中,《夜莺》咏叹了青春和美,《希腊古瓮》通过对古瓮上绘画图案的描写,抒发了对永恒美的颂扬。

在法国 在英国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于1820年左右兴起。 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浪漫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显然是受到启蒙运动时代狄德罗和卢梭审美思想的影响。

在法国 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第一个阶段的代表。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政治立场复杂多变。他在作家和读者中间享有相当高的声望,对当时的青年影响很深。

在法国 在把夏多布里昂称作“法国年轻的浪漫主义教父”的同时,别林斯基把斯塔尔夫人形象地喻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 斯塔尔夫人(Madame de Stal,1766—1817)通过自己的著作为法国文学体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蓝图。她的主要创作成就是两部长篇小说《苔尔芬》和《柯丽娜》及其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论文学》和《论德国》。

在法国 第二阶段的主要代表有拉马丁、维尼和年轻时代的雨果。 到了19世纪20—30年代初,法国的浪漫主义获得了彻底的胜利,雨果和乔治•桑代表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第三阶段(30—40年代)。

在法国 乔治•桑(Gorge Sand,1804—1876),本名奥罗尔•杜品,是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被誉为“法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女性”,或“法国女性中最伟大的小说家”。代表作有《印第安娜》、《雷莉亚》、《康素爱罗》、《小法岱特》、《弃儿弗朗索瓦》、《魔沼》等。

在法国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他在1827年所写的剧作《〈克伦威尔〉序言》,实际成了浪漫主义者一篇独特的宣言。

在法国 法国,雨果作为诗人的地位,似乎要高于作为小说家的地位。主要诗集有《东方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沉思集》、《凶年集》、《历代传奇》。 雨果的小说主要有: 《冰岛魔王》、《布格雅加尔》、《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等。

在法国 法国,雨果作为诗人的地位,似乎要高于作为小说家的地位。主要诗集有《东方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沉思集》、《凶年集》、《历代传奇》。 雨果的小说主要有: 《冰岛魔王》、《布格雅加尔》、《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等。

在美国 早期的美国文学基本上依附于英国文学,没有自己的特色。不过,随着欧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等作家在文坛上的出现,美国民族文学也就诞生了。

在美国 与欧文同时代的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 1789—1851)也是创建真正美国文学的先驱之一。他主要写长篇小说,分三中不同类型: 历史小说、冒险小说和边疆小说。

在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en Poe, 1809—1849 )是美国早期文坛上涌现出的一位优秀作家,特别是在诗歌和短篇小说创作方面见长 他是美国最早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歌充满古怪、奇特,甚至病态现象,因而常常被后来的文艺批评家视为西方颓废文学的鼻祖。

在美国 19世纪30年代,以浪漫主义为特征的美国文学在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的激励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这一时期以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和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等为代表的美国作家又以他们在散文、诗歌、小说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开启了美国文学的新时代。

在美国 超验主义理论崇尚直觉,反对理性和权威,强调人可以凭直觉直接认识真理。因此,超验主义者认为人的存在就是神的存在的一部分,自然界是神对人的启示,人能够从自然界认识真理,了解物质发展规律,从而获得精神的启示。

在美国 作为超验主义的忠实信徒,梭罗接受了爱默生关于认识自我和研究自然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努力实践自己的哲理信念。他创作的《沃尔登湖》不仅是他湖畔生活的写照,而且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态度。

在美国 霍桑并不赞成超验主义者的哲学和人生态度。他的《红字》是一部关于新英格兰精神的心理研究,充分运用象征手法,揭露了清教徒社会的虚伪和对人性的压制。

在美国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1855年出版的《草叶集》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他的诗不押韵,也不讲求格律,是一种新型的自由诗体(free verse)。 他是19世纪美国文学中伟大创新的作家之一。

浪漫主义艺术与古典主义艺术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主要表现在: 古典主义绘画理论的基础是古希腊罗马雕塑,因而尊重纯理性的抽象描写,重类型化的表现,推崇古典法则与庄重的形式,强调以雕塑般的造型和准确严格的素描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浪漫主义则主张具体的,有特征性的和情感的传达,特别强调画家个人情感在画中的表露和作品的个性化,试图通过热情奔放的自由描绘,丰富变化的构图,光和色的强烈对比,流畅、独特的笔触创造出一种激动人心、给人以心灵震撼的画面。

浪漫主义艺术 西方19世纪出现的浪漫主义艺术首先在绘画领域表现出来。法国画家席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人物。 他于1818年完成的经典之作《梅杜萨之筏》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艺术的真正先声。

浪漫主义艺术 最终呈现在观赏者面前的《梅杜萨之筏》画面彻底打破了古典主义偏爱水平和垂直线的传统。 在色彩使用上,画家抛弃了古典主义强调的光线要柔和和均匀的规则,而是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人物显得形体突出和起伏动荡。

浪漫主义艺术 德拉克洛瓦(Engene Delacroix,1798—1863)是继席里柯之后又一位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他的绘画艺术集中了前辈大师的长处,在法国艺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了巴黎的整个生活方式。

浪漫主义艺术 在他的一系列绘画中,《自由引导人民》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最具声名的一幅作品。该作品原名为《1830年7月28日》,系根据发生在这一天的历史事件而命名。

浪漫主义艺术 法国另一位浪漫主义艺术家是吕德(Francois Rude,1784—1855)。他被人们认为是这一时期雕塑方面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镶嵌在巴黎凯旋门上题为《马赛曲》(原名是《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浮雕。

浪漫主义艺术 在欧洲浪漫主义艺术史上,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具有重要地位,是一位在思想和技法两个方面打破18世纪传统的先驱艺术家。他是继委拉斯凯兹之后,西班牙艺术界涌现出的又一位艺术巨匠。

浪漫主义艺术 《1808年5月3日: 枪杀马德里保卫者》是他作品中最独特并享有盛名的一幅作品。

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深受艺术家罗梭(Theodore Rousseau, 1812—1867)“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其结果是使得欧洲画坛出现自然风景画派并发展成为时尚。罗梭本人不仅在思想上倡导“回归自然”而且身体力行,直接参与自然风景画的创作,他的《林中》被视为抒情风格风景画的代表作。

浪漫主义艺术 在自然风景画画家中,英国的康斯太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和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既是先驱,也是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对大自然有着炽热的情感,在捕捉大气、空间和色光方面创造了一种动人的表现技巧,给欧洲的风景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浪漫主义艺术 康斯太布尔可以说是一个乡土画家,一生主要在乡村度过。对自然景色的接近和对乡村和自然的热爱使得他在绘画时总是以自然为对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色彩,如碧绿的草地,明亮的蓝天,银白的云彩,最先在他的画中出现。他的代表作《运草车》是其风格的最佳体现,英国乡村的景色得到了抒情般的表现。

浪漫主义艺术 在西方风景画家中,透纳可以说是有意识地把诗意与绘画结合起来的画家之一。。 他的名作《暴风雪中的汽船》突出表现了画家对光、运动和气氛的追求。

浪漫主义音乐 19世纪西方音乐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音乐大师,西方音乐史上的“黄金时代”终于出现。

在德国 在这一大批世界级音乐大师中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是一位跨世纪的人物和承上启下的音乐大师。他在秉承由海顿、莫扎特等开创的古典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大成,把古典交响乐推向巅峰的同时,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在德国 贝多芬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近200部,主要有交响乐9部,钢琴奏鸣曲32部,弦乐四重奏16部等。交响乐是贝多芬音乐创作中最辉煌的部分,其中第三部《英雄交响曲》、第五部《命运交响曲》和第九部《合唱交响曲》最脍炙人口。

在德国 他的《第九交响乐》在和声、配器及曲式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不仅为浪漫派音乐开了风气之先,也是各种现代音乐技法的先驱。瓦格纳认为,在《第九交响乐》面前“就像站在全人类艺术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里程碑面前一样”。

在德国 德国古典主义作曲家中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他上接贝多芬,下承舒伯特和舒曼,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他的重要作品基本都是他后期所作,因此他被称为“大器晚成”的作曲家。代表作有《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双协奏曲》、四部交响曲和四部协奏曲等。

在德国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是德国犹太作曲家,具有非凡的音乐天赋,17岁时就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谱写序曲,一举成名。这是首次在音乐作品中出现对神仙境界的描写。 他创作的无词歌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体裁。

在德国 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诗人,出生于莱比锡,1831年进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哲学和美学。 代表作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瓦格纳的理论著作有: 《艺术与人民》、《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等。其中《歌剧与戏剧》奠定了“音乐剧”的理论基础。

在法国 19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占据支配性地位,涌现出了一位现代管弦乐之父,他就是与雨果、德拉克洛瓦一道并称为“法国浪漫主义三杰”的音乐天才——柏辽兹(LouisHector Berlioz,1803—1869)。

在法国 他是一位激情饱满的艺术家,他的音乐作品以炽热的浪漫主义贯穿始终。其著名的交响乐曲《幻想交响曲》、《马赛曲》、《哈罗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的惩罚》等都涌动着感情的狂澜。

在俄国 19世纪上半叶是俄罗斯音乐发展的时期,作品主要有歌曲、歌剧和芭蕾舞。 格林卡(Mikhail I. Glinka,1804—1857)是俄国音乐艺术划时代的代表,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在俄国 19世纪下半叶,俄国音乐在民族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出现了以巴拉基列夫为代表的五人作曲家创作联合体,即“强力集团”。“强力集团”主张从俄罗斯人民中发掘创作的源泉,发展和创新俄罗斯民族音乐,并使其独立于西方。五人“强力集团”的创作活动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俄国 这一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则是柴可夫斯基(Peter Ilich Tchaikovsky,1840—1893)。 管弦乐作品有交响乐曲6部,其中《第六交响乐》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俄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他们对现实的不满,震撼人心。

在俄国 这一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则是柴可夫斯基(Peter Ilich Tchaikovsky,1840—1893)。 管弦乐作品有交响乐曲6部,其中《第六交响乐》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俄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他们对现实的不满,震撼人心。

第一部分 从浪漫到现实 第二节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思潮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直接的联系。 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现实主义艺术家开始以一种不同于浪漫主义的方式进行创作。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方面的学院主义风气,认为必须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当代生活,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浪漫主义文学 文学上的现实主义主要反映在小说的创作上。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17世纪末出现的小说形式无疑已经趋向成熟,无论在人物刻画上,还是对社会生活的描述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出现不仅与新的文学潮流有关,更与当时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阶级的分化、金钱的作用、人情的淡泊、世态的炎凉,社会的纷繁、生活的多变使得19世纪的现实生活成为文学家关注和描写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的“批判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在英国 英国是现实主义文学出现较早和成为气候的国家之一。宪章派文学首先举起了对不公社会的批判大旗,其中琼斯和林顿,是著名和有影响的作家。 不过,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到来是在狄更斯、萨克雷、哈代、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艾略特等人登上文坛之时。

在英国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小说家。 《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是作者在创作盛期写出的著名作品。

在英国 狄更斯创作的特点反映在他对社会生活描写的完备性和多样性上。他以自己的作品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缤纷世界,19世纪的英国社会和各阶层的人士无不包括其中。

在英国 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y, 1811—1863)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家和社会评论家。1846年首先以连载形式发表的长篇小说《名利场》成为他的代表作。

在英国 19世纪的英国文坛还产生了一批现实主义女作家,如此出众的女作家的同时出现在西方文坛还是第一次。勃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是其中三位。

在英国 艾略特(George Eliot, 1819—1880)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又一位杰出女作家,原名玛丽•安•埃文斯。乔治•艾略特是其发表作品的笔名。

在英国 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可以说是英国19世纪涌现出的最后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同时是一位跨世纪作家,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德伯家的苔丝》则是他的最优秀的长篇,充分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在法国 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同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涌现出的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对社会和人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司汤达和巴尔扎克等人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灾难,把现实主义小说推向法国文学的高峰,甚至是世界文学的高峰。

司汤达(Frédéric Stendal,1783—1842) 在法国 司汤达(Frédéric Stendal,1783—1842) 主要的作品有: 《拉辛与莎士比亚》、《阿尔芒斯》、《红与黑》、《意大利逸事》、《巴马修道院》等。

在法国 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被视为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 1841年,巴尔扎克将自己卷帙浩繁的作品命名为《人间喜剧》。 《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在法国 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是法国19世纪50—60年代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 主要的作品有: 《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等。

在法国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和福楼拜同属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他被法朗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夜话》小说集中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俄国 俄罗斯文学应该说是在19世纪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高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文坛上可谓群星荟萃。由于这时的俄罗斯文学是以爆发的形式出现,一时间,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争奇斗艳,相互渗透。

在俄国 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1799—1837)被尊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民族文学语言的奠基人。

在俄国 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1799—1837)被尊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民族文学语言的奠基人。 被誉为19世纪前期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俄国美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在俄国 果戈理(Nikolay Gogol,1809—1852)的创作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讽刺特征。 《死魂灵》反映了俄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的早期特征,深刻的思想性、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谐一致,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之深层的作品。

在俄国 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1818—1883)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望的俄国作家,出生于俄国中部奥略尔城的地主家庭。 屠格涅夫的创作善于表达作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极其珍贵的敏感,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长篇小说《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罗亭》都具有这一特征。

在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1821—1881)是俄国小说家 他一生著有20多部长篇小说,《地下室手记》、《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都是受到好评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中篇小说。 代表作长篇小说《罪与罚》的中心人物是贫苦的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

在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的创作代表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顶峰。 史诗《战争与和平》是他的著名代表作,也是西方文学中为数不多的伟大长篇小说之一。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当时一部尖锐的社会性文学作品。 托尔斯泰晚期代表作《复活》以主要人物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复活”为情节主线。

在俄国 契诃夫(Anton Chek hov,1860—1904)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 代表作《套中人》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讽刺小说,小说鲜明地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形象。

在北欧 19世纪北欧的实现主义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文学家。安徒生和易卜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在美国 到了19世纪7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成为美国文学的中心。各地区风格独特的乡土文学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当时活跃文坛的作家有豪威尔斯、马克•吐温和詹姆斯等。

现实主义艺术 19世纪出现的现实主义艺术最本质的一点是强调艺术表达的客观性,即表达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绘画还有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变化,即主题的选择。现实生活场景,特别是民众的日常生活场景,成为绘画的主体。 在艺术处理上,现实主义反对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理想化倾向,主张对作品反映的物体不加任何美化,以写实主义精神对待艺术创作。

现实主义艺术 著名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曾把自己的现实主义主张归纳为: 不要抄袭古人,艺术要独创,成为活的艺术; 要面对生活,忠实于客观对象,保持艺术所反映物体原来的面貌和特征; 艺术家首先要重在表现当代生活。

在法国 法国这个自17世纪以来就代表西方艺术时尚的国家,自然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领头羊。 被誉为乡村风俗画家的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画家的伟大代表。

在法国 《拾穗者》是米勒最享有盛名的一幅作品,画面主要表现农妇在已经收割后的田地弯腰拾拣遗落麦穗的情景。

在法国 以发表现实主义宣言著称的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是一位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和现实主义艺术的倡导者,主张艺术应以现实为依据,反对粉饰生活,把真实性当作自己艺术的唯一追求。 他是欧洲画坛上第一位把自己称为“现实主义者”的画家,故有现代“现实主义绘画之父”的称谓。

在法国 《石工》是库尔贝创作的一幅代表作,形象地反映了他的艺术思想。

在法国 杜米埃(Honore Daumier,1808—1879)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中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主要以画讽刺画闻名于世。 《三等车厢》可以说是他艺术倾向的优秀代表。

在俄国 文学领域的现实主义在俄国的绘画中亦有反映。费多托夫(P. A. Fedotov,1815—1852)是现实主义画派奠基人。 晚年作品《再来一次》描绘的是夜色朦胧的农舍中忽明忽暗的烛光下,一个孤独、空虚的军官无聊的戏弄卷毛狗的情景。这幅充满悲剧情调的作品是费多托夫心境的写照,同时也充分表现了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使人毁灭的深刻主题。 费多托夫完成了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绘画的进化,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指明了道路。

在俄国 19世纪下半期俄罗斯民族艺术中的一个主导流派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巡回展览派的画家主张忠于生活作品力求真实、朴素、自然,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巡回展览派画家创作不同题材的绘画,给每一题材的绘画均带来了新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每一题材都有出色的代表性作家,巡回派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的描述了1861年改革后的俄罗斯生活。

在俄国 列宾(I. E. Repin,1844—1930)是巡回画派的重要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在俄国 19世纪末最杰出的俄罗斯风景画大师是被称为“俄罗斯大自然的诗人”的列维坦(I. I. Levitan,1860—1900)综合了俄国和西方绘画的成就。

在俄国 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黄昏》、《雨后•河塘》、《黄昏•金色的河塘》等作品表现了俄罗斯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壮丽风貌。

在美国 随着19世纪30年代“杰克逊民主”的出现,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这一新的精神洗礼。在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鼓舞下,那些专门画风景画的艺术家逐渐意识到平民百姓是他们最好的艺术题材。 世态画(Genre Art),构成了美国现实主义艺术。

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大潮 第一节 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 第二节 现代主义流派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于西方而言是一个在政治生活、道德观念以及社会风气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同时在文学艺术方面又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标新立异、创新发展的新旧更替的时期。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发生在其中的西方社会的确发生了划时代的重大变化。

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大潮 第一节 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曾是件轰动西方舆论的大事,但还只是打击了西方人的自信和尊严,并未动摇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更大的冲击来自哲学思想家:尼采和弗洛伊德。

德国哲学家尼采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命题:如“上帝死了”、 “重估一切价值” 、“超人”、“权力意志”, 对哲学和思想领域造成巨大冲击。

如果说尼采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吸引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那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的。1900年他的《梦的解析》一书出版,产生了自达尔文进化论以来最巨大的轰动,社会学家马尔库塞将其称之为“是对西方文明最无可辩驳的控告,同时又是最坚定不移的捍卫”。

弗洛伊德研究的是世界上最隐晦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理。 对社会上其他人,尤其是文学家艺术家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却是个振聋发聩的冲击。它打破了西方文明体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性禁忌。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却对人的思想和社会造成了冲击,既然连自然科学体系的支柱都是相对的,那还有什么是绝对的呢?尼采、弗洛伊德对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批判更是使西方文明的基础陷于崩溃 。

面对这一系列的冲击,人们感到了恍惚和不知所措。西方文学艺术天真烂漫的时代结束了。通常思想前卫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更是在思索和寻找出路。 现代主义文艺的出现则是这一思考和寻找的一种结果。

现代主义艺术家不把任何东西看成理所当然。他们懂得艺术风格就如同生活风格一样,有时候允许他们做以前从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也从不采用现成的公式和章法,而是自由地表现自己,做任何自己认为“对”和“应该”的一切 。

最能体现现代主义这种情绪的就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在1893年创作的名作《尖叫》。

该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画中人那一仿佛具有“刺破整个自然”力量的尖叫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突然的、巨大的和不可抗拒的惊恐不安的情感。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非但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远离社会,那样颓废,而且他们所谓的无理性、非理性的表现形式,也是基于一种更深刻的理性思考。尼采、弗洛伊德最大的影响之一就在于引起了人们对“真实”的重新认识、重新思考。

在艺术领域,也许没有哪一个时代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涌现了如此众多的流派、主义: 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但艺术思想的相互渗透,艺术手法的相互借鉴,使现代主义运动具有潜在的一致性。叛逆与创新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特征一种最简单概括。

承上启下 在讨论现代主义各种艺术流派之前,首先有必要谈一谈法国艺术家罗丹,因为对于现代主义艺术而言,罗丹显然是一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

罗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可以说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被称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西方雕塑史上又一座高峰。 承上启下 罗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可以说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被称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西方雕塑史上又一座高峰。

承上启下 从严格意义上说,罗丹并不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他的风格糅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体,仍然保持了传统的审美理念和美学标准。但创新与对艺术真知的追求,使罗丹的雕塑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已昭示出现代主义的特点和倾向。

承上启下 就创作的基本原则来说,罗丹的雕塑仍然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摹仿。尽管罗丹的雕塑仍旧忠实于对象的形体,形体在他手中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的代表作之一《行走的人》就是一具没有头,没有面部表情,连手臂也没有的壮实有力的断躯,罗丹可以说是米开朗基罗之后第一个力图赋予雕塑以思想性的人。

承上启下 而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克所做的雕像,更是与其说表现了对后者的崇敬,不如说是对他们的理解分析。

承上启下 罗丹的《加莱市民》

承上启下 罗丹至少在两个方面指示了现代主义的发展方向。首先,他使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从单纯的感性体验变成了一种理性思考,与之相应的是,罗丹打破了艺术表现“美”的外在约束。

承上启下 罗丹之后,艺术变得越来越脱离物象,越来越追求以抽象的造型表达一种概念。艺术不再是“真”的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摹已成为多余,在西方已经流行的照相术在真实性方面是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欣赏也不再是“美”的体验,因为艺术是艺术家思想的自由表达,是艺术家新情感的自由流露,艺术的现代主义终于到来。

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大潮 第二节 现代主义流派

现代主义流派印象派 野兽派 立体派 达达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印象派 先站在现代主义艺术前沿的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以艺术家的个人感受来否定传统思想,以瞬间的印象表现事物,在背离绘画传统,“破坏”传统艺术视觉形象的同时,引导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

印象派 法国画家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先驱,尽管他从未承认自己是一个印象派画家。他的《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

印象派 而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强烈地吸引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青年画家,马奈因此被视为是印象派艺术的先驱。

印象派 印象画派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画家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9)。他在印象画派中享有绝对的至尊地位。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是他在1872年的一幅油画写生,画家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和奇特的技法描绘了体验到的转瞬即逝的海上日出的壮观形象。

印象派 莫奈强调光和色的摹仿,打破了传统绘画对物象形体线条的表现形式。这使得他的作品与传统的风格大相径庭,公众看后感叹眼中只有“印象”。“印象主义”由此得名。

印象派 莫奈于1877年在巴黎创作的《圣·扎拉尔车站》是一幅极有富时代意义的作品。画面展现的是火车站的场景。 《圣·扎拉尔车站》

印象派 莫奈晚年的作品《睡莲》组画是在长年琢磨光和色关系的过程中完成的,几乎完美地把握着光和色瞬间的关系,把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由此称赞它为“一曲春天的赞歌”。借助莫奈的作品人们看到了一个以前不曾意识到的世界。

印象派 如果说印象派绘画对传统技法的改造还只是有些离经叛道,那么被称为后印象派的画家则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情感和表现

印象派 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绘画艺术大师,也是后印象主义的始作俑者,没有人再比他对后来的艺术产生更大的影响。他的绘画涉及景物、风景和肖像等。那些平实的作品无不显示出画家强烈的个性,而且展示了他强烈坚定的理想追求。他的肖像画《两个玩牌者》是一幅十分独特的作品。

印象派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与19世纪其他画家相比,应该是象征叛逆社会的浪漫风格的艺术家的典型,作品《布道后的幻象》作于1888年,通过高度压缩空间的方式,画家处理出了一种跳跃感和超越感

印象派 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具有伟大的象征意义。高更的绘画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暗示的艺术。他把绘画视为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

印象派 凡·高(Van Gogh,1853—1890)出生在荷兰,他是一个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叛逆与创新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强烈。凡·高对色彩极为敏感,堪称一位惊世骇俗的色彩大师。色彩在1888年创作的《夜咖啡馆》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印象派 《自画像》是画家自杀前作于精神病院的肖像画。

印象派 静物画《向日葵》是凡·高的另一幅不可多得之作,其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平面感和装饰性也是独一无二的。色彩在他的手中获得了完全的解放 。

印象派 塞尚、高更、凡·高的创作更具有现代风格的自觉意识。高更被尊为象征主义鼻祖。

印象派 塞尚、高更、凡·高等后印象派画家背弃了传统绘画用透视方法表现稳定、静止、平衡的三维空间,取而代之以图案式的、寓意式的绘画构思。从此现代主义艺术走上了“无主题”、“无题材”的抽象化道路。

印象派 现代主义艺术在向世人宣告: 伟大的艺术能够产生于最普通的生活经验,而并不需要参考早期艺术,不需要巧妙地借用圣经,历史故事,或伟大诗人的作品,也不需要探寻主题的意义。就像毕加索所说,绘画“主要是描绘形式的一种艺术,当形式实现后,艺术便在形式中生存下去”。

野兽派 1904—1906年间一个新的现代主义画派——野兽派出现。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以马蒂斯为代表,同时还有大批的同道者组织的一个画展

野兽派 野兽派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家在使用原色时,既不根据气氛变换色调,也不用补色进行层次过渡,而是陡然变换,使色彩与色彩极不谐调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表现一种富于冲击力的绘画“结构”。

野兽派 野兽派画家中,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最讲究色彩,讲究色彩对比,作品《两个少女》、《石榴》等,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既有装饰美,又生机勃勃,给人激励。

立体派 与野兽派并驾齐驱的是立体派,其代表是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这是一位风格多样,产量极高的画家。其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有素描《浴女们》、铅笔画《涅索斯与德亚尼拉》、水粉画《沉睡的农夫》等。

立体派 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油画《亚威农的少女们》,被称作是第一幅真正的20世纪绘画。在这幅画里,毕加索彻底抛弃了传统绘画关于美、和谐、完整的观念,透视法和明暗对比完全被平面所代替,人物形象严重变形。

立体派 30年代初期是毕加索绘画史上需要重彩浓抹的时期。代表作《镜前少女》。《镜前少女》是毕加索的曲线立体主义与古典唯心主义总体经验的集大成者。

立体派 1937年,画家受西班牙内战启发而作的《格尼卡》是20世纪最主要的绘画作品之一。画面色彩黯淡而不协调,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立体派 毕加索是作为立体主义的奠基人载入史册的。 他与布拉克一同创立了立体派,在处理绘画和形体表现的关系上,立体派比野兽派走得更远。如果说野兽派只是“扭曲”对象形体的话,那么立体派则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形体的再现。

达达主义 随着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等流派失去往日的辉煌,新的思潮粉墨登场,其中最为活跃的是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于1915年在苏黎世兴起。“达达”(dada)原是法国幼儿用语中一个拟音词,相当于“小马”的意思。

达达主义 “达达”一词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这种信手拈来的无所谓态度,却确切地体现了这一流派的思想倾向。达达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竞争和极端的功利,已经异化到了极点,因此他们采用巴枯宁的口号: 摧毁一切偶像,“什么都不要”,“破坏就是创造”。

达达主义 1917年,达达主义的领袖人物、法国画家杜尚(Marcel Duchamps,1887—1968)向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送交了一个男用陶瓷小便器,取名为《泉》,上署“R.Mutt”(美国某卫生用品标记)字样,用以公开展出。

达达主义 而他的另一件“现成品”代表作,就是在《蒙娜·丽莎》画像上,加了两撇小胡子,以表示对传统绘画,乃至艺术本身的蔑视。

达达主义 在其代表作油画《裸女拦截国王与王后的去路》的画面上,图腾式、机器般的国王和王后具有雕塑的要素和漫画的性质,人物形象完全机械化,且成了运动的机器。所有这一切,无不表现出这位大胆的艺术家的破坏意识和创造精神。

达达主义 杜尚还创造了“活动雕塑”和“现成物体”这两种20世纪雕塑的重要形式,而且还将雕塑手段运用于绘画,在使雕塑和绘画完全融合为一体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前后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05年德国德雷斯顿成立名叫“桥社”的艺术团体为标志,代表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尖叫》的作者挪威画家蒙克。 1911年,在俄裔画家康定斯基的领导下,慕尼黑成立“青骑士”艺术家协会,是表现主义的第二阶段。

表现主义 作为表现主义的领袖和理论家,康定斯基在舍弃表面的主题,趋向非客观的内心表现,这一观念上并非是始终如一的,而是有一个突破的过程。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在达达主义走向穷途末路之后应运而生。1921年,以布勒东、阿拉贡为首的一批青年诗人,认为达达主义破坏有余,建设不足,缺乏严肃和真正可操作性的目标,因此脱离达达主义,打出了“超现实主义”的旗号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声称艺术的目标是“改造世界、改变生活,彻底恢复人类的理解力”,超现实主义倾向于突显梦境中不协调的因素,把绘画渲染得像梦魇一样,以表达一种“癫狂的批判”。

超现实主义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班牙画家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2),在他那些光怪陆离的超现实作品里,各种细节极端逼真,总体却荒诞不经的视觉形象糅合在一起。

超现实主义 法国超现实主义的重要画家是伊夫·当吉(Yve Tanguy,1900—1955),他的前半生描绘的东西,不是海底世界就是地下世界,后半生他的视线转向了辽阔的空间,《时代的家具》中奇形怪状的物体,无规律的散置在无限空间,仿佛是来自一个毁灭了的宇宙的某种残留生命。

在现代主义大潮兴起的时候,人们看到传统上任何一种艺术概念都受到了极富创造力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的挑战。这些艺术家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企图打破旧有的形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形式。

“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件娱乐品,它还是一所思想库。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它还是一个力量的体系。” 一个世纪过去后,当人们重新审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那些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的作品,有谁还能够怀疑这番话包含的真知灼见。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一节 英国文学 第二节 美国文学 第三节 法国文学 第四节 德语文学 第五节 俄罗斯文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主义大潮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上。现代主义具有的叛逆和创新精神迅速感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家。西方文学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实验的时代。

随着绘画、雕塑的越来越抽象,文学也越来越强调隐喻和象征。 隐喻已不再只是一种修辞的手段,而成了文学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对神话的引用和模仿。

人们不仅大量使用神话的主题和意象,而且还借助于对神话的重新诠释来表现新的思想寓意,如: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改写了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艾略特在《荒原》中借用了圣杯传奇和渔王的传说,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则在篇章结构上模仿了《圣经·新约》的四福音书。

与文学创作主题这种隐喻性相应的是,文学的表现形式变得越来越艰深、晦涩。 比如不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就是现代主义小说最明显和最普遍的特征之一。

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而现代主义文学家们却使诗歌,甚至小说变成了一场同词语和意义的搏斗,一场紧张而绞尽脑汁的理解活动。

第一个使现代主义文学走向艰深、晦涩的是法国象征主义。1840年,著名的《恶之花》作者波德莱尔发表了一首十四行诗《应和》。 波德莱尔新颖独到的感受力,他“从恶中抽取美”的创作手法,却使他成为现代诗歌真正的鼻祖。特别是《应和》这首诗,被视为象征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文本。

波德莱尔认为,在自然世界的背后隐匿着一个超验的理念世界,大自然是向人们传递信息的“象征的森林”,人的各种感官,色香味各种官能之间,尤其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万物之间可以互为应和,形成交感。因此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应展示运用象征、隐喻、联想等手法,通过丰富、扑朔迷离的意象描写来暗示、透露隐藏于日常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

现代派文学的象征却往往是作家个人的隐秘系统,如艾略特以“小老头”象征精神虚脱的现代人,以荒原象征没落的现代世界。这种象征体系,不经研究和解释,是很难把握的。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应和论”对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打破了浪漫主义直接倾泻感情、白描景物的抒情方法,强调知性因素的分析性和具体意象的精确性,为现代主义文学反陈述、重联想的表现手法奠定了基调。

象征主义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促成了英美现代派诗歌中“意象主义”的兴起。1913年,美国诗人庞德在伦敦策划了一场运动,他让他的朋友,赫·杜利特尔夫妇在其写的6首诗作上署名“意象派H.D.”,然后寄给芝加哥《诗刊》,“意象派”由此诞生。

通过这种翻译及其诗集的出版,庞德却建立起了他的意象派诗歌理论,即诗人应该把情绪和感触全都融入鲜明的意象,并通过所谓“意象的叠加”,把一个一个意象串联起来,从而制造出新颖奇特、精练凝缩的诗歌效果。

第二个遍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是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意识流原是心理学词汇,最初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程,“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一股‘流水’来比喻它是最自然的”,因此他把它称作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是意识流小说理论的先驱。在《小说的艺术》(1886)这本论著里,亨利·詹姆斯提出反对作家的全知全能的视角,反对“情节就是一切”。由此打破了传统小说作家安排故事情节,设置环境细节,在矛盾冲突中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转向现代小说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序颠倒、幻觉梦魇,以及象征暗示等意识蔓延的手法,揭示人物心灵世界的隐秘,表达对生活的主观印象。

对意识流理论做出全面而深刻阐述的是英国作家伍尔夫。她曾在《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小说中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因此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伍尔夫认为,所谓艺术真实,并非是指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种表面的“真实”,而是人物各种感官印象与各种生活体验相融合,沉淀于记忆中后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真实。因此文学作品应该展示人物的主观感觉、印象及其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尤其是显示人物的潜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的前意识。

意识流小说家在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下,把主观感受看作生活的中心,强调意识的流动性、不确定性;而在描述上,以人物的心理时空为重点,表现出一种不受时空和逻辑关系制约的随意性、跳跃性。

意识流理论对现代小说叙事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现代小说打破了过去那种按年代顺序排列素材的方法,而倾向于一种复杂的、流动的时间处理;并避免使用一种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而是要么运用单一而有限的叙述观点,要么运用众多的、有限的和易犯错误的叙述观点。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一节 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 世纪之交的英国文学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 19世纪是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小说发展出现了高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英国文坛的英国小说家基本上沿袭了现实主义传统,用写实的方法记载社会转型时期英国社会的变化。

英国文学 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为重要的英国作家,他出生在波兰,父亲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贵族,因参加波兰1862年的民族独立运动而被沙俄政府流放。

英国文学 康拉德的小说创作在题材上开拓富有异国情调的人物故事,并将其与自己早年的航海经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画卷。 《吉姆爷》打破了现实主义小说惯用的时空构架和单一固定的叙述角度,叙述中有叙述,在多层面上展开。这部小说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多维的空间,向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

英国文学 康拉德作为一个作家在英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包括文学在内的英国文化,开始注意吸纳新的表现素材和手段,逐步走出狭隘的英国模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 伍尔夫将1910年圈定为英国小说从传统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变化的重要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加速了这一变化。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20年代进入全盛期,英国文坛一时群星璀璨,劳伦斯、伍尔夫、乔伊斯、艾略特等创作了一批现代主义经典作品,20世纪英国文学史掀开最辉煌的一页。

现代主义文学 劳伦斯(D. H. Lawrence,1885—1930)出生于一个煤矿工人家庭,母亲是小学教师。自传性小说《儿子与情人》讲述煤矿工人儿子保罗的成长过程,特别描写了使他自然感情遭到扭曲的“恋母情结”。《虹》和《恋爱中的女人》常被誉为劳伦斯的两部代表作。

现代主义文学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体现了劳伦斯对追求个性自由的本能的张扬和对合乎人性的性爱的极度推崇,他用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详尽地描绘了性爱,小说一问世便引起了轩然大波,立即被冠以“有伤风化”的罪名遭到英国当局的查禁。

现代主义文学 劳伦斯在作品中写出了小说人物肉体和精神的复苏过程,抨击了传统道德和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扼杀。 在创作手法上,他把象征主义和复杂的陈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框架,采用一种全新的语体来探索人物微妙的心理世界,表现了独创一格的现代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 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体弱多病,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她常在家阅读父亲的藏书,蕴就深厚的文学修养。 在伍尔夫看来,传统现实主义过于注重外部细节,未能捕捉到生活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她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将意识流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

现代主义文学 《达罗卫夫人》被认为是伍尔夫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的外在行为局限在伦敦城的一天之内,伦敦的大本钟不时报出物理时间的准确时刻,而人物的意识流程却游思方外,一泻千里。

现代主义文学 《到灯塔去》以海浪起伏和岁月流逝为背景,故事情节围绕在海滨夏日别墅的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包括画家莉莉而展开,优美流畅的诗意行文中蕴含着对衰亡过程以及往昔对现在的恒久影响的深思。

现代主义文学 伍尔夫关注妇女问题,思考女性的生存状态,《一间自己的屋子》被称为是一份女权主义宣言。伍尔夫的现代主义思想与女权主义思想体现了她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与父权制社会传统的独特反思与深刻背离。两者互为补充,不可分割地构成其思想主流而贯穿整个创作生涯。

现代主义文学 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在小说领域取得的成就,代表着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现代主义文学 《尤利西斯》给英国小说的观念带来一场革命,被尊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著作。《尤利西斯》情节简单,主要记载迪达勒斯、布卢姆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三个人物的日常琐事。小说实际上只写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天里的事情。

现代主义文学 乔伊斯在小说中力图展现的是生活的本质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利西斯》因此被有的评论家誉为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全部生活和全部历史”。

现代主义文学 “毫无疑问确实接近于内心活动的本质。无论如何,只要你初次阅读它,就难以不把它誉为杰作。如果我们要求的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么我们在这儿的确找到了它。” ——弗吉尼亚·伍尔夫

现代主义文学 乔伊斯前后花了整整16年时间,又创作了《芬尼根的苏醒》,将意识流推向极致。乔伊斯对小说形式和内容进行的探索标志着英国小说史上的重大突破: 他塑造的布卢姆是20世纪“反英雄”的典型,反映了现代小说的关于人的观念的变化;他对英语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意功能。乔伊斯的意识流描写表面上纷纷扬扬,漫无边际,实际上结构齐整,周密严谨。

现代主义文学 在诗歌领域,20世纪初,英国诗风骤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一代年轻诗人付出了生命,也留下了流传后世的佳作,这批诗人被称作“一战诗人”(war poets)或是“战壕诗人”(trench poets)。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开始流行。

现代主义文学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的诗歌创作进入后期,更臻成熟。 叶芝的创作道路由传统走向现代,折射出英语诗坛的过渡与变迁,代表了现代诗人摆脱旧时代的影响,创立现代诗风的历程。

现代主义文学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是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 1922年发表的《荒原》使艾略特一跃成为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锋。

现代主义文学 艾略特采用极端简练的文字、表面上互无联系的片断排列、具有高度概括力的神话、隐喻或象征来描绘战后西方世界精神失落的景象,表达人类救赎的希望。

现代主义文学 《荒原》为现代主义诗歌打开了局面,让读者、诗人看到一种全新的诗风: 通过各种杂取的碎片之间相互的说明,揭示出一种更为深刻、复杂、多样化的内涵;象征手法运用使得词义的隐喻和外延更为复杂隐晦,而神话和用典使诗歌的每一层面都具有理性深度;将他文的内涵融入自己的作品,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广,体现出一种深邃和张力;在遣词造句方面,艾略特将传统的规范诗体与当时的俚俗语体相结合,从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现代主义文学 批评家认为: 《荒原》风格奇异独特,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表现出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困境,也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的处境,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现代主义文学 艾略特在诗剧、文论等方面也很有成就,是20世纪上半叶英美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1948年,艾略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现代主义文学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力图摆脱传统的束缚,现代主义作家的探索具有先锋色彩。先锋的特征是“首先使用非正统或革命性的观念或技巧”。 现代主义作家强调艺术想象力能重构世界,相信文学艺术能给予这个混乱的世界以秩序。优秀的意识流小说放弃了传统的单一叙述视角和紧凑的情节安排,然而在凌乱之中寓有艺术的提炼和组织。

现代主义文学 从本质上讲,现代主义文学是精英文学,《尤利西斯》出版后,一般读者很少有人问津。但是现代主义运动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在20年代独领风骚,并对现实主义传统提出有力挑战,但是现实主义没有消亡,也在不断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高尔斯华绥以写实的手法记载福尔赛家族史,展示出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画卷。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以冷静的眼光审视人生。 福斯特继《霍华兹别墅》后,发表了《印度之行》,在更大范围以内探讨“联结”的可能性。

战后英国小说 战后英国和欧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社会的转型,从现代的工业社会渐渐转向以信息科技为特点的后工业、后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也因社会的开放而有所改变。继之而来的便是具体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系列的重要变革,进一步深化了在英国业已存在的自由、多元、开放的文化体验,为推动文学创作的多样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战后英国小说 战后的英国文坛,小说依然是主要的文学样式。对现实的忧虑浮现在战后初期的英国小说中。 戈尔丁(William Golding, 1911—1993)于1954年发表《蝇王》,深入探讨人性的善恶,使他一举成名。

战后英国小说 《蝇王》之后,戈尔丁又创作了《继承者》、《塔尖》等小说。戈尔丁在作品中所着力描绘和揭示的不是社会、阶级、个人生活经验等具体问题,而是人的本质、人性、人类经验等人生根本问题。因此,他视自己的小说为“神话”。1983年,戈尔丁因“以现实主义的直观手法,叙述了一个当代普遍存在的荒诞神话,以阐明人类生活的本质”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战后英国小说 战后英国小说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现代主义文学在20年代达到高潮。

战后英国小说 30年代英国小说形成了两个主要特征: 在主题上从内倾变为外向,表现社会对个人命运的主导影响;在形式上从先锋转向保守,采用传统叙述手法。 30年代出现的回归现实主义的这一趋势,在战后得到进一步加强。

战后英国小说 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 1922—1995)等人被称为“愤怒的青年”,因为他们在小说中抒发了对英国社会等级森严、贫富不均现状的愤怒和不满。 金斯利·艾米斯在《幸运儿吉姆》中编织的“不幸者意想不到地得到幸运”的情节深受读者的喜爱,是“愤怒的青年”一派的代表作。

战后英国小说 英国文坛直到60年代实验主义小说的出现,才让人们看到艺术创新的方向。福尔斯(John Fowles, 1926—2005)是实验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福尔斯最出名的小说,也是他在技巧革新和观念表达方面最成功的小说。

战后英国小说 《法国中尉的女人》同时把自由赋予小说中的人物和读者。福尔斯的小说叙事方式往往是现实主义的,但他运用了许多实验性手法,包括戏仿、小说叙述角度的变换等。他不仅“再现”那些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空间,而且常常自己跳将出来,向读者展示他虚构小说的过程,这是福尔斯的小说常被一些评论家称为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原因,也正因为福尔斯小说具有这一特征,他对小说的虚构本质、小说中的“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揭示显得不同寻常地深刻。

战后英国小说 战后英国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妇女作家的崛起,她们的创作不仅有从女性视角去表现当代妇女在男权社会所受的压抑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一面,还有回避女性自我意识,以非性别化的作家身份去观察世界、表现生活一面。

战后英国小说 莱辛(Doris Lessing, 1919—)是战后英国最杰出的妇女作家。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金色笔记本》等小说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于人和社会,反思当代政治和文化思潮,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和社会的真实状况,使莱辛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战后英国小说 新一代妇女作家的杰出代表是拜厄特(A.S. Byatt, 1936—)和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姐妹俩。 德拉布尔的《夏日鸟笼》、《磨盘》等小说反映知识女性命运,关注战后一代“新女性”在一个仍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的两难境地。她运用白描或对话式的文体,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将女性心理及其处境刻画得入木三分。拜厄特和德拉布尔构成当代英国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战后英国小说 80、90年代,英国小说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批新秀崭露头角,艾米斯(Martin Amis, 1949—)是同代人当中的佼佼者。 他以其技巧的新颖性被美国著名小说家贝娄称为“新生的福楼拜”、“再世的乔伊斯”,也就是说,马丁·艾米斯是一位具有实验主义精神的作家。

戏剧 19世纪末迎来英国戏剧的复兴。 “新戏运动”将社会问题引入剧坛,使戏剧走向现实。剧作家在题材上进行拓展,展现社会真相,讨论严肃问题。

戏剧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以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为榜样,倡导一种有思想的戏剧,萧伯纳依靠其剧作思想冲突的生动性和对话的质量,对19世纪的戏剧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戏剧 萧伯纳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英国戏剧复兴中现实主义的一座高峰。 《圣女贞德》为他赢得19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戏剧 喜剧天才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的风俗喜剧对上层社会进行揶揄讽刺,语言机智诙谐,长演不衰。萧伯纳和王尔德是戏剧复兴的里程碑,他们的戏剧创作活动使英国剧坛发生根本的变化,一改英国戏剧百年不振的局面。

戏剧 叶芝、格雷戈里夫人等人在爱尔兰组织戏剧运动,位于都柏林的阿贝剧院上演辛格(John Synge, 1871—1909)等人创作的反映“爱尔兰精神”的剧作,引起强烈反响。“爱尔兰戏剧运动”成为戏剧复兴中的另一大潮流。

戏剧 1955年8月3日,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的《等待戈多》首次用英语在伦敦公演。1956年5月8日奥斯本(John Osborne, 1929—1994)的《愤怒的回顾》在皇家宫廷剧院首场演出。贝克特和奥斯本两位剧作家的创作分别代表50、60年代英国戏剧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即荒诞派戏剧和写实主义戏剧。

戏剧 荒诞派戏剧和写实主义戏剧的表现内容、创作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打破了传统的戏剧体裁的束缚。品特(Harold Pinter, 1930—)是二战以来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在50年代创作的《生日晚会》等“威胁喜剧”明显带有荒诞色彩。

诗歌 20世纪上半叶,艾略特雄踞诗坛,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思想对同时代和随后的诗人产生深远影响。30年代,托马斯(Dylan Thomas, 1914—1953)以他独特的方式继续推进现代主义诗歌的实验和创新。

诗歌 战后的英国诗坛,流派纷呈,新人迭出。 《新诗行》的诞生标志了“运动派”的确立。 “运动派”诗歌为战后英国诗坛吹来一股新风,注入新的生机。

诗歌 希尼(Seamus Heaney, 1939— )出生于北爱尔兰,1972年移居爱尔兰共和国。 希尼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纯美的语言风格,他于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是“叶芝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二节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 时至20世纪初,美国文学已发展成为世界文学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开始逐渐影响世界文坛。

现实主义 19世纪后半叶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在整个美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已经衰弱并逐步让位于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学。90年代出现的自然主义文学现象又把美国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实主义 1900年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推出了《嘉莉妹妹》,把一个典型的自然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部作品与诺里斯(Frank Norris, 1870—1902)的《章鱼》等敢向传统势力叫板,显露了新的时代精神的光芒。这类作品突破了维多利亚时代式、豪威尔式的优雅传统,开启了一种开诚坦白、直言无畏和充满生活激情的创作风格。

现代主义 自20世纪开始,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国际性的“现代主义”文艺运动影响下,各种文学样式纷纷登场,出现了意象派、立体派、达达主义等多种流派并立的局面。

首先进行现代主义文学试验的是在诗歌领域。芝加哥一时成为诗歌运动的中心。以桑德堡(Carl Sandburg, 1878—1967)为代表的“芝加哥诗派”打破了传统格律诗的规则,采用散文体写作。他的《芝加哥诗集》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现代主义 1913年,庞德在《诗刊》上发表了他的意象派宣言,明确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主张。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诗人强调诗歌语言的凝练与意象的鲜明。他们抛弃传统的节奏、韵律,改用自由诗体进行创作,为美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现代主义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出现了两条不同的诗歌路线,即以艾略特为首并以新批评作为后盾,排斥现代派中其他流派的诗歌路线和沿着庞德、威廉斯和H. D.等发展而来的坚持反对精英意识,努力追求具有美国特色诗歌创作的道路。

现代主义 就在欧洲现代派文学、艺术思潮纷纷流入美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文坛上还出现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乡土文学等各种流派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时还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女作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沃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 )、格拉斯哥(Ellen Glasgow, 1874—1945)和凯瑟(Willa Cather, 1873—1947)等。

现代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文坛不仅涌现了一批新潮作家而且出现了流派林立的格局。 20年代崛起的各种新潮文学与传统文学分庭抗礼,并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

现代主义 在诗歌与戏剧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美国小说一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之势。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小说早已在和欧洲各种现代派艺术思潮的激烈碰撞中发展了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

20世纪20年代对美国作家影响最大的是身居海外的斯泰因(Gertrude Stein, 1874—1946)。她是最早将意识的流动性与柏格森的时间概念运用到创作中去的作家之一。

现代主义 世界大战使敏感的文学青年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悲观。他们曾经亲临欧洲战场,也接触过欧洲古老的文明和20世纪初出现的各种先锋派艺术。由于不能接受战后美国社会日益物质化、文化日趋浅薄的现实,他们来到了欧洲并长期定居巴黎从事文学创作,因而被称作“迷惘一代”的作家。其中代表人物有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和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等。

现代主义 海明威创作的《太阳照样升起》也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反映大战后在欧洲彷徨游荡的美国青年绝望和幻灭的情绪。 他的另一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也是表现战争如何粉碎人们的理想和生活目的这一主题。20年代是美国继“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又一次文学繁荣。

现代主义 这种悲观的幻灭感在另外一些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小城镇中产阶级狭隘、自私、闭塞心理的抨击。 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是其中的佼佼者。1930年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

现代主义 大萧条时期的作家一改20年代哀伤绮丽的文风,将笔触从个人的哀愁转向人人关心的社会问题。其中最典型的作家有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 1996—1970)和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现代主义 在白人文学发展的同时,移民少数族裔文学异军突起,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随着移民文学的兴起,美国文学舞台上不仅涌现了一批犹太作家,而且还出现了黑人文学蓬勃发展的态势。

现代主义 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居住在纽约哈莱姆贫民区的黑人作家以大量的作品表现黑人的悲惨生活,形成“哈莱姆文艺复兴”。这场黑人文学、文化运动几乎涉及到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经济大萧条时期非裔美国黑人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休斯(Langston Hughes, 1902—1967)是最著名、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战后文学 一批自称“垮掉派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美国青年公开向美国正统文化提出挑战。他们蔑视美国现成的价值观念,故意嘲弄和破坏传统的道德规范,掀起一场文化反叛运动。

战后文学 最典型的作品是凯鲁亚克(Jack Kerouac, 1922—1969)的《在路上》。作品比较真实地展现了40年代末美国一部分青年的生活和心理以及对青年个性压抑和摧残的不良社会制度。

战后文学 随后又出现了“黑色幽默”和荒诞派戏剧等流派。这些作家用怪诞、幻想、夸张的手法力图再现混乱的、难以捉摸的现实。他们通过极端的讽刺反映现实,把幽默变成歇斯底里式的狂欢,含着眼泪的欢笑。主要代表作有海勒(Joseph Heller, 1923—1999)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

战后文学 战后美国南方文学在小说方面发展很快。除福克纳以外还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和韦尔蒂(Eudora Welty, 1909—2001)等。波特是美国极有成就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斜塔和其他故事集》和长篇小说《愚人船》等。

战后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还涌现出一批黑人新作家。在小说方面以埃利森(Ralph Ellison, 1914—1994)和鲍德温(James Baldwin, 1924—1987)为代表。 鲍德温

战后文学 80年代以来,两位黑人女作家沃克(Alice Walker, 1944—)和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一)在美国文坛上声望最高。一向关心妇女运动的沃克创作了《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 1982),从正面描写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黑人男人大男子主义对黑人女人的摧残。

战后文学 与之相比,莫里森的小说则显得内蕴深广。她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在创作中主要表现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她创作的《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 1970)、《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7)、《爱娃》(Beloved, 1987)、《爵士乐》(Jazz, 1992)和《乐园》(Paradise,1998)等作品关注黑人女性的心灵世界,表现黑人和白人两种文化的冲突对黑人的影响。

战后文学 莫里森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

战后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犹太裔作家纷纷发表作品,逐步形成了影响较大的犹太裔文学流派。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是这一流派的佼佼者。

战后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诗歌派别众多,风格各异。诗人们在摆脱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的影响和过去超脱客观,含蓄诙谐的诗风后致力于内容和形式的革新。 杰出代表是“垮掉的一代”文学的代言人之一金斯堡(Allen Ginsberg, 1926—1997)。他的诗歌改变了战后诗歌的面貌,使诗歌开始带有较浓厚的个人自传性质。

战后文学 在戏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现了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和阿尔比(Edward Albee, 1928—)等优秀剧作家。

战后文学 在主流文学发展的同时,华裔美国文学在70年代开始兴起。这些作家讲述华裔美国人的体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

战后文学 世纪末美国文坛出现了争奇斗艳的多元化格局,犹太裔文学、妇女文学、黑人文学、和华裔美国文学等弱势文学蓬勃发展,构成了当代美国文学异彩纷呈的态势。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三节 法国文学

法国文学 20世纪的法国文学是一种实验性文学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各种哲学思想、理论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各自的影响,代表和反映不同哲学思想和理论的作品也此起彼伏。

法国文学 20世纪的法国文学自始至终地领导着世界文学的潮流。在文学创作上,与传统文学进行彻底决裂、对语言和形式进行全面革新的现代派文学,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一直独领风骚,它实现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一次文学革命。

法国文学 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形式不仅反映了作家们的文学和文化意识,而且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意识。它全面揭开了一层笼罩在文学上的面纱,深刻揭示了小说的“文字游戏”特点,而且彻底打破了作者的权威性。

法国文学 20世纪的法国文学则在现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冲击下,形成了一个对传统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和写作风格进行彻底否定的新型文学——现代派文学。

法国文学 在艺术手法上,它与传统的写作风格彻底决裂,通过暗示、象征、对比、烘托、意象、意识流等手法,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奥秘,表现了人物的意识活动;在结构上,它通过变化突兀式多层次的结构,让时空变得错乱不堪。

法国文学 现代派文学就是从平板拘谨的传统中解放出来的文学,它被这种传统赋予了一种贬义,它是永远也无人可以达到的极端,是自人类有了写作活动以来,所有诚实的人奔赴的一种方向。 ——克洛德·莫里亚克

法国文学 在法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里,一个普遍的共性特征就是对写作风格的“诗意性”强调,简言之,就是主张以含糊、抽象、流动的文本“意义”来取代明晰、具体和稳定的文本“信息”。

法国文学 因此,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为了达成对事物的全新看法并实现从“信息”向“意义”的转换,法国现代派作家的审美机制以及被审视对象出现了某些本质的变化,文学和哲学的界限也比过去任何时候变得更加模糊了。

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 (Marcel Proust,1871—1922)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创作者而登上法国文坛的。 他写下了如今家喻户晓的庞大著作《追忆逝水年华》,此书共7卷,约300万字,从其规模与文学质量上讲,这部书堪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媲美。

意识流小说 战后文学 普鲁斯特被认为是意识小说的先驱之一,是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认为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价,主要原因还在于他在创作手法上标新立异,而不在于《追忆逝水年华》这部小说的内容与规模。

意识流小说 战后文学 小说中,普鲁斯特描写了主人公一系列漫长的回忆、追忆和联想,非理性的“意识流”成了作者用以表现主人公抗拒现实的一种奇特的方法。 普鲁斯特以“心理时间”为依据,把现在、过去和将来随意颠倒,穿插交融,以此来渲染内心无意识活动的变化莫测。

意识流小说 战后文学 普鲁斯特充分利用了“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跳跃式的“自由联想”把无数内心独白串联到了一起。通过这种现代派文学的写作手法,作者让时空交错,为读者成功地打开了千百年来未曾见过的新世界,即人的内心世界、潜意识。在普鲁斯特的笔下,“寻求自我”、“寻求本我”最终取代了巴尔扎克小说里对资产阶级丑恶本质的揭露。

意识流小说 战后文学 普鲁斯特对法国和外国的小说,乃至整个文学界、美学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法国20世纪20年代初期《文学》杂志周围一些思想激进的“左派”文学青年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超现实主义者深受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影响,他们在诗歌里排除标点符号,强调意识流的不停顿性和不间断性。这种创作方法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方法,用音响的搭配弥补了缺乏准确的旋律和韵脚的不足。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出现了,其反叛的艺术思想给现代派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把贯穿现代主义历史的“荒诞”主题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存在主义 它的根本宗旨是专门强调生活的肮脏与虚无,“荒诞感”已从一般的历史社会范畴,从一种批判意识发展成为一种彻悟的意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文学与形而上学》深刻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原理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彻底否定了生活的意义,在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中,看不见其他任何东西,仿佛自相矛盾、互不协调、支离破碎就是形成人类本性的基础。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就是荒诞的本身。在《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等重要的作品里,加缪生动地表现了有关荒诞世界和荒诞人生等重大主题。

新小说 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小说”开始占领法国文坛。 “新小说”不是一个具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信条和自己美学观点的流派,而是一群作家在写作技巧和世界观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深入的和新颖的见解。

新小说 “新小说之流”采用这些新的创作技巧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人。

荒诞派戏剧 在新小说出现的同时,荒诞派戏剧也诞生了。它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荒诞派戏剧 在荒诞派戏剧里,荒诞的主题和荒诞的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夸张成了这一流派惯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风格充分地体现了作家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荒诞性。尤奈斯库和贝克特是荒诞戏剧的先驱和主将。

荒诞派戏剧 尤奈斯库(Eugene Ionesco,1912—1994),出生于罗马尼亚,自幼在法国生活,1945年后在巴黎定居。1950年,他接连创作了3个剧本——《秃头歌女》、《上课》和《雅克或百依百顺》,其中《秃头歌女》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

荒诞派戏剧 1951年发表的《椅子》是他的一部名作。 1958年创作的《犀牛》表现了尤奈斯库作品主题的深化。

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爱尔兰籍小说家、戏剧家,30年代后定居巴黎。 《等待戈多》和《剧终》两剧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被视为荒诞戏剧的代表作。贝克特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远远大于小说。 《等待戈多》中支离破碎的情节,怪诞的人物形象,长篇累牍的对白加之无聊的动作,这一切构成了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荒诞派戏剧 以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的荒诞戏剧剧情荒诞不经,但是寓意深刻。 从艺术的价值来看,虽然是一种变态的文化心理表现,但它却让作家对理性主义的怀疑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它在破坏旧的传统写作风格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先锋角色,把非理性主义的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潮大张旗鼓地引进了法国文学。

荒诞派戏剧 它不仅反映了作家对人类处境的焦虑,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的驱使下进行精神探索的雄心和抱负。

原样派 自20世纪60年代起,“原样派”在法国文坛几乎起到了左右风云的作用,索莱尔斯(Philippe Sollers,1936—)是这个流派里最具影响、最有发展前途的作家之一。 作为法国“原样派”的杰出领袖,索莱尔斯为当代西方文学观念和人文思想的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原样派 无论是《原样》还是《无限》,都十分注重创新,都注重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在20世纪下半叶培养了像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克里斯特瓦等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文艺理论家,把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理论发展到了顶点。

原样派 在法国20世纪的文学里,在现代性文学的对立面,传统的写作风格也还具有相应的地位,并得到相应的发展,文学界理性和反理性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中断。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四节 德语文学

德语文学 20世纪的德语文学呈现出的是多样化文学,不仅传统的文学形式得以发展,其他文学形式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如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形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德语文学 20世纪的德国文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世纪初沿袭了19世纪的文学方向 二、纳粹上台后的“流亡文学”——反法西斯文学(同时并存的是法西斯文学) 三、分裂后的两德文学 四、统一后的转折文学

现代主义 20世纪初,德国文学沿袭了19世纪的一些流派,同时也产生新的流派。如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德国文学在这个时期基本是借鉴外国的风格,特别是受到法国的影响最大。但表现主义文学却是在德国产生的。

现代主义 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仅是某一精神或某一思想观念的象征。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有: 诗人海姆(Georg Heym, 1887—1912)和贝恩(Gottfried Benn, 1886—1956)、小说家德布林(Alfred Dblin, 1878—1957);奥地利有: 诗人特拉克尔(Georg Trakl, 1887—1914)和韦尔弗(Franz Werfel, 1890—1945)。

现代主义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这位生前并不引人注目的奥地利作家,却在20世纪的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这位天才作家却是死后被人们发现的。 许多评论家称赞他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极其严厉,母亲忧郁善思的家庭背景对他的一生都有影响。 现代主义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极其严厉,母亲忧郁善思的家庭背景对他的一生都有影响。 卡夫卡著作颇丰。他的代表作有: 三部未完成长篇小说: 《美国》、《城堡》和《审判》, 中篇小说: 《变形记》、《判决》、《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在流放地》等。

现代主义 20世纪初,与其他文学流派同时并存的还有批判现实主义。 亨利希·曼和弟弟托马斯·曼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流亡文学 “流亡文学”主要指从纳粹上台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 “流亡文学”的主题是反法西斯的专制统治、揭露其野心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其宗旨是要人们认识法西斯政权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对人们牢记历史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两德文学 两德文学指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时期的文学,时间跨度从1949年算起到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为止。

两德文学 除了像托马斯·曼这类战前已闻名于世的作家外,西德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有: 伯尔(Heinrich Bll, 1917—1985)、伦茨(Siegfried Lenz, 1926— )、格拉斯(Günther Grass, 1927— )等。

两德文学 伯尔是战后西德文学的杰出代表。 伯尔的作品多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讽刺、隐喻等方法来加深作品的感染力。他的作品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的社会现实,从而获得197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两德文学 伯尔的主要作品有: 《列车正点到达》(中篇)、《流浪者,你若来斯巴…》(短篇小说集)、《亚当,你在那里?》(长篇)等。这些早期作品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战争题材,小说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予以揭露,对人们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予以同情。

两德文学 君特·格拉斯是另一位重要的西德作家, 1958—1968年先后获得德国著名的文学奖毕希纳奖、冯塔纳奖等;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最重要的成就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铁皮鼓》、《非人的岁月》(亦译为《狗年月》)(三部曲)、《比目鱼》、《母老鼠》、《说来话长》等

两德文学 战后,绝大部分著名的流亡作家在返回祖国时选择了东德,如: 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西格斯(Anna Seghers, 1900—1983)、布莱德尔(Willi Bredel, 1901—1979)、贝歇尔(Johannes Robert Becher, 1891—1958)、亨利希·曼等。这些流亡作家为东德文学的繁荣起了重大作用。

两德文学 除了流亡作家外,东德自己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如: 克丽斯塔·沃尔夫、布·赖曼(代表作为《生活的归宿》)、诺伊奇(代表作为《石头的痕迹》)、康特(代表作为《大礼堂》)、布鲁因(代表作为《布里丹的驴子》和《授奖》)、普伦茨道夫(代表作《少年维特的新烦恼》,)等。

第三部分 实验的时代 多彩的文学 第五节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之间的碰撞塑造了俄国人的性格和文学。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藏。俄罗斯文学凝聚着俄罗斯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俄国人的智慧、信心和力量,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俄罗斯精神与民族风情。

俄罗斯文学 世纪之交被誉为俄罗斯文化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是一个融合各种不同学说和信仰的综合性的文化,“这时期的特点是,自豪地重新发现俄国的历史并迅速与西方相融合”。

俄罗斯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这一时期文学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也是最活跃的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主张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甚至潜意识的活动,在艺术表现上以象征、怪诞、意识流的方式展现。

俄罗斯文学 继普希金为代表的19世纪初“黄金时代”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一次涌现出一大群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如象征派的勃洛克、阿克梅派的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未来派的谢维里亚宁,意象派的叶赛宁,以及不属任何流派的伊凡·蒲宁。

俄罗斯文学 20世纪20年代实行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文学以全新面目呈现在全世界读者面前。 富尔曼诺夫的著作《恰巴耶夫》 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 法捷耶夫的《毁灭》

俄罗斯文学 高尔基(Maksim Gorky,1868—1936)是俄国伟大的作家,被视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是他的笔名,意为“悲惨的,不幸的”,是其一生的写照。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描述了自己困苦而乐于求知的生活。

俄罗斯文学 阿·托尔斯泰(Aleksey Nikolayevich Tolstoy,1882—1945)是另一位著名的苏联作家,在30年代完成三部曲《苦难的历程》(《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俄罗斯文学 肖洛霍夫(Mil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1905—1984)出生于一个哥萨克家庭,被尊为苏联文坛巨匠。他作品技法新异,许多方面都在苏联文学中独树一帜。1965年由于他“在对顿河流域史诗般的描写中,以艺术力量和真正的创造性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一个历史阶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也被译为世界各国主要文字。

俄罗斯文学 40年代卫国战争打响后,苏联作家们创作构思逐渐转移到保卫祖国的主题上。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成就极为突出。

俄罗斯文学 20世纪50年代苏联文坛上人道主义倾向进一步得到发展,文学更加重视人的价值。以爱伦堡(Ilya G. Ehrenburg,1891—1967)创作的《解冻》为标志,引发了“解冻文学”思潮,出版了一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开始对苏联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俄罗斯文学 帕斯捷尔纳克(Boris L. Pasternak,1890—1960)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艺术之家,受过良好教育。 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为他赢得世界声誉。《日瓦戈医生》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诗话小说”。作家因该作品获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国内政治压力,作家拒绝接受)。

俄罗斯文学 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1918—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曾是一位中学教师,卫国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1945年因批评斯大林遭监禁和流放。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代表了苏联20世纪60到70年代的文学高峰。1970年因他的作品“具有全球性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他的贯穿于许多伟大前驱作品无可比拟的俄罗斯传统的继承”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俄罗斯文学 20世纪80年代苏联小说在史诗规模、哲理深度、心理与美学探索方面都有所加强。艾特玛托夫的代表作《一日长于百年》透过三个家庭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折射出肃反扩大化,个人崇拜等重大历史史实,使小说成为苏联历史的一面镜子。

俄罗斯文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的改革,文坛上卷起了一股波涛滚滚的“回归文学”浪潮,一大批曾经被封禁的作品在短期内纷纷面世,许多早已在境外出版却未能与本国读者见面的作品也络绎不绝的“回归”到了苏联,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等。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坛异常活跃。

俄罗斯文学 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使得文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历史急转弯给文学造成一定的混乱、纷争、困惑,但经过短短十多年的调整期,当今的文坛已是相当活跃,成绩也很可观,且以多视角、求独创、重探索为主要标志。俄罗斯文学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