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四个全面” 引领民族复兴 省委党校 董敬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时事报告》杂志社 党委中心组学习 认 真 学习和深刻把握战略布局.
Advertisements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进路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主讲:思政部 黄冬福 副教授 办公室: 旧行政办公楼309 联系电话: QQ: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第六课 第一 框 总览 第三单元 知识细解一 知识细解二 对点训练.
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辅导
全面从严治党是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 孙长生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纲领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每逢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用一个重要讲话统一党内高级干部的思想认识,为大会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已经成为近20年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特点。 十四大以来历届党代会召开之前 的重要讲话时间和主要理论创新 十四大 “6.9” 讲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大.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章 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深入理解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中山市专题讲座 2015年6月17日上午.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 中心组学习 陈星 更多免费PPT下载请进入素材风暴网站
深入领会和贯彻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浙江省委党校 何显明.
南城中心小学党支部 2016年5月18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中国梦” 政治组 傅永元
北方工业大学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
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 主讲人: 徐民华 江苏省委党校科社部主任、教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解读 中央党校 宋福范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要坚持党的领导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
我是党课主讲人 “四个全面” 重大战略思想 袁 帅
贯彻“全会”精神 落实《中考指要》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方长明 2015年3月12日.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落实依法治教
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2014年10月.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牢牢把握“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学习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 全面领会十八大精神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教学部党支部.
                                                                                                                                                                
奋力开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美好未来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
一、大会概况. 一、大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14日在北京举行。 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通过关于十七届中央委 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 作报告的决议、关于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 案)》的决议.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中心组学习 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研发采购党群部 2018年5月10日.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贡献 三
西藏 Tibet.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会.
两会精神学习参考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环境保护 / 能源 / 绿色城市 / 生态环境 / 林业局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贯彻“四个全面” 引领民族复兴 省委党校 董敬畏

内容概要 一 三 四 五 六 “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 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 的哲学基础 二 “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三 “四个全面” 的哲学基础 四 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五 三 两会上怎么说“四个全面” 六

一、“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向何处去? 对于世界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远比100年前重要得多。 在中国国内,1992年市场化浪潮、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加入WTO、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奥运盛典,这一连串里程碑式的事件,刻画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迈向复兴的轨迹,也将那个不曾消失的疑问一次次推上前台:中国将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一、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奋斗目标,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则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一、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 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一、”四个全面” 提出的历史背景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二、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图: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二、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二、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二、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四、【全面从严治党】 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二、中央对“四个全面”的具体部署 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三、“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三、“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一: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二:两手抓】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两手抓。

三、“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三: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

三、“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高度,廓清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中国发展的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陆续得到清晰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构建成型。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又对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二)坚持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二)坚持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历史和时代高度,科学判定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发展形势,精准把握时代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根本上是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坚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问题。概括起来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型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破解“中国问题”既要坚持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势而为。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合了“历史视野”(过去、现在、未来)、“政治视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和“世界视野”(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真正做到了反思历史又不囿于历史、立足当下又不陷于物化、追求梦想又不流于空想,既坚持历史必然性,又坚持价值合理性。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着“大局思维”和“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主要从国内、国际和党的建设三个维度,对“大局思维”和“系统思维”作了深刻阐述:从国内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党的建设看,就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党的领导。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如何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党的领导。

“四个全面”战略凸显了三种意识,又基于两大判断,最后归结于一条结论:彰显出政治自信。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凸显了三种意识,又基于两大判断,最后归结于一条结论:彰显出政治自信。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是政治自信的表现。在‘四个全面’的背后强烈凸显三种意识: 第一,使命意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使命意识贯穿了战略始终; 第二,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紧紧围绕民族复兴进程中,问题如何解决而构建的战略; 第三,担当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需要一种担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如何构建的?这是建立在两个重大判断的基础上: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如何构建的?这是建立在两个重大判断的基础上: 第一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对国内发展态势的重大判断。今日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我们要有新的战略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 第二个重大判断,是今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格局。无论是制度文明发展,还是综合国力发展,都让今天的中国社会有能力,也有必要向世界提出一种新的“世界观”、新的世界格局。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全面小康关键要在“全面”上做大文章  全面小康关键要在“全面”上做大文章 在谈到“全面小康” 时, “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中国社会的小康必须是13亿人的小康,必须是56个民族的小康,必须是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寸土地上的小康;第二句话是‘一项都不能少’。就是中国社会的小康不仅要是‘经济小康’,还必须是‘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社会小康’,包括‘生态小康’。第三句话是‘一步都不能迟’。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地方已经小康了,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离小康差很多步,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这些地方、让这些群体加快步伐,多走几步,在2020年之前,能跟大家同时踏入小康社会。”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统帅地位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统帅地位,是其他三个‘全面’要去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后三个‘全面’是对第一个‘全面’的强有力保障。后三个‘方面’做得越扎实、越深入,那么第一个‘全面’就会落实得更好,实现得也会更快、更全面。

四、“四个全面“的哲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期待着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就是,对中国全面小康社会最通俗的、最亲民的、最接地气的,也最能为人民群众所能记得住的描述。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人民日报》系列评论文章认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有着很强的学理支持和经验支撑,是读懂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复兴的重要窗口”。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习近平“四个全面”里的中国复兴逻辑 理解“四个全面”,是读懂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复兴的重要窗口。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国家转型的必要前提 “小康社会”,有学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特色的“中产社会”。一个稳定的民主社会,首先是一个中产社会。“小康”之国,即中产之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中产阶层普遍化,成为社会阶层的主流。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2、“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集团的有力武器 中共的成功、中国道路的成功,最大的密钥便是保持改革的常态。 在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大量的集体行动组织或集团。这种特殊的利益组织或集团,不仅降低经济效率,而且加剧政治生活中的分歧。 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无疑,来自人民的力量,来自实现中国复兴的力量。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3、“全面依法治国”:良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三个构成要素:强政府、法治和民主负责制。 当今中国问题的最大症结便是法治权威不足。 法治领域的改革与政治改革密切相连,改革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特别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4、“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复兴的政党力量保证 党内潜规则盛行,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从政环境不够纯洁,根源在于没有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处于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目前的政党制度是合适的,是符合国家演进一般规律的。 一个管理严格、制度执行力强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复兴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 相比西方政党政治的空头支票,中共的政治承诺给人印象深刻,是执政治理的一大基石。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党媒首次定义“四个全面”释放什么信号? 按照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时间表定在了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治国方略;而新增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华网这样表述,“这6个字合在一次表述尚属首次……。” 新增的从严治党,“这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笔,其他都不能实现,有了这一笔其他就都鲜活起来。”

五、党媒解读 “四个全面”的政治深意 而此次,也是习近平首次在正式讲话场合集中阐述四者关系,宣示了“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人民日报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全面梳理、总结这一重要新概念,意在传递“四个全面”背后的“简约不简单”——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很可能将同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处于相似的政治地位,成为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治国方略的理论提升。

六、全国两会中的 “四个全面”

六、全国两会中的“四个全面” 在“四个全面”理论框架体系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目标。人大代表“希望国家继续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议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化的全面小康标准”等建议,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变得具体实在,让人信心倍增。

六、全国两会中的“四个全面” 也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入“关键之年”,人大代表围绕改革建言献策也确实有助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和新动力。

六、全国两会中的“四个全面” 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布道立规。改革和法治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其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此次人大会议共收到涉及立法方面议案510多件,再加上修订《立法法》等等,有助于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进而为依法治国再次按下“快进键”。

六、全国两会中的“四个全面”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更是关键一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想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最关键的也就在于加强党的领导,需要我们以从严治党为抓手。

六、全国两会中的“四个全面” 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江西、广西、吉林、解放军代表团审议,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发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动员令。

六、全国两会中的“四个全面”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动员令: 共同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第一个百年梦想,指向民族复兴的广阔未来 人民的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更需披坚执锐,攻坚克难 国家的意志——全面依法治国,夯实推进战略布局的制度之基 使命的担当——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

“四个全面”的提出,不仅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谢谢大家!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