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稻蝗染色体C带核型特征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家畜精液品质的实验室检测 一、目的要求:通过对公畜精液进行外观、显微镜检查, 重点对精子密度、活率和畸形精子的比率等指标进行检测, 使同学们掌握判定精液品质好坏的一般方法 二、(一)实习材料:采集正常或生育力低下公畜的新鲜 精液 (二)器械:显微镜、血细胞计数器、血细胞吸管、 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棒、温度计、保温箱、染色缸、染.
第 二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主讲:广州市玉岩中学 杨美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李伟. 对象 : 时期 : 特点 : 结果 :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实验四 植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染植物细胞内微丝束的方法。.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遗传学实验之—— 染色体组型分析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染色体核型分析.
细胞生物学综合性实验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那 杰.
实验六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与C带染色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减数分裂 和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医 学 遗 传 学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检验基础与输血教研室.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高三备课组(2011届)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二节 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学说.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第一课时 金塘中学:张仕男.
学案 细胞的增殖 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 1.细胞周期(分裂期、分裂间期)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遗传学实验 实验01 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实验02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
专题1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综合.
第三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重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和类 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 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遗传的染 色体学说。 难点: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第十章 IDL访问数据库 10.1 数据库与数据库访问 1、数据库 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由低到高分为四级:字段、记录、表、数据库四种。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三节 染色体 一、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同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性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haploid),体细胞为2倍体(diploid),还有一些物种的染色体成倍增加成为4n、6n、8n等,称为多倍体。同一个体的体细胞并非都是2倍体,如大鼠肝细胞有4n、8n、16n等多倍体细胞,果蝇卵巢滋养细胞表现为2n、4n、8n、16n、32n、64n、128n等不同倍性。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冻存复苏技术 与细胞计数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第 二 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 实验九 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实验十 染色体C-显带技术.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二、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概念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核及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裂特点 ●脊椎动物配子发生过程 ●植物小孢子形成过程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华稻蝗染色体C带核型特征分析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染色体常规核型和染色体C-带核型的概念。 2 、掌握染色体C-带显色技术。

二 、原理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了,生物的外在性状必然发生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比较容易察觉,但是染色体结构和组成成分的变化就比较难以发现。染色体显带技术使不可察觉的染色体结构和成分变化转变为可以定量表述的带型变化,染色体带型结构的研究大大推动了昆虫细胞分类学的研究和发展。 染色体分带技术:染色体经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再进行染色,使其呈现特定的深浅不同带纹(band)的方法。

染色体分带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的染色带分布在整个染色体和长度上,如Q、G和R带;另一类是局部性的显带,它只能使少数特定的带或结构染色,如C、T和N带等。其中C-带主要显示着丝粒附近的异染色质,故称为C-带。其他异染色质均可显示。染色体标本经一定浓度的酸(HCl)和碱[Ba(OH)2]处理后,在缓冲盐溶液(2×SSC)中温育1小时,再以Giemsa染液染色即可显带[1]。 染色体C-带核型包括染色体C-带结构特征、C-带位置、染色强度,异染色质含量等。 而染色体常规核型是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特征的总和,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

作为细胞分类学指标,染色体C-带核型可以从不同层次上反映其生物类群间的分类关系。染色体C-带在同一属内有一明显而恒定的C-带结构模式,往往构成“标志性C-带带纹”,由此可以进行属级分类单元的比较。例如,所研究过稻蝗属物种的L2染色体除都具有着丝粒C-带而外,每个具体物种还具有各自标志性的染色体C-带带纹,但不同物种间该染色体的标志性带纹位置多变,其中,中华稻蝗该染色体具有端带,小稻蝗该染色体具有近着丝粒居间带,山稻蝗该染色体具有亚中部居间带,而日本稻蝗该染色体兼具有亚端部居间带和端带。因此C-带核型分析可为蝗虫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

三、实验用品 1、仪器 解剖镜、OLYMPUS 光学显微镜、冰箱、液氮罐、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等。 2 、用具 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解剖针、眼科镊子、剪刀、微量进样器、以及药品配制和存放所需要的一系列玻璃器皿。 3 、供试药品 0.05%秋水仙素、低渗液(0.075M氯化钾)甲醇、冰醋酸、酒精(70%)卡宝品红染液、盐酸(0.2N)、氢氧化钡(5%)、柠檬酸钠、氯化钠(2×SSC)、吉姆萨染液。

四、实验方法 1、预处理 将野外采集到的蝗虫雄性个体注射0.05%的秋水仙素溶液(3-8ul,视个体的大小而定),此步骤可提供较多的中期细胞分裂相。7小时后,将活的虫体腹部侧处(2-4节体腔内背板侧下方)剪一小口,用尖头镊子夹出精巢(保留虫体,以备鉴定),然后放入低渗液10分钟后,转入卡诺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24小时之后再换固定液,换至精巢发白为止。最后移至70%酒精中保存备用。若标本需长期保存,应放入4℃冰箱中。

2、染色体制片 (1)压片法 用镊子夹取精巢的精小管,置于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剔去表面的结缔组织,并切去末端膨大部分(约是精小管1/4-1/3处),此过程进行时应随时滴加固定液以防止蒸发干燥,将取好的3-5个精小管末端放到预先滴上1-2滴40%-60%的冰醋酸溶液的载玻片上,加盖片软化15分钟,然后施加压力,使细胞分散(在压片过程中应注意大拇指翘起垂直加压)。将压片置液氮罐中快速冷冻后,用刀片揭去盖玻片,在室温无尘处自然干燥(或放入恒温干燥箱),经老化3-8天后进行后续分带处理。对于常规核型观察,制片可直接用品红染色后观察[2, 3]。

(2)滴片法 从经预处理的雄性蝗虫体内取出精巢,经低渗处理,并置生理盐水中剔出脂肪等附着物,切取精小管端部,置于研钵中进行研磨。待研成匀浆后,倒入离心管中用500转/分的转速离心后去沉淀,或可用尼龙砂箔进行过滤,然后,以1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上清,滴加固定液吹打均匀,再行离心1-2次使充分固定,最后加入适当固定液吹打均匀,取出冰箱内预冷的洁净载玻片,滴加细胞悬液1-2滴,过火焰干燥,或室温下自然干燥,老化2-3天后,进行后续分带处理。新鲜材料可采用此法。

(3)涂片法 将精小管末端部置于预冷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固定液后,迅速用尖头镊子将材料夹碎弃除大块状物,再加一滴固定液,吹散细胞,过火焰干燥,老化后,进行分带处理。注意用新鲜材料效果较好。 以上制片方法除用于精巢材料外,对于胃盲囊、卵巢等组织也同样适用。

3、 C带显带步骤: (1)饱和Ba(OH)2处理 将老化的玻片置于装有饱和Ba(OH)2溶液的染色缸中,然后在60℃左右恒温水浴锅内处理10-30分钟。在C 带显带技术中,此步最为关键。Ba(OH)2处理时间与老化时间长短、标本种类、及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等因素有关,另外与药品的生产厂家,存放的时间长短也有关。对于不同物种染色体标本进行大批量分带处理之前,应进行梯度试验,以找出药液与处理时间的最佳组合,以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2×SSC液温育 经Ba(OH)2处理后的玻片,应立即置于同温度的蒸馏水下冲洗,以便去除钡垢,否则Ba(OH)2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形成钡垢(BaCO3 ),而影响后续的染色和观察。去垢后再以蒸馏水冲洗置2×SSC液中于60℃水浴锅中温育1个小时以上(可过夜),然后再以蒸馏水冲洗。此步处理时间长短并不是至关重要。 (3)吉姆萨溶液染色 将上述染色体玻片标本放入10%的吉姆萨染液中染色20分钟以上,再用蒸馏水冲净玻片表面的染液,然后在磷酸缓冲液中浸泡10分钟,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即可(扣染也可以)。

(4)封片 室温无尘干燥后,以中性树胶封片,制成永久玻片标本。 (5)镜检、标记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选取所需的分裂相。 (6)摄影及染色体C-带核型 选取分散良好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Ⅱ和后期Ⅱ的分裂相进行拍照,保存为JPEG格式。将拍照好的显微图像经Photoshop软件对其亮度、对比度等信息校正后,打印出照片。然后将染色体逐一剪下,依长度递减顺序依次粘贴于质地较厚的白纸上,最后进行编号。一般是将X染色体排于最后位置。

4、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C-带显示结构异染色质 ,为便于测量、分析和比较。选用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以及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Ⅱ和后期Ⅱ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测量统计。 1)、染色体C-带位置 (1)着丝粒C-带(也称着丝粒区C-带):指着丝粒本身及其相邻部分的C-带纹。 (2)端部C-带:指染色体末端区域的C-带纹。 (3)居间C-带:在着丝粒C-带和端部C-带之间范围内的C-带纹。根据其所在位置又细分为近着丝粒带、中间带、亚中间带和亚端带等。

2)、染色体上C-带的相对含量 指某条染色体上C-带实际长度与该染色体组总实际长度比值,用百分率来表示。 3)、C-带结构异染色质含量 即染色体上C-带相对长度之和。也可通过每一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上C-带纹总长度与染色体组总长度的比值计算,数值结果是一致的,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 此值在不同物种中存在着恒定的差异,因此也可作为一项重要分类指标。 4)、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对应的C-带是否纯合 即在某一特定位置相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否都具有带纹,带纹大小、染色程度是否一致,如非上述,则按杂和计。

5)、特定染色体C-带带纹的着色程度 在同样的处理程序下,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C-带带纹上存在恒定的深浅不同的着色反应,这也是C-带分析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它表示C-带结构异染色质在质上的差异。本文中以四级表示法:特强:染色极深;强:染色较深;中:染色程度中等;弱:染色极淡。 6)、染色体组中,各类C-带纹的总个数(包括着丝粒带、端带、各类居间带) 根据以上C-带各项统计结果,列表表示,并据此绘制出中华稻蝗染色体C-带带型示意图。 选取20个左右染色体形态清晰、分裂相良好的细胞,置于Olympus 显微摄影仪上进行拍照,测算照片上的染色体和C-带带纹相对长度等有关数据,分析蝗虫的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

五、实验结果 中华稻蝗 属斑腿蝗科稻蝗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3,2n♀=24,性别决定机制XO型,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式:2L+6M+3S+X,其中包括大型染色体2对,中型染色体6对,小型染色体3对,X染色体中型,在染色体组中长度列第3位。都具有着丝粒C-带带纹。从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可以看出中华稻蝗L1染色体具有弱染端带,L2染色体具有强染端带,M8染色体具有弱染近着丝粒居间带,S10染色体具有强染端带(图1-1)。

图1-1 中华稻蝗部分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图版 A 福州种群;B长沙种群;C长春种群 1-11为常染色体编号,X为X染色体

六、作业: 1、对中华稻蝗染色体C带带纹进行核型分析。 2、说明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汪堃仁, 薛绍白, 柳惠图.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1997, 322-327. [2]. 马恩波,郑哲民.斑腿蝗科10个种NOR定位和分类学意义.动物学研究,1993, 14(3):271-276. [3]. 马恩波.稻蝗属一新种及其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直翅目:蝗总科).动物分类学报,1995b,20(2):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