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 (漂島-一段遠航記述) 第三組 何依庭 李振維 黃俊諭
作者:廖鴻基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7810686 裝訂:平裝ˋ 廖鴻基 一九五七出生於花蓮市。花蓮高中畢業,三十五歲成為職業討海人,開始寫作。之後籌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以關懷台灣海洋環境、海洋生態及海洋文化為宗旨。 著有《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尋找一座島嶼》、《山海小城》、《海洋遊俠》、《台11線 藍色太平洋》、《漂島──一段遠洋記述》。
海的寬廣 船隻是一個浮動在海面的空間,無論船隻多大,每一艘船都深受海況浪級的影響。船身,真像是內裡被海之掌撐著的一只布袋戲偶,船員如同生活在這只晃晃布袋戲偶上的附生物,壞天氣時,布偶演出金光強強滾的武打戲,這只戲偶上的附生物無處躲無處閃只能承受母體不斷的搖晃和顛簸。 每天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地圖上標出一個船點,這成為我每天海上生活的一場儀式、一個遊戲,每一天,我都想要曉得離家多遠了,想要曉得距離船隻最近的陸地在哪個方位,我也想要曉得終日二十四小時孜孜不息的航行後船隻在世界地圖上爬行了幾公分。
船員的細膩 海況惡劣的夜晚,我總會擔心船隻浮在水面的能耐。睡前,我會將保暖衣、褲、 深色手套及襪子準備在床頭以備萬一。《海上求生》這本書上說:「落海最重要 的是保暖,深色手套及襪子可以避免被鯊魚誤會。」美國海洋藝術家韋蘭德說: 「海洋讓人重生。」在惡劣海況下能夠睡著,而且能夠在天亮後安然醒來的感覺的確恍若重生。 航行途中和船員們聊天,發現除了船長外大多數船員並不曉得當時的船點位置。 言談間我發現他們的概念裡沒有平面意象,但他們對出航幾天了、還有幾天到達漁場的的線狀航程相當清楚。
廖鴻基老師用他優美的詞句真切的記敘了一段遠航,他生命中的第一趟遠航。茫茫大海裡,一群討海人組成的純男人社會在一艘漂島般的遠洋漁船上討生活:「那是個島嶼斷裂分離出去的小島,島嶼漂流......那是個漸漸被大島遺忘的島嶼。」遺忘,在不斷的出航與返航之間,這些船員漸漸和陸地生活脫軌,即便在海上有滿滿的思念,回航後卻不知如何面對眷戀的人而一昧想著再次離港--「航海是一場逃離、陷落之後,在掙扎著回來的過程。」我不禁疑惑:究竟是大島遺忘了小島,亦或是小島逃避著大島?六十二天的海上生活濃縮成兩百多頁的書本,一點一滴在廖鴻基老師精鍊的筆下讀來精彩,但實情呢?他說那只是單調生活中的插曲罷了。談話裡、心裡、夢裡,那無時無刻拉扯著的對陸地的渴求才是航行中最深刻的體悟。孤獨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力,但孤獨久了,眷念總會盤上心頭。我想要是我,就算天天從衛星電話那頭尋求慰藉也難以支持心中的思念吧!海和陸,難忘的臉孔讓作者有了兩個家,不論漂泊或穩固,總是熟悉又陌生,總是令他眷戀。「漂島」真是說的太好,令人嚮往那遺世而獨立又充滿未知的漂,卻又放不下情愫羈絆的島。於是出航與返航成了這種複雜欲望的唯一出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