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发育(C) 15.4 免疫系统与疾病防御 15.5 繁殖与胚胎发育 15.1 动物体的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15.1 动物体的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15.2 消化、呼吸、循环与排泄系统 15.3 化学信号、神经系统、感觉与运动 15.4 免疫系统与疾病防御 ■ 非特异性防御及淋巴系统 ■ 特异性防御与抗原识别 ■ T细胞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B细胞及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 ■ 单克隆抗体 ■ 免疫源性疾病 15.5 繁殖与胚胎发育
非特异性防御及淋巴系统 人体对病原体侵害的防御共设置了三道防线。 皮肤、口腔、鼻腔、消化道与呼吸道中的黏膜及其分泌物等构成了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因此称为非特异性防御。 部分侵入到组织或细胞内的病原体还会受到人体内特殊免疫细胞与化学成分的抵御和攻击,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等构成了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防御及淋巴系统 这些特殊的免疫细胞与化学成分一般都是淋巴系统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淋巴系统是各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的网状系统,它们由淋巴管、淋巴结和包括胸腺、骨髓、脾脏和扁桃体等器官共同组成。
非特异性防御及淋巴系统 在人体及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的一类非特异性防御细胞是白细胞。它们既可存在于血管中,又可分布于组织液中。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是3种具有非特异性防御作用的白细胞。 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其伸展出的伪足捕捉细菌
非特异性防御及淋巴系统 人体非特异性防御系统中抗菌蛋白可以直接攻击细菌和病毒,阻碍其复制。 例:干扰素的作用机理 研究发现,这种抗菌蛋白的短期免疫作用对于抵御引起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病毒比较有效。
非特异性防御及淋巴系统 炎症反应也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现象。 炎症与发烧: 白细胞遭遇入侵微生物时会释放出一种调节性化学分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经过血液输送到大脑,与细菌内毒素共同作用刺激下丘脑中神经元,导致发烧。 体温升高(发烧)可刺激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还可以增加肝脏和脾脏中铁的浓度以降低血液中铁的浓度。 发烧对机体也有伤害作用。
特异性防御与抗原识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的发现:天花 Jenner Pasteur 可以引起人或动物体内免疫应答的特殊外来物质称为抗原。 人体和哺乳动物对不同的抗原具有特殊的识别能力,并能立即作出相应的反应,释放出许多直接攻击入侵抗原的细胞,或者通过另一类细胞制造出相应的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防御性蛋白质,我们把这些特异性的蛋白质称为抗体。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种牛痘或患天花、麻疹等疾病痊愈以后,人体一种称为B细胞的淋巴细胞产生出游离于体液中的抗体蛋白,依靠B细胞的免疫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人体还能针对病原体产生出一种称为T细胞的淋巴细胞直接对病原体进行攻击,依靠T细胞的免疫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B细胞和T细胞的分化
特异性免疫识别抗原性病原体和启动免疫应答 当一种病毒或细菌突破了非特异性防御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巨噬细胞便会立即启动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T细胞通过细胞表面MHC蛋白的进行自我与非我的识别。 MHC分子嵌合抗原的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将加工过的抗原提交给T细胞,进一步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最终杀死被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细胞。
T细胞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以防御病毒感染和癌症,杀死并消灭被感染的体细胞,同时也消灭了其中的病毒等病原体。
B细胞及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 当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到我们的血液、淋巴或组织液中时,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起着关键的作用。 细胞被抗原活化,克隆出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的分化发育还需要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
B细胞及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 在体液免疫中,抗体是攻击病原体的分子级武器,它是一种γ-球蛋白( Ig),或称为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Y”型的四链分子 按照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别,它们被分成IgM, IgG, IgD, IgA, IgE等5类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是指所有制备抗体的细胞都是同一个细胞的拷贝,因此其产生的抗体完全相同。 单克隆抗体是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产物,而不是直接来自于动物血清。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多种步骤。
免疫源性疾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可特异性地侵犯CD4+ T细胞,使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被破坏。 HIV感染人体的过程
免疫源性疾病 HIV感染T淋巴细胞的过程
15 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发育(下) 15.5 繁殖与胚胎发育 15.1 动物体的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15.2 消化、呼吸、循环与排泄系统 15 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发育(下) 15.1 动物体的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15.2 消化、呼吸、循环与排泄系统 15.3 化学信号、神经系统、感觉与运动 15.4 免疫系统与疾病防御 15.5 繁殖与胚胎发育 ■ 动物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 男性生殖系统 ■ 女性生殖系统 ■ 受精与合子形成—胚胎发育的开端 ■ 人的发育 ■ 辅助生殖技术
动物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无性生殖是一种不经历受精过程的生殖方式,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都来自同一个亲代个体。 具有孤雌生殖现象的动物产出的卵不经过受精便可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孤雌生殖也属于无性生殖
动物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有性生殖是一种由两个单倍体性细胞融合(受精)产成一个二倍体合子(受精卵)生殖方式。 雌雄同体、雌雄异体 体内受精、体外受精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输精管、射精管和阴茎等几部分组成。 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还有内分泌功能。睾丸含有近1 000条曲细精管,精子在附睾内发育成熟并具有生理活性。
男性生殖系统 精子的生成过程 精子的结构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共同组成。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左右两个卵巢位于腹腔内。卵巢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还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的外层皮质中有许多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最初期的卵泡中央的一个较大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它们由卵原细胞分化而来。 在性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发育成为卵子。
受精与合子形成——胚胎发育的开端 雌雄交配是体内受精的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必要步骤。 正常情况下,通过交配,精子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即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
人的发育 人的发育包括在母体内进行的胚胎发育和从母体分娩后继续进行的胚后发育。 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形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再经历幼年、成年、衰老直到死亡的复杂过程。 受精卵早期卵裂和囊胚的形成
人的发育 囊胚的发育
人的发育 胎儿从卵裂到出生的9个月时间内的发育过程可分为明显的3个阶段。每一阶段大约持续12周。 第一阶段: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高度分化的多细胞胚胎; 第二阶段:体积增大和人体特征的精细化 第三阶段:胎儿迅速成长,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基本完善。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试管婴儿、代孕母亲 首例试管婴儿已于1978年问世 体外直接将精子注入卵细胞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 “预制胎儿”?——人类社会面临的新的挑战
本章摘要(下) 淋巴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构成的网状结构,淋巴管与淋巴结相连接。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辅助和补充。由血管渗入组织液的液体经淋巴管收集形成淋巴,并最终回到血液,从而保证血液总量的稳定性。淋巴渗透通过淋巴结,淋巴结含有大量的白细胞,称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淋巴系统可以对外来异物、感染性微生物和癌细胞发起攻击,从而保护人体免受侵害。淋巴细胞可以分泌特殊的蛋白质即抗体。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特殊的记忆力,当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强烈地作出反应。人体中除了由B细胞产生抗体的体液免疫方式外,还有针对病原体产生出T细胞并直接对病原体进行攻击的细胞免疫方式。依赖于B细胞的体液免疫和依赖于T细胞的细胞免疫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并相互影响。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来自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可以启动双重防线,特别是能够识别抗原性病原体的特异性防线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归结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在雌性个体中,卵巢产生卵细胞并将其释放进入输卵管,阴道接受来自雄性的精子,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