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命题点滴谈 文昌市教育局中学教研室 许雪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Advertisements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2009 年中考复习 专题复习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教学目标: 1 、通过计算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 有关量的意义。 2 、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 规范完整的书写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 题的能力。 3 、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对图表和图线的分析、 数据的选择能力,体会出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化.
合理选择饮食.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二)酸碱指示剂.
2016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 标准与考试说明 · 化学(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及简单应用.
含杂质的有关计算 类型题.
1、酸的组成:“H+酸根” 常见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NO3-
2016年中考化学备考研讨 万源中学 唐梅.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2013年中考化学学科 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3年9月6日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吴益平.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二节 原子.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S&N 常德市一中.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物质的分类.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2.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氮循环 肖子聪.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开心辞典》 生物 五 气体 英语 春天 语文 化学 固体 冬天 七 夏天 数学 四 秋天 三 液体 物理 六.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看视频:广东清远20吨浓硫酸泄漏 提问:从视频中得到那些信息? 1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四章 空气与生活—教材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3年中考命题点滴谈 文昌市教育局中学教研室 许雪珍

一、中考命题要求 有利于达标 有利于选拔 有利于课改

命题原则 导向正确 重视基础 强调能力 科学规范 严格依照《课标》及考试说明进行命题

化学科考试目标和要求 命题关注核心概念和原理,重视知识的相互联系,特别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杜绝生造、难繁的题目。

试卷结构 (1)满分100分, (2)试题主要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约42分 填空题约26分 简答题约10分 实验题约12分 计算题约10分

(3)各部分内容比例为: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2%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1%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2%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5% (4)难度分布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7∶2∶1(大约) 全卷试题总难度控制在0.55左右。 (5)试卷题量按6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

中考试题质量标准 1.难度合理 (语、政、史、生、地以0.6为标准,数、理、化以0.55,英以0.52为标准。波动幅度在10%范围之内); 2.95分(百分制)以上人数控制得当 (1500人以内); 3.没有超课程标准要求; 4.符合学科考试说明要求; 5.没有科学性错误; 6.没有政治性错误; 7.没有技术性错误; 8.没有陈题或雷同题。

化学学科命题组的理解: 1、保密性 2、科学性:试题及答案准确、无科学性错误、无歧义; 3、教育性:试题有利于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4、标准性:符合课标范围和知识、能力层次要求,无偏题怪题超标题; 5、准确性:题意简洁、准确、不费解、无歧义; 6、无倾向性:试题无教材、区域、性别、民族倾向; 7、首用性:试题首次使用,不能出现成题; 8、合理性:分值在试题、答题要点上分布合理(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2∶1等); 9、创新性:试题具有创新性和良好导向性; 10、开放性:给考生多点求解的机会。

二、试题的命制过程 1、严格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命题 2、制定双向细目表 3、反复打磨、不断修改 4、对照各部分内容及难度比例

严格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命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难度系数:0.6

课程标准要求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 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2.人体内90%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 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 A.离子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难度系数:0.8

课程标准要求 (三) 认识化学元素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收集有关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

3.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 K2CO3。K2CO3属于: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料 难度系数:0.586

课程标准要求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 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自制汽水。 当地农村常用氮肥的鉴别。 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 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难度系数:0.665 A二氧化碳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取用固体药品 D熄灭酒精灯

课程标准要求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11.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HCl气体 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 D CaCO3粉末 KCl 加水溶解、边滤、蒸干 难度系数:0.41

课程标准要求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 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自制汽水。 当地农村常用氮肥的鉴别。 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 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课程标准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制定双向细目表

海南省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试内容 体现课标中规定的学习目标(考试目标) 题型 分值 难度预估 1 空气的成分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选择题 3 0.65 2 元素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0.80 化学肥料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0.58 4 环境保护 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0.85 5 化学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0.35 6 酸碱盐的分类 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0.60

反复打磨、不断修改

17.节假日,同学们打算到郊外野炊,请回答下列与野炊有关的问题:(0.67) (1)野炊时同学们用铁锅烧饭炒菜,是利用了铁锅的 (填字母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 延展性 (2)野炊的食谱如下:馒头、猪肉、矿泉水、牛肉干。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该食谱还应该添加 (填字母序号); A.鸡蛋 B.面条 C.黄瓜 D.兔肉 (3)引燃“灶”火后,如果往“灶”里塞的枯树枝太满,“灶火”反而燃烧不旺,且产生很多浓烟,其原因是 。

原题. 节假日双休日,去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你准备带的餐具时用   制成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根据火焰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3)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  (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14.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 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C. 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D. 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难度系数:0.226)

19.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难度系数:0.335)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在实验室中,用固体物质甲和水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和 量筒、玻璃棒 。

20.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2H2 + O2 2H2O 4P + 5O2 2P2O5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的两点。 难度系数:0.51

2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A B C D E

(2)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写出用此套装置制备O2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a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写出用此套装置制备O2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难度系数:0.50

(3)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 ②氢气与氧气混和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 。 (难度系数:0.244)

对照各部分内容及难度比例 各部分内容比例为: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4%(1、3、10、11、15、17、19、21、22小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9%(2、5、6、12、13、18小题)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4%(5、9、14、16、20、23小题)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3%(4、7、 8、 17小题)

难度分布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7∶2∶1(大约)

14.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 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C. 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D. 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难度系数:0.226)

16.为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N2和CO2。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难度系数:0.28

19.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难度系数:0.335) (1)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在实验室中,用固体物质甲和水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和 。

中等难度的题有:5、11、12、13、21、22小题,约占20%。

三、2013年中考试题评价

小题 平均分 零分人数 满分人数 难度系数 1 1.791 44187 65462 0.6 2 2.4128 21462 88187 0.8 3 1.759 45357 64292 0.586 4 2.6107 14228 95421 0.87 5 0.9686 74248 35401 0.32 6 1.8784 40994 68655 0.626 7 2.4505 20085 89564 0.82 8 1.9959 36699 72950 0.665 9 1.9227 39374 70275 0.64 10 1.8883 40631 69018 0.63 11 1.2369 64440 45209 0.41 12 1.4751 55734 53915 0.49 13 1.4763 55692 53957 14 0.6766 84920 24729 0.226

小 题 平均分 零分人数 满分人数 难度系数 15 5.5708 11603 60333 0.696 16 0.5645 54234 7348 0.28 17 4.0466 7941 40418 0.67 18 1.8016 53140 41762 0.45 19 2.0116 16413 856 0.335 20 3.0779 39051 38576 0.51 21 1.6888 39319 11300 0.42 22(1-2). 3.1895 16333 24202 0.53 22(3-4). 1.463 49344 796 0.244 23 3.6444 46761 18353 0.36 全卷 0.52

2013中考试题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 难度 0.61 0.46 0.45 0.60 0.59 0.48 0.52 0.49 雷同题 语文 数学 2013中考试题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难度 0.61 0.46 0.45 0.60 0.59 0.48 0.52 0.49 95分上人数 600 412 2900 52 1360 3132 1639 1258 5352 90分上人数 6203 2080 7745 1643 9898 8491 7528 4265 10870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科学性 政治性 技术性 雷同题

2013与2012年中考试题评价结果比较  评价项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2013难度 0.61 0.46 0.45 0.60 0.59 0.48 0.52 0.49 95分上人数 600 412 2900 52 1360 3132 1639 1258 5352 90分上人数 6203 2080 7745 1643 9898 8491 7528 4265 10870 2012难度 0.64 0.53 0.50 0.51 0.55 A两星人数 677 32 1329 853 1174 3466 487 790 2170  

今年全省报考人数为109649 全省各学科A等级分数线比较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物理 化学 105.0 98.5 104.5 83.5 89.5 88.0

谢谢大家!

4.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难度系数:0.87)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课标要求: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难度系数:0.32)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课标要求: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6.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纯碱(Na2CO3) B.碳酸(H2CO3) C.氢氧化钠(NaOH) D.生石灰(CaO) (难度系数:0.626) (课标要求: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 物、酸、碱、盐。)

7.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下列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利用地沟油制售的食用油 B.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 C. 添加适量碘酸钾的食盐(难度系数:0.82) D.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 课标要求: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9.下列金属单质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是: A.银 B.金 C.铜 D.锌 (难度系数:0.64) (课标要求: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10.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 B.静置 C.蒸馏 D.吸附 (难度系数:0.63) (课标要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12.天宫一号飞行器中的镍氢电池放电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2NiO(OH)= 2Ni(O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iO(OH)是混和物 B. NiO(OH)是反应物 C. Ni(OH)2 中含有两种元素 D. Ni(OH)2 中Ni的化合价为+1价 (难度系数:0.49)

课标要求: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1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难度系数:0.49

课标要求: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1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字母序号) A.盐酸 B.二氧化碳 C.水 D.氢氧化钙 (1)最常见的溶剂是 ; (1)最常见的溶剂是 ; (2)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 (3)可用于清除铁锈的是 ; (4)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难度系数:0.696

课标要求: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8.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化学式为CH2O。(难度系数:0.45) (1)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课标要求: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1.亚硝酸钠有良好的着色防腐作用,常用作肉类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容易被误食,过量食用会致癌,因而用量严格限制。 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或遇强酸则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式是 。 (2)区分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是 。(难度系数:0.42) (课标要求: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课标要求: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3.为检测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该样品12g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3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共42.6 g。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课标要求: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度系数: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