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精神科 王明鈺醫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基質金屬蛋白 ?-2,-9, 及其組織抑制劑 -1,-2 基因多形性與泌尿道上皮癌之 相關研究 泌尿道上皮癌中以膀胱癌為最常見的癌症,膀胱癌的研究顯示,基質金屬蛋白酶( matrix melloproteinase, MMPs )家 族與腫瘤細胞的增生、血管生成及進展有密切的相關,其中又以 MMP-2.
Advertisements

當你聽到 “ 緘默 ” 、 “ 不語 ” 時, 你聯想到了什麼 ?? 當你聽到 “ 選擇性 ” 時, 你又聯想到什麼 ?? Elective vs. Selective.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專心 輔大診所 復健科 陳惠文醫師. 何謂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 ADHD )? Attens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藥物是治療ADHD最好的方法? ADHD患者是不聽話的孩子? ADHD長大就會好? ADHD不會遺傳? 注意力不集中一定是ADHD?
Ch7 人口成長與一胎化家庭 國經所 袁國軒 潘鵬升.
家有「孫悟空」,兒童的情緒管理 ADHD Tourette syndrome
了解ADHD過動症之 創造情緒雙贏 國立永靖高工~認識情緒障礙生 主講者 社團法人赤子心過動症協會 常務理事 過動兒家長 曾富美
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ADHD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呂明憲 中華民國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衝動小孩的自我控制訓練 ---台北市立博嘉國小---
梁家康 香港生殖醫學專科醫生 香港生殖醫學會會長
关注降压质量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遇見「過動兒」,請轉個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天主教耕莘醫院 蔡雅如醫師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 類別及鑑定標準 身心障礙篇 以下 標楷體 為條文內容,其他字體為補充資料.
「尋找軌道的陀螺」 ~認識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成大醫學院精神學科暨 成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陳信昭醫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特教知能講座 林健禾 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陳錦宏 醫師 / 博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醫學研究所
跨越雙障 – 認識智障兼過度活躍症(ADHD) 人士的發展需要 診斷與藥物治療
實證醫學專題報告 服用綜合維他命,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多少?
如何讓心情飛而不灰— 認識壓力的身心效應與情緒紓解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負責心理師
我愛小麻煩 — ADHD 的班級經營 —.
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 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连续药物治疗6年疗效持续稳定
反社會(antisocial)行為的治療與預防
認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二維品質模式與麻醉前訪視滿意度 中文摘要 麻醉前訪視,是麻醉醫護人員對病患提供麻醉相關資訊與服務,並建立良好醫病關係的第一次接觸。本研究目的是以Kano‘s 二維品質模式,設計病患滿意度問卷,探討麻醉前訪視內容與病患滿意度之關係,以期分析關鍵品質要素為何,作為提高病患對醫療滿意度之參考。 本研究於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通過該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後進行。對象為婦科排程手術住院病患,其中實驗組共107位病患,在麻醉醫師訪視之前,安排先觀看麻醉流程衛教影片;另外對照組111位病患,則未提供衛教影片。問卷於麻醉醫師
兒童期行為問題 的認識與處理 吳佑佑 醫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Schizophrenia and Allied Disorder
学 生 健 康 成 长 教 师 愉 快 工 作 主讲人 刘春建 中学德育高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内蒙古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
ADHD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系 唐榮昌.
红曲的研究与发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童綜合醫院心身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暨中研院生醫所分子神經醫學博士候選人 台灣成癮科學學會理事 黃尚堅
情緒行為障礙與ASD兒童行為問題處理--個案分析
新竹縣中興國民小學103學年度學校本位教師研習
第十四章 多动症 第一节 多动症的涵义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及特征 第三节 儿童多动症的成因 第四节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分析抗焦慮劑/安眠劑之使用的影響因子在重度憂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和一般大眾的處方形態
焦虑障碍 朱紫青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探討強迫症患者之焦慮、憂鬱症狀與自殺意念之相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蔣立德醫師
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1, -2基因多形性與泌尿道上皮癌之相關研究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 药物治疗.
偏头痛:诊断和预防.
心靈健康勝於財寶無數 林 志 堅 醫 師 Chih-Chien Lin, MD. MPH. 私立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黃俊銘 葉俊杰 陳德鴻 許士超 許家豪 楊宏仁 楊美都 鄭隆賓
Linda CW Lam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台北市立療養院 兒童精神科 林亮吟.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財團法人 為恭紀念醫院 兒童心智科 主任 吳四維醫師 *336
實證醫學 嘉義基督教醫院 外科部 黃國倉醫師
Elderly Suicide in Hong Kong 香港長者的自殺状况研究
G10 PARENT MEETING COURSE SELECTION 高一选课家长会 PRESENTED BY B
Tourette syndrome 妥瑞症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湯金樹醫師 2018/12/6.
情緒障礙的訓練與教導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所 唐榮昌.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陳映雪 醫師
Evolution of pediatric sudden deafnes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植入
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ProQuest助力您的论文写作 郭谷雨 ProQuest培训及咨询顾问
Speaker: 泌尿科R1陳柏仲 Advisor: 一般外VS郭威廷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精神科 王明鈺醫師 正確認識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精神科 王明鈺醫師

為什麼叫ADHD/ADD? Attention 注意力 Deficit 缺損 (Hyperactivity 過動) Disorder 疾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不專心 過動 衝動 The core symptoms of ADHD as defined in the DSM-IV and ICD-10 diagnostic criteria are inattention, impulsivity and hyperactivit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diagnostic criteria will be outlined later.

ADHD對發展的影響 學齡前 學齡 青少年 大學 成年 職業失敗 自尊問題 學業問題 關係不佳 人際互動困難 物質濫用 自尊問題 受傷、意外 法律問題、抽煙、受傷 行為干擾 學齡前 學齡 青少年 大學 成年 行為干擾 學業問題 人際互動困難 自尊問題 Over 60% of childhood ADHD continues into adulthood1. 1. Baren M. ADHD in adolescents: Will you know it when you see it?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2002; 19: 124-141. 學業問題 職業困難 自尊問題 物質濫用 受傷、意外

診斷ADHD 除了核心症狀符合,還要….. 七歲前發生 在兩種以上場域發生 至少須有半年以上症狀 造成功能受損

診斷方式: 臨床診斷 老師 家長 診斷 Before treatment is initiated, 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 diagnosis of ADHD by a qualified professional. There are no specific physical tests for ADHD. Neuropsychological testing has a role in specific cases. A diagnosis of ADHD requires evaluation by different raters in multiple settings – a complete process. Parent – reports noncompliance with daily routine, overall functioning. Teacher – reports academic performance failure/disruption of classroom/fighting during lesson breaks. Child – has self-esteem issues: “I’m too stupid.” Peers – has few friends; rejected by peers. 小孩

未被妥善治療的佔大多數 我國約有20萬左右的學童患有 ADHD。 平均來說,每一班裡至少有一兩位的ADHD學童需要幫助。

迷思: 孩子長大就會擺脫 ADHD 事實 – 童年時期的ADHD 會持續到青春期,且經常到成年期(高達50%以上) 事實 – 青少年的盛行率為 6%,而成年人的盛行率最高可達 5% 雖然少數孩子長大就會擺脫 ADHD 的症狀,但別被騙了。這個疾病只是改變它的外貌。事實上童年時期的 ADHD 會延續到青少年,青少年的 ADHD 盛行率為 6%。如同早先說明過的, ADHD 可以是一種終身疾病,成年族群的盛行率最高可達 5%。青少年經常未接受適當治療,若未接受治療可能會演變成行為規範障礙或情緒障礙, 不但會嚴重影響孩子成長過程, 對於其成年後婚姻或就業也常有負面影響。 Barkley RA et al.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0;29:546-557. Murphy K, Barkley RA. Compr Psychiatry. 1996;37:393-401.

未接受治療的ADHD孩童... 家庭生活 就學情況 社會適應力 工作情況 其父母離異或分居的情形 是一般人的3-5 倍2-3 手足發生肢體衝突的情形 是一般人的2-4倍4 就學情況 學習成就低 學習障礙、情緒障礙 46% 被學校退學1 35% 自動辦理退學1 社會適應力 有40%ADHD男性在16歲 以前被以重大罪行起訴5 52%有酒精或毒品濫用現象5 少年監獄中有70%是ADHD患者5 無法克制消費慾望 工作情況 持續換工作、無法遵守指令 由於其行為及社會適應不良 平均每年損失USD10,0006 . 1. Barkley, et al., 1990. 2. Barkley, Fischer et al., 1991. 3. Brown & Pacini, 1989 4. Mash & Johnston, 1983. 5. Why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on a legal page, 6. NHTSA 2005.

ADHD 導致高中學業的困難 受訪高中生中表示 “非常同意” 要專注學校功課是容易的 8% 40%* 除非很有趣,不然我無法維持 ADHD (n=464) 非 ADHD (n=487) 要專注學校功課是容易的 8% 40%* 除非很有趣,不然我無法維持 對一件事情長時間的注意力 63%* 24% 我有時覺得很難跟上老師給我的指令 36%* 7% *P≤.001 Biederman J, et al. J Clin Psychiatry. 2006;67:524-540. 12

ADHD 導致高中人際困難 受訪高中生中表示 “非常同意” 27% 我和同儕相處融洽 60%* 44% 我和父母老師合的來 63%* 35% ADHD (n=464) 非ADHD (n=487) 27% 我和同儕相處融洽 60%* 44% 我和父母老師合的來 63%* 我與父母關係良好 35% 64%* *P≤.001 Biederman J, et al. J Clin Psychiatry. 2006;67:524-540. 13

Adhd 成因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3 Eli Lilly and Company Parts of the brain implicated in ADHD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3 Eli Lilly and Company

ADHD是一種腦生理功能異常的疾病 主要問題來自腦部額葉的功能異常 ADHD的患者葡萄糖代謝活性明顯降低 由這張PET SCAN可以明顯看得出來, 右邊罹患ADHD為治療的病患大腦和左邊一班人的大腦比較起來, ADHD病患的葡萄糖代謝活性明顯較低, 所以ADHD並不是一個心理或行為問題, 根本來看, 它是一個生理上的疾病

ADHD 的腦比較晚熟 腦的成熟

ADHD 孩童大腦較慢發育 ADHD 孩童大腦發育方式與正常孩童相同 但較慢發育(223個患者平均是10.5 歲V.S 7.5歲) 發生成熟遲緩最明顯的地方在大腦前面皮質外圈 --掌管思考注意及計劃的能力 不同區域增厚的時間高峰不同 他們之中許多人最終可以擺脫這個疾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要點 正確的診斷 父母、孩童及老師對疾病的正確認知 行為訓練可以提高輕微ADHD的注意力、降低干擾行為 環境安排、提高動機可減少分心 藥物是嚴重個案治療的地基 注意共病症 心理治療:低自尊、注意力訓練、問題解決能力、社交技巧訓練

過動兒之合併症 (n=579) 對立反抗症 40% 抽動症 單純過 11% 動症 31% 行為規 焦慮症 範障礙 34% 14% Given the high rate of comorbidity with ADHD,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ust exclude coexisting conditions that are symptomatically distinct (e.g. conduct disorder, learning disability,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Tourette’s disorder, and speech or language disability)1 and require distinct management. 1. Zametkin AJ, Ernst M.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N Engl J Med 1999; 340: 40-46. MTA Cooperative Group.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 56:1088–1096 情緒障礙 4%

過動兒的神經生理 正腎上腺素 多巴胺 神經 訊號 轉運酶 神經突觸 接受器 This schematic diagram illustrates the pre- and post-synaptic components of CNS neuron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noradrenaline and dopamine transmission. ADHD is caused in part by abnormal dopamine signalling and in part by a deficiency of noradrenaline in the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RAS), the area of the brain responsible for balancing other systems involved in learning, self-control, inhibition and motivation. CNS stimulant medications, such as methylphenidate (MPH), increase levels of noradrenaline in the RAS, as well as increasing dopamine in the frontal lobe. 轉運酶 神經突觸 接受器

過動:治療與適應症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之原則 行為治療與心理治療 家長與老師的角色 感覺統合? 飲食控制? 中樞神經興奮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 藥物治療之原則 行為治療與心理治療 家長與老師的角色 感覺統合? 飲食控制?

十個過動兒 八個家長拒藥 網路上說 「利他能」會上癮、會毒害小孩大腦, 過動不是病,等孩子長大自然會好 「過動症沒有說的嚴重,不吃藥也會好」 「治療過動症藥物就是毒品,吃多了會上癮」、

相信查的到名字的醫師 查的到資料的醫學期刊 還是? 不用為你的學生負責的 憑一些失敗經驗而積非成是 網路客/宗教狂 【中國時報 文/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葉啟斌】2010.06.16 【中時健康新聞】http://health.chinatimes.com/      網路流傳「治療過動症藥物就是毒品,吃多了會上癮」、「過動症沒有說的嚴重,不吃藥也會好」的錯誤訊息,這些廣為流傳的文章,全是網路謠言!卻已造成家有過動兒的父母親誤解,視藥物治療為畏途,影響到孩子們治療成效與成長學習發展。   門診中幾乎十個家長有八個一聽到要用藥,劈頭就是反對!問他為什麼?最常見的理由無非:網路上說「利他能」會上癮、會毒害小孩大腦,網路上說過動不是病,等孩子長大自然會好。   遇見這些「網路說」的家長,每每叫筆者無可奈何,尤其在走過門診會談、神經心理測驗、量表評估這一連串耗時又費工的繁瑣診斷過程後,確診孩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家長仍有這種想法,可見網路謠言誤人之深。   筆者覺得有些觀念一定要澄清,首先以「兒童毒品」來指稱「利他能」,根本是污名化,兩者雖化學結構相似,但藥理機轉截然不同,「利他能」是已在臨床上使用四、五十年的老藥,只要在醫生指示下安全使用,不但不會上癮,也從沒傷腦的案例。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不少家長迷信感覺統合治療、食物療法、小腦訓練等已證實療效不好的方法,一年花上十幾萬元,最後還是無效,需回頭尋求正規藥物治療,白走冤枉路,也延誤孩子治療及成長學習重要時間。   過動症治療目的是養成小孩正確的行為習慣,避免孩子因此挫折或在學習成長與人際關係上造成困擾,藥物是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再加上父母有正確觀念在一旁輔助,幫助過動症孩子快樂成長與學習。

多元化治療模式研究(MTA) Multimodal Treatment Study of Children with ADHD 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和教育部共同主持的大型中立研究。 目的為確認行為治療以及藥物治療的效果 長達14個月,多中心,分成四組比較。 受試者共579人 1992年, 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和教育部共同舉辦的一個中立的大型試驗- MTA Study, 企圖去釐清這個爭議. MTA Study 長達14個月,多中心,將579病童隨機分為四組,一組為密集的行為治療組;一組為一天使用12小時MPH的單用藥物治療組; 一組為藥物、行為合併治療組; 最後回歸一般的情境的例行性社區照護組,其平均的用藥時間為一天8小時 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 145人 單用藥物 治療組 (Tid-12hrs) 145人 單用藥物 治療組 145 藥物、行為 合併治療組 145人 145 藥物、行為 合併治療組 145 例行性 社區照護組 (Bid-8hrs) 144人

哪一組治療對核心症狀效果最好? 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 單用藥物治療組 藥物、行為合併治療組 例行性社區照護組

治療核心症狀(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方面: 單用藥物治療組及藥物、行為合併治療組明顯優於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和例行性社區照護組 合併治療組 = 單用藥物治療組 治療ADHD核心症狀,藥物是絕對必要的 治療非核心症狀(社交技巧、親子關係)方面: 合併療法提供相當程度的幫助 進行了14個月, MTA Study的結論就是 對於ADHD核心症狀的控制部分, 不但單用藥物治療組及藥物合併行為治療組明顯優於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和例行性社區照護組. 而且, 發現合併治療組及單用藥物治療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這代表了, 針對核心症狀的控制部分, 一定要使用藥物才會有療效. 而在治療ADHD非核心症狀部分時,如社交技巧,親子關係,合併療法提供相當程度的幫助. 而在用藥次數方面,MTA Study也發現,一天三次藥效達12小時的治療效果最好,而且也呈現良好的耐受性。 但有一個醫生是用蓋房子來比喻的, 當鷹架沒有架好的時候, 磚頭加上去, 一推就倒. 藥物就像鷹架一樣, 沒有藥物來幫助孩子控制好核心症狀, 當他無法專心, 動個不停的時候, 做任何的行為治療都是事倍功半, 無法持久的.而12個小時的用藥也能確保孩子在校在家的學習及人際互動能獲得改善

藥物治療 vs. 行為治療 為完整治療計畫重要的一環 目前無任何科學數據證明單靠行為治療可有效治癒過動兒 行為治療主要在矯治不良行為 作法1:多利用鼓勵和讚美增強孩子好的行為 作法2:需要家人和學校老師的積極配合

打好穩固的地基… 房子才能往上蓋 雙管齊下 藥物治療是改善ADHD核心症狀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療ADHD的基礎,無法被其他治療方法取代。 打好穩固的地基… 房子才能往上蓋 雙管齊下 藥物治療是改善ADHD核心症狀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療ADHD的基礎,無法被其他治療方法取代。 家長也須協助小孩參與適合的行為治療,同時改善親子關係及增加互動,達到最有效的治療效果。 治療必須持續確實執行,否則無法提供穩定的治療效果。

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才能發揮最好的療效, 並達到持續治療的成果 至目前為止,已經有數百個國際知名的研究(包含台灣),證實藥物治療是最有效的ADHD治療方式, 親職教育、行為治療及學校的補救教學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策略。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所需的劑量和時間常常會因為症狀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越早開始治療的效果越好, 早期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其自信心及責任感,對未來的影響深遠。

家長關心的問題 一定要吃藥嗎? 藥物的作用為何? 會不會傷身體?藥物的副作用?該如何處理? 藥物要吃多久,藥物假期? 有沒有上癮的問題?

藥物治療 目前第一線藥物有兩類: 中樞神經刺激劑 非中樞神經刺激劑(atomoxetine):思銳Strattera 在台灣只有methylphenidate 短效型Ritalin利他能 長效型Concerta 專思達 非中樞神經刺激劑(atomoxetine):思銳Strattera 世界各國和台灣的研究都顯示藥物明顯改善ADHD症狀、親子關係、和認知功能。

ADHD藥物治療之療效 y y Methylphenidate Amphetamine Pemoline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y Bupropion MAOI The figure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t response rates of patients to various pharmacotherapy options available for ADHD. Clonidine/ Guanfacine 20 40 60 80 100 % Responders Wilens TE, Spencer TJ. Presented at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s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harmacology Meeting, March 10-12, 2000, Boston, MA.

Amphetamine 阻斷回收(reuptake) Methylphenidate阻斷回收(reuptake) 中樞神經興奮劑之作用機轉 神經元 Amphetamine 促進釋放 v v Storage vesicle Cytoplasmic DA CNS stimulant medications, such as methylphenidate and amphetamines, modify neurotransmission at the synaptic junction. Neurochemically, methylphenidate is thought to block the reuptake of noradrenaline and dopamine into the presynaptic neurone and increase the release of these monoamines into the extraneuronal space1, stimulating neuronal activity. Amphetamines enhance dopamine release and block its reuptake. 1. CONCERTA® Package Insert. Mountain View, CA: ALZA Corporation, 2000. Amphetamine 阻斷回收(reuptake) DA Transporter Methylphenidate阻斷回收(reuptake) 神經突觸 Wilens T, Spencer TJ. Handbook of Substance Abuse: Neurobehavioral Pharmacology. 1998;501-513.

作用機轉 Methylphenidate 對多巴胺的釋放

中樞神經興奮劑 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臨床益處 減少疾病的核心症狀 改善相關表現 注意力不足 衝動/過動 學業表現 和家長及教師間的互動 改善和同學之間的同儕關係 改善侵犯攻擊行為 藥物治療在整體 ADHD 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藥物無法治癒這個疾病,只能治療症狀。藥物無法直接解決學業或社交問題,或教導病童新的行為,但是藥物可以藉由幫助孩子更能控制自己過動, 衝動和注意力不集中, 間接地讓孩子在學習上級人際互動上有更好的效果, 孩子的ADHD核心症狀能良好控制下來, 家長和教師所運用行為矯正及教室行為管理方法時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依據美國小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簡稱 AAP) 以及美國精神病協會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 APA),中樞神經活化劑可以緩和 ADHD 的核心症狀,並且改善相關特性。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Pediatrics. 2001;108:1033-1044.

中樞神經刺激劑 過動 短效 在智障與自閉的過動行為: 合併抽動問題的患者需注意是否惡化 降低一個標準差: 減少症狀而非消除症狀 教育與行為治療的重要 當過動合併品性疾患:改善兩者症狀 短效 早上一次、中午一次,維持在校及回家作業 起伏較大、可能傍晚有症狀反彈 在智障與自閉的過動行為: 有些幫助但要小心是否會增加重複行為 合併抽動問題的患者需注意是否惡化

Ritalin 利他能與Concerta 專思達

40

Strattera(atomoxetine)思銳

長期治療之副作用 MTA研究 對照組 (n = 65), 藥物治療組 (n = 88) 追蹤三年 藥物治療組比對照組少 2.0 cm 及 2.7 kg Swanson JM, et al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7 Aug;46(8):1015-27

長效型Methylphenidate之副作用 CONCERTA® 安慰劑 副作用 (n = 106) (n = 99) 頭痛 14% 10% 胃痛 7% 1% 嘔吐 4% 3% 食慾不振 4% 0% 頭暈 2% 0% 睡不著 4% 1% 感冒 8% 5% 咳嗽 4% 2% 咽喉炎 4% 3% 鼻竇炎 3% 0% *Regardless of causality The safety of once-a-day CONCERTA® in the 1-month parallel study is reflected in this table. The majority of all adverse effects reported were mild.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adverse experiences reported with 1% or mor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CERTA® where the incidenc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CERTA® was greater than the incidence in placebo-treated patients is presented.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SAEs) or significant non-serious adverse events reported with any of the treatments in the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 Wolraich et al. Pediatrics 2001; 108: 883-892

ADHD 藥物治療會致使物質濫用機率增加? Summary of Meta-analysis (Wilens et al., 2003) 方法 綜合分析 766 名用藥治療和 429 名未藥物治療的 ADHD患者,追蹤至青春期 (2 研究) 或成年 (5 研究) 發現 治療組風險下降 (OR=2.0)5,6 Courtesy of T. Wilens 1. Kollins SH et al.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2001;68:611-627. 2. Gerasimov M et al. J Clin Pharm Ther. 2001. 3. Biederman J et al. Pediatrics. 1999;104:20-25. 4. Lambert NM et al. J Learn Disabil. 1998;31:533-544. 5. Wilens TE et al. Pediatrics. 2003:111:179-185. 6. Barkley R et al., Pediatrics. 2003;111:97-109. 44

ADHD 青少年及成人物質濫用的發生 ADHD 控制組 *P<.05 vs control * 機率 年齡 1.0 0.8 0.6 0.4 0.2 0.0 10 20 30 40 50 60 年齡 Wilens TE et al. J Nerv Ment Dis. 1997;185:475-482. Courtesy of T. Wilens 45

治療 ADHD 降低青春期物質濫用 32% 追蹤到研究結束時物質濫用的比例 12% 10% 40 p<.001 30 20 10 Key Points: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throughout adolescence was compared in 56 medicated ADHD patients, 19 non-medicated ADHD patients, and 137 non-ADHD control subjects. The analysis was restricted to male subjects older than 15 years of age.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 was defined as any diagnosis of any of the following: alcohol abuse/dependence, marijuana A/D, halluncinogen A/D, stimulant A/D, and cocaine A/D.1 Non-medicated ADHD patients were at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for substance abuse than either controls or medicated ADHD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of 4 years (p<.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dicated ADHD patients and controls (chi-squared=3.7, p=.15). Med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85% reduction in the risk of substance abuse in ADHD patients.1 Background: Data analyzed were obtained from a longitudinal family genetic study of ADHD.2 Subjects were examined at baseline and 4 years later. Subjects meeting criteria for ADHD were asked what forms of treatment, if any, they had received. On average, the children treated at baseline were medicated for 4.4 (+ 2.7) years of treatment, and none of the non-medicated subjects with ADHD were treat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References: Biederman J, Wilens T, Mick E, Spencer T, Faraone V. Pharmacotherapy of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reduces risk f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 Pediatrics 1999;104(2):e2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pediatrics.org/cgi/content/full/104/2/e20. Biederman J, Faraone S, Milberger S, et al. A prospective four-year follow-up study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and related disorders. Arch Gen Psychiatry 1996;53:437-446. 未藥物治療的ADHD 藥物治療的 ADHD 非ADHD 的控制組 (n=19) (n=56) (n=137) Biederman J, et al. Pediatrics 1999;104:e20. 46

迷思: 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會上癮 事實 50 年的研究結果顯示中樞神經興奮劑具有治療效果,而且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引起藥物上癮 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適當治療 ADHD 能降低55%病人濫用酒精或其他藥物毒物的風險 許多來自於不文化及社經背景的人認為Stimulant(中樞神經活化劑)會造成上癮,因此孩子不應該接受藥物治療。事實上如同先前探討過的,如果不接受治療有 55% 的 ADHD 兒童長大之後會變成物質濫用者 (Am Clin Adolesc Psychiatry. 1997;36:1682-1687)。50 年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藥物適當治療 ADHD 反而可以降低50%未來發展成物質濫用的風險。 Biederman J et al. Biol Psychiatry. 1998;44:269-273.

迷思: 用感覺統合或中藥治療能 有效治療ADHD 事實 ADHD為一生理性疾病, 與肢體感覺統合並無直接相關, 對於實際改善ADHD核心症狀部分效果有限 感覺統合的部份效果,可能來自於執行過程中,符合認知行為治療的原則,改善孩子和大人的互動。 截至目前為止, 世界上並無任何科學性證據或研究能證實感覺統合或中藥的療效 坊間有許多的家長投入大量心力或金錢, 帶孩子去接受感覺統合治療或中藥治療, 感覺統合的信眾很多,許多老師和家長,甚至醫療工作人員,寧願相信感統是有效的。 事實上ADHD為一生理性疾病, 與肢體感覺統合並無直接相關, 感覺統合療法對於實際改善ADHD核心症狀部分效果有限 國內感統的流行,也和龐大的商業利益有關。 建議兩項之間,感覺統合的部份效果,可能來自於執行過程中,符合認知行為治療的原則,改善孩子和大人的互動。  說明:感覺統合的執行過程,灌輸父母觀念,把〔注意力不足又過動〕的〔罪〕,從孩子身上移走,到〔感覺統合失調〕上面。當孩子做出符合標準的動作時,給予口頭讚美或物質獎勵。這些孩子本來從小常常挨罵,所以和大人關係緊張。因為來做感統,反而常受讚美,而改善跟大人的互動,也較願意聽話。 所以感統可以是有效的治療。只是這種治療效果不是來自於感統的理論,而是執行過程符合心理行為治療的原則。這套原則,只要家長老師能掌握到,不管做什麼動作,都可能會有一樣的效果。所以不需要為了做感統,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而截至目前為止, 世界上並無任何科學性證據或研究能證實感覺統合及中藥的療效

食物與過動兒 食用色素(所有用在食物中的人造色素) 人造香料(包括人工香草精) BHA、BHT、TBHQ三種防腐劑 阿斯匹靈和某些含自然水楊酸鹽較高的食物 自然水楊酸鹽較高的食物——杏仁、咖啡、青甜椒、黃瓜、李子和李子乾、葡萄和葡萄乾、橙子、所有莓子類、桃、茶、櫻桃、橘子、蕃茄、丁香、桃

如何處理食慾不佳的副作用 飯前改飯後使用藥物 避免餐間吃零食 均衡攝取營養(先不求量) 煮孩子愛吃的,變換菜色 調整用餐時間,少量多餐 備用的有營養的食物 補充維他命 多運動 真的不得已,考慮假日停藥

老師在ADHD學生能做的 正確認識,提供家長及孩子正確訊息 避免汙名化 特教是協助,不是擺脫 多給他機會,適性發揮

離譜 明星國中亂扔名冊 50學生頑行被瘋傳 家長心痛:逼轉學嗎 北市敦化國中高關懷學生名單外流,內容詳列班級、座號、姓名,並敘述學生蹺課、抽菸、生活無目標、家庭功能不彰等,其中一人還被列出偷竊前科。 北市明星學校敦化國中一名訓導組長,前天將極機密的校內高關懷學生名單當成廢紙亂丟,結果輾轉流到學生手上,以手機拍下在校內流傳;因名單中詳列50名學生的姓名、班級、座號,以及需輔導的偏差行為或困境,甚至前科紀錄。昨晚署名「一名可憐的學生」的讀者向《蘋果》投訴,抱怨學校讓他被列入「劣等學生名單」,他認為老師「沒有職業道德」。 家長心痛:逼轉學嗎

問題與討論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