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dvertisements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培训专题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 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主讲人:李宏.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作团队研制.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 回顾与启示 主讲:中共平凉市委党校 陈孝勇.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 回顾与启示 主讲:中共平凉市委党校 陈孝勇.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要坚持党的领导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七章 共产主义 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006/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课程标准 : 1、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6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和发展.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Sssss.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2006/04.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礼记》.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令人关注的社会主义问题 回首20世纪,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产生震撼力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社会主义的诞生、实践、蓬勃发展及其遭遇的曲折。

关注之一:迷茫与困惑 ——苏联解体,问题在哪? 关注之一:迷茫与困惑 ——苏联解体,问题在哪? 苏联共产党有20万党员时,领导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拥有35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执掌全国政权; 拥有554万党员时,打败德国法西斯,为结束二战立下不朽功勋; 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丧失政权,亡党亡国。

关注之二:流言泛起 ——社会主义“失败论”、“终结论” 关注之二:流言泛起 ——社会主义“失败论”、“终结论” 称社会主义的崛起是“20世纪最大的不幸”,认为十月革命犯了“原罪”,断言“共产主义已走到了尽头”,宣称“21世纪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 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1992年出版 兹·布热津斯基《大失 败——二十世纪共产 主义的兴亡》1987年 尼克松《1999:不 战而胜》1988年

关注之三:机遇与挑战 ——社会主义(五国)的现状与未来 关注之三:机遇与挑战 ——社会主义(五国)的现状与未来 老挝 中国 越南 古巴 朝鲜

中心:社会主义的前途光明吗? 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把握历史大趋势 ——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空想形态的社会主义向科学形态的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向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传统形态的社会主义向现代 形态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

一、从空想形态的社会主义向 科学形态的社会主义的转变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是一个形容词,原意是“同伴”、“同伙”、“同志”、“同盟”、“善于社交”。英文加上了ism变成了socialism——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16世纪初,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出路时,设想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后来人们就把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

●古代理想社会观 古希腊 孔子的 柏拉图 “大同” 的《理 世界观 想国》 “太平”理 康有为 想世界 的中国 “天朝田 “乌托邦” 亩制度” 康有为 的中国 “乌托邦” 构想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天朝田亩制度》把土地公有作为社会理想的中心内容。洪秀全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 康有为的中国“乌托邦” 构想。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实行的制度:人们住着 共同的房屋,吃着统一的 伙食,每个人只有简单的 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而没 有任何私有财产。男女平 等,优生优育。等等。

古代理想社会观的特点 ①反对贫富不均,反对剥削压迫,主张财产公有,人人平等; ②产品绝对平均分配; ③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落后的基础上,有复古主义色彩。

1、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 家庭手工业时期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 机器大工业时期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机器大工业时期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莫 尔(英) 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意)的“太阳城” 闵采尔(德)的“千年太平天国”

●莫尔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1516年的《乌托邦》,全名叫《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一词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译。“乌”的意思是“没有”,“托邦”的意思是“地方”,“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即虚构的王国。 «乌托邦»运用虚构的故事体裁,记录一名航海家(拉裴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的大同盛世的谈话。

莫尔抨击当时英国社会: ◆揭露封建国家、王公贵族的自私自利; ◆反对“圈地运动”,喻为 “羊吃人”; ◆私有制是社会病态与悲剧的最终根源。 “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了。”

莫尔描绘理想社会——乌托邦 乌托邦人以务农为本业。每天劳动6小时,然后进行科学、艺术和体育等活动; 实行“ 按需分配 ”,产品归社会所有; 主要公职人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公事由集体讨论决定。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 代表作:《太阳城》1602年 意大利思想家,曾因反对教会先后三次被监禁,后又组织和准备反抗西班牙侵略者的起义,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受尽折磨。他一生坐牢达33年之久。 代表作:《太阳城》1602年

康帕内拉批判私有制 在《太阳城》中,康帕内拉假借一个游历者的见闻,用对话录的体裁,对意大利的现实社会制度进行有力批判,主张废除私有制。 私有制是“万恶之因”,私有制产生出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并造成贫富分化,伪善和暴行。 产生私有制的原因:一是存在家庭,二是愚昧无知。因此,追求知识和消灭家庭是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主要途径。

描绘理想社会——太阳城 实行财产公有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 人人都把劳动看成是光荣的义务; 居民每天从事4小时体力劳动后,再从事科学研究、阅读等发展智力的活动,因而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实行消费品按需分配。“公社制度使大家都成为富人,同时又是穷人。”

●闵采尔的“千年太平天国” 托马斯·闵采尔(1490- 1525) 德国宗教改革激进派领袖,德国农民战争领袖。一生积极投身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斗争,领导了威震欧洲大陆的农民战争,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代表作:在实际斗争撰写了«对诸侯讲道»等小册子。

闵采尔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认为私有财产是“真正基督教的障碍”,“ 一个人不能既伺奉上帝,又伺奉金钱” 。 闵采尔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千年太平天国”: ◆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产品 实行共同分配; ◆社会最高的组织形式是公社,管理机构 是社员共同选举的议会; ◆实现的道路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 采用文学形式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羊吃人”、贫富悬殊等罪恶,指出了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第一次提出彻底废除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的主张; ② 精心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③ 理想社会是以个体农业、手工业为基础,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摩莱里(法)的“社会主义法典” 马布利(法)的“理性社会主义” 巴贝夫(法)的“平等共和国”

●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 摩莱里(1720-1780) 法国杰出思想家。出身平民,当过教师。 代表作:1755年《自然法典》

摩莱里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它导致了混乱与罪恶。因此,私有制将被消灭。他论述了从所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 在未来社会里,法律是最根本的。他为社会主义规定了一部法典。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基本法,规定未来的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人都平等地得到社会的供养;人人都为社会发展各尽所能。

●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 马布利(1709-1785) 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 论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波兰的政治和法律》、 《英国政府和法律概观》。

用是否符合理性来批判私有制 理性是世间一切东西中最主要和最高尚的,理性亘古不变。 私有制社会的建立,违反了理性原则:造成了贫富悬殊、阶级分化;造成了贪欲、掠夺等社会恶习;造成了频繁的对外侵略和战争。 人类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才能 回到自然状态,得到真正幸福。

马布利理想中的社会是共和国 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就是禁止财产私有。“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 劳动是光荣的事情,高尚的道德是调动劳动积极性和开展劳动竞赛的根本动力。 共和国内将按“需”分配,高度平均,取消商品交换。每个人的需要应当是简单的,因为人的需要越少,幸福就越多。

恩格斯说: 马布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是“禁欲主义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马恩选集》第3卷,第721页

●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 巴贝夫(1760-1797) 法国革命家、平等派运动领袖。他生活在法国大革命高潮时期,直接组织平民武装起义,曾经三次被捕,最后慷慨就义。 代表作:《永久地籍册》

实现社会平等是巴贝夫学说的核心内容,其理想社会制度是“平等共和国” 他指出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奴隶的、 无耻的和饥饿的不平等制度。 ◆每一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上都应是平等的; ◆土地和财产及其产品都应当是公有的; ◆分配上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平等共和国 必须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劳动人民革命专政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 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的必然性。 ② 开始摆脱纯粹虚构的幻想,采用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把理想社会法律化、制度化。 ③ 明显带有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法)的“实业制度” 傅立叶(法)的“和谐制度” 欧 文(英)的“公社制度”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圣西门(1760-1825) 法国思想家,出身法国贵族世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投身革命洪流,完成了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转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又促使他深入研究社会问题。 代表作:《论实业体系》、《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政治上:现在的社会完全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到处是没有才能的人统治有才能的人,道德败坏的人支配善良的公民。 经济上:造成工人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政府的剥削和官员的贪赃。 意识形态上:其特征是冷酷的利已主义。它使人们道德沦丧,精神低下,贪得无厌,对公益事业毫不关心。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是一种进步。 人类社会真正的“黄金时代”应当是“实业制度”。它是人类合乎理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人民享有最大自由。 只要呼吁统治者颁布一道法令,就可以建立实业制度。

圣西门认为禁欲主义应当摒弃: 实业制度中人们吃得最好,穿得最美,拥 有很好的住宅,可随意旅行,享受世上最美 妙的东西;而且人们的智力水准也很高,能 运用自然规律、鉴赏艺术、富有诗情画意。 实业制度的结构: 最高权力机构是最高行政委员会和最高科学委员会。由最有才能的学者组成最高科学委员会,主管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由最优秀的实业家(即工人、农民、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组成最高行政委员会。

圣西文的实业制度 最高 权力 机构 人人劳动,有计划组织生产代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个人的收入与其才能和贡献成正比; 实业制度的结构: 实业家(工人、农民、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组成,主管生产、财政、行政 最高行政 委员会 最高 权力 机构 最高科学 委员会 最有才能的学者组成, 主管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傅立叶的“ 和谐制度” 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出生于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经商。法国大革命以后显露的新的社会矛盾,促使他从一个商人转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代表作有《全世界和谐》、 《新世界》、《论商业》等。

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复活的奴隶制,工厂是温和的苦役场所; ◆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冷酷的利己主义。 “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建筑师希望一场大火把一个城市的四分之一化为灰烬;安装玻璃的工人希望下一场大冰雹把所有的玻璃打碎……”。

恩格斯在评论傅立叶时说: (《马恩选集》第3卷610、615页) “傅立叶不仅是批评家,他的永远开朗的性格还使他成为一个讽刺家,而且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在傅立叶的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放射出对备受称颂的文明造成的贫困所作的讽刺和批判的火花。” (《马恩选集》第3卷610、615页)

傅立叶设计“和谐制度”, 其基本单位是“法朗吉” 傅立叶设计“和谐制度”, 其基本单位是“法朗吉” “法朗吉”是以自愿为原则的生产和消费的协作组织。 消灭了私人经营,代之以集体组织生产与消费; 工业劳动与农业劳动、城市与农村、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资本主义竞争将为社会和谐的劳动竞赛所代替,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由有计划的生产所代替。 实行按劳动、才能和资本分配的原则。

●欧文的“ 公社制度” 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出生手工艺人家庭, 1813年开始著书立说,由一个慈善家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1824年带着4个儿子和一些学生到美国创办“ 新协和公社”,试验失败。此后转向领导工人运动,成为工人运动领袖。 代表作:《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命》等。

欧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私有制、宗教、现存的婚姻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三大祸害,其中最主要的祸害是私有制。 私有制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灾祸的根源”。“私有制把人变成了魔鬼,把人间变成了地狱。” 传统的宗教维护私有财产,起着欺骗、毒害人民思想的作用。 现行的婚姻制度则以私有财产和宗教信仰为基础,给儿童和妇女带来极大的痛苦。

欧文设计的理想社会: “新和谐劳动公社联合体”。 生产资料是公有制。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 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 公社的最高权力归全体社员大会,一切重大问题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公社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机构是公社总理事会,另外还有由全体社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种专业委员会。 公社没有警察、法庭、监狱和军队。

恩格斯称赞欧文 “具有像孩子一样单纯的高尚的性格,同时又是一个少有的天生的领导者”。“当时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进步,都是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 ——(《马恩选集》第3卷611、614页)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 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 ② 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③开始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尝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①在历史观中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为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丰富思想资料; ②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材料; ③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主张和天才的预测; ④巴贝夫、欧文等人通过试验示范和暴力革命的形式,不倦地实践着其理论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社会主义先驱者的思想为什么是空想的?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马恩选集》第3卷724页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 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 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 暴力革命 主要的形式 无产阶级 革命 和平过渡 可能的形式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马克思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政府,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但仅存71天,失败了,这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墙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论    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又作出了数国或一国首先胜利的论断。 列宁的少数或一国先发生论

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内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对两种观点分析评论 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不能单纯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  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不能单纯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 ◆ “同时论”有正确的理论价值与依据,蕴涵着社会主义的国际性。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出了补充。

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918年夏天—1921年初,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921年春天—1924年,由战 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 策时期。

“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直接”通达社会主义社会。 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的时期 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和途径,进行了“直接过渡”实践。 “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直接”通达社会主义社会。

1918年夏天——1921年初: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义纠合14国对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争。

1921年3月—1924年 新经济政策时期 (1)背景: 1921年3月8日--16日,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对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国家对生产和经营实行经营管理。 实行除必要的口粮之外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国家垄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对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国家对生产和经营实行经营管理。  实行除必要的口粮之外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国家垄断。  禁止私人自由贸易,取消商品和货币流通,实行主要日用品配售制度。  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有产者无产者都要参加劳动。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第一,实行粮食税制度,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农民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品; 第三,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对职工实行物质奖励; 第二,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实行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 第四,试行租让制、代购代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改善了工农关系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6)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7)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    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经济特点 发展战略方面: 经济体制方面: 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 发展战略方面: 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 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 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 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集中统一指令性计划管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单一按劳分配方式。 经济特点 政治特点: 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

第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第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历史功绩: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 大生命力。 第三,存在弊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弊端逐步显现。 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二战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中国、越南、北朝鲜、蒙古、老挝、柬埔寨。 拉美一国:古巴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四、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挫折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后发表电视讲话: “我曾经坚定地赞成保持联盟国家,保持国家完整。最近发生的事件却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国家分裂解体已成为现实,我不能同意发生这一情况……”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所提供的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必须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社会主义应该是个开放的体系。 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中的曲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第二讲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战》中十分强调无产阶级政权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阶级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最终目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从国体上说: 从政体上说:   表明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从国体上说:   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 从政体上说: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无产阶级为了夺取 政权也需要民主的 形式,然而对于无 产阶级来说,这种 形式和一切政治形 式一样,只是一种 手段。 ——恩格斯

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

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是目的 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 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作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继承关系 第一,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 :如主权在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第二,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 :如普选制、代议制等。

经济基础不同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 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 的当家作主地位。

阶级本质不同 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原则与实践关系不同 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真实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

四、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真正享有。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需要长期的历史过程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需要长期的历史过程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原 因 肃清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影响需要一个过程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总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而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讲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第三讲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 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消亡。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 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

列宁晚年的新构想 *用合作社形式引导 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利用资本主义一切 有价值的东西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维护党的团结等等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 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 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 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 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 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 度的本质表现。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农村革命根据地 淮海战役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国家的胜利,大大加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难度。 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长时间努力和艰苦探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六章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代表人物: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必然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对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对立的复杂局面。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任何一种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都充满矛盾和斗争,决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世界经历约3000年;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世界经历约1000年;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世界经历约500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如果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还不到100年的时间,而在中国只有60多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 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原因概述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每个国家应该根据 时代和实践发展的 要求,选择适合本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1)社会主义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2)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

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是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工具。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是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工具。

工人运动的发展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组织形式。 1919年6月初,上海等地工人举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 第一国际成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向工人阶级灌输的结果。 第一国际的会员证 恩格斯参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 1847年6月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2月发表纲领《共产党宣言》,拥有盟员40多人,在德国、法国、英国等7个欧洲国家建立了支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1869年:第一个国家内 立的工人阶级政党—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1889年7月,在巴黎第二国际成 立,欧美有22个国家工人代表 参加了会议,拥有300多万党员。   1903年:俄国创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 在莫斯科第三国际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 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是由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决定的。

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决定 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 集合了工人阶级中 具有共产主义觉悟 的先进分子,是工 人阶级中最有觉 悟、最富战斗力的 部分,是工人阶级 的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工人阶级只有在先进理论指导下,才能认清自身的地位和历史责任,意识到本身解的条件,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了 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治纲领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规定了党的最终目的和近期目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是马克 思主义政党同一 切剥削阶级政党 的根本区别,是 马克思主义最鲜 明的政治立场。

认真的自我批评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光 明磊落的党。为了实 现人民利益,马克思 主义政党不仅欢迎人 民的批评和监督,而 且随时进行自我批评。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 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建设上的创造性应用。其本质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是党保持强大力量,战胜敌人的法宝,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的目标和铁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任何其他阶级政党所不具有的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需要党的思想领导 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指通过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统一全党思想.

党的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党的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党的组织领导 党的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的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改善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的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实施正确有效的领导。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