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 Plant Ecology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高二生物必修三 主讲:张新娟.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俞冰沁.
第 4 章 种群和群落 ①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Lincoln指数法、去除取样法 估计种群数量大小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课题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三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一讲 种群和群落.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例1 :甲击中的环数; X :乙击中的环数; Y 平较高? 试问哪一个人的射击水 : 的射击水平由下表给出 甲、乙两人射击,他们
第7章 种群系统 —— 生态分析学的基础之一.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多人体运动检测跟踪 利用全方位摄像机获取360˚ 的环境信息,在室内对多个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运动检测。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章 种群生态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 一、种群 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
第十章 方差分析.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抽样和抽样分布 基本计算 Sampling & Sampling distribution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单种群系统 —— 生态分析学的重要基础.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多层循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第一部分:概率 产生随机样本:对分布采样 均匀分布 其他分布 伪随机数 很多统计软件包中都有此工具 如在Matlab中:rand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难点:连续变量函数分布与二维连续变量分布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Volterra-Lotka方程 1925年, A. Lotka(美)和V. Volterra(意)给出了第一个两物种间的捕食模型。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植物生态学 Plant Ecology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

种群的概念和植物种群特点 种群分布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8章. 植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种群的概念和植物种群特点 种群分布 种群的数量特征

生物的组织层次

种群概念和植物种群特点 种群(population)的概念 自然种群的特征 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空间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分布区域 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是变动的 遗传特征: 种群有一定得基因组成

荒漠沙地柏灌木林 内蒙古乌审旗

Swimming in Sea

Flying In Sky

种群的性质特征 空间性质:范围和边界,生态耐受性和亲缘 数量性质:丰度,密度,大小,生物量 分布性质:在一个区域内均匀和异质的分布 物候学和节律性:生长和生命周期 群居:种群最小密度 相互关系:传粉,捕食,竞争 动力学性质:出生,死亡,迁入/迁出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大小(size)和种群密度(density): 种群大小:种群全部个体数目的多少。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生物种群个体的数量。 密度是种群自动调节的基础。 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生态密度之分。 粗密度是指单位总空间内的生物个体数(或生物量);生态密度则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因此,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Nt+1=Nt+B+I-D-E 种群数量变化的公式: Nt+1—t+1时种群的数量; Nt—t时种群的数量 ; B—新出生的个体数 ;

2.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是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量表示。 出生率分为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或生态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也叫绝对或生理出生率,是在理想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理论最大值,对于特定种群,它是一个常数。 实际出生率表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其大小随种群数量、年龄结构以及环境而改变。

死亡率是描述的是种群个体的死亡情况,是种内个体衰减的数量。 死亡率分为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 最低死亡率是在最适宜条件下的死亡率,种群个体都活到生理寿命才死亡。而实际死亡率受环境条件、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

增长率:是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百分数。 (出生率+迁入率)-(死亡率+迁出率)

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的因素有:环境条件、种群年龄、性别结构等。

植物种群的特性 植物是固着生长的自养性生物 植物具有无限的分生的能力 植物是构件生物 植物的生殖方式多样 植物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生态耐受性

个体和发育形态可以预测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植物的构件种群 构件生物是指其个体可由一个合子发育成的一套构件组成。如一株树有许多树枝,一个稻丛有许多分蘖。Harper (1978)把合子称为基元(motif),个体上的结构单元(如枝条系统等)称为构件。在高等植物种群的数量统计中,构件的结构、数目与分布状况往往比基元更为重要。

构件生物的形成方式

种群的分布 种群的空间分布 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格局

自然鸟巢 人工招引的鸟巢 累累啄痕 自控健康林带 典型栖息地 野外调查

同一物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可能有3种类型: 同地种群 (sympatric population):占据相同的空间或重叠空间,个体间存在交配的可能性。 异地种群 (allopatric population) : 彼此相隔遥远,不存在每个世代随机交配的可能性。 邻接种群 (parapatric population) :生活在毗邻的两个地区,在空间上是临近的或没有空间隔离,在彼此的接触区彼此间的交配时可能的。

种群方面的案列 植物 昆虫 动物

毛虫军团蚕食新疆、12万亩草场 牲畜被迫转场

近年来,青海三江源天然云杉林中植物寄生害矮槲寄生暴发,导致大面积林木枯死。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的生命周期 茎 芽 花 种 子 花 种子 果实 果实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的生命周期

钻蛀性害虫天牛和小蠹导致大面积落叶松枯死 内蒙古阿尔山

濒危植物水杉 濒危植物珙桐

濒危动物朱鹮 濒危动物褐马鸡

朱鹮的案列 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大小在20世纪大幅度下降,由东亚地区的常见种衰退到仅剩两对(刘荫增,1981)。动物研究所李欣海副研究员等通过建立生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朱鹮历史分布的数据库,构造了多因素多尺度模型,量化地分析了朱鹮逐渐衰退的过程。

朱鹮的案列 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大小在20世纪大幅度下降,由东亚地区的常见种衰退到仅剩两对(刘荫增,1981)。动物研究所李欣海副研究员等通过建立生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朱鹮历史分布的数据库,构造了多因素多尺度模型,量化地分析了朱鹮逐渐衰退的过程。

朱鹮的案列(一) 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大小在20世纪大幅度下降,由东亚地区的常见种衰退到仅剩两对(刘荫增,1981)。动物研究所李欣海副研究员等通过建立生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朱鹮历史分布的数据库,构造了多因素多尺度模型,量化地分析了朱鹮逐渐衰退的过程。 Li, X. H.(李欣海), H. D. Tian (田会东), and D. M. Li (李典谟). 2009. Why the crested ibis declined in the middle twentieth centur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published online: 05 Feb. 2009)

朱鹮的案列 1950年前,栖息在湿地丰富并有较多人类活动的区域;后来其活动区逐渐退缩到海拔高、湿地少、人口稀疏的地区。 多尺度分析证明朱鹮在任何尺度都倾向在湿地丰富的地区生活,仅在较小的尺度下倾向于乔木丰富的生境。研究人员 朱鹮曾经适应了农村湿地的环境,然而人类耕作方式的改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朱鹮分布区的退缩和种群濒危现象。

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格局

种群的空间结构 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聚集分布

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与检验方法 种群分布格局 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方法 均匀分布——正二项分布 随机分布——泊松分布 聚集分布——负二项分布 2检验 分布系数(Cx)法 Moore的检验 Morisita的格局指数(I)法 根据距离测度的随机分布检验

泊松分布的检验—分布系数检验 0 1 >>1 S2/m: 方差/平均数 x: 样方中个体数; f: 出现频率 N: 样本总数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取样分析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取样分析 机械随机取样法 分层随机取样法 无样地法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种群的大小:是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生物量、能量。 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 密度的查数: 种群边界的确定。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的个体单位确定 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的计算方法 总数量调查(total count);航空摄影的飞鸟 取样调查(sampling methods): 样方法(use of quadrats) 标志从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

样方法 宁夏盐池

样方法: 小样地(10 m ×10 m) 10m 10m

动物种群密度估计——标志重捕法 N=? N= M *(n/m) M 因为:N/M=n/m 过一段时间 m n

1 2 3 4 N/M=80/20=n/m=20/5 ;重要假设:随机分布,密度不变

相对密度的计算方法 捕捉(trapping):捕鼠夹 粪堆(pellet count): 100(堆)÷5(堆/鹿·天) ÷2=10鹿 鸡叫计数(call count) 毛皮收购记录(peel record) 单位鱼捞努力鱼数或者生物量(catch per net fishing effort ) 计数动物活动痕迹 :洞穴,雪印,巢

种群的统计参数 Nt+1-Nt = (b-d)+(i-m) b: 出生率 初级种群参数: 次级种群参数: d: 死亡率 i: 迁入 年龄结构、性比、种群增长率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b 死亡率 d 1. 生理死亡率(最小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 1. 生理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 2. 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死亡率 d 1. 生理死亡率(最小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 2. 生态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的因素. 增长率 r=b-d

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

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意义 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年龄结构和性比

植物种群的两个水平的数量统计 马尾松种群年龄结构(董鸣,1988) 黑松叶龄结构(Maillete, 1979) 横坐标为年龄 横坐标为数量 纵坐标为数量 黑松叶龄结构(Maillete, 1979) 横坐标为数量 纵坐标为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