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 mayjune@nchu.edu.tw mayjunejulychen@gmail.com 兩岸服貿協議的經濟分析 陳吉仲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 mayjune@nchu.edu.tw mayjunejulychen@gmail.com
報告大綱 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介紹 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自由化之基本概念 十大經濟理由反對目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版本 建議與期盼
經濟學的兩大指標 效率:成本效益分析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符合市 場機能運作下的結果才能達到效率。 國家近年來的重大決策皆是從效率出發,如簽署自由 貿易協定,GDP會增加。 公平:任一決策的改變會增加哪些人、那些地區的 福利? 減少了哪些人、那些地區的福利。如自由貿 易協定會拉大所得差距。 問題思考:效率和公平何者重要? 有那些指標可以 做為效率與公平的衡量標準?我們要什麼樣的經濟 成長? 完整的經濟影響評估應同時包括效率和公平兩大項 指標。
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GDP之相關議題探討:何謂GDP、 GDP的組成、 GDP 的成長、誰拿走GDP、GDP和人民的福利關連? 市場機能及市場失靈:是否要尊重市場機能? 尊重 何種市場機能? 市場是否會失靈? 如何校正市場失 靈? 貿易自由化會讓一個國家的經濟影響「利多於弊」 的前題是市場沒有失靈。
GDP的定義 國內生產毛額(GDP)係指一國在該國「國內」的 「一定期間內」,所生產出來供「最終用途」的商 品與勞務之「市場價值」 「最終用途」的商品與勞務,又稱為「最終產品」 (final products),與此相對應的,是生產過程中的 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GDP僅計算最終產品的價值,因為如此才不會重複 計算(double counting)而高估GDP GDP的計算方法包括 附加價值法 支出法 要素所得法 最終產出法: C+I+G+(X-M)
最終產出法: C+I+G+(X-M) 台灣(進出口貿易值佔GDP近140%)和韓國(約98%)的貿易自由化比較!
GDP的優缺點 優點: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做為政策(貨 幣政策或財政政策)調整之參考,是一個效率的指 標之一。 缺點:無法衡量環境(如乾淨的空氣和水質)、生態 (溼地及生物多樣性) 、生命和健康、文化等貢獻 。
Source: Costanza et al (2014), Nature, Vol 505: 283~288.
貿易自由化v.s.經濟成長
台灣人力資源主要指標 貿易自由化v.s.失業率
勞動報酬和工資成長率
三角貿易為例 三角貿易(Merchanting Trade),係指我國廠商接受國外 客戶(買方)之訂單,而轉向第三國供應商(賣方)採購 ,貨物由賣方逕運買方,或經過我國轉運(不通關進口) 銷售買方之貿易方式。---->台灣接單、海外生產。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在IMF「權責制」計算標準下( 台灣自2005年起採用),算入GDP貿易帳下的「服務貿易 」所得。 近年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在2010年 時,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率已超過半數(50.4%),其中 海外生產九成以上指的是中國。 台灣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已從2002年不到78億美元,佔該年 GDP只約2.6%,大幅成長到2010年的174億美元,並已達 GDP的4%。
誰拿走了GDP
GDP的濫用 經濟成長率一般是以GDP的成長率代表 基本工資調漲與否要參考GDP的成長率 學雜費的調漲也要參考GDP
FTA 和經濟成長 Hur and Park(2012) 採用88個國家1971-2003年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 In summ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an FTA does not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involved countries, at least up to a 10-year horizon. The vivid upward trend an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gap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FTAs on economic growth may not prove symmetrical between two within-FTA country members. Some countries appear to enjoy a positive FTA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whereas their FTA partners appear to experience a negative FTA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This result shows that trade policy makers should not consider FTAs as a strategy that guarantees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us,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sed in the design of FTA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TA’s positive effects.
造成台灣過去十幾年來經濟發展緩慢原因為何?
市場機能 何謂市場機能? 由多數供給者和需求者所決定市場 價格。 上述的資源分配會在市場機能運作下來決定。 貿易自由化的利多於弊前題是市場機能可以運作。 市場價格機能的運作,大賣場10元的手推車為例。 問題思考:是否要尊重所有的市場機能? 國內的電 力市場? 之前的電信、媒體、郵局、運輸等市場? 為何要反對獨佔或壟斷的市場? 舉例而言,為何要 反對媒體的壟斷? 媒體市場中的產品為何? 市場的擴充:生命是否有市場? 愛情是否有市場? 自由是否有市場? 民主是否有市場? 若有市場,就 應有其價值的存在。
市場機能是否會失靈?! 當價格機能未能反映真正資源的機會成本時,市場 會失靈。舉例而言,違規超速罰3000元和1000元的 結果會如何? 油電市場是否有失靈? 廠商生產行產生的外部性而未內部化,即為市場失 靈的一種。外部性分成兩種,正面的外部性(即外 部效益)和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 。 問題思考:請舉你所看到的外部性現象。 若市場失靈,政府應介入。 貿易市場是否會失靈?稻米的案例,稻米市場產價 值300億元,單位生產成本20元/公斤,國外稻米價 格11元/公斤,但稻米所產生外部效益有2000億元/ 年。
如何校正市場失靈 騎機車闖紅燈時如何處理? 超速時如何處理? 製造嗓音時如何處理? 排放溫室氣體時如何處理? 經濟發展(或貿易自由化)產生貧富差距時如何處理 ? 若政府也失靈,該如何解決?
台灣12貿易國簽署FTA情形
貨品和服務貿易自由化 開放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最大差別在於對市場的影 響完全不同。貨品市場開放後,進口商品會取代國產 品,進而影響國內生產、產值及就業。但服務市場開 放後,外資在國內若新設企業,會有新增產值與新的 就業,若投資國內現有企業,就業機會仍留在國內。 商品貿易自由化強調的是如何降低貿易成本,服務貿易 自由化著重服務提供的市場開放。 貨品市場開放之影響是「取代」效果,而服務市場開 放影響是「替代」效果,即提供多樣性的服務。 馬英九所舉數十年前外資的麥當勞就是屬於「替代」 效果,而加入WTO開放稻米就是屬於「取代」效果。
服務貿易的四種開放模式 依《服貿協議》雙方允許的服務提供的市場模式可分為 模式一:跨境提供服務 模式二:境外消費 模式三:商業據點呈現 允許中國(台灣)方面提供者在台灣(中國)以獨資、合資、 合夥及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立商業據點,提供服務。 模式四:自然人呈現 允許各類自然人進入台灣(中國)短期停留。 大陸勞工是否會來台?
開放模式雙方差異比照表—不要只看項目數目 註:沒有限制: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台灣以獨資、合資合夥及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立商業據點,提供相關服務。資料來源: 林向愷。WTO Plus ? 24
貿易財屬性服務提供的市場開放—瞭解就業市場的影響 模式一 (未開放) 中國 台灣 台灣服務提供者的投資區域選擇: 中國不允許模式一,台灣業者無法在台灣跨境向中國提供服務 中國允許模式三,台灣業者著眼中國市場且可在中國跨境向台灣提供服務,而會選擇在中國設立商業據點。 模式三 模式三 模式一 (開放) 資料來源: 林向愷。 25
非貿易財屬性服務提供的市場開放 由於台灣與中國間生活習慣,文化與語言使用差異小, 模式一 (技術不可行) 中國 台灣 模式三 模式三 由於台灣與中國間生活習慣,文化與語言使用差異小, 台灣大型業者基於中國市場規模,赴中國設立商業據點,引發資金與人才再次外流 中國個人或小型業者挾持低成本優勢,人員大舉進駐台灣,排擠台灣民眾工作機會 模式一 (技術不可行) 資料來源: 林向愷。 26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具有貨品開放影響效果 因為兩岸語言和文化等因素,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 對台灣的經濟影響會同時產生「取代」 及「替代」 效果。 故評估兩岸服貿協議的經濟影響須同時評估「取代」 及「替代」效果,亦即除了所謂外資引進的效果外, 產生取代效果下的產業衝擊亦要評估。 此時的經濟影響是要包括對「真實的GDP」、所得差 距、工資水準、就業人數、經濟安全和糧食安全等。 不是反中而是兩岸服貿協議中有可能產生「取代」效 果的條文要修改,此亦表示台灣不反對和其他國家簽 服貿協議。
十大經濟理由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政府(經濟部或其智庫)評估報告不可信 貿易談判的評估及因應程序未完成 「先服貿再貨貿」v.s.「先貨貿再服貿」之影響比較 真假貿易自由化 旅遊一條龍 糧食安不安全 誰拿走了兩岸服貿的經濟成長果實 貨品貿易(含自由經濟示範區)和服務貿易的加乘影響 效果 香港的案例分析 經濟影響評估結果—利多於弊 或 弊多於利
政府評估報告—看不到實質的利益 政府評估報告所指為2013年7月17日經濟部及各相 關機關「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對我總體經濟及產 業影響評估」及2013年7月中華經濟研究院「兩岸 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 就歷史經驗,執政者之重大開發案或重大政策之經 濟評估結果皆跨大,如四年前ECFA的評估、三年前 國光石化的評估、最近核四電廠的評估。 這次中華經濟研究院評估出來的GDP增加0.025至 0.034%(即9700萬至1.34億美元),而就業人數增加 至11,380至11,923人(0.15至0.16%)。這是第一次 看到評估效益如此之低,因此合理懷疑此服貿協議 的效益是低於成本。亦即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經濟 影響是負面。
政府的吹牛評估報告—ECFA為例 預測台灣在中國進口市場排擠日韓—結果台對中國進口市 場有率下滑1.03%,排名輸日韓。 預測可增加台灣GDP 1.65% ~ 1.72%--結果GDP成長下滑, 2012年僅1.25%。 預測吸引外資投資台灣--結果近三年吸引外資能力,連越 南、泰國都不如。 預測早收清單關稅減免,幫助台灣農產品進口--結果整體 出口雖成長,部分項目卻嚴重衰退。 預測幫助台灣與其他經濟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結果僅 與新加坡、紐西蘭展開談判,不見其他重要經濟體。 預測每年與中國貿易關稅減免可達新台幣3000億元--結果 到4月止,僅減免新台幣254億元。 資料來源:中正大學陳瑞麟、商業週刊1336期
政府的報告—立法院公聽會資料 經濟部委託智庫的研究報告指出,以產值年成長率 2.53%推算就業成長,得出未來十年「批發服務業 」、「零售服務業」反而分別大幅增加30萬及32萬 就業人口。 目前全國失業人口數是近47萬人。一個兩岸服貿協 議在批發和零售產業會增加62萬人就業,這是政府 的報告。 利多於弊(Z > B) 或 弊多於利?
政府評估報告(續)—做不出量化結果 貨品貿易評估v.s.服務貿易評估方法:就經濟學角度 而言,評估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和評估商品貿易自 由化的影響之理論及模型有很大的差異,後者是有許 多被接受的方法和模型來評估商品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但是前者沒有一致的方法與模型(經常利用的是透過 FDI來模擬),若做不出真正的影響,那如何確定此服 貿是利多於弊? 我們應該同時要求「質化」和「量化」的經濟影響評 估
政府評估報告(續)—避重就輕 經濟部200多頁評估報告中, 以印刷及其輔助服務業 為例,只有5頁的報告,其中有3頁在說明兩岸市場 情況及此服貿協議開放的程度,2頁說明所謂的「 影響評估及因應措施」。 政府版本的影響評估:「國內印刷市場規模小且趨於飽和,倘開放 陸商獨資經營,恐影響現有國內印刷企業;本次僅開放陸商投資臺灣現有事業,不 會增加廠商家數,且國內廠商具主控權,對產業之影響衝擊較小,而資金進駐有助 於擴展產業規模及外銷競爭力,增加國內就業機會。 」 政府版本的因應措施: 「1. 成立專案小組:本局轄管「印刷及其輔助 業」成立專案小組及專案輔導團,並啟動印刷業關懷之旅,已辦理20場次座談會,向廠商說明 陸資來臺審查管理機制、產業輔導計畫以及業者疑慮事項,未來將視需求增加座談會場次。另 針對有需求之廠商,會同縣市印刷公會共同提供之輔導廠商名單,進行實質性輔導,內容包括 諮詢、診斷、技術輔導及協助申請低利融資。 2. 建立溝通平臺:了解業界在大陸投資之困境 ,以利未來在兩岸談判時為臺商爭取更多權益,排除在大陸投資障礙。 」
民間版本的評估報告—印刷出版服務業 單一產業的民間版本評估報告就有173頁,由23個 不同出版社或商業公會及14個學術及其專業人士共 同完成。 依印刷業開放議題而言,針對兩岸印刷業的往來之 現況、印刷業納入此服貿協議的程序(如從未知會 業者) 、服貿協議開放是否有保護到印刷業者、如 何補救之措施、那些是替業者爭取到在中國的利益 、對岸在出版業的特許等潛規則之討論及其他建議 等做出具體的討論及建議。
貿易談判的評估及因應程序未完成 貿易自由化的談判標準作業程序:事前評估和因應 措施之研擬皆未具體執行 評估範圍不完整:未評估所得差距、工資水準、就 業人數、每一產業受衝擊程度 未評估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包括食品安全) 、社會 文化、勞動力等影響 評估報告不完整,反映兩個問題,第一是未有任何 事前評估報告如何談判,第二是未有完整報告如何 說明對國家經濟的因應措施為何?
「先服貿再貨貿」v.s.「先貨貿再服貿」的影響比較 由他國FTA談判經驗可知,各國多採(1)先簽署貨品貿易協議後,再來簽署服務貿易協議;(2)「服務貿易協議」和「貨品貿易協議」同時簽訂。 資料來源:鄭秀玲 「先服貿再貨貿」:透過服貿先控制國內市場之流通(或市場power),接著再透過貨貿將商品(或原料)進口至國內。 「先貨貿再服貿」:透過貨貿將商品進口至國內,此時的市場通路仍是國內業者掌控,未來即使再開放服貿,影響程度比前者小。
協議內容不對等的案例 境外提供服務 糧食市場 區域限制 開放項目比較表 開放的程度水準不同
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的衝突 主要的商業利益在於少數的金融業者及電子商務業 者 國家利益的影響包括糧食安全、網路安全、經濟安 全(出口總額中有4成是在中國)、民主制度 兩者嚴重衝突 中資資金背後某一比例的擁有者是中國政府 上述的各項安全市場嚴重市場失靈,故無法接受此 服貿協議
真假貿易自由化(續) 兩岸貿易自由化和全球貿易自由化下(如加入TPP) 的經濟影響是不一樣,金融業和石化業等業者在兩 岸貿易自由化下是有利可圖,但在全球貿易自由化 下則相反。 石油市場的開放即是一例。 兩岸貿易自由化和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順序不一所產 生的影響亦不一。
中國客旅遊一條龍 去年中國來台旅遊人數高達2百萬人,其中前幾名是阿 里山、日月潭和花蓮太魯閣 服貿協議開放中資設立(合資獨資)旅行社、飯店、運輸 及餐飲業和零售(商店購物),若此2百萬陸客來台的所 有行程是中資投資者的據點,此等同享用台灣天然資源 ,而利益皆是他們拿走。 真實和虛擬的GDP :原本吸引國外觀光客會帶動國內旅 遊產業的上中下游發展,但若上述假設成立,來愈多陸 客,我們的損失愈大。根據研究指出,2010年的陸客對 總產值貢獻超過1100億元,附加價值(GDP)超過500億元 ,未來這些將被中資擁有者拿走。 註1: 此評估思考邏輯是和政府一樣 註2: 國內生產毛額(GDP)係指一國在該國「國內」的「一定期間內」,所生產出來供「最終用途」的商品與勞務之「市場價值」
貿易自由化的策略思考? 台灣農產品在1992年時的日本市場佔有率是7.5%左右 ,對岸亦是。目前對岸在日本農產品市場佔有率是14% ,我們不到1.5%。 從中國旅客及農產貿易的案例,請問我們國家的貿易 自由化策略中,是要透過中國走向全世界?亦即先和 中國簽定FTA再和其他國家簽定FTA? 或者是和全世界 走向中國?亦即先和美日等國完成FTA簽署後再和中國 簽署? 不同的貿易自由化策略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一定不一樣 。 所以反服貿的策略為何?
糧食安不安全?! 糧食安全包括數量及品質(食品安全) 此服貿協議中國對於糧食(糧食、植物油、食糖,… 以至化肥)等產品的銷售皆是對方控股,此是基於 糧食安全。 然而台灣對中國從批發(排除農產品批發市場之開 放)、倉儲(含冷凍及冷藏)至零售以至餐飲皆是採 甲類開放模式(即獨資合資合夥或設分公司) ,請 問台灣的食品安全安在?! 台灣的糧食安全安在?!
「自由經濟示範區」和「服務貿易協議」結合之影響 「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規劃進駐業者所需 農產品原料來自全球(含中國),加工實質轉型後以 MIT品牌內外銷 農工原料及貨品輸入免徵關稅、營業稅和貨物稅, 經加工外銷100%免稅、內銷10%免徵營業稅(此為其 商品自由化之優惠);再結合便宜的土地取得 搭配服貿協議台灣對中國從批發、倉儲(含冷凍及 冷藏)至零售以至餐飲業的全面開放 兩者的結合是產製銷一體的結合,未來台灣全民所 吃的食品從飲料(紅綠茶柳丁汁)、調味食品(醬油 花生醬)已無分辨何者是真正的台灣製造之產品
經濟影響評估—民間版本 對就業人口數的影響 對GDP的影響 誰得利?誰損失? 香港的案例分析
量化的經濟評估—對失業人口 資料來源:主計處的行業分類表、主計處2011年的 工商及服務普查、主計處2011年的人力資源調查 模擬假設:一般在零售、批發或美髮等服務業,其 從業人口教育程度相對較低,這些工作者將較易被 取代,且這些服務業獨資者較多。模擬分成兩種情 境,以國中以下或高中(職)以下各有10%的就業人 數被取代。 以批發及零售業為例,將有34,651人至100,920人 可能失業。 請問每增加一位失業人口的經濟代價為何?
量化的經濟評估—對總體經濟影響 研究方法:針對已開放服務業之產業,將受影響產 業的勞動市場被取代之比例而導致勞動市場工資水 準下降下,帶入總體經濟模型計算對整體GDP及就 業人數之影響。 模擬情境假設:假設只針對批發、零售、住宿及餐 飲的服務產業有10%的就業人數被取代。 模擬結果:就業人口會減少4.4% , GDP會減少 2.42%。 不同模擬方法及假設會導致不同的經濟影響結果。
誰得利?誰損失? 受益者v.s 受害者:「十個壯大」和服貿協議告訴 我們受益者是少數的企業家(尤其是金融業者),受 害者卻是大多數的服務就業人口,千人得利v.s百萬 人受損的影響 這些得利的企業在中國所獲得的利益對台灣的經濟 影響為何? 稅收增加? 就業人數量加? 這些受損的台灣人民對台灣經濟影響如何? 失業人 口增加所導致的社會成本增加、工資水準下降所導 致的經濟成長動能減少、所得差距拉大所增加的社 會成本。
香港的案例分析 2003年6月29日香港和中國簽署CEPA(稱為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2005年1月生效)開放713產品貨貿零關稅及11個 服貿產業,第三階段(2006年1月)開放23項服務產業。 2004年CEPA上路,中港零關稅及開放中國遊客到香港自由 行,房價快速反彈,大量熱錢湧入香港,房價在六年左右 飆漲近六成 (美商易而安不動產台灣區總經理黃鵬)。根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住屋物價指數(指租金)每年以7% 成長(即2010年指數是100,107和114為2011及12年指數) 香港15到24歲的年青人薪水,2001年是3萬台幣,10年後 仍是3萬,但其中40%是大學生。但是各種物價已大幅度上 漲。
香港住宿餐飲業實質工資指數變動圖 資料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
香港主要產業實質薪資指數變動圖 資料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另設1995年實質薪資指數為100
香港生產總值未有太大變動
香港的所得分配差距
建議—從經濟學角度出發 針對每一開放產業蒐集業者意見。 蒐集已和中國簽定的服務貿易協議國家(目前是7個 ,尤其是香港)之影響。 將這些影響數據納入總體模型即可得知真正的影響 再考量有無因應措施下的結果,做為談判的基礎。 最後再考量所得差距、工資水準、就業人數、經濟 安全、糧食安全(包括食品安全)、社會文化、勞動 力等影響。
建議—從經濟學角度出發 要求「質化」和「量化」的經濟影響評估 經濟影響評估範圍在總體經濟方面須包括GDP、所 得差距、勞動市場(工資水準及就業人數)、經濟安 全;在個別產業方面,須包括衝擊家數。 提出具體因應措施 針對網路安全、社會文化、醫療體系、國家安全做 評估 上述的所有程序皆須有一定的共識之執行方法
期盼 未來在談服貿時要加入更多限制,如自然人呈現中加 入教育程度的要求。 兩岸協議之遊戲規則要透明公開(先立法再審查)。 就台灣目前經濟發展狀況,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其後 續貨貿協議何時簽署及其簽署內容須再全面檢討。 貿易自由化的策略要思未,中長期應是先和美國等簽 署FTA或加入TPP,再來考量對岸之自由貿易。
報告完畢,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