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3 ) 指喻 方孝孺
壹、康熹 一作者& 二題解& 三課文& 貳、方舟 參、延伸閱讀& 一方孝孺作品& 二「喻」體名篇&
作者 1人稱正學先生 方孝孺在漢中講學時,每日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聽到他賢德的名聲,就聘他為世子師,尊以殊禮;以其學之正、志之篤,賜其讀書之廬曰「正學」,故人稱正學先生。
2幼聰敏好學: 方孝孺自幼聰敏,才五六歲,就每日讀書積寸,鄉人因他善於作文,所以稱他是小韓子,將他比作唐代的韓愈。→
正氣凜然的讀書種子——方孝孺 方孝孺自幼勤敏好學,讀書目標在於明王道、致太平,以伊尹、周公、孔子、孟子自期,即使處境艱困,仍勤讀不輟。 有一次,方孝孺臥病在床,家人告知糧食已盡,他說:「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絲毫不以為意。 一個月只吃九頓飯。
3長從宋濂學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金華潛溪人。明初任元史修撰總裁,官至知制誥。文章雍容典雅,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洪武九年,方孝孺二十歲,以文謁見宋濂,拜宋濂為師。→
4王道: 道。 在宋濂門下前後六年,宋濂是當時文宗,門下濟濟多士,但宋濂對他另眼看待,說:「喧啾百鳥中,見此孤鳳凰」。 在宋濂門下前後六年,宋濂是當時文宗,門下濟濟多士,但宋濂對他另眼看待,說:「喧啾百鳥中,見此孤鳳凰」。 4王道: 與霸道相對,以德服人的帝王之 道。
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見方孝孺,很欣賞他的舉止端整,對皇太子說:「此莊士,當老其才」。 5任漢中〈在今四川省〉教授 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見方孝孺,很欣賞他的舉止端整,對皇太子說:「此莊士,當老其才」。 後蓋因太祖開國伊始,以加強法治為優先考量,而方孝孺重道德禮治,故認為時機尚未成熟而未予重用。 等他才幹歷練老成之後,再加以任用。
6-1便十族,奈我何 金陵城破,方孝孺被召而至,痛哭聲響徹大殿。成祖親下坐榻安慰說:「先生不要想不開,我不過想效法周公輔佐成王罷了。」方孝孺問:「成王在哪兒?」成祖說:「自焚而死。」方孝孺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成祖說:「國家需要成年的君主。」→
方孝孺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 弟?」成祖說:「這是我家的事。」 命左右拿來筆和紙,說:「詔告天 下,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筆扔 在地上,邊哭邊罵說:「死就死罷 了,詔書不能寫!」燕王再逼他起草 詔書時,方孝孺在紙上寫下「燕賊竄 位」, →
算殺了十族又能把我怎樣?」成祖 下令把他殺死肢解於市。果真誅連 方孝孺九族,且將門生故舊併為十 族,共八百多人被殺,至於被謫戍 成祖大怒說:「你就算自己不怕死, 能不顧念九族嗎?」方孝孺說:「就 算殺了十族又能把我怎樣?」成祖 下令把他殺死肢解於市。果真誅連 方孝孺九族,且將門生故舊併為十 族,共八百多人被殺,至於被謫戍 遠邊而死的,更不可勝數。
6-2方孝孺絕命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通「猷」,計謀。 【翻譯】 天降離亂,誰知其中原由,奸臣如願,用計謀竊取國家政權。忠臣發出怒吼,血淚交流,以我的死為君王殉葬,此外還有什麼企求?嗚呼哀哉,國君應該不會責怪我! 通「猷」,計謀。 該不會怪罪我吧。
明初三大家 【景濂】 【伯溫】 【希直、希古 】 【文憲】 【文成】 【文正】 【 潛溪先生】 封【「誠意伯」】 【正學先生】 人名 宋濂 劉基 方孝孺 字 【景濂】 【伯溫】 【希直、希古 】 諡號 【文憲】 【文成】 【文正】 世稱 【 潛溪先生】 封【「誠意伯」】 【正學先生】
師事宋濂 受惠帝倚重 被誅十族而死。 事明太祖,為明初開國功臣 被明太祖譽為「吾之子房」 明史以為「諸葛孔明儔也」 人名 宋濂 劉基 方孝孺 生平 事明太祖,為明初開國功臣。 明朝典章制度多出於宋濂、劉基、李善長之手。 晚年流放茂州,途中病死 事明太祖,為明初開國功臣 被明太祖譽為「吾之子房」 明史以為「諸葛孔明儔也」 晚年眼見胡惟庸把持朝政,憂憤病死。 師事宋濂 受惠帝倚重 被誅十族而死。
文章雍容典雅,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文筆暢達簡明,豪放雄健。 詩風沉鬱,多 反映現實。文 則奇特宏偉, 與【宋濂】並 稱。 人名 宋濂 劉基 方孝孺 特色 文章雍容典雅,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詩風沉鬱,多 反映現實。文 則奇特宏偉, 與【宋濂】並 稱。 文筆暢達簡明,豪放雄健。 文章 被譽為明初第一大家。 文:和宋濂並稱 詩:和高啟齊名 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 著作 宋學士集 元史 誠意伯文集 郁離子 遜志齋集
7醇深雄邁: 思想精純深厚,筆勢雄健有力。所作文章大都宣揚儒家禮義和教化,因此被視為「醇正」。
8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當年明成祖從北平起兵時,姚廣孝請託說:「城被攻下,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希望你不要殺他。如果殺了方孝孺,那麼天下讀書種子就斷絕了。」成祖點頭答應,但因方孝孺不肯替成祖草擬(立自己為君的)詔書,成祖把他殺死肢解於市,享年四十六歲。【靖難】
為方孝孺的書齋名。「遜志」是謙虛退讓的意思。 [題解] 1遜志齋集 為方孝孺的書齋名。「遜志」是謙虛退讓的意思。 2防患未然、防微杜漸(近義:未雨綢繆、曲突徙薪) 在禍患還沒有產生或剛開始時就加以預防、阻止,不讓其擴大。 阻塞
3不測: 指無法預測。
2至(到了)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臂之憂。 [課文] 第一段 1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 意謂體健神旺 2至(到了)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臂之憂。 強調延誤治療的嚴重後果。 排比、視覺、類疊
3非有以禦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也。 內外兼治,始能病癒。 第一段:敘鄭君拇指患疹的經過, 為後面的議論作鋪墊。 【 】 層遞
層遞:描寫鄭仲辨拇病表列如下 隆起 而粟 聚而 如錢 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 疑之 憂之 懼而謀諸醫 層遞:描寫鄭仲辨拇病表列如下 始發 三日 疾已成 症狀 隆起 而粟 聚而 如錢 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 鄭君反應 疑之 憂之 懼而謀諸醫 治療時間 終日 越旬 三月 治療方法 艾 藥 日服湯劑,傅以善藥
1天下之事, [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 ; [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第二段 1天下之事, [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 ; [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意在提醒治國者,防微杜漸。 對天下事要謹小慎微。 意同星火燎原; 蟻孔崩城 映襯;錯綜(抽換詞面,「治」「為」同義)
2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 回應前文之「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 第二段:開始轉入議論,強調防微 杜漸的道理。
第三段 激問 1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壯無疾者乎?愛天下者,有如君之愛身者乎?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 愛天下者少,而天下之隱憂多。 激問
詰問 a三處詰問將拇病與天下事結合,呼應前一部份敘事文字,使議論不致架空,且深入啟發思考。 b「特以不早謀於醫」的說明,語含雙關,其實是對「愛天下者」提出嚴正告誡。
激問 c再從「況乎」以下,轉入對時弊的揭露抨擊。 d「視之以至疏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說明國事之可憂 說明國事之可憂 e故緊接第四問「幸其未發,以為無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謂智也與哉?」 激問
2況乎視之以至踈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a在位者未能防微杜漸,且刮民財以招致災禍。 b先以「至疏」對比鄭君的「輕忽」,再以「況乎」、「重之」、「速其疾」層層遞進之語氣嚴厲抨擊當政者。 倒裝:以至踈之勢視之
第三段:承前段的議論,說明天下之 隱憂,乃是位者不知防患未然及酷吏之剝削。 起首連三問,使焦點由前文之「指病」漸次轉移至「為天下患者」,顯示言議有所依據,不致架空。 激問
第四段 1余賤不敢謀國: 首句雖是謙辭,但已正式提出「謀國」之文旨,藉以呼應前文,並作為後文「有位於時」之鋪墊,對鄭君提出勖勉。
2君慮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 意謂鄭君具有出仕的條件。 3傳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醫」? 激問 借代:百姓 暗引:左傳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三,表示多次,不一定是實指。折,斷也。
4君誠有位於時,則宜以拇病為戒。 一來首尾呼應,二來再度扣合題目「指喻」。 第四段: 自謙之詞,旨在點出作此文的 用意,以期勉鄭君。
方 舟
貳、國學概要 一、十族 父族 母族 妻族
參、指喻深究 發疾: 「其容」「其色」「其氣」 求醫: 「始發」、「三日」、「且成」 用藥: 「其容闐然」
參、延伸閱讀& 一方孝儒作品 深慮論& 二「喻」體名篇& 1蘇東坡<日喻>& 2錢大昕<弈喻>&
深慮論 方孝孺 1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這是因為人所能夠考慮到的,只是人世間本來就應該如此的事情,而超出了人的智力,為智力所達不到的是天道。
2-1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為郡縣。(認為周朝的滅亡在於諸侯的強大, 因此改變分封諸侯的制度代之以建立郡縣的制度。)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竟不知道漢高祖這個在田野中崛起的匹夫,終於將秦王朝滅亡了。 )
2-2漢懲(教訓 )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 (認為靠同姓的親屬關係,可以使皇位繼續下去而沒有什麼改變了,但吳楚七國卻產生了篡權弒君的陰謀。 )
2-3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分其勢(漸漸將諸侯王的封地分割了,削弱他們的勢力 ),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蓋出於所備之外(各自以前朝敗亡的緣由為教訓並採取了防備措施,但它們的敗亡,大多出於所防備的之外。 )
2-4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就想搜求有嫌疑的人而加以清除 ),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藩鎮勢力足以挾制君主) ,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於夷狄(受到少數民族政權的困擾 )
2-5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負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微妙變化 ) ,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思考得很詳細,防備得很周到) 。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於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是因為人的智力可以謀劃人事,但不能謀劃天道的緣故。 )
3-1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 高明的醫生的孩子,大多死於疾病;高明的巫師的孩子,大多死於鬼怪。難道是他們善於救活別人卻不善於救活自己的孩子?只是因為他們善於謀劃人事卻不善於謀劃天道啊。
3-2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惟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古代的聖人,知道天下後世的變化,不是人的智力思考所能周全的,不是法令權術所能控制的,不敢放縱他們的陰謀詭計,而只是積累他們的至誠的心意,用大德來聯結上天的意志,使上天顧念他們的品德,好像慈母保育自己的嬰兒那樣捨不得放開。
3-2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也,而豈天道哉!(假如不能夠自己聯結於上天,卻想用小小的智慧來包攬天下要緊的事務,而希望他們的後代一定沒有危亡的,這在道理上是一定沒有的,何況天道會有嗎! )
簡評 文章列舉了大量史實,說明歷代君主都吸取了前朝敗亡的教訓,採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但終於避免不了後代敗亡的慘禍。這些事例都是用來說明人的智力只能謀劃人事,但不能謀劃天道。→
天道雖然是人的智力所不能謀劃的,但人事可以合乎天心,順應天道。所以,作者論述人事與天道的關係,要求統治者順應於天,「積至誠」、「用大德」。人事和天道可以相應合,相和諧,而不是妄作非為,這對於統治者還是有儆戒作用的。這也正是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
釋題-喻 本文以「喻」為名,這種文體常有「先敘後議、因小見大」的特質,大多先行記敘生活中人們比較熟悉或普通常見、通俗易懂的事物、情況,再加以解析類推,以闡明抽象的義理。 1指喻中的「喻」乃是【譬喻】之意。大凡以「喻」為題的文章,都是【假借故事】作譬喻,用來【說明道理】。
2從結構上來看,這篇文章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敘事】,後半部分【說理】。敘事部分【簡鍊樸實】,為下文的議論做好了鋪墊;說理部分則和上文緊密呼應,【議論透徹】,合情合理。 3本文是一篇富於哲理性的雜文。作者以【先喻後證】的筆法,借「喻」立說,首段論疾的經過,實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變化而來。
4名篇: 方孝孺【指喻】-其友鄭仲辨拇指發病、求 醫藥的經過,說明謀國治天下的道理。 蘇軾【日喻】-描述盲人不認識太陽,透過 他人描述而產生誤解,來說明求道志學的道 理。 錢大昕【弈喻】-通過自己由觀棋到下棋的 經驗,說明「觀人之失易,見己之失難」道 理。
1蘇東坡<日喻> 1生而眇者(瞎子)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摸到 )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因為他沒有見過而向人求問的緣故 )。
2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 無以異於眇(人們不能達於道和盲人沒有什麼區別 )。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輾轉牽扯下去,難道還有完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解釋它 ),或莫之見而意之(猜想它 ):皆求道之過也。
3然則道卒不可求歟(終究也不能求到)?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道可以求得但是不能靠強求獲得)。」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善於作戰的人能使敵人接近自己,而不會被敵人牽引過去)。」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各種手工業者呆在自己的作坊里,就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君子勤學,則道自至)。」莫之求自至(不去勉強追求它而道自己卻來到了),斯以為「致」也歟?
4 南方多沒人(善於潛水的人 ),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渡水 ),十歲而能浮(浮水 ),十五而能沒(潛水 )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潛水者難道是隨隨便便就能學會潛水的嗎?必須要有懂得水性才行 )。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5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學者只知空談義理(道),而不注重實學 )。渤海 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說明: 這個故事寫一個盲人用聽覺、觸覺代替視覺,因而作了錯誤的類推,與我們熟知的「瞎子摸象」意旨相似,都是諷刺人們於「認知」上的盲點。
2錢大昕<弈喻> 1予觀弈於友所。一客數敗(屢次輸棋 )。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2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詆毀 )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誠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 ;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非其所非(各人肯定他所認為是的,否定他所認為 3-1弈之優劣,有定也(有客觀的標 準 )。一著(一步棋)之失,人皆見之, 雖護前者不能諱也(即使護短不肯認錯也不能 掩蓋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 非其所非(各人肯定他所認為是的,否定他所認為 非的 )。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孔子已不在人世,有誰能確定這是非的真假呢)?
3-2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 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 相嗤,無有已時,曾觀弈者之不若 也。 那麼,他人的缺失,未必不正是恰當;我的沒有缺失,未必不正是大缺失。然而卻彼此相互嘲笑,沒有停止的時候,那就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簡析: 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全文三段:首段作者先寫一次觀人下棋的親身經歷,二、三段由此經驗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指明在「讀書」、「處世」上數落人家的缺點,議論他人是非,是不可取的。先敘而後論,很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