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路 灿烂中国梦 12景观建筑设计 2013.4.22
复兴之路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结论: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从1840年 因鸦片战争而致的领土沦丧、百年屈辱的开始
到如今我国已独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从千年局变(辛亥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失败、探索新道路)
到中国新生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的成功
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民不聊生
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申奥成功、小康社会
百年的屈辱和半个世纪的发展繁荣既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血的教训,也印证了“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静态恒定之物,从来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化演进的”。 在跌宕起伏的历程中,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共同的理想在水深火热中探索,多少炎黄子孙为了国家复兴的追求,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他们是复兴路上的勇者,尽管一路前行危难重重,甚至有送命的危险,可他们硬是凭借着各自的胆识为后人开辟出一条条光明之路。
他们中有我们熟悉的陈独秀 孙中山 也有那些我们连名字的叫不出的先辈 。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走入他们的生活,重温那一段段经历,感受他们为我们带来的一切。
建党路上的引领人 ——陈独秀
建党路上的引领人——陈独秀 1)1903年,25岁的陈独秀留学日本。 2)1904年,陈创办《安徽俗话报》,编辑、排版、校核、分发、邮寄,他一一亲自动手。 在《除三害》一文中,陈氏指出中国的三害是“官僚、军人、政客”,真是一针见血,比韩非之《五蠹》更能切中时弊。 3)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唐宝林): 孙中山虽然推翻了一个皇帝,但是中国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共和的理念也没有实现。为此,陈独秀独辟蹊径,他提出来要拯救中国必须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于沛)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当时有400多种报刊从不同的程度、方面,以不同的形式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晚年陈独秀所做的有两件事: 一是重估一切价值,“将我辈以前的见解,彻底推翻”。老人一般都是知错不改的,陈独秀却截然相反。他对早年所信奉的“主义”进行了全盘的反思和清理。这种否定自己的勇气是最可贵的。 另一项工作是语言文字学研究。陈独秀选择语言学,并非陶渊明式的、寻找一条自适之路、一处温馨的桃花源,而是与他登上新世界的屋顶散发传单的行为一样——高屋建瓴。天地大气的分合汹涌,只有真正的“龙”才能体验到。整个20世纪,中国人过的都是“虫”的生活,有几个称得上“龙”的人呢?
改革开发后的默默奉献者
“从内心的最深处来说,我对邓小平充满了尊敬。可以说,我的人生中每一次重大的转折,都与他所推行的政策有关。” ———刘永好 刘永好兄弟的创业历程,几乎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实施的相关重大政策的最好和最鲜活的注脚。
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国改革开放全面起步。 1992年 中国改革开放在经过短暂的停滞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断。
1982年 刘永好与自己的三位兄长一道,辞去其在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公职,到四川成都新津县农村创业。 经过六年时间,积累了1000万元并在80年代末期转向饲料生产。 随后的8年时间里,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让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创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希望集团是中国100家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的第一名,曾被中国国家工商局评选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
刘永好曾这样说:“我们是幸运的,希望公司是幸运的。在1992年,这种幸运又一次照顾到了我们。正当我们想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张自己事业的时候,邓先生的南巡讲话发表了,这直接促使了我们希望集团在全国的扩张。” 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人物奖获得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八大王” 的平反 刘永好说的没错,他们是幸运的,相比之下,“八大王”的命运就多舛的多 。
浙江温州柳市,今天,中国的百强城镇之一,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上千家电器企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20多年前,这里有一批最早闯荡市场的弄潮儿。当年的温州有八位从事不同行业的个体户,人称“八大王”。
温州八大王之一的胡金林: 我们才381块(钱)一个月,这个不得了了,最后这个工作组跟我谈话的就留下一句话说,虽然你钱是补税了六万多,但是,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 不久温州“八大王”先后因“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入狱,侥幸逃离的胡金林成了全国通缉犯,在外流浪了两年多,一时间红火的工厂关门了,商店收摊了,柳市镇的工业产值一年减少了七千万元。基层传来的信息看似一个经济现象,实则是社会问题。在新事物面前,很多人的思想还无法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禁锢。
1983年8月,中央明确指出从事个体劳动是光彩的。“八大王”的命运由此发生逆转。 袁芳烈担任温州市委第一书记、书记后,在当时温州情况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工作比较艰巨、困难的情况下,袁芳烈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在政治上大刀阔斧平反“八大王”冤假错案,扭转了温州派性严重、治安混乱、干部群众信心不足等状况;在经济上结合温州实际,提出大力发展民办工商业,引导人民群众创业致富,在全省首先推行包产到户,为“温州模式”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袁芳烈): 我说市委决定对“八大王”平反,在电话会议上,这一家伙声势大了,当时平(反)是平了,法院就是寄了一个通知,影响不大。我是要扩大影响,那抓“八大王”谁都知道,这个影响就大了。”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35个金秋,刚刚进行了五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变化和希望。国庆盛典结束二十天后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中国社会科院原副院长 刘国光):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重大突破,因为这个理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联系起来。
(北京大学原校长 吴树青): 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许多障碍,同时也为后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从理论上作了重要的准备。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也被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1987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概括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会议还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无论是我们所熟悉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还是我们陌生的为了引导人民致富的袁芳烈;无论是成功创建全国最大私营企业的刘永好,还是命运多舛的“八大王”,他们都是为改革开放事业努力的奉献者,从引导者到实践者,角色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全国人民的新财富而努力。
复兴,靠强大的军事高科技的国防,靠全中华儿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养的说服力。我们既需要完善政治体制,建立强大的经济体制亦要拥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精神。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国的复兴之路掌握在我们手中,中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手中。完善自我,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