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江油市九〇三医院呼吸内科 电话:15881618410 范远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咳嗽与咳痰 王树云. 定 义定 义  咳嗽 ( cough ) 是为消除气道内物质(痰液)的一种突然爆 发性的呼气动作  咳痰 ( expectoration ) 是通过咳痰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 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呼吸系统药物 叶菜英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研究所药理室. 简 介 平喘药 镇咳药 祛痰药 咳、痰、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三大症状,三者 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 祛痰:促使痰液排出,使咳、喘症状缓解。 抗喘:能降低器官阻力,利于痰排除. 消除病因配合镇咳、祛痰、抗喘药,可缓解症 状,提高疗效,有效地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病例讨论 慢性咳嗽. 病例特点: 男, 8 岁,广州本地人,无外出游玩 史,既往有婴幼儿湿疹病史,其外公 有哮喘史、 TB ,其母有过敏性鼻炎病 史。 男, 8 岁,广州本地人,无外出游玩 史,既往有婴幼儿湿疹病史,其外公 有哮喘史、 TB ,其母有过敏性鼻炎病 史。 主诉:反复咳嗽半年余,加重伴发热.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第 29 章 呼吸系统药 包括: 抗 喘 药 (antiasthmatic drugs) 镇 咳 药 (antitussives) 祛 痰 药 (expectorants)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和治疗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林江涛. 主要内容  概述  临床特征  发病机制  气道炎症证据  病理改变  诊断  治疗  预后和转归.
Drugs for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Cough: Antitussive drugs Sputum: Expectorant drugs 痰液较多不适合用镇咳药 无咳出物的刺激性干咳,用镇咳药.
慢性咳嗽的诊治. 慢性咳嗽的神经解剖定位分析  咳嗽反射过程  咳嗽感受器  传入 N  咳嗽中枢  传出 N  效应器  咳嗽感受器的分布  刺激感受器:咽喉,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  牵张感受器:支气管平滑肌  食管远端,鼓膜,心包,胸膜,鼻,鼻窦 —— 可能存在 咳嗽感受器.
咳嗽、咳痰 [ 概述 ] (一)咳嗽( cough )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把呼吸道异物、分泌物排出体外。 呼吸道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 都可引起咳。
第五节 咳嗽与咳痰 一、 概念 咳嗽 是人体保护性反射动作。通 过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外 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排出。频繁的、刺激 性的咳嗽则失去保护性意义,成为临床病 征。 咳痰 是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物, 借助咳嗽排去体外、临床上借助痰液的检 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药理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咳嗽、咳痰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定义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第 23 章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咳、痰、喘、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症 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平喘药、 镇咳药、祛痰药、呼吸兴奋药和抗感染药。 咳、痰、喘、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症 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平喘药、
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 共同症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 至危及生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除 对因治疗药物外,还常使用对症治 疗药物如平喘药、镇咳药和祛痰药。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支气管扩张.
慢性咳嗽 刘敏.
咳 嗽 咳 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李异玲.
2009《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周 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第二十六章 镇咳、祛痰及平喘药.
(Drugs Affect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慢 性 咳 嗽 的 处 理 中大医院呼吸科 陈真如.
镇咳药.
慢性咳嗽的理解与诊治要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向旭东.
镇咳药的合理选用 佛山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授课教师:区嘉意.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及 舒 左羟丙哌嗪胶囊 左羟丙哌嗪含片 主要内容 一、左羟丙哌嗪的研发背景 二、镇咳药的分类比较 三、左羟丙哌嗪作用机理和代谢过程 四、左羟丙哌嗪的治疗范围和应用 五、左羟丙哌嗪的目标科室 六、左羟丙哌嗪的临床疗效 七、左羟丙哌嗪的安全性 八、及舒的产品优势.
第二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兼谈慢性咳嗽的诊治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 西安交通大学 石志红.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消化功能调节药.
咳嗽七大禁忌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临床部一级讲师彭波博士.
呼吸系统总论 淮河临床学院呼吸科.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长沙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阳旭军教授 学时数:1学时.
咳嗽变异性哮喘.
作用于呼吸系统 药物药理 The Pharmacology of Respiratory Drugs.
甲状腺激素.
咯 血.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二十五章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 郑州工业学院医学院 刘丹花.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心包疾病 张存泰 学时数:1学时.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江油市九〇三医院呼吸内科 电话:15881618410 范远华

一、咳嗽的病理生理基础

概 念 咳嗽:是人体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排出。频繁的、刺激性的咳嗽则失去保护性意义,成为临床病征。 咳痰:是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借助咳嗽排出体外、临床上借助痰液的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发生机制 咳嗽 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 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 呼吸道粘膜 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三叉神经的感觉纤维 延髓咳嗽中枢 刺激 呼吸道粘膜 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三叉神经的感觉纤维 延髓咳嗽中枢 喉下神经、膈神经、 脊神经 咽喉、声门、膈肌及其它呼吸肌收缩 咳嗽 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

咳嗽的保护性作用 反射性保护作用 清除痰液和异物 保持气道清洁而通畅 阻止气道感染扩散

病理性咳嗽发病机制 咳嗽感受器受到过强的机械、物理或化学刺激 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加 传道神经兴奋性增高 咳嗽中枢反应性增强 大脑皮层的控制性失衡( ?)

咳嗽病因的解剖学分类 部 位 病 因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性(心因性) Gill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 咳嗽感受器   部 位 病 因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性(心因性) Gill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 咳嗽感受器 外源性刺激 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接触、过敏原、异物、感染后高反应性 内源性刺激 鼻后滴漏*、胃食管反流*、误吸、胸膜心包炎、膈肌刺激 鼻咽部 鼻炎、鼻窦炎、咽炎、会厌炎、悬雍垂过大、扁桃体增大、肿瘤 气道和肺 哮喘*、过敏性肺炎、气管支气管炎、COPD、肺炎、细支气管炎*      药物反应、肺泡炎或纤维化、血管炎、肿瘤、心力衰竭、其他 * 咳嗽最常见病因

病因 ● 呼吸道疾病:炎症,异物,刺激性气体吸入,肿瘤,出血等 刺激咽喉或支气管粘膜 咳嗽反射。 ● 胸膜疾病:胸膜病变(炎症刺激) 咳嗽

病因 ●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 肺淤血、肺水肿 肺泡内或支气管内浆液或浆液血性渗出刺激 咳嗽 ●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 肺淤血、肺水肿 肺泡内或支气管内浆液或浆液血性渗出刺激 咳嗽 ●中枢性因素:冲动从大脑皮层发出 刺激延髓咳嗽中枢 引起咳嗽

咳嗽并发症 剧烈咳嗽产生:  300mmHg以上的胸内压,  高达28000cm/s或500里/小时(85%声速)的气流 速率;  收缩压达140 mmHg(胸部正压时为75 mmHg);  能量可达1-25焦耳。 以上效应可导致心血管,神经系统,胃肠道,泌尿生殖器,骨骼肌,胸廓和呼吸器官的多种并发症。

咳嗽与不适 患者常常因为咳嗽的并发症而就医 98% 57% 45% 43% 42% 55% 39% 不舒服 失眠 生活方式 改变 声音嘶哑 肌肉骨 骼疼痛 多汗 不自在感 疲劳 尿失禁 患者常常因为咳嗽的并发症而就医

二、咳嗽的分类及病因 急性咳嗽:咳嗽<3周;慢性; 慢性咳嗽:通常将咳嗽持续时间≥8周,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 急性<3周、亚急性 3 ~ 8 周、慢性>8周。

成人急性咳嗽的病因 常见原因 少见原因 普通感冒 肺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误吸综合症 百日咳 肺栓塞 COPD恶化 哮喘急性发作 变应性鼻炎 环境刺激性鼻炎

慢性咳嗽(顽咳)的定义 咳嗽症状持续8周以上 咳嗽是现有的唯一症状 无咯血,少痰或无痰 胸部放射影象学无异常 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史。

慢性咳嗽 美国(2011年)有2400万咳嗽患者去内科门诊就医 不吸烟者慢性咳嗽发病率14-23% 平均每个慢性咳嗽的病人看过7.4个医师 平均每个病人做过8.5次检查

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 支气管哮喘(CVA)和感染后支气管高反应 33%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后鼻道分泌物下滴综合症( PNDS ) 28%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10%~20% 慢性支气管炎及COPD 12%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有症状( GERD ) 10% 无症状性( GERD ) 25%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肺癌(EBTB)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免疫性或血管炎性疾病 药物诱导性咳嗽

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 PND、CVA、GERD和慢支占慢性咳嗽 94-95% 单一病因占72%,二种病因占23%,三种病因占3% 1981年Irwin

慢性咳嗽病因分布 PNDs CVA GER EB Combined Unclear 10% 28% 7% 14% 15% 26% 广州呼研所钟南山,2002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分类 (胸片正常和未服ACEI药者) 20 25 34 Mor ? 21 24 41 Irwin 1990 6 33 11 Poe 10 29 1981 GER% Asthma% PNDS% 姓名 日期

慢性咳嗽的病理机制 气道炎症的作用 气道粘膜炎症 轴索反射 EB 诱发 As/CVA 致敏咳嗽感受器 刺激 PNDs GER 咳嗽

三、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Irwin 1977: 通过动物组织学及人体的临床观察报告前瞻性流行病学 研究 制定根据咳嗽反射的解剖机制来诊断处理慢性咳嗽的方法 (解剖学定位) 系统评价慢性咳嗽,提供一个框架兼顾引起咳嗽的肺内与肺外的潜在性原因(病因学治疗)

咳 嗽 的 诊 断 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程序是目前诊 断慢性咳嗽的最有效方法,可以确定 70% ~ 95%的咳 嗽病因 病因诊断及针对病因治疗有效率达到 84% ~ 98%

诊断程序由几个部分组成 ①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作体格检查,按咳嗽反射传入支的解剖部位, 考虑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② 胸部 X 线检查,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③ 如果患者吸烟或服用ACEI,胸片正常采取戒烟或停用ACEI,观察 4周; ④ 根据以上信息,选择进一步检查:  一切正常: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  提示PNDs:鼻窦平片和过敏评价  还未确定病因:食道钡餐透视和/或 24 小时食道 PH 值测定  最后,可做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纤支镜、肺CT、鼻窦CT和非侵 入性心脏检查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性别:不同年龄用药剂量剂型不同,如儿童,老年人 年龄:如女性考虑妊娠(避免胎儿致畸),哺乳(避 免影响幼儿发育) 职业:特殊职业人群如驾驶车船者、高空作业者

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史 呼吸系统疾病:慢支、肺气肿、哮喘等 循环系统疾病:心衰、二尖瓣狭窄等 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溃疡病 泌尿系统疾病:肾炎等 其它疾病:青光眼等

病史询问(1) 详细询问病史,可对80%左右的咳嗽作出病因诊断。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咳嗽的性质 咳嗽的音色 咳嗽的节律 咳嗽的时间 发作性特征及诱发因素 体位影响 伴随症状及全身状态

诊断思路 咳嗽的性质 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气管受压、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胸膜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及二尖瓣狭窄等。 ● 干性咳嗽 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 ● 湿性咳嗽

诊断思路 咳嗽的时间与规律 咳嗽常由于吸人刺激性气体或异物、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处所引起。 ● 突发性 ● 发作性 咳嗽可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等。

诊断思路 伴随症状 ●咳嗽咳痰伴发热 ●咳嗽伴胸痛 ●咳嗽咳痰伴体重减轻 ●咳嗽伴咯血 感染性呼吸道炎症等 胸膜炎、气胸等 结核、肿瘤等 结核、肿瘤、炎症等

诊断思路 伴随症状 ●咳嗽伴呼吸困难 ●咳嗽伴哮鸣音 ●咳嗽咳痰伴杵状指(趾) 心肺疾患、气胸、胸腔积液等 支气管哮喘、气道异物、心性哮喘等 支扩、肺脓肿、肿瘤等

病史询问(2) 咳嗽时常常会伴有痰液,痰液的量、色、气味、性质及粘稠度也会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痰液的性状(浆液性、粘液性、脓性、血性等) 痰液的颜色 痰液的气味 肉眼可见的异常物质(支气管管型、肺石、硫磺颗粒等)

诊断思路 痰的性质和痰量 ● 粘液性痰 ● 浆液性痰 ● 脓性痰 见于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是由于气道长期受刺激的结果。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大叶性肺炎的初期,也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 粘液性痰 ● 浆液性痰 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泡细胞癌、肺水肿。 ● 脓性痰 见于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诊断思路 痰的性质和痰量 ● 血性痰 ● 铁锈色痰 ● 粉红色乳状痰 是由于呼吸道粘膜受侵害、损害毛细血管或血液渗人肺泡所致 (肺炎球菌) (金葡菌) ● 灰绿色/红砖色痰 (克雷伯杆菌)

诊断思路 痰的性质和痰量 ● 恶臭痰 ● 黄绿色或翠绿色痰 ● 痰白粘稠且牵拉成丝难以咳出 ● 大量稀薄浆液性痰中含粉皮样物 铜绿假单胞菌 真菌 ● 大量稀薄浆液性痰中含粉皮样物 棘球蚴病(包虫病)

检查思维(1) 可疑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做以下检查,以明确是否有感染、结核和肿瘤: 胸片 血象、红细胞沉降率试验 痰涂片 支气管镜 肺活检

正常 异常 PNDS As/CVA GER 支扩 间质肺炎 结节病 EB 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 可作出初步鉴别诊断

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可考虑以下进一步检查 鼻窦摄片 皮肤变应原试验 呼气峰流速(PEF)日夜监测 支气管扩张/激发试验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诱导痰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 食道钡剂造影/食道下端24h pH测定 非侵入性心脏检查

检查思维(2) 可疑心脏病可做以下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 右心导管检查 可疑鼻后滴流综合征:症状、体征、胸片 可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可做以下检查:胃镜、 食管pH监测

咳嗽病因的诊断 将咳嗽的问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结果与咳嗽病因的一般规律相结合, 对患者的咳嗽的病因作出正确 诊断。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14)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X线胸片 通气功能+BHR 诱导痰 CVA 可疑诊断 R/S 其它 EB 无效或部分缓解 特异性治疗 有效 有效 选择性检查 明确诊断 无效 特异性治疗 鼻窦片鼻咽镜 食道PH值 纤支镜 CT 其 它 R/S GER AC 其它

合理检查和经验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是最好的处理策略! 病因诊断应遵循的原则 重视病史和体检(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 检查由简单到复杂; 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 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 。 合理检查和经验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是最好的处理策略!

鼻后滴漏综合征 (Post Nasal Drip Syndrome) ① 慢性咳嗽 ② 鼻炎、鼻窦炎病史 ③ 鼻后滴漏和/或咽后粘液附着感 ④ 检查发现鼻咽后壁粘液附着,鹅卵石样况 ⑤ 鼻窦片或CT示鼻窦粘膜增厚(>6mm)或窦 腔模糊,不清 ⑥ 治疗后(鼻吸入皮质激素,鼻窦炎加用抗 生素),咳嗽明显减轻

哮喘时咳嗽发生机制 1.支气管痉挛: 刺激信号通过平滑肌中牵张传入纤维引起平滑肌痉挛 当平滑肌痉挛使气管腔狭窄时 PEF下降>预计值20%即可发生咳嗽 2 激动剂可缓解咳嗽

以上两者用吸入激素均有良好拮抗作用 2.炎症介质: 气道慢性炎症,炎症细胞活化,产生分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LTs、PG、BK等)可直接引起咳嗽。 3.气道高反应: 气道上皮损伤,脱落,使无髓鞘传入神经C纤维暴露释放神经肽,轴索反射对刺激异常敏感。 以上两者用吸入激素均有良好拮抗作用

哮喘时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加的模式图 NEP SP SP SP NEP NKA CGRP NKA CGRP 正常气道 气道炎症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占第一位 是一隐匿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唯一的症状就是发作性干咳,常发生于夜间或凌晨,或者遇到冷空气、运动和过敏原刺激就发作 无任何感染征象、无任何体征、用抗生素无效

肺功能正常 组胺或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 诊断性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咳嗽可缓解或消失 可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 易误诊、漏诊

典型哮喘与CVA的区别 哮喘 CVA 临床症状 咳嗽、喘息、 呼吸困难 咳嗽 体征 哮鸣音 (-) PC20 更低 低 喘息阈值 高 气道内炎症介质 浓度

胃食道返流性咳嗽 ① 慢性咳嗽 ② 有返流症状(烧心,上腹 胀饱,胸闷) ③ 24小时食道 pH 监测: 咳嗽症状相关概率                                                                        胃食道返流性咳嗽 ① 慢性咳嗽 ② 有返流症状(烧心,上腹 胀饱,胸闷) ③ 24小时食道 pH 监测: 咳嗽症状相关概率 (SAP≥95%) 或/和 Demeestes 总积分 ≥14.72 ④ 积极抗返流治疗有效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咳嗽伴有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气道炎症 肺功能正常 无气流受阻改变 发生率13% 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EB患者气道炎症特点 以Eos浸润为主,多种炎症细胞参与 Eos活化标志物 —— ECP↑ 重要的炎前因子 —— IL-8↑

EB与哮喘的区别 组胺 高 低 有 无 可有哮鸣音 正常 体征 顽固性咳嗽 临床症状 哮喘 EB PGD2 高 低 炎症介质浓度 及释放量 + - 气道激发试验 有 无 可逆性气流受阻 可有哮鸣音 正常 体征 咳嗽 喘息 呼吸困难 顽固性咳嗽 临床症状 哮喘 EB

EB 的诊断 慢性咳嗽 通气功能正常 痰中嗜酸粒细胞 >2.5%(3) 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排除其他嗜酸性细胞的可能。

EB与CVA、哮喘的区别 EB: 咳嗽 CVA:咳嗽+ AHR 哮喘: 咳嗽+AHR+发作性喘息

EB的鉴别诊断 寄生虫感染 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性肺病) 等 临床特点为: 胸片异常 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

变应性咳嗽 有的人,一次感冒以后就老咳,做什么检查都正常,女性多见。有过敏物质接触史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这个未被国际上承认,有70%是嗜酸性。但我们临床观察也发现,确实有一部分是这类病人的。

 要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喉和消化系统检查;检查由简单 到复杂,先常见病,后少见病;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 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

咳嗽的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某一特殊疾病的病因或病理机制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若经对因治疗后咳嗽未减轻,则须采用药物治疗 针对咳嗽时痰液的量、粘稠度等采用相应的祛痰药治疗

咳嗽的治疗 包括两类:  镇咳疗法: 控制和消除咳嗽  祛痰止咳疗法: 化痰止咳

镇 咳 疗 法 特异性止咳:依据病因采取的止咳措施。 非特异性止咳:改变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增高传入冲动的阈值; 提高咳嗽中枢的阈值; 提高传出冲动的阈值; 降低呼吸肌收缩强度。

镇咳在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 普通感冒 流 感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 因 各类病毒,已知病毒多达200种 流感病毒 流 感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 因 各类病毒,已知病毒多达200种 流感病毒 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症 状 全身症状:较轻 局部症状:咳嗽、鼻塞流涕症状明显 全身症状:明显,有高热 局部症状:咳嗽和咽痛,常持续较长时间 局部症状:持久的刺激性咳嗽,伴不同程度的咯痰 治 疗 对症治疗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对症治疗通常包含:镇咳祛痰治疗、鼻塞流涕治疗和解热镇痛治疗

 “精神性”咳嗽,阻断咳嗽同期以减轻气道水肿和炎症  等待特异治疗发挥作用期间  减少某些特殊操作(气管镜、气管插管)或外科手术的危险 镇咳药物的应用指征  存在咳嗽的并发症,或潜在高度危险  严重咯血  阵发性剧烈干咳,影响休息和睡眠  “精神性”咳嗽,阻断咳嗽同期以减轻气道水肿和炎症  等待特异治疗发挥作用期间  减少某些特殊操作(气管镜、气管插管)或外科手术的危险  脑水肿  频繁咳嗽对抗呼吸机

镇咳药的分类 中枢性镇咳药: 外周性镇咳药: 镇咳药物 直接作用于大脑内的“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 通过抑制咳嗽产生的外周环节,发挥镇咳作用。如那可丁 非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 如右美沙芬 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 如可待因

中枢性镇咳药 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是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其发现早、镇咳效果好,但有依赖性、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因此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非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是在分析吗啡类生物碱构效关系的基础上经过改构或合成所得,没有依赖性和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见,如右美沙芬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镇咳药物。 外周性镇咳药 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末梢感受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的传导而发挥镇咳作用。如那可丁

常用的镇咳药成份 药物名称 作用机制 镇咳效果 不良反应 可待因 抑制咳嗽中枢 强大 长期用,有成瘾性、呼吸抑制、胃肠道反应便秘、 右美沙芬 与可待因相当或略强 不良反应少,无成瘾性 喷托维林(咳必清) 约为可待因的1/3 具有阿托品样作用,胃肠道反应 苯佐那酯(退咳) 外周镇咳药 弱于可待因起效慢 恶心、嗜睡、皮疹等

常用的复方镇咳药(1) 药物名称 药物组成 (每10ml含量) 作用机制 适应症 不良反应 惠菲宁 氢溴酸右美沙芬20mg 减充血剂 抗组胺作用 用于缓解感冒及过敏引起的咳嗽、鼻塞、流鼻涕及打喷嚏等症状 偶有头晕及胃肠道反应,适合儿童和老年人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联邦止咳露) 磷酸可待因10mg 麻黄碱8mg 马来酸氯苯那敏2mg 氯化铵 220mg 稀释痰液 用于无痰咳嗽及剧烈频繁的咳嗽 长期使用有成瘾性儿童和老人慎用 复方右美沙芬糖浆(美可糖浆) 氢溴酸右美沙芬15mg 愈创木酚甘油醚50mg 盐酸伪麻黄碱10mg 马来酸氯苯那敏1mg 用于过敏性咳嗽 及支气管充血性 咳嗽 嗜睡、头晕等

常用的复方镇咳药(2) 药物名称 药物组成 (每10ml含量) 作用机制 适应症 不良反应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奥亭止咳露) 磷酸可待因9mg 愈创木酚甘油醚200mg 麻黄碱10mg 马来酸氯苯那敏4mg 镇咳 稀释痰液 减充血剂 抗组胺作用 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喉及支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咳嗽 长期使用有成瘾性,儿童和老人慎用 联邦泰洛琪 磷酸可待因10mg 愈创木酚磺酸钾140mg 盐酸麻黄碱14mg 盐酸吡咯吡胺1400ug 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各种痰、咳、喘及过敏综合症状 长期用有成瘾性,儿童和老人慎用

祛痰药的分类 粘液分泌促进药: 粘痰溶解药: 祛痰药物 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稀释痰液 直接降解粘痰中的粘性成分,降低粘滞性,使痰液变稀 恶心性祛痰药: 如愈创木酚甘油醚 刺激性祛痰药: 如桉叶油

祛痰药的分类(1) 按照祛痰药的途径可分为以下两类:  粘液分泌促进药  粘痰溶解药 祛痰药的分类 作用机制 代表药物 粘液分泌促进药 恶心性祛痰药 刺激胃粘膜感受器,通过胃-肺迷走反射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氯化铵 愈创木酚甘油醚 刺激性祛痰药 主要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对呼吸道产生温和的刺激,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桉叶油、薄荷脑等

祛痰药的分类(2) 祛痰药的分类 作用机制 代表药物 粘痰溶解药 使痰液中的酸性粘蛋白纤维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粘稠度 溴已新、羧甲司坦 通过本身的巯基与粘蛋白的二硫键互换作用,使粘蛋白分子裂解而产生降低痰液粘稠度 乙酰半胱氨酸 脓性痰中的DNA分解,从而使其粘度迅速下降 脱氧核糖核酸酶 能降低黏痰对粘膜的吸附力和粘附力;或明显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表面张力,使痰液易于咳出 四丁酚醛,碳酸氢钠,二甲硅油等

常用的祛痰药成份 药物名称 作用机制 适应症 不良反应 氯化铵 刺激胃粘膜,引起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加,降低痰液粘稠度 呼吸道感染时痰少而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 对胃肠道有刺激。肝肾功能不全、溃疡性疾病的患者慎用 愈创木酚甘油醚 还具有轻度镇咳作用和防腐作用,减少痰液恶臭味 支气管炎、慢性化脓性支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的患者 不良反应少,偶有恶心、呕吐,胃肠反应 氨溴索(沐舒坦) 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促进粘痰溶解,降低痰粘度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咳痰困难的患者 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2%~7.5%) 雾化吸入后,使呼吸道成碱性,降低粘痰吸附力 粘痰阻塞患者。一般是2%溶液雾化吸入 低浓度溶液不良反应较少 高浓度(5%~7.5%)溶液对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支气管痉挛

常用的复方祛痰药 药物名称 药物组成 (每片) 作用机制 适应症 不良反应 惠菲宣 氢溴酸右美沙芬15mg 愈创木酚甘油醚100mg 镇咳 稀释痰液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 偶有头晕及胃肠道反应 适合儿童和老年人 沐舒坦 盐酸氨溴索30mg 促进痰液溶解,降低痰液粘度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咳痰困难的患者 胃肠不适 贝莱

慢性咳嗽治疗要点 5个月。  当某种特异治疗部分有效时,不要停用,进一步追查 有无其它病因同时存在,并加上相应序贯治疗。  慢性咳嗽的治疗时间要长、强度要大。  一般单一病因需 3个月,2 个病因需 4个月,3个病因需 5个月。  当某种特异治疗部分有效时,不要停用,进一步追查 有无其它病因同时存在,并加上相应序贯治疗。  还要注意咳嗽可能由心理因素引起,而咳嗽本身也可引 起心理问题,治疗时要注意心理疏导。

止咳用药误区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如吃饭时不小心,米粒呛入喉管时可通过剧烈的咳嗽将异物排出;再有发生气管炎、肺炎时,通过咳嗽、咯痰,可以把肺内的细菌及组织破坏产物排出体外。而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具体说来,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用药误区1:滥用抗生素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用药误区2:一药百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用药误区3:用药不及时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用药误区4:忽视成瘾性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制剂,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剂量内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用药误区5:一咳就用药 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痰咳净等。

用药误区6:忽视饮食调护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调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可供选用。

咳嗽的预防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预防措施有: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咳嗽的预防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 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8.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9.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10.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