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数据采集系统
第15章 数据采集系统 15.1 传感器 15.2 信号调理电路 15.3 模拟多路开关 15.4 采样/保持器 15.5 模/数转换器 第15章 数据采集系统 15.1 传感器 15.2 信号调理电路 15.3 模拟多路开关 15.4 采样/保持器 15.5 模/数转换器 15.6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5.1 传感器 传感器(sensor)是信息采集系统的首要部件,且置于系统的最前端,它对系统的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5.1 传感器 传感器(sensor)是信息采集系统的首要部件,且置于系统的最前端,它对系统的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⑴ 按被测量的类型来分可分为位移、压力、温度、流量、转速、气体成分等传感器。⑵ 按传感器的作用原理来分可分为:电阻式、电感式、磁电式、压电式、电容式、光电式、热电式、谐振式、力平衡式等传感器。⑶ 按能量关系来分可分为:能量转换型(无源型)传感器、能量控制型(有源型)传感器。⑷ 按输出量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
国际上习惯称智能传感器为“Intelligent sensor” 或者为“smart sensor”,它是能够与微处理器有机结合,具有信息检测和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这里讲的与微处理器结合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把敏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采集电路与微处理器在工艺上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种传感器称为集成智能化传感器或单片式传感器。 单片智能传感器原理框图
智能传感器的基本功能 智能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具有自调零、自校准、自补偿的功能。 (2)具有自动诊断、检验功能。 (3)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4)具有数据存储、记忆、分析、判断、决策功能。 (5)具有双向通信功能。 智能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 (1)精度高。 (2)可靠性、稳定性及信噪比大大提高 。 (3)功能更多 。 (4)自适应能力强 。 (5)性价比更高。
15.2 信号调理电路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检测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非电量经传感器转换成的电信号是千差万别的,有模拟信号、频率信号、逻辑信号等,其中有些信号非常微小(可能只有几毫伏),有些信号夹杂在大量的干扰之中,甚至被干扰所淹没。对于这些信号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但最终都要把它们变成标准信号供模/数转换器转换,然后送入处理器中去分析、处理。同时,某些传感器内阻比较大,输出功率比较小,还需要进行阻抗变换处理。因此信号调理电路的任务非常复杂,除了小信号放大滤波外,还有诸如信号缓冲、零点校正、线性化处理、温度补偿、误差修正、量程切换等,这些操作统称为信号调理,相应的执行电路为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处于数据采集系统的最前端,它的任务是有效抑制干扰、放大有用信号。它的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精度、数据采集速度、分辨率等一系列指标。
滤波电路 传感器采集来的电信号都混杂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噪声,严重情况下,这些干扰会淹没有用信号。虽然干扰噪声和有用信号混杂在一起,但在频域上二者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滤波电路选出有用信号。 滤波电路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是否使用有源器件分类、按选频特性分、按选频特性分、按逼近方式来分类、按电路结构分类。
一、按是否使用有源器件分类 RC低通滤波器 滤波器按结构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是指用无源器件如电感、电容、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下图为一最简单的L型无源RC低通滤波器,Ui(jω)为输入电压,Uo(jω)为输出电压,传递函数为: 它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加而成下降趋势。 即对高频信号有衰减作用。 RC低通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在低频场合使用时需要的电感、电容值很大,而大电感不仅体积大,而且价格昂贵,RC电路尽管可以做到体积小、廉价,但电阻会消耗能量,选择性差,效果不佳。 有源滤波器是指利用有源器件(晶体管或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容和电阻等组成的滤波电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同时可利用有源器件不断补充由电阻造成的损耗,改善了对频率的选择性,而且它还具有无源滤波器所不具有的信号放大、信号缓冲功能。因此在低频领域(<1MHZ)得到广泛使用。当然集成运放的带宽有限,所以有源滤波器的最高工作频率受运放的限制,这是它的不足之处。在这里主要介绍有源滤波器的特性。
二、按选频特性分 滤波器(电路)为频率选择电路,当信号通过滤波电路时,被衰减的信号频率范围称为阻带,被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称为通带,即滤波电路只允许通带内的频率信号通过。因此滤波电路按其频率特性分可分为低通滤波电路(Low Pass Filter,简称LPF)、高通滤波电路(High Pass Filter,简称HPF)、带通滤波电路(Band Pass Filter,简称BPF)、带阻滤波电路(Band Reject Filter,简称BRF)等四类。它们的理想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a)低通电路(LPF) (b)高通电路(HPF) (c)带通电路(BPF) (d)带阻电路(APF) 各种理想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按阶次分类 实际可实现的滤波器复频域传输函数为一有理数 式中a 、b为实常数,n为滤波器的阶数,滤波器按其阶次可分为一阶滤波器、二阶滤波器、三阶滤波器等等 ,这里m小于或等于n。 一阶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可为
按逼近方式来分类 各种滤波器的实际频率响应特性与理想情况是有差别的,理想滤波器不可能用实际电路实现,只能寻求出某一传递函数,使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逼近理想特性,通常用频带内所允许的最大衰减或带阻内最小衰减及滤波陡度等主要技术指标来表示实际特性逼近理想特性的程度。 三种同阶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放大电路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大小形式各不相同,就需要不同的放大电路与之相匹配,放大电路包括最普通的比例放大电路(有时和滤波电路结合)、低漂移放大器、交流电桥输出型放大电路、测量放大电路、程控增益放大电路等等。 下面以测量放大电路、程控增益放大电路、隔离放大电路为例进行说明。
测量放大器 普通的比例放大器只能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对小信号进行放大,然而,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往往是比较复杂和恶劣的,工频、静电和电磁耦合等共模干扰信号有时会很严重。虽然很多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CMRR)较高,但还是不能够对来自信号源的共模干扰信号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测量放大器就是专为这种场合设计的放大电路。 在微弱信号的检测系统中通常采用测量放大电路(又称仪表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强共模干扰抑制能力、低温漂、低失调电压和高稳定增益等特点。
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下图为由三个单运放组成的测量放大器,它由两级组成,两个对称的同相放大器A1、A2构成第一级,差动放大器A3构成第二级,若A1、A2选用相同特性的运放,则它们的共模输出电压和漂移电压也都相等,通过差分放大器,可以相互抵消,故它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和较小的输出漂移电压,同时该电路可具有较高的差模电压增益。为保证精度常采用精密匹配的外接电阻。同时要求R1=R2、R3=R5、R4=R6。
设三个运放都是理想运算放大器,则有 由上式可得出第一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整个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调整电阻即可改变放大倍数
下面讨论电路的共模抑制比,设CMRR1为运放A1的共模 抑制比,CMRR2为运放A2的共模抑制比,CMRRA为第一 级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B为第二级差动放大器的 共模抑制比,则 整个测量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为 由于第一级放大器结构对称,所以CMRR1= CMRR2, CMRRA趋近于无穷大,上式可化简为
一般情况下,取测量放大电路的第二级放大器增益为Af2=1, Af1= Af ,可见测量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比普通差动放大电路提高了Af倍。为了提高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通常将第一级差放的增益做的很大,同时尽量提高第二级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在某些只需对信号简单放大的情况下,采用一般运放组成的测量放大器来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放大是可行,为了保证精度常需采用精密匹配的外接电阻,才能保证最大的共模抑制比,否则增益的非线性也比较大,因此在要求较高的场合,常采用集成测量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又称隔离器,它是采用隔离放大技术的放大器,它不仅具有通用运放的特性,而且由于它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和电源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耦合,信号的传递和电源的传递均通过变压器耦合或光电耦合实现,所以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绝缘电阻可达数十MΩ。 许多测量系统的输出与仪表和信号源间的地电位差以及电磁感应产生的共模干扰有很大关系。普通的差动放大器和测量放大器虽然也能抑制共模干扰,但却不允许共模电压高于放大器的电源电压,而隔离放大器不仅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而且能承受上千伏的高共模电压。因此隔离放大器一般用于信号回路具有很高的共模电压的情况。
三、程控增益放大器 被测量所处的环境和时间不同,可能会造成其变化范围不同,此外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中,也经常遇到各路信号动态范围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当被测量变化范围较大时,通常会通过改变放大器增益的办法,来实现对不同幅度信号的放大,即信号通过放大器后,具有合适的动态范围,以保证A/D转换的精度。 程控放大器又称数控放大器,它是利用程序控制的办法来实现增益的自动变换。目前,数字控制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数控增益放大器有以下几种:增益电阻切换型、D/A转换器实现型、浮点放大器型。
下图为利用改变反馈电阻的办法实现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它其实是采用多路开关来切换放大器中决定增益的电阻,从而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这种电路的缺点为:当切换增益电阻时,会因运放输入端电阻失去对称性而使放大器共模抑制比降低、零漂增大。为克服这一缺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由测量放大器与多路模拟开关配合,来实现自动增益控制。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集成程控测量放大器,它是将所需电阻、多路开关及其控制电路与运放都集成在同一组件中。
15.3 模拟多路开关 模拟多路开关又称为多路模拟信号转换器,简称MUX(Analog Multiplexer)。它是具有公共输入端(或公共输出端)的多个模拟开关的集合体。它的作用是切换各路输入信号,是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目前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的MUX组件几乎全是CMOS型的。模拟多路开关种类繁多,但其基本功能基本相同,只是在引线排列及通道数、漏电流、输入电压、方向切换等性能参数上有所不同。下图是集成MUX的一种典型结构。
集成MUX结构示意图
15.4 采样/保持器 模/数转换器在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孔径时间),为保证模/数转换的精度,应在它前面加入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S/H)有采样和保持两种工作状态:在采样期间,其输出能跟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保持状态,能使其输出值保持不变。因此利用采样/保持器,在A/D启动转换时,保持住输入信号,从而可避免孔径时间带来的转换误差。A/D转换结束后,又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在进行多路瞬态采集时,可给多个采样/保持器在同一时刻发出一个保持信号,则能得到各路信号某一时刻的瞬时值,然后可依次对各路保持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采样/保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1为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管组成的跟随器,A2为输出缓冲器,开关K是由工作方式控制输入端所控制的开关。电容器CH为保持电容。在采样状态下,采样命令由控制输入端控制开关K使其闭合,输入信号ui经放大器A1向电容器CH充电。由于开关K的导通电阻和A1的输出阻抗很小,充电速度很快,因此输出电压u0跟随输入电压ui变化。在保持状态下,开关K打开,由于运算放大器A2的输入阻抗很高,在理想情况下,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即输出电压)将保持充电的最终值,直到新的采样命令到来。
15.5 模/数转换器 模/数转换器习惯上被称为A/D转换器或ADC,它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它的任务是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模拟量是指电压而言。 无论是分析或设计数据采系统,还是面对课题选购ADC芯片,都会涉及有关ADC的技术指标及术语。所以非常有必要弄清一些有关的基本概念。同时要注意世界各公司生产的A/D转换器所给出的技术指标在其名称和表达方式上不完全相同,在使用时应充分注意。 1.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转换器所能分辨的输入模拟量的最小值。即输出数码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对应的输入信号最小变化量。它取决于A/D转换器的位数n。因此分辨率通常用二进制数码的位数来表示。如8位A/D转换器的分辨率即8位。说明它能分辨出的输入电压的最小量为: 其中UFS为A/D转换器的满度值。
2. 转换精度 转换精度反映了转换结果相对于实际的偏差。它有两种表示方法: (1)绝对精度 A/D转换器所输出的任何数码所对应的实际模拟电压与理想的电压值之差值并非为一个常数,把这个差值的最大值定义为绝对精度。通常用最低位的倍数来表示。如 1LSB 、1/2 LSB。 (2)相对精度 通常用绝对精度除以满量程的百分数来表示。转换精度有时以综合误差指标的表达方式给出,有时又以分项误差的表达方式给出。通常给出的分项误差的指标有:量化误差、偏移误差、满刻度误差、非线性误差等。 (3)转换速率 ADC的转换速率是指每秒钟所能完成的A/D转换次数。完成一次转换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转换时间。
A/D转换器的种类 目前ADC芯片型号很多,在精度、速度、价格方面千差万别。较为常见的主要分以下几类。下面简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目前流行的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属于双极型集成电路,另一类属于CMOS线性集成电路。前者的转换速率较高,一般在0.1μs~40μs范围内,后者的转速率略低,一般在20μs~200μs范围内。后者因功耗低、价格便宜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单片集成化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一般为8~12位、主要应用于中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双积分型A/D转换器 双积分型A/D转换器实质上是一个“电压-时间-数字”间接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与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为ADC的转换结果正比于模拟输入电压在定时阶段的平均值,所以对于周期等于T1或T1/m(m为正整数)的对称干扰(即在整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干扰)在理论上具有无穷大的抑制力。常用的测控系统中经常碰到的是50HZ工频干扰,所以ADC的定时积分时间T1通常选为20ms的整数倍。如果ADC要求外接时钟,那么时钟频率fcp应为:
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性价比非常高,这是因为在转换过程中的两次积分中使用了同一积分器,转换结果和精度与积分器的有关参数没有很大关系,所以对相关元件的性能指标要求不是非常高,降低了成本。 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编码非常方便,数字量输出既可以是二进制的也可以是BCD码的,这仅仅取决于计数器的计数规律。 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缺点是速度慢。因为它的转换时间等于两次积分的时间和加上一个准备复位时间,一般为几到几十毫秒。一般只适用于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变化缓慢参量的检测和控制。
并行比较型ADC和串-并比较型ADC 并行比较型ADC又称为闪烁式ADC,并行比较型ADC转换速度非常快,其转换时间只取决于比较器及逻辑控制电路、寄存器、译码器的延时时间,通常在几纳秒到几十纳秒之间,如美国RCA公司生产的CA3308其转换速率可达15MHZ。但这种类型的ADC分辨率很难提高,因为速度高是以牺牲片内器件数量为代价的,如8位并行比较型ADC就需要256个低漂移比较器(含过量程比较器)和256个精密电阻。所以并行比较型ADC的位数一般不超过8位,并且只在高速采集时才被采用。
∑—△型模/数转换器 传统的积分式或逐次比较式ADC的主要缺点是分辨力较低,成本较高,线性度不够理想,且抑制噪声的能力相对较差。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VLSI)的发展,高性能∑—△型模/数转换器,已成为数字通信、数字音响等领域的主流产品。它能以很高的采样速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采样、噪声整形和数字滤波等方法来提高有效分辨率。它具有滤除量化噪声能力强、分辨率高、线性度好、成本低等显著优点。此外它对串模干扰的抑制能力很强,而对外围元件的精度要求不太高。由于采用了数字反馈式比较,因此比较器的失调电压即零点漂移不会影响转换精度。 由于∑—△型模/数转换器具有积分式或逐次比较式模/数转换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已经在音频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公司相继推出了应用∑—△技术的芯片,如美国AD公司生产的AD7701(16位)、AD7703(20位)、AD7710(24位)、AD7701(16位且带放大倍数为1~128倍的可编程放大器)及美国ADI公司的ADu812系列单片数据采集系统。
模/数转换器应用举例 12位逐次逼近式快速模/数转换器AD574 AD574是应用广泛、价格适中的一种低功耗模/数转换器,它内配三态输出缓冲电路,可直接与各种典型的8位或16位微处理器相连;且片内包含高精度的参考电压源(10.0V)和时钟电路;它共需三组电源:VCC(5v)、VSS(-12V~-15V)、VDD(+12V~+15V);,输入模拟信号范围可为单极性0~+10V,0~+20V,也可为双极性-5V~+5V或-10V~+10V;它的转换时间分别为25μs(12位转换时)、12μs (8位转换时);它的线性工作范围宽,在恶略环境下亦能稳定工作。下图为AD574与89C51单片机的一接口电路实例。
15.6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如果要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技术先进性、经济指标和性能价格比。在设计总体方案之前,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输入信号的特性以及系统要求,如待测信号的数量,是模拟量还是数字量,信号的强弱和变化范围、是电压还是电流输出、信号变化速度、要求的分辨率、现场的干扰大小、信号源输出阻抗的大小、系统要求的采集、控制精度等等。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系统的精度、采集速度、抗干扰能力,从而对采集系统进行设计。其次要合理配置系统,恰当安排软件、硬件功能。
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形式的确定 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计时,要根据系统性能要求及被测信号的特点来选择系统的结构形式。常见的系统数据采集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数据采集系统 这种数据采集系统转换精度很高,速度快,但成本非常高,适合于采样点少、精度要求高的系统。其方框图见下图
2. 通道并行数据采集系统 这种数据采集系统中(如下图)每个通道都带有独自的采样/保持器、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器,各个通道的信号可以独立进行采样和A/D转换。转换的数据可经过接口电路直接送到计算机中去,数据采集的速度快,但占用大量资源。如被测信号为静态或变化缓慢的信号则可以不加采样/保持器。
3.多通道同步型数据采集系统 在这种采样系统中,所有通道共享A/D转换器,这种采样形式,适合于各通道的转换精度、转换速度要求基本一致的场合,它占用CPU的输入口较少,CPU对每个通道的访问,可以由软件决定,也可由硬件决定。由于每一路都有采样/保持器,可以在同一个指令控制下对各路信号同时采样,得到各路信号在同一时刻的瞬时值,多路模拟开关分时将各瞬时值送入A/D转换器进行转换。因此这种系统被称为同步型数据采集系统。这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工作方式,尤其对于那些接口有限的微型机。这种采样系统的不足之处:一是采集速度较前两种方式慢,二是在被测信号路数较多的情况下,同步采得的信号在采保器中保持的时间会加长,使信号有所衰减,由于各路信号保持的时间不同,致使各个信号的衰减量不同,出现一定的误差。
4.多通道共享采样/保持器与A/D转换器 如图,这种结构采用分时转换的工作方式,各路被测信号公用一个采样/保持器和一个A/D转换器。它对信号的采集是由多路转换开关分时切换、轮流选通的,因此不能获得同一时刻的数据。这种结构形式简单,所用芯片数量少,它适用于信号变化速率不高,对采样信号不要求严格同步的中、低速采集系统。
近年来为了适应采集与控制的需要,一些厂家设计了各种直接插入计算机插槽的数据采集接口卡,利用这些采集卡,可方便的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或自动测量系统。从而大大节省硬件的研制时间。目前应用较多的采集卡主要有基于ISA总线和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采集卡中通常包括ADC、DAC、MUX开关、采样/保持器、程控放大器,此外还包括数字量的输入输出接口、定时计数通道、总线接口逻辑电路、DMA控制器和电源,可以非常方便的与计算机适配。在使用这些数据采集卡时应着重了解采集卡的结构和参数、总线要求,以便进行系统设计,并认真熟悉其基地址、操作接口地址、控制数据格式和汇编语句格式,为软件设计打下基础。
系统参数设计和器件选择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项: ⑴被采集信号的特点 1.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项: ⑴被采集信号的特点 在系统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被采集信号的特点,这是设计好数据采集系统特别是信号调理电路的关键。 ⑵系统响应时间 通常又称为系统的采集周期,表示系统每采样并处理一个数据所占用的时间。它是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指标。它的倒数称为系统传输速率或采样速率。为了使采样结果能够真正反映信号的变化,其采样速率应满足奈奎斯特采样频率。设fmax为被采集信号的最高频率,则在实际工程中,系统采样频率fx为:
设系统的通道数为N,那么系统响应时间为: 在实际的采集系统中,系统的响应时间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包括信号调理电路的响应时间t1、模拟开关的切换时间ton、toff 、采样/保持器的捕获时间tac、孔径时间tap和保持时间ts、A/D转换时间tc和数据输出时间tout 。 所以系统中单个通道实际的响应时间应为: TN=t1+ton+toff+tac+tap+ts+tc+tout (1) 整个系统实际响应时间应为:T=NTN 在选择器件时应注意T不应大于TX 如果使用重叠采样方式,在转换器的转换和数据输出的同时,切换模拟开关采集下一路信号,则可提高每个通道的采样时间。 在设计系统选择器件时,必须使器件的速度指标满足系统的采样速率指标要求。信号调理电路、模拟开关、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的动态参数必须满足式(1)。
⑶系统的分辨率 系统的分辨率是指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分辨的输入信号最小变化量。通常用最低有效位值、系统满刻度的百分数或系统可分辨的实际电压数值来表示。它主要与信号调理电路和ADC芯片有关。 ⑷系统的精度 系统的精度是指当系统工作在额定采集速率下,系统采集的数值和实际值之差。它表明系统的误差总合。对于采集系统中的调理电路及其它每个元件,其精度应优于系统精度10倍左右。例如要构成一个误差为0.1%的数据采集系统,所用的ADC、MUX、S/H、及放大器的误差都应小于0.01%。
2 . 信号调理电路参数设计 在设计信号调理电路时最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被采集信号以及噪声的特点,选取放大、滤波、整形电路。如果信号非常小,应在滤波电路前加一级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我们知道,由于电路内部有这样和那样的噪声源存在,使得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仍有一定幅度的波动电压,这就是电路的输出噪声,把电路输出端测得的噪声有效值VON折合到该电路的输入端,即除以该电路的增益A,可得到该电路的等效输入噪声VIN。
如果电路的输入信号非常小,低于VIN,那么这时就可以说输入信号被噪声所淹没。为了不使输入信号被噪声淹没,就必须在该电路之前加一级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此前置放大器可选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必要的时候要用好的对管做成单管放大电路。 在选择放大器类型时,还应考虑信号源的内阻,以及可能出现的强干扰的形式。在工频干扰比较强的场合,通常可在滤波电路中加一级50HZ陷波器(带阻滤波器)用以消除工频干扰。 在信号调理电路和采样电路之间有时还需要加一级抗混叠滤波器。
3. 多路模拟开关的选择要点 选择多路模拟开关时,应充分考虑信号源的特点以及系统特性,尽量选择导通电阻小、漏电流小、切换速度快的芯片,同时应注意要适当地限制通道数量,有必要时可以采用MUX的多路扩展方式。 4. A/D转换器的选择要点 A/D转换器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部件,正确选择好A/D转换器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 ⑴如何确定A/D转换器的位数 A/D转换器的位数与整个系统所要测量控制的范围和精度有关,但又不能唯一确定系统的精度。因为系统精度涉及的环节较多。但首先要保证A/D转换器精度应优于系统精度10倍左右。
(2)如何确定A/D转换器的转换速率 A/D转换器从启动转换到转换结束,输出稳定的数字量,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其倒数就是A/D转换器每秒完成的转换次数,称转换速率。用不同原理实现的A/D转换器其转换时间是不大相同的。积分型、电荷平衡型和跟踪比较型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较慢,转换时间从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不等,只能构成低速A/D转换器,一般适用于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变化缓慢的参量的检测和控制。逐次比较型的A/D转换器转换时间可从几μs~100μs左右,属于中速A/D转换器,常用于工业多通道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声频数字转换系统。转换时间最短的高速A/D转换器是那些用双极性CMOS工艺和VLSI工艺制成的全并行、串并行、电压转移函数型和∑—△型的A/D转换器,转换时间仅为10ns~100ns。高速A/D转换器主要用于雷达、数字通讯、视频数字转换、实时瞬态记录等系统。 选择A/D转换器的时候,一定要对整个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如信号的频率特性、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与计算机的接口特点、特别是CPU的工作速度等。
采样保持器的选择要点 A/D转换器在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孔径时间),在这个转换时间内,被转换的模拟量应基本维持不变。因此为保证A/D转换的精度,应在它前面加采样/保持器。原则上直流信号和变化缓慢的信号可不采用采样/保持器。在信号采集通道中是否需要加采样/保持器应根据被转换信号频率、A/D转换器的分辨率和转换时间来综合考虑。 设A/D转换器的满度电压为UFS,位数(字长)为n,转换时间(孔径时间)为tc那么其分辨率应为:
又假设被转换的信号为正弦信号为。此正弦信号的最大变化率为: 为保证A/D转换器的分辨率为1LSB,那么在一个转换时间内,被转换信号的最大变化率应小于或等于1LSB,即 即如果不加采样/保持器,fmax为待转换信号所允许的最高频率。如一8位ADC,其转换时间为100μs,如果不加采样/保持器那么信号频率不能超过6HZ,如ADC为12位,该频率不能超过0.35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