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 墟 余秋雨
一、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市桥头镇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
二、课文分析。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时间6分钟) 为什么作者说“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为什么作者说“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为什么作者说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
结构特点 《废墟》采用的结构是“总分式”结构。“大总分”里套着“小总分”,“大分”对应并演绎“小分”。
语言风格 余秋雨的散文语言富有抒情性、哲理性和铺排性,这与他的性情、学识和才气分不开。《废墟》中的语言也具有这些特点。作者既擅长在比喻或想象性描写中抒情,也惯于在才华横溢富于诗性的议论中抒情。余秋雨散文中的哲理,往往多取警句格言的形式表达,有时通过下句颠倒上句语序的方式完成。 《废墟》中语言的铺排性是最为突出的,在造语上多表现为排比(多兼反复)的高频率使用,排比的句群在全文有 9处之多。
三、扩展学习 古罗马斗兽场废墟
柬埔寨 圣剑寺废墟
美洲 玛雅古城废墟
希腊剧院废墟
意大利 庞贝废墟
圆明园
楼兰古城遗址
四、扩展阅读 ㈠圆明园的道德故事 作者 梁文道 作者 梁文道 大英博物馆是一种述说文明的方式。它要说的故事是从大门左手边开始的,那里有埃及、巴比伦、希腊以及罗马展区,它们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大门的右方,则有美国等“新世界”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晚近阶段。至于中国,则与其它亚洲展区并存于大门遥遥相对的另一端,是西方文明的他者,用以比对它自身的独特轨迹和性质。同时,它又是一座帝国的记忆。那些填充它叙事框架的木乃伊、大理石以及林林总总的珍稀文物,恰足以说明大英帝国昔年的强盛、诡诈和霸道。
相对于此,雅典的卫城遗址所要告诉我们的,则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故事。它本是西方古典世界的光荣,两千多年以来屡遭天灾、兵燹和劫掠,如今成了一尊碎裂的古瓶,以残缺的片断诱发游人思考那已不复在的全体,和其间蕴涵的意义。 不过,尽管周边有许多招揽游客的小贩,但是整座废墟仍然不失历史的庄严,没有过度恶俗的装点,不曾沦为任人蹂躏的乐园。每一个去过巴特农神殿的游客都会忍不住想象,要是大英博物馆里头的石雕全都运回此处,放在它们原来该有的位置上,那将会是何等壮丽的景观呢? 至今为止,希腊当局已经成功向瑞典、梵蒂冈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取回了不少卫城遗物。只有英国,仍在舆论的巨压下,力图保留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尽管如此,双方的谈判也还是有进展的。最起码,英方知道自己在道德上实在站不住脚,只能用租借或其它合作方式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这样的脉络下,看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或能写照出不同的方向。
首先,经过重重转手,现在那几具兽首的物主并非国家,而是私人,争讨工作因此分外困难。从中国民间的情绪看来,大家对圆明园的象征意义又的确是很在乎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假定在兽首无法顺利回归的前提下,中国自己应该要先做些什么。 比如说,我们可以升级圆明园的管理权,把它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辖下的圆明园管理处变成国家级的遗址公园管理局,不要再让人进去拍完电影留下被破坏的植被(这正是当年《无极》剧组的作为),还要拆除后来兴建的饭馆和商店(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曹丽娟的调查,此类建筑竟然占了长春园15%的景点),还它应有的尊严。然后,我们用它去说一段故事。
这段故事自然与国家有关。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指出,现代中国人之所以不能忘怀一座皇家园林的命运,是因为他们非常困惑,“为何西方人会犯自己订立的国际法,该法明确禁止在战时从平民或国家元首手中,掠夺可以带走的私人财产”,尤其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那一回,因为列强刚刚才在1899年加入了禁止战时掠夺的“海牙公约”。可是,它的意义又不是应该仅限于此。因为圆明园的沦落破败,除了西方,也有中国人自己的责任。英法联军撤离没多久,附近居民就跑进去洗劫木材了。满清颠覆以后,从军阀到民国政府,从高官权贵到民间盗匪,更是对仅存的遗迹上下其手,巧取豪夺。新中国建立了,遗址毁灭的过程也并没有因此停止;山平湖填,原有的人造丘池成了大片农地与交错的通路。再来则是“文革”,砍去了更多树木,增添了不少工厂……因此,这个故事是复杂的,但它的主旨却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历史,珍视我们手中一切宝贵的物质记忆。任何遗址公园或灾难纪念馆都有建立“道德社群”的效果。它的目的不应狭隘,它的指涉可以广泛。例如西方各地的“犹太浩劫纪念馆”,它们的设立不仅仅在于让犹太人勿忘血恨、凝塑出内向的团结意识,还在于让非犹太人(包括德国人)深刻自省,了解到走向深渊的道路是怎么搭成的。也就是说,遗址与博物馆所建立的道德社群,它不只对自己人说话,也要对外人说话;它不只要求外人反思,也要求自己人奋进;因为道德原则并不止于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今天的圆明园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教育国人爱国,它能不能让西方游客省思帝国主义的残暴?它展示了外敌造成的伤痕;但它有没有提醒我们,就在今天,就在我们周遭,仍有无数的文物非法外流,仍有可贵的建筑倒在推土机下呢?假如中国人自己不显示出阻止物质记忆毁坏的决心,又如何能像希腊那样在国际舆论上站稳道德高地,赢取广泛的同情呢? 比起兽首,中国更该取回、也更容易通过外交途径取回的圆明园遗物,其实是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法国枫丹白露的文源阁《四库全书》残本。假如真有这么一天,政府预备开口要求,我们就需要更稳固的基础去形成声势。而那个基础,就在圆明园,和它代表的道德权威。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先问自己:你尊重历史吗?
㈡哭泣的圆明园 作者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时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
练习题: 请以“我心目中的废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800以上。 练习题: 请以“我心目中的废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8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