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 20 世纪初到 80 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 5 级以上的地震约 1200 多次,平均每年 14 次 7 级以上的地震 80 多次,平均每年 1 次 8 级以上的地震 9 次,平均每 10 年 1 次.
试 卷 讲 评.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西部大开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选修5]
4.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以长江流域为例
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地区分布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河流及其流域.
微专题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房山区实验中学 雷利亚.
中国的水文灾害.
北方冬季.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夜景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曹欢颜.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2016年哈尔滨市地理学业考试 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中国的气候.
第三讲 中国的气温.
《中国气候》.
中国地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纲要求: 一、自然地理 4、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选择题限时练习讲评课.

八 统计 第三课时 认识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拓展练习.
两晋与南朝.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北方地区.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林晖)新疆部分地区20日出现今年第一次沙尘暴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开发区第七中学 于娜.
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系统的方法 ——宁波市余姚第四中学 郑伟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精彩即将上演, 敬请期待… … 郝鹏翔出品.
地 理 习 题 讲 评.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灾害的概念 灾害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按主导因素 分类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承灾体 两个基本要素.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2016年17号台风 “鲇鱼”情况汇报(四) 温州市气象局 2016年9月26日.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天气预报天天看》 生命安全教育 四年级. 《天气预报天天看》 生命安全教育 四年级 平安故事.
【考情反馈】 一、选择题 题号 正确率 错选项 C ABD D AC A B BC 二、综合题 51、52题问题很少,失分比较严重的在54题,而且差距拉开的比较大。
新高考背景下 高中地理选修课复习策略.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黄河之水天上来 六年级语文 上册 三人班学校----姜旭.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东亚及日本概况.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贺 项 磊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人口与人种.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一课时 内乡县桃溪镇初中 尹香玲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H a S = a 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思考讨论黄淮海平原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为什么? 提示春季。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一 二 三 四 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类型及成因。 2.其他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沿海地带的台风灾害等。 思考讨论黄淮海平原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为什么? 提示春季。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1)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是全国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2)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较多。 一 二 三 四 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 有洪涝、地震、台风等。 2.多发原因。 (1)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是全国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2)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较多。

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 2.灾害多发的原因。 一 二 三 四 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1.特殊的地理位置。 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 2.灾害多发的原因。 过渡地带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 3.主要灾害。 以干旱、水土流失为主,此外还有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 4.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黄土质地疏松;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暴雨较多,冲刷强烈。

(1)地形因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高原、深谷和盆地。 (2)降水因素:降水丰沛。 (3)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一 二 三 四 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1.位置。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1)地形因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高原、深谷和盆地。 (2)降水因素:降水丰沛。 (3)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4)地质因素: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探究一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与东南沿海灾害区 探究二 探究一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与东南沿海灾害区 材料一 新华社记者2013年3月25日从国家防总获悉,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冬麦主产区大部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明显回升,土壤失墒加快,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旱情有所发展。 材料二 强台风“菲特”于2013年10月7日1时15分左右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据国家防总初步统计,截至7日14时,“菲特”造成浙江共874.25万人受灾,死亡10人,失踪4人,倒塌房屋3.06万间;余姚市全城70%被淹五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5.58亿元;福建省4市12个县(市、区)104个乡(镇)21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20间。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多发?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多发? 提示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的原因:①夏季风停留时间短,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特别是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加剧了春旱;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黄淮海平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受不稳定的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际、季节变化大;②本地区河网密度小,河流入海口少,平原地势低平、多低洼地、河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河流排水能力差,河水泛滥造成水灾。

(2)为什么黄淮海平原也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 探究一 探究二 (2)为什么黄淮海平原也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 提示黄淮海平原位于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上,所以易发生地震灾害。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地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该地区这些自然灾害多发? 提示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地震、台风等。 多发的原因:①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②由于台风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③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致地震时常发生。

探究一 探究二 1.黄淮海平原旱涝多发的原因

由于地处海陆过渡带使东南沿海深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且危害严重。 探究一 探究二 2.东南沿海灾害严重的原因 由于地处海陆过渡带使东南沿海深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且危害严重。

【例1】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例1】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A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2)提出减轻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答案:(1)地处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A地区河流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与所在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的水文特征及人类活动有关。降水量多,降水变率大,地势低平,河流有结冰期并且有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以及河流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大的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等。 答案:(1)地处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A地区河流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 (2)加强预报监测,提高防范意识;疏通河道;维修和加固堤坝;河流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等。

探究二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与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与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2.6%,其中一年因遭受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大于每平方千米8 000吨的极强强度以上水蚀面积为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1%,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材料二 2013年1月11日,云南省镇雄县发生滑坡,滑程近800米,赵家沟村民小组60多间房屋被毁,46人遇难。 探究一 探究二 材料二 2013年1月11日,云南省镇雄县发生滑坡,滑程近800米,赵家沟村民小组60多间房屋被毁,46人遇难。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发生特大型高位山体滑坡,造成44人遇难,117人失踪。 结合材料探究: (1)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提示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暴雨集中,冲刷强烈。

探究一 探究二 (3)为什么四川省、云南省地质灾害频发? 提示①四川省、云南省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边缘,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同时降水充沛且集中于夏季,因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②该地域还处于我国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地震较多,并且地震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当地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不够稳定,再加上人类不合理开发,导致其灾害危害严重。 探究一 探究二 1.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不够稳定,再加上人类不合理开发,导致其灾害危害严重。

川滇地区成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特殊的位置、复杂的地形及多雨的气候等有密切联系。 探究一 探究二 2.川滇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川滇地区成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特殊的位置、复杂的地形及多雨的气候等有密切联系。

探究一 探究二 【例2】 图1为2001—2005年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2为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简述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探究一 探究二 图2 (1)简述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分布广泛。但整体来说西多东少。第(2)题,据图可知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即6—8月份。主要从泥石流的动力条件——水源方面考虑。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答案:(1)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6—8月份。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拓展延伸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拓展延伸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提示中游:水土流失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和原有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下游:一方面由于河流的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这是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淤积下游河床,使黄河成为“地上河”,导致防洪压力极大,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 1 2 3 4 5 6 7 1.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解析: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主要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有关。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导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类型多。 答案:C

2.与华北平原气象灾害多发不相关的因素是( ) A.水热条件不稳定 B.地处沙源地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1 2 3 4 5 6 7 2.与华北平原气象灾害多发不相关的因素是(  ) A.水热条件不稳定 B.地处沙源地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解析:华北地区水热条件不稳定,春旱严重;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易发生旱灾;我国西北地区地处沙源地。 答案:B

3.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1 2 3 4 5 6 7 3.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①有众多港口 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沿岸为泥质沙滩 ④人口密集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 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解析:我国东部海岸地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众多港口,这是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海防林密集有利于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答案:D

C.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轮荒)、不合理开矿 D.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1 2 3 4 5 6 7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B.植被覆盖率低 C.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轮荒)、不合理开矿 D.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解析:四个选项都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但题中设问的是人为原因,而A、B、D三项为自然原因,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 答案:C

5.下列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50440017) 2 3 4 5 6 7 5.下列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50440017)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 ③地壳活动频繁,岩体破碎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多山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重力作用明显;地壳活动频繁(板块交界处),岩体破碎,提供了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人为破坏植被严重。 答案:D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Ⅰ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 和 ,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生物灾害主要是 。 2 3 4 5 6 7 (1)Ⅰ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    和    ,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生物灾害主要是    。  (2)Ⅱ是世界上    (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成因为   ;  另一种主要灾害为    。  (3)受海洋影响最强烈的是    区域(填代号),同时,本区是全国受    和    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4)若说Ⅰ、Ⅱ、Ⅲ三区域共同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气象灾害,则Ⅳ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    ,具体包括    、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个区域主要的灾害类型、成因。分析如下: 1 2 3 4 5 6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个区域主要的灾害类型、成因。分析如下:

(2)水土流失 ①地表坡度大;②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能力弱;③夏季暴雨集中;④人类大量破坏植被,造成大面积的地表裸露,缺乏保护 干旱 1 2 3 4 5 6 7 答案:(1)干旱 洪涝 地震 蝗灾 (2)水土流失 ①地表坡度大;②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能力弱;③夏季暴雨集中;④人类大量破坏植被,造成大面积的地表裸露,缺乏保护 干旱 (3)Ⅲ 台风 风暴潮 (4)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3 4 5 6 7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50440018)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2 3 4 5 6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及灾害次数上升的原因。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说明其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8月份最多。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增加,即种植业面积增加,畜牧业面积减小。雹灾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 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