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2014年7月 1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17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2 2
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3 3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4月起,按照中央要求,教育部启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决定》是会议的主文件,为了做好起草工作,教育部组织开展了100多项专题研究,系统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农业部、扶贫办等部门起草了初稿,并同步编制了《规划》,反复征求了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院校及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 4 4
刘延东副总理先后四次听取文件起草情况汇报,研究协调重要问题,指导文件起草。国办多次组织修改完善《决定》稿,明确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决定》稿吸收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形成广泛共识。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决定》,5月2日正式印发《决定》。 5 5
《决定》共分为6个部分、28条,约7千字。第一部分是总论,明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第二至五部分是分论,围绕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重点就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第六部分主要讲组织领导问题,重点阐述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良好环境。 6 6
《规划》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规划背景;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基本架构,提出了体系的层次结构、终身一体、办学类型、开放沟通;第四部分是重点任务,提出了12方面重点工作任务;第五部分是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提出了九项制度和机制建设要求;第六部分是保障实施。 7 7
内容提纲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六、近期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8 8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 (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 (五)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重点任务。 9 9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都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10 10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一是职普大体相当的格局基本形成。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993.16万人,在校生2896.61万人。其中,中职学校1.23万所,年招生674.76万人,在校生1922.97万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5.06%、44.00%;高职院校1321所,年招生318.4万人,在校生973.64万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45%。另有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5593万人。 11 11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健全。教育部联合行业组建了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产教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积极探索订单培养、集团化办学、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形式,全国建成职教集团约700个,校企共同育人模式初步形成。 12 12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三是基本制度和条件保障更加完善。形成涵盖学校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标准、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等环节的制度体系,打造了一批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和双师型教师。免除中职全部农村学生和城市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覆盖面约90%。 13 13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四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共培养近8000万毕业生,约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以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健康产业、星级酒店管理、营养服务、汽车服务等行业为例,近年来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 14 14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五是改善民生贡献力显著提高。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近1000万毕业生,其中90%以上来自于农村家庭,近3年有850万高职毕业生成为家庭第一个大学生,促进了农村家庭学生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带动家庭脱贫,有效切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15 15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结构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有待加强,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16 16
(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 从国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17 17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应对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技术的学习、转移、应用和积累,取决于掌握现代技术技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 18 18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因此,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升级,必须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为经济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9 19
(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技术进步的过程,更是劳动力结构调整的过程。实体经济竞争力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相互依存,是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国家竞争力排名位居全球前列的国家(如德国、瑞士,其中瑞士连续四年排名第一),无不把职业教育作为治国理政的国家战略。 20 20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在总结危机原因和教训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支撑。德国提出实施工业4.0国家战略;美国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重返制造业巅峰;英国颁布了国家技能战略。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 21 21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制造业向我国的快速转移和受过基础教育的低成本劳动力,随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制造业,还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都离不开教育、人才、科技的升级,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2 22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23 23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700美元,已实现了“市场驱动”、“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转变,进入了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更多依靠技术创新,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24 24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当前,新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兴起,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广泛应用,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在这个进程中,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先进技术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 25 25
(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直接面向就业特别是青年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加快构建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是提升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26 26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近1000万毕业生,其中90%以上来自于农村家庭,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高于“985”院校、“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促进了农村家庭学生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这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贡献。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使职业教育切实成为城乡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27 27
(五)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重点任务。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五)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奋斗目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形成结构合理、适应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结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分析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国家竞争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结构高度相关。 28 28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欧洲一些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秘密武器。西班牙等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也纷纷加快了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探索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当前,我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还难以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缺乏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29 29
一、会议召开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 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要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0 30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一)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时代重任。 (三)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支持重点。 (五)明确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职业教育职责。 31 31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本次全国职教会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点。会议的筹备过程,是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是对教育规律再认识的过程,是进一步统一思想的过程,是部门协调达成共识的过程。会议的召开,旨在推动基本教育制度国家政策创新、推动教育结构科学调整、推动形成培养多样化人才模式,助推经济转型、助推产业升级、助推创新驱动,创造人人皆可成功成才的教育政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 32 32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一)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三个“重要”:重要组成部分、重要途径、重要职责。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也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如何来理解这些“重要”? 33 33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一是没有职业教育的国家教育体系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没有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无法支撑科学的人才结构,这是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体现。 二是职业教育是帮助广大青年走向成功成才的铺路石、敲门砖、金钥匙。 34 34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三是职业教育承担着多重使命,既要培养多样化人才,也要传承技术技能,还要促进就业创业。正因为如此重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自身改革的任务,更是重大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落实中央的要求就必须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35 35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二)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36 36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理解职业教育的时代重任,包含六个方面, 一是要像重视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一样重视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要在培养人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如果缺失了这个环节,职业教育就没有了脊梁骨。 37 37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什么是质量、如何提高质量,应该成为每个职业院校认真思考并落实的重要任务。 四是要弘扬良好的时代风尚。这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要常抓不懈。 五是要研究制定“人人皆可成才”配套政策措施。从理念、方法、模式到机制,都要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提供机会。 六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既要注重规模,要数以亿计,也要注重质量,必须是高素质。 38 38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三)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这些都为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39 39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深刻领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服务发展既要服务国家发展,又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产业升级、学生就业、人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要坚持五个对接,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在办学、管理、学校、用人等体制机制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 40 40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三是要突出多层次和多类型教育模式创新。层次方面要包括从中职到研究生的各个培养层次,类型方面要注重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 四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必须落实到各级规划和教学改革之中,贯穿育人全程。 五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运用政策等杠杆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六是要突出中国特色。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发展职业教育,走出自己的道路。 41 41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四)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支持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本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异,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减轻社会不利地位人口的贫困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要注重发展面向农村、贫困和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做好社会政策托底,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 42 42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五)明确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职业教育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负有重要职责。要增强各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能力,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综合协调,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要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强化督导评估,努力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43 43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决定》《规划》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两个文件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重要突破可归纳为十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理念。提出职业教育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作用。这就明确了职业院校包括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办学使命是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积累。 44 44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二是规划了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出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为学生多次选择、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45 45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这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教育,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涉及到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体系构建、政策配套等方方面面,是目标宏大的系统工程。 46 46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三是突出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原则。提出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培养能力。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发挥行业部门、行业组织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 47 47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四是阐明了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四个层次: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教育。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任务。强调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48 48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注重发展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以及学徒制、远程教育等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49 49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五是强化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实现路径是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50 50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六是提出了职业教育办学的多元格局。提出多元主体办学,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公民个人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多种形式办学,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建立与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加大地方政府统筹力度,统筹用好社会捐赠资金、民间资本、国(境)外资金等。 51 51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多来源建设教师队伍,学校编制内教师、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社会聘用教师。多种分配形式,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52 52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七是明确了企业的重要主体地位。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业教育,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企业价值。鼓励企业参与组织教学活动,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53 53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八是指明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公平的重点任务。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民族、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加大中央教育资金倾斜力度;通过对口支援机制,动员支援单位加大教育投入;通过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54 54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好现有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对口合作。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扩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对口合作机制,支持东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 55 55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九是强调了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方向。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推动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推进集团化办学,鼓励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完善决策机制。 56 56
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 十是健全了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提出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业绩考核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要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建立中央对省、省对地市职业教育督导制度,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中央财政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高等学校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 57 57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一)教育政策。 (二)行业企业政策。 (三)社会力量办学政策。 (四)教师政策。 (五)财税政策。 (六)社会用人政策。 (七)重点支持政策。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 58 58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决定》《规划》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国家制度。 59 59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一)教育政策。 一是要求保持合理教育结构。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二是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60 60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三是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多种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四是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形成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 五是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61 61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二)行业企业政策。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 二是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 62 62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三是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通过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专项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建设实训基地、举办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等。 四是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支持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五是推动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推动行企校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63 63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三)社会力量办学政策。 一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资源。 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 64 64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三是形成改革倒逼机制。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65 65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四)教师政策。 一是建立职教特色的教师标准。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 二是按照办学规律配置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66 66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三是完善教师成长通道。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67 67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五)财税政策。 一是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二是健全办学基本标准。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 三是实施重大专项。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68 68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四是税收优惠等政策。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的,其捐赠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准予税前扣除。 五是加强经费统筹。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六是加强经费监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 69 69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六)社会用人政策。 一是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二是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 70 70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四是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71 71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七)重点支持政策。 一是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是完善对口支援机制。支持东中西部职业院校深化联合招生、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合作。探索集团化帮扶等方式,推动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 72 72
三、《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政策和制度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 一是完善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 二是实施合作办学。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 三是服务“走出去”战略。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 四是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 73 73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一是抓紧制订出台配套政策。 二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五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六是推进职业院校精细化管理。 七是推动党委政府落实职业教育职责。 八是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74 74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决定》在附件中分解出32项具体落实任务,《规划》提出了12方面重点工作任务。这些任务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完成。其中,政府重在保基本、促公平,教育部等中央部门主要负责推动立法修法、制定基本标准、建立基本制度、开展督导检查,省级政府负责统筹省内职业教育发展。行业重在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履行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企业重在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参与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学校重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活力。 75 75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为贯彻《决定》《规划》部署,推动各方面落实自身职责,教育部将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把中央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 76 76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一)抓紧制订出台配套政策。按照已经明确的方向、思路和原则,制定具体措施,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等关系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业创业创新等系统性制度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改革完善用人政策。 77 77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通学生上升通道,把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落实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创新过程、实习实训过程、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过程,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贴近需求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突出实战和应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中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质量,重点放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高职重点是建立分类体系,走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路子,推动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教学改革。完善质量评价制度,用科学的标准引导教学改革。 78 78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四)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统筹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正确履行政府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的职责,加强市场活动监管,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五)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总结提炼地方经验,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法规条例。充分发挥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用政策激发企业兴办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79 79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六)推进职业院校精细化管理。继续推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社区等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让各方面相关利益主体都参与学校管理,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七)推动党委政府落实职业教育职责。落实总书记关于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的批示要求,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放在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增加投入总量、创新投入模式,加强政府统筹、完善政策措施,实施绩效考核、强化监督检查。 80 80
四、《决定》《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八)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政府职业教育政策信息平台,保证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创新政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完善与新闻媒体的密切合作机制,动员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宣传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基层好做法好经验,宣传技术技能人才事迹和贡献。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形式,倡导尊重职业人才的价值观,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浓厚氛围。 81 81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技术技能人才概念。 (二)关于技术技能积累创新。 (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四)关于人才成长“立交桥”。 (五)关于推进中职高职衔接。 (六)关于实行现代学徒制。 (七)关于高职的使命和任务。 (八)关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82 82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技术技能人才概念。 技术技能人才,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综合各方特别是行业企业意见,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技术教育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83 83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概念逐渐形成共识,统一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这已经成为国际上表述职业教育的一个专有名词。技术和技能,均被纳入职业教育的培养内容。 84 84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二)关于技术技能积累创新。 传承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技术技能进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这是一个国家文明不断积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必由之路。 为此,职业教育要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决定》《规划》提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在推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85 85
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重在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强保障,核心是质量问题。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重在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强保障,核心是质量问题。 一是改革课程,全面培养。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养成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86 86
二是调整结构、对接需求。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二是调整结构、对接需求。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三是对口合作,拓展功能。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 87 87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要建立职业教育的升学体系,而是要形成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四)关于人才成长“立交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要建立职业教育的升学体系,而是要形成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有断层的体系,具有贯通性,为学生打通了贯通的上升通道,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封闭的体系,具有开放性,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灵活沟通。 88 88
第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特征是就业导向,是针对不同岗位要求培养相应规格的人才,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第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仅是全日制教育的体系,具有灵活性,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学生可以直接升学,可以先工作再继续学习,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既提供系统化教学,也提供灵活的培训项目和短期课程。 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仅是学校体系,具有跨界性,既有学校教育又有职业培训,实施主体既有学校又有企业,学习场所既有课堂又有车间,体现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的融合。 第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特征是就业导向,是针对不同岗位要求培养相应规格的人才,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89 89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五)关于推进中职高职衔接。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解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脱节、重复、交叉问题,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我们把推进中高职衔接作为切入点,规划了中高职衔接的10项具体任务,即招生与考试制度、课程和教材体系、专业教学标准、教育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培训、不同层次校际间合作、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体系、实训条件技术水平等。教育部组织制定了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将作为《决定》配套文件印发实施。 90 90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推进中高职衔接,不是要打乱学制。有人把推进中职高职衔接,理解为鼓励一贯制办学、长学制办学、跨学制办学,这是片面的、不准确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推进中高职衔接,核心是课程衔接,前提是建立标准,要设置准入条件,不能一哄而上,目的是要理清中职和高职各层次的基本定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要求等,从而推动各层次职业学校科学定位、合理定位,各司其职、协调发展。 91 91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学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有效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的有力载体。其中,核心做法是“签好两个合同,用好三块资金、解决四个问题”。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六)关于实行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学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有效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的有力载体。其中,核心做法是“签好两个合同,用好三块资金、解决四个问题”。 “两个合同”分别是学生和企业的劳动合同和学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培养合同;“三块资金”分别是企业依法提取的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教育培训经费、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免学费资金、国家的就业培训资金;“四个问题”分别是招工难、用工不稳定、就业工资低和“80后”、“90后”的人生价值实现等。 92 92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使命。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七)关于高职的使命和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使命。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结构的统筹力度,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探索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现形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93 93
三是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切实履行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等三项职能。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二是深化关键改革。加快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完善治理学校结构。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办法。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三是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切实履行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等三项职能。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建设一批争创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94 94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八)关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决定》《规划》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95 95
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五、关于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此举的出发点是面对部分高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脱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引导这些学校科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核心思想是要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现分类管理,也就是通过招生、评价、投入等机制,引导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具体做法是试点推动、示范引领,教育部等部门实行宏观指导,省级政府统筹实施。在现有情况下,这些学校可以是历史悠久的,也可以是新建的。以此,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96 96
六、近期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要制定学习贯彻方案。 二要分解任务开展试点。 三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四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 97 97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就在落实。近期要重点做好会议及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六、近期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就在落实。近期要重点做好会议及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要制定学习贯彻方案。教育战线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学习贯彻方案,及时向本地党委、政府汇报,列入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和重点部署的工作内容。各地学习贯彻情况,请于2014年8月底前报我部,我部将汇总后向国务院汇报。 98 98
六、近期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二要分解任务开展试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决定》《规划》提出的分解任务,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体制改革试点,要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工作,切实解决制约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实际、查找不足,尽快取得突破。 99 99
六、近期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三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地要迅速掀起宣传会议精神的热潮。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地方主流媒体开辟专栏,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撰写专题文章,并动员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方面撰写各类学习贯彻文章。要通过地方主流媒体和各种新兴媒体,形成大密度、常态化的宣传机制,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100 100
六、近期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四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季度要向教育部汇报进展情况,包括:政策制定、改革措施、重要成果、系统宣传等内容。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决定》确定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要求,定期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将上报国务院并向社会公开。 101 101
谢 谢 大 家! 102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