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研究高效备考------ 长春学习新课程高考体会 乔双林 杨晓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听力攻略 主讲: 外语教学部 秦诗雨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交流群: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试 卷 讲 评.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昼夜长短的规律与计算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赵辉 2011、3、2.
第13讲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北方冬季.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Ⅰ会考复习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中国的工业.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关于本门课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地 理 习 题 讲 评.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三) ——自然地理和地图【Ⅱ】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新人教版) 枣庄矿业集团第一中学 陆德天.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浅谈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日照图(以侧视图为例)复习方法 ——高一、高二年级用
[网控全局]. [网控全局] [表解考情] 考点 回顾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每年必考,并且难度往往在中等偏上,考查内容以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为主。 考向 预测   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有关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你注意过一天中人的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吗?它有何变化规律?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4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地轴 顺 自西向东 逆 23时56分4秒 15度 1447  1670.
专题一 地球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数学模型实验课(三) 插值与三维图形.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昼夜交替 夜半球 昼半球 晨昏线 想一想: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一课时.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注重研究高效备考------ 长春学习新课程高考体会 乔双林 杨晓波

长春八中及东北师大附中学习体会 长春八中: 1.课堂教学“五步导学法” ①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②自主学习,梳理问题; ③小组研讨,成果展示; ④精讲释疑,加深理解; ⑤归纳总结,验收巩固; 2.地球及地图内容高一文科班提前讲

“模式”并非模式化,可以适当灵活处理,高效学习成为衡量新课堂的风向标 3.新课堂学习形式可根据实际内容来调整,不一刀切。 “模式”并非模式化,可以适当灵活处理,高效学习成为衡量新课堂的风向标

超强的师资;特优秀的学生;兼顾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目标;特色的校本课程;骄人的业绩。 东北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复习 : 1.一轮强调知识重组,形成跨单元整合的专题。 2.选修内容不做课时讲解。 3.校本课程值得借鉴。 超强的师资;特优秀的学生;兼顾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目标;特色的校本课程;骄人的业绩。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极大的开拓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校本课程不是简单的增加学生学习内容,而是对国家课程或国家课程的学习的一种补充或完善。 东北师大附中校本地理课程 学科前沿知识:宇宙掠影; Google_Earth 教材知识拓展: 东北地理;区域地理 校本地理课程开设流程:申报;审批; 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选课 课时:一学期八大节课 开设原则:协调好各种外部因素与校本课程互动的原则;处理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关系的原则;把握好课程目标与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相符的原则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极大的开拓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主要将学生的自我学习列为课程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师成为指导学生实现目标的引路人。 校本课程不是简单的增加学生学习内容,而是对国家课程或国家课程的学习的一种补充或完善。

新课程备考 一、解读考纲 明确要求 二、分析考题 体会特点 三、研究指导 高效复习 四、规范训练 提高成绩

一、解读课标考纲 明确要求 教材的核心内容:学科的原理、概念、规律、方法,都是依靠新课标编写的,高考命题依据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习,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

2011年新课标版的考试大纲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2011年新课标版的考试大纲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 命题指导思想新课标版考试说明特别强调,高考命题应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试题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我省素质教育的要求。 2、与原课程比较,新课程地理高考大纲在能力考核目标还是从四个方面考核: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③阐述和描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大方面 ,但与原课程相比,新课程地理高考大纲增加了“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阐述。       3、“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由共同必修课程“地理 1” 、“地理 2” 、“地理 3” ,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标准(实验)》的有关内容。邯郸市的选考内容由选修课程中的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6《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选修情况,在选考内容中,选择其中一个模块的试题,按题目的要求解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共同而有区别、尊重自主选择的理念。  但与原课程相比,新课程地理高考大纲增加了“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阐述。  描述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本要求: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仁,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受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地联系,并自如或驾驭有关地理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因而这一能力目标能检测学生的思维速度与品质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

新课程考纲中要求有:13个能够 ,地理综合测试能力概括为: 有站位,有提升; 复习有品味 2011新课程版考试大纲 ,地理综合测试能力概括为: 地理空间能力、地理读图分析能力、地理逻辑推理能力、地理迁移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地理计算能力、表述地理问题能力。 地理能力培养的思路:提高认识,增加备课投入,将某项能力要求在复习过程中提出来可形成特色专题,并予以实施。将能力培养的过程置于复习设计之中,最好能形成可检测的评价方式。 例1:获取有效信息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 例2:论证和探讨能力的培养 例3:高三地理图表专题训练 例4:地理事物特征描述思路训练 有站位,有提升; 复习有品味

自然地理部分课标和考纲的解读 课标:宇宙中的地球运动 标准:描述地球所处人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建议: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原因。

强调概念的理解和地球运动规律和意义的掌握和运用 *宇宙中的地球—— 强调概念的理解和地球运动规律和意义的掌握和运用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强化主干,传授思维的方法,储备思维品质的信息源 地 球 运 动 基 础 知 识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规律及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及其影响图 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示意图 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 强化主干,传授思维的方法,储备思维品质的信息源 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日变化曲线和正午太 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 季节的判断

地 球 运 动 重 难 点 知 识 理解三个概念:晨昏线、太阳高度、日界线 掌握三个规律:地球自转运动规律、地球公转运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理顺三个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与时间(地方时、日期)的关系 学会入题;寻找试题的切入点 找准三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交点、 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 确定三条线:晨线(昏线)、日界线(180˚经线)、0时经线 进行三种计算:时间(经度)的计算、昼(夜)长短日出日落 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纬度)的计算

自然地理部分考纲的解读 1.从空间尺度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洋流。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分布)。

自然地理部分考纲的解读 2.从时空尺度考查地理过程与变化、特点及其影响意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降水的时间变化。 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自然地理部分考纲的解读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人地关系出发,考查地理事物之 间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对资源的利用: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寒潮、台风、暴雨、大气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自然地理部分考纲的解读 4.识记和理解有关地理概念和地理理论及其运用: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大气的组成。 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构建知识网络

二、研究考题 体会特点 高考考题以教材以外的知识为切入点,重在临场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联系综合能力、表述能力。重视图像语言的判读和分析。 二、研究考题 体会特点 高考考题以教材以外的知识为切入点,重在临场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联系综合能力、表述能力。重视图像语言的判读和分析。 高考不会考“死记硬背”的知识,不会重复书本上的原词原句。重在联系迁移,灵活运用。 2011、2010年宁夏试卷知识点分析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点,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下题。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图4 M 图4 晨昏线的运用和地方时的计算 2007全国1

太阳光照图的运用 2008年全国1卷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下题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S Q 太阳光照图的运用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下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1~2题。 太阳光照图的运用 1.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2.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2010全国1 以工具图为平台,寻求试题的入题角度

(2007宁夏)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回答5~6题。 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正午太阳高度及日影朝向

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1,完成3~4题。 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4.在图示月份中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2008宁夏 直射点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

2009年、 2010年、 2011年、宁夏试卷没考“地球运动”

读图4,回答第5,6题。 6.在6月到8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直射点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 2011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011安徽文综 图11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9-30 30.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011安徽文综

本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0--11题。 10、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2011重庆文综

图4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0-11题。 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晨昏线的运用及地方时的计算 2011四川

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 一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 完成9-10题。 9.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 和M、Q2,且Q1、 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Q1、Q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解析】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不可能同时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可能都位于东半球(也可能都位于西半球或分别位于东半球与西半球),也可能在同一时区,也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或其他各月)。所以只有答案B正确。 2011浙江文综 M 本题主要考查日照图中晨昏线 的判读与应用。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画出如右图所示的 简化图。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 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即为180度,这时Q1、 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M、Q1之间连线 与地轴不相交,M、Q1、Q2三点也不位于同一经线圈上,Q1、 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都朝北。

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1江苏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表一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1江苏

晨昏线及光照图的运用 右图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9~11题。 9.C点的经度是 A.90°E B.150°E C.165°E D.90°W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晨线或昏线中点(C)位于赤道,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此时C点位于昏线为18时,东八区区时为20时,相差两个小时,经度相差60°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晨昏线与南北纬700相切,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00(或南纬200),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故C选项正确。 11.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时 B.8时 C.20时 D.8时或20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当“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时,C的经度为00或1800,C是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当C为00时,北京时间为20时;当C为1800时,北京时间为8时。 晨昏线及光照图的运用 2011上海文综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2010全国卷1 区域与气候类型考题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3分)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分) 2010宁夏 区域与气候类型考题

(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011宁夏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2分)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 区域与气候类型考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2011全国卷1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找着力点 (l)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较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区域与气候类型考题

整体复习的目标定位 培养地理逻辑形成地理思维 ①自然地理: 最佳区位的分析动态分析的形成地理理念的培养 ②人文地理: 找学生的差距; 规划专题复习; 寻求突破 培养地理逻辑形成地理思维 ①自然地理: 最佳区位的分析动态分析的形成地理理念的培养 ②人文地理: 地理位置的判读地理特征的把握 ③区域地理:

试题在逐步变化,能力要求的类 型 逐渐扩大,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有些带有方向性的甚至是隐性信息值得注意 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对待“历届高考题”,要能选择高考题中精华部分进行重组、备考阶段精选往年的经典高考试题,对落实基础与技能是较为有效的。 思维,在碰撞中提升!

三、研究指导 高效复习 ——教师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1)不断回归教材,注意图文细节 (2)适当拓展教材,纵横延伸知识 三、研究指导 高效复习 ——教师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1)不断回归教材,注意图文细节 (2)适当拓展教材,纵横延伸知识 (3)确定专题课题,进行知识重组 (4)师生归纳总结,形成模式公式

重视图表的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复习策略一: 不断回归教材,注重图文细节------夯实基础 2011年新课标卷11幅图,全国卷8幅图,全国卷Ⅱ9幅图。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用图9幅,全国I卷用图6幅,全国II卷用图6幅,浙江文综地理试题用图16幅,而且几乎没有一幅直接来自课本,都是原创或改编图,承载的内容也是最新的。 地理图像系统 地图 统计图 示意图 底 图 地形图 专题图 剖面图 坐标统计图 结构统计图 原理示意图 过程示意图 重视图表的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可设图表信息的专项练习 引导学生总结练习

不是随意增加难度,是有针对性应对高频考点 复习策略二: 适当拓展教材,纵横延伸知识------强化主干 不是随意增加难度,是有针对性应对高频考点 拓展内容: 太阳周日视运动的拓展;逆温;热赤 道;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动力和 热力作用);洋流的季节变化;河流的水 系特征;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 拓展(各种陆地地貌类型);等等。 拓展方式 材料展示和讲解; 试题渗透和讨论;问题思考和解答

避免以完成教辅资料为复习的重要任务,陷入一种被教辅资料牵着鼻子走的状态,让我们的学生很低效的复习。 复习策略三: 确定专题课题,进行知识重组 ------构建体系 避免以完成教辅资料为复习的重要任务,陷入一种被教辅资料牵着鼻子走的状态,让我们的学生很低效的复习。

新课程地理高考大纲增加了“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阐述。 复习内容 变单纯复习知识为结合能力 运用知识的方法 知识立意 解答问题的思路 能力立意 思考问题的线索 例1 例2 例3 复习方法 变教师为中心的复习讲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复习活动 变死记硬背为对知识的整理加工 变记忆结论为思考过程 新课程地理高考大纲增加了“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阐述。 变被动做题为独立思维 变时间积累为提高效率

专题复习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高考的重点内容 灵活性:专题确定可大可小,复习形式多种多样 重点性:以重点内容为核心,以重点区域为载体,设置 难点,突破难点 重组性:打破原有知识的结构,从新的视角进行知识的 拆分、加工和重组 能力性: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各种 问题的思路

图表引路,巩固基础,查漏补缺 专题复习基本程序 典题导析,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适当练习,训练方法,提升能力 避免低层次上的重复 专题复习注意问题 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化,联系化,综合化 思考寻模式,答题找公式 忌: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 背抄答案多,思考过程少; 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 专题练习忌与宜 宜:多思多议,弥补自身知识盲点; 举一反三,克服知识负向迁移; 归类总结,找出解题地理公式; 大胆质疑,培养创新发散思维。

以储备的知识为基,模式做版,思维引线,解题技巧辅导,获得理想分数。 复习策略四: 归纳总结,形成模式公式------培养思维 以储备的知识为基,模式做版,思维引线,解题技巧辅导,获得理想分数。

*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特征 描述 事物 分析等值线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等值线的绝对数值和等差距; *等值线的开闭(高值或低值中心)、弯曲及延伸方向; *等值线的疏密状态。 分析地理图表数据描述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规律: *总体变化趋势(增、减或波动); *变化周期;峰、谷出现的时间 。 分析地理图表数据描述地理事物的结构特点: 主要与次要;比例关系;合理与否。

描述 *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特征 事物 描述地形特征: 描述地表环境特征: *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 *地形地势的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沿某剖面地形特征。 描述地表环境特征: *植被状况(生物圈); *地表物质状况(岩石圈、土壤圈); *地表水状况(水圈)。

描述 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量大小; *汛期(长短、次数); *冰期(凌汛); *含沙量; *落差,流速,水能资源。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 *长度与流域面积; *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 *上中下游的划分; *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特征 描述 事物 描述气候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描述人口分布特征: *气温特征(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热量条件; *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水分条件; *大气运动(盛行风、所处气压带、风带); *水热组合(时空)。 描述人口分布特征: *是否均匀; *稠密地区及稀疏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描述 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特征 描述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 描述工业生产特征: *准确运用描述语言,不混淆概念 *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 *农业部门结构; *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 生产经营方式、 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描述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 *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准确运用描述语言,不混淆概念 *描述特征带叙述原因

阐 释 *明确运用原理,建立思维模式, 成 因 形成答题公式 气温特征成因分析: 降水特征成因分析: *不同纬度(大范围)------太阳辐射差异; *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 海洋、洋流的影响);人为(植被破坏、城市热岛) 降水特征成因分析: *不同纬度(大范围)------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 *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 海洋、洋流的影响);人为(植被破坏、湿地破坏)

*等温线的分析判读 阐释 成因 在分析等温线图时掌握下列一般规律: ①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②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高温地区广且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低温地区广且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高高低低”) ③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 ④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著。 ⑤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⑥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城区或冬季的湖泊;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阐释 *明确运用原理,建立思维模式, 成因 形成答题公式 河流水文特征成因分析: 地表形态和气候(降水)的影响。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成因分析: 地表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沼泽的成因分析: 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土层:冻土层广泛发育,不利地表水下渗; 河流:有凌汛,河水泛滥漫溢。

阐释 *明确运用原理,建立思维模式, 成因 形成答题公式 河口三角洲的成因分析: 入海泥沙含量大小(决定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和水土 流失情况、上游地形);河流落差、流速大小(决定于 河口附近地形状况);赤道附近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海洋表层盐度大小的比较及成因分析: 不同纬度------副热带高,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同一纬度------河流径流、洋流的影响 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天”、“地”、“人” 自然原因(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等); 人为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

洪涝灾害: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措施分析: 阐释 成因 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淮河流域;珠江流域。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夏季风 强弱的变化;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状水系、树枝 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诺现象。 (2)人为原因------中上游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重, 下游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上游修建水库; 中游河道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加固大堤(荆江),修 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淮河);建立洪水预警 预报系统。

沙尘暴: 阐释 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措施分析: 典型地区------西北;华北。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气候干旱降水少;春 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垦殖。 治理措施: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建设“三北防 护林体系”;退耕还牧、还林、还草;建设人工草场;推 广轮牧;禁止采挖发菜。

地震: 阐释 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措施分析: 典型地区------环太平洋地区,我国东部沿海;西南地区。 产生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 处,现代地壳活动强烈。 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原因:震级大,震源浅破坏性 大;震中附近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发生在夜间。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公众 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能,加强国际合作。

地质灾害: 阐释 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措施分析: 典型地区------西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现代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裂 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赤潮: 阐释 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措施分析: 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湾。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派入 海洋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 化肥、农药;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业规模大,严重能够 污染海域。 预防治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及时发现防范;控制 污染,减缓、扭转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

咸潮: 阐释 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措施分析: 典型地区------珠江口。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枯水期;海平面上升。 (2)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河道无序挖沙。 治理措施:建立预警机制;调水以淡压咸;节约用水;加 强河道采沙管理。

阐释 *综合、辨证、发展地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 成因 全面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 (辨证分析)同一因素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如季风气候。 (动态分析)同一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影响程度的差异: 如交通运输、劳动力等的影响; 水分条件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阐释 *综合、辨证、发展地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 成因 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毗邻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 *交通优势; *资源优势(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 *经济基础优势(工业、农业); *科技优势; *劳动力优势(数量、素质); *市场优势; *政策优势。

阐释 *综合、辨证、发展地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 成因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 *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地区 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等); *防止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 防止生态问题出现的主要措施。

四、规范训练 提高成绩 能力是练出来的,但必须规范练的过程,把握每一个环节 通过做高质量试题(如高考题),我们能够体会高考能力立意的特点。为了提高实效,缩短过程节约时间,我们要规范训练的过程,如可以采用定时训练、规范作答、试后讲评、评后反思等环节,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文科班地理教学几点感想: ●新课及区域地理复习---快不得 ●学科内复习---慢不得 ●综合复习---乱不得

相信考试大纲是备考的主要依据; ●在课标框架下,灵活使用备考资源,结合实际培养地理素养; ●地理测试目标在从知识本位向综合能力转移。 ——让我们共同探讨

凝神静气 争创佳绩 保重身体 2011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