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装 饰 水 泥 本章提要   通过对硅酸盐水泥较详细的阐述,以了解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对硬化水泥浆体结构、性能的影响,理解各通用水泥的技术要求、性质及应用范围,重点掌握白水泥和彩色水泥的生产、技术要求、性质以及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 淮海工学院化工学院材料系.
第 9 章 建筑功能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 ——水泥 主讲:乔晓霞.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 主讲人:申爱琴 张超 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
给排水设备安装检测培训 2010年12月01日.
绿色耐材推进 水泥企业节能、降本、增效 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 水 泥.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通用硅酸盐水泥 Common Portland Cement
* 07/16/96 第十二章 装饰材料 第一节 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及选用 第二节 常用装饰材料 *
土肥专业统计工作总结和 2013年工作安排 全国农技中心土肥技术处 孟远夺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一课时.
陶瓷的衣裳——釉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第五章 砌筑工程 与鉴别.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韦 琴.
第11章 其他通用水泥生产技术 11.1 混合材料的种类及质量要求 11.2 普通硅酸盐水泥 11.3 矿渣硅酸盐水泥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能够由浆体变成 固体的物质,并在变化过程中能够把一些散粒
第四章 网络营销战略 战略计划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总纲。我们经常说,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美国一位总裁曾说:每天我总要花部分时间来思考的事情是企业未来10年的事情。在日本的一次调研中,90%的企业家认为:最占 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事情就是制定战略计划。可见,企业需要战略,没有战略计划指导的企业是很容易迷路的,迷了路的企业很难不误入歧途,误入歧途的企业,失败则是必然的。
新阳光·新希望·新收获 新阳光摩托车新闻发布会暨新车定货会活动方案 重庆巴蜀艺术广告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
§3.3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第 三 章 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本章学习要点 ◆凝结时间 ◆强度 ◆体积变化及水化热 ◆耐久性
水泥工艺技术.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七节 预应力筋原材料.
建 筑 材 料 Construction Materials 刘仙仙制作
模块3 石灰、石膏和水玻璃 第1讲 石灰的组成、生产、性质和应用.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专业德语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德语表达 浙江科技学院 金韶霞.
第七章 传统建材助剂-水泥助剂 一、水泥组分与性能
非金属材料.
PVC绝缘套管 技术指标 产品说明 105℃UL PVC材料 工作温度-5℃-105℃ 额定电压300V,600V 阻燃UL224VW-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建筑材料 (水利水电类与土建类专业适用).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六章 混凝土.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5.2.4 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7.2 砂浆的技术性质.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6.3.2 强 度.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玻璃期货基础知识研究培训 张恒 2012年7月30日.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第六节 混凝土.
6.3.4 耐 久 性.
第三节、 金属烤瓷材料 一、概念和应用范围 金属烤瓷材料,又称为金属烤瓷粉(PFM)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 装 饰 水 泥 本章提要   通过对硅酸盐水泥较详细的阐述,以了解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对硬化水泥浆体结构、性能的影响,理解各通用水泥的技术要求、性质及应用范围,重点掌握白水泥和彩色水泥的生产、技术要求、性质以及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胶凝材料,即胶结料,是指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石状体,并胶结其他物料而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胶凝材料可分为有机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沥青和各种树脂属于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不同又可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两种 。

  水泥是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它是各种类型水泥的总称。   水泥的分类详见表4.1。   白色水泥、彩色水泥以其良好的装饰性能应用于各种建筑装饰工程中,通常称其为装饰水泥。

表4.1 水泥的分类 类别 定义 主要品种 按水泥的用途和性能分类 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表4.1 水泥的分类 类别 定义 主要品种 按水泥的用途和性能分类 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专用水泥 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油井水泥、道路水泥、砌筑水泥等 特性水泥 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一类水泥 快硬硅酸盐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白色和彩色硅酸盐水泥等

类别 定义 主要品种 按水泥的组成分类 硅酸盐水泥系列(简称硅酸盐水泥) 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通用水泥及大部分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铝酸盐水泥系列 以铝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铝酸盐膨胀水泥、铝酸盐自应力水泥、铝酸盐耐火水泥等 氟铝酸盐水泥系列 以氟铝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快凝快硬氟铝酸盐水泥、型砂水泥、锚固水泥等

类别 定义 主要品种 按水泥的组成分类 硫铝酸盐水泥系列 以硫铝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型砂水泥、高强硫铝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等 铁铝酸盐水泥系列 以铁铝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快硬、高强、膨胀、自应力铁铝酸盐水泥等 其他 以氟铝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耐酸水泥、氧化镁水泥、生态水泥、少熟料和无熟料水泥等

本 章 内 容 4.1 通用水泥 4.2 白水泥与彩色水泥

4.1 通用水泥 4.1.1 硅酸盐水泥 4.1.1.1 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代号 4.1.1 硅酸盐水泥 4.1.1.1 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代号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Ⅰ型硅酸盐水泥,用代号P·Ⅰ表示;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入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用代号P·Ⅱ表示。

4.1.1.2 组成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   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物,称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 (2)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是指在粉磨水泥时与熟料、石膏一起加入磨内用以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增加水泥品种,改善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如粒化高炉矿渣、石灰石、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等。

  粒化高炉矿渣是高炉冶炼生铁所得以硅酸钙和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急速冷却成粒后的产品。   石灰石为水泥工业原料,在水泥中掺入少量石灰石可以起到混合材料的作用。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材料。

  粉煤灰是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尘。 (3)石膏   石膏是用作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的组分。可用天然石膏,也可以用工业副产品石膏。

4.1.1.3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有时加入少量铁矿粉等。   将各种原料经破碎后按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成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称生料的制备;   生料在水泥窑内煅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称为熟料煅烧;

  熟料加适量石膏、混合材料共同磨细成粉状的水泥,并包装或散装出厂,称为水泥制成及出厂。   生料制备的主要工序是生料粉磨,水泥制成及出厂的主要工序是水泥的粉磨,因此,亦可将水泥的生产过程概括为“两磨一烧”。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示意图

4.1.1.4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熟料主要由CaO、SiO2、Al2O3、Fe2O3四种氧化物组成,总量在95%以上,它们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熟料矿物。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   (1)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成C3S,含量37%~60%;   (2)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成C2S,含量15%~37%;

  (3)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写成C3A,含量7%~15%;   (4)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成C4AF,含量10%~18%。   通常熟料中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的含量占75%左右,统称为硅酸盐矿物。   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含量占22%左右。   熟料中四种主要矿物的性能见表4.2。

表4.2 四种熟料矿物的性能 性能 熟料矿物 水化速率 28d水化热(J/g) 强度 抗硫酸盐性能 C3S 快 多 高(强度绝对值最高) 表4.2 四种熟料矿物的性能    性能 熟料矿物 水化速率 28d水化热(J/g) 强度 抗硫酸盐性能 C3S 快 多 高(强度绝对值最高) 较差 C2S 慢 少 早期低,后期高 好 C3A 最快 最多 早期高,后期低(强度绝对值低) 差 C3AF 中 较低

4.1.1.5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   凝结和硬化是同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凝结标志着水泥浆体失去流动性而具有一定的塑性强度,硬化则表示水泥浆体固化后形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狭义讲,水泥水化是水泥凝结硬化的基础,水泥凝结硬化是水泥水化的必然结果;广义讲,水泥的水化是从水化开始到硬化的整个过程。

(1)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水泥水化的主要反应式可近似表示如下:   C3S、C2S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

  在CaO饱和液下且温度较高时,C3A与水反应形成水化铝酸钙,反应式如下:   在水泥粉磨时都需掺入适量的石膏以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防止急凝的发生。其反应式如下:

(2)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当水泥与水接触后,水泥颗粒表面开始水化,生成可溶性水化产物立即溶于水中,水泥颗粒内部未水化的水泥继续反应,直至溶液达到饱和。当溶液浓度达到较高的过饱和度时,水化产物沉淀为胶体颗粒,或由水化反应直接生成胶体析出。随水化产物逐渐沉淀凝聚,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和可塑性而凝结。

4.1.1.6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和性质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不溶物、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氧化镁、三氧化硫、碱及强度指标共9项。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见表4.3、表4.4。 (1)强度   水泥强度是水泥试体净浆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外力。

表4.3 硅酸盐水泥化学物理指标(依据GB175—1999) 序号 项目 指标 P·I P·Ⅱ 1 不溶物(%) ≤0.75 ≤1.50 2 烧失量(%) ≤3.0 ≤3.5 3 细度(比表面积)(m2/kg) >300 4 凝结时间(min) 初凝时间≥45 终凝时间≤390

序号 项目 指标 P·I P·Ⅱ 5 安定性 沸煮法检验 合格 雷氏夹膨胀(mm) ≤5 6 氧化镁(%) 7 三氧化硫(%) ≤3.5 8 ≤5.0水泥经压蒸安定性实验检验合格可放宽到6.0 7 三氧化硫(%) ≤3.5 8 碱(Na2O+0.658K2O) ≤0.6或协商指标

表4.4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依据GB175—1999)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28 42.5 17.0 3.5 6.5 42.5R 22.0 4.0 52.5 23 7.0 52.5R 27 5.0 62.5 8.0 62.5R 32 5.5

  一般称3d或7d以前的强度为早期强度,28d及其后的强度称后期强度,也有将3个月以后的强度称为长期强度。   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

(2)细度   细度即水泥的粗细程度,通常以比表面积或筛余数表示。 (3)不溶物和烧失量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不能被溶解的残留物。其主要成分是结晶SiO2,其次是R2O3    水泥烧失量是指水泥在950~1000℃高温下煅烧失去的质量百分数。

(4)水泥体积安定性   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简称安定性。 (5)水泥标准稠度和用水量   标准稠度是为了使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的测定具有可比性所规定的水泥净浆的稠度。

(6)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是水泥从拌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性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种。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   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直至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7)碱   标准中规定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 (8)密度、堆积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一般在3.1~3.2g/cm3之间,松散堆积密度一般在1000~1300kg/m3,紧密堆积密度一般在1500~1900kg/m3 。 (9)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为水泥的水化热

4.1.1.7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及防止方法   对于水泥耐久性有害的环境介质主要有淡水、酸和酸性水、硫酸盐溶液和碱溶液等。   在环境介质的侵蚀作用下,硬化的水泥结构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强度降低,甚至溃裂破坏。   环境介质对硬化水泥浆体的侵蚀作用可分为三类,具体见表4.5。

离子交换侵蚀(包括碳酸、有机酸及无机酸侵蚀,镁盐侵蚀等) 表4.5 环境介质对硬化水泥浆体的侵蚀作用分类及特点 类别 侵蚀类型 侵蚀特点 第一类型侵蚀 溶出性侵蚀(淡水侵蚀) 由于水的浸析作用,使水泥中固相组成逐渐溶解并被水带走,使水泥石结构遭受破坏 第二类型侵蚀 离子交换侵蚀(包括碳酸、有机酸及无机酸侵蚀,镁盐侵蚀等) 水泥石的组成与水介质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其产物或者易溶解并被水所带走,或者是一些没有胶结能力的无定型物质,破坏了原有结构 第三类型侵蚀 硫酸盐侵蚀 侵蚀性介质与水泥石互相作用并在水泥石内部气孔和毛细管内形成难溶的盐类,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内部产生有害应力

  根据环境介质对硬化水泥浆体的腐蚀特点,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防止腐蚀。   ①根据腐蚀环境特点,合理运用水泥品种。   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防止侵蚀性介质渗入。   ③在水泥石表面设耐蚀保护层,以隔离侵蚀介质与水泥石接触。

4.1.1.8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   (1)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凝结硬化快,水化热高,抗冻性好,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及在低温下需要强度发展较快的工程。   (2)硅酸盐水泥抗水性差,耐酸碱和硫酸盐类的化学侵蚀能力差,适用于一般地上工程和不受侵蚀性作用的地下工程以及不受水压作用的工程和无腐蚀性水中的受压工程。   (3)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高,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4.1.2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除硅酸盐水泥(P·Ⅰ、P·Ⅱ)外,通用水泥还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六大类,它们同属于硅酸盐水泥系列,都是以熟料为主要组成,以石膏作缓凝剂。不同品种水泥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所掺加混合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混合材料主要是各种工业废渣及天然矿物质材料,掺入的目的主要有:   混合材料主要是各种工业废渣及天然矿物质材料,掺入的目的主要有: 生产不同品种的水泥,以便合理利用水泥,满足各项建设工程的需要; 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节约能源,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有利于改善水泥的性能,如改善水泥的安定性,降低水泥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蚀能力等; 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水泥工业生态化。

4.1.2.1 定义与代码 (1)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GB175—1999)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掺入活性混和材料时,最大掺入量不得超过15%。

(2)矿渣硅酸盐水泥(根据GB1344—1999)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70%。

(3)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根据GB1344—1999)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50%。

(4)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根据GB1344—1999)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水泥中粉煤灰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40%。

(5)复合硅酸盐水泥(根据GB12958—1999)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水泥中允许用不超过8%的窑灰代替部分混合材料,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

(6)石灰石硅酸盐水泥(根据JC600)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灰石、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代号P·L。   水泥中石灰石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应大于10%,不超过25%。

4.1.2.2 强度等级   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42.5、42.5R、52.5、52.5R五个等级。

4.1.2.3 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4.6,其强度要求见表4.7。

表4.6 五大通用水泥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指 标 P·O P·S P·P、P·F、P·C 氧化镁(%) 表4.6 五大通用水泥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指  标 P·O P·S P·P、P·F、P·C 氧化镁(%) 水泥氧化镁含量≤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允许放宽到6.0 熟料中氧化镁含量≤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含量允许放宽到6.0。 三氧化硫(%) ≤3.5 ≤4.0 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 ≤10.0

项目 指  标 P·O P·S P·P、P·F、P·C 凝结时间(min) 初凝时间≥45 终凝时间≤390 烧失量(%) ≤5.0 安定性 沸煮法检验 合格 雷氏夹膨胀(mm) ≤5 碱(Na2O+ 0.658K2O)(%) ≤0.6或协商指标

表4.7 五大通用水泥强度指标 品种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28 普通水泥 32.5 11 2.5 5.5 32.5R 16 3.5 42.5 6.5 42.5R 21 4.0 52.5 22 7.0 52.5R 26 5.0

品种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28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32.5 10.0 2.5 5.5 32.5R 15.0 3.5 42.5 6.5 42.5R 19.0 4.0 52.5 21.0 7.0 52.5R 23.0 4.5

品种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28 复合水泥 32.5 11.0 2.5 5.5 32.5R 16.0 3.5 42.5 6.5 42.5R 21.0 4.0 52.5 22.0 7.0 52.5R 26.0 5.0

4.1.2.4 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和应用   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的性能和应用见表4.8。

表4.8 五大通用水泥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水泥品种 特性 使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适 用 于 不适用于 普 通 水 泥 1 早期强度较高; 表4.8 五大通用水泥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水泥品种 特性 使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适 用 于 不适用于 普 通 水 泥 1 早期强度较高; 2 凝结硬化较快; 3 抗冻性好; 4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在相同强度等级下,前者3~7d的强度高3%~7% 1 水化热较高; 2 抗水性差; 3 耐酸碱和硫酸盐类的化学侵蚀能力差 1 一般地上工程和不受侵蚀性作用的地下工程及不受水压作用的工程; 2 无腐蚀性水中的受冻工程; 3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4 在低温条件下需要强度发展较快的工程,但每日平均气温在4℃以下或最低气温在-3℃以下时,应按冬季施工规定办理 1 水利工程的水中部分; 2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 受化学侵蚀的工程

水泥品种 特性 使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适 用 于 不适用于 矿渣 水 泥 1对硫酸盐类侵蚀的抵抗能力及抗水性较好; 2耐热性好; 3水化热低; 4在蒸汽养护中强度发展较快; 5在潮湿环境中后期强度增进率较大 1 早期强度低,凝结较慢,在低湿环境中尤甚; 2耐冻性较差; 3干缩性大,有泌水现象 1地下、水中及海水中的工程以及经常受高水压的工程;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蒸汽养护的工程; 4受热工程; 5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地上工程,但应加强养护,亦可用于不常受冻融交替作用的受冻工程 1对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2低温环境中施工而无保温措施的工程

水泥品种 特性 使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适 用 于 不适用于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1对硫酸盐类侵蚀的抵抗能力强; 2抗水性好; 3水化热较低; 4在湿润环境中后期强度的增进率较大; 5在蒸汽养护中强度发展较快 1早期强度低,凝结较慢,在低温环境中尤甚; 2耐冻性差; 3吸水性大; 4干缩性较大 1地下、水中工程及经常受高水压的工程; 2受海水及含硫酸盐类溶液侵蚀的工程;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4蒸汽养护的工程; 5远距离运输的砂浆和混凝土 1气候干热地区或难以维持20~30d内经常湿润的工程; 2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3受冻工程

水泥品种 特性 使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适 用 于 不适用于 复合水泥 1与所掺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有关,如:矿渣掺量大,其特性接近矿渣水泥,掺火山灰配其他混合材,掺量大,其特性接近火山灰水泥,各类混合材搭配时,其特点接近普通水泥; 2复合水泥性能可以通过混合材料相互搭配并调整掺加量予以改善 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

4.2 白水泥与彩色水泥 4.2.1 白色硅酸盐水泥 4.2.1.1 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4.2.1 白色硅酸盐水泥 4.2.1.1 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由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白色硅酸盐水泥(简称白水泥)。   磨制水泥时,允许加入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窑灰作为外加物。

4.2.1.2 白色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硅酸盐水泥通常呈灰黑色,主要是由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所引起的,随着氧化铁含量的高低,水泥熟料的颜色就发生变化,如表4.9所示。   白色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与硅酸盐水泥相似,其区别在于降低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此外对于其他着色氧化物的含量也要加以控制。

表4.9 水泥熟料中氧化铁含量与水泥熟料颜色的关系 水泥熟料中Fe2O3含量(%) 3~4 0.45~0.70 0.35~0.45 熟料颜色 暗灰色 淡绿色 白色(略带淡绿色)

4.2.1.3 白色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1)白色硅酸盐水泥物理化学指标(见表4.10) (2)强度等级   白色水泥分32.5、42.5、52.5、62.5四个强度等级,其强度指标见表4.11。 (3)白度   白水泥按其白度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各级白度不得低于表4.12的数值。 (4)白水泥产品等级   根据白度等级和强度等级不同,产品等级可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其标准见表4.13。

表4.10 白色硅酸盐水泥物理化学指标(GB2015) 项目 熟料中氧化镁含量(%) 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 细度(0.080mm方孔筛筛)(%) 安定性(沸煮法)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min) 终凝时间 (h) 指标 ≤4.5 ≤3.5 ≤10 合格 ≥45 ≤12

表4.11 白水泥的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7d 28d 32.5 14.0 20.5 2.5 3.5 5.5 42.5 18.0 26.5 4.5 6.5 52.5 23.0 33.5 4.0 7.0 62.5 28.0 42.0 5.0 6.0 8.0

表4.12 白水泥白度等级 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白度(%) 86 84 80 75

表4.13 白水泥产品等级 白水泥产品等级 白度等级 白水泥强度等级 优等品 特级 62.5、52.5 一等品 一级 52.5、42.5 二级 合格品 42.5、32.5 三级 32.5

4.2.1.4 其它品种白水泥   以石灰石、白泥、泥土、石膏为主要原料,MgO和CaF2为辅助原料,配得适当成分的生料经窑内煅烧(1250~1350℃),即得白色膨胀水泥熟料,经磨细为白色膨胀水泥。   其特点为: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其他水泥混合使用;可以克服白色硅酸盐水泥硬化后,随着时间延长,体积收缩使水泥石产生龟裂的缺点   电炉还原渣为白色,可用来生产钢渣水泥。

4.2.2 彩色水泥 4.2.2.1 彩色水泥的生产 (1)间接法生产   间接法是指白色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在粉磨时(或现场使用时)将彩色颜料掺入,混匀成 为彩色水泥。制造红、褐、黑色较深的彩色水泥,一般用硅酸盐水泥熟料;浅色的彩色水泥 用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

(2)直接法生产   直接法是指在白水泥生料中加入着色物质,煅烧成彩色水泥熟料,然后再加适量石膏磨细制成彩色水泥。   着色物质为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4.2.2.2 装饰水泥的应用 (1)配制彩色水泥浆 (2)配制彩色水泥砂浆 (3)配制彩色混凝土 (4)制造各种彩色水磨石、人造大理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