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八章 中国利用外资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 第四节 中国企业的海外筹资.
Advertisements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 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 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 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 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 浩浩风帆.
1978 年和 1979 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 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 “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 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 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 ”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目的 : 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 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所谓 ‘ 社会主义社会 ’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 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 ——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 本规律。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 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
考点 4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为什么对外开放? 2. 怎样对外开放 ? 3. 有何特点和意义? 4.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 “ 开放 ” 有何不同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 第 11 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 ( 1 )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 2 )恢复: 1952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
56年 58年 66年76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9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 挫折: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78年 文革十年 曲折发展十年 过渡时期 两年 徘徊 新时期 导入新课.
这首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大决策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 12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第 4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 别 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 邓小平.
第 4 课 第 4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九七九年那是 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 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 金山.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 21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 中国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遵循平等与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 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基础、原则、目的) 1 、含义:
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 对外开放 ——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 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对外开放 ——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
专题三 第二课. 第一步:设立经济特区 海南省 深圳 厦门 珠海 汕头 知识小贴士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 合作探究 1. 农村改革的目的、措施、作用 2. 城市改革的时间、重点、具体 内容 3. 对外开放的目的、形成的格局 4. 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 3 课 对外开放 预习检测 1 、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 ,这里的 “ 春天 ” 指的是( ) A 改革开放 B 科教兴国 C “ 文革 ” 结束 D 包产到户 2 、老人在南海边 “ 画了一个圈 ” 是指( ) A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章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发端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和巨大成就
中国对外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 隆娟洁 11/13/2008.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中国的工业.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对外开放 东莞市黄江中学·袁锦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祥荣外国语实验小学 魏秀文 语文一年级下 《邓小平爷爷植树》 ————识字、解词、读文相结合的尝试.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湘阴一中历史组 郭觉.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标感悟 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英才网.
海南 深圳 汕头 珠海 厦门.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中华中学 林庆.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中华中学 林庆.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 e.
你知道我国外汇储备位居第一位的根源吗? 虽然外汇储备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但仍远远高于位居第二位的日本1.3万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为什么要开放:时代的呼唤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市场也逐渐建立长期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 ——岳麓版《必修二》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 杨文兵.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因子 。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China’s Native High Performance IPv6 Backbone Plan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③ ② 20世纪我国社会经历的三次历史巨变 ① ④ ⑤ ⑥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推翻帝制 历史巨变 邓小平 时代伟人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是什么?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

国内方面: 1.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二、对外开放的进程

创办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创办 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 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4月13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1、阅读学思之窗上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除外交,国防外,实行高度自治。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这这里实行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收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它不是政治特区,只是在经济政策上享有特殊政策,在以其他方面不变。 原因: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海外交通便利,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等 2、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

特 点 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目的: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3)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让我们从下列材料中一起来探讨经济特区带来的意义吧 材料一 特区实现了自身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材料二 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 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 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 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材 料 三 特区的改革, 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 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的步伐。 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带动内地开发 沿海开放地带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环渤海地区 (二)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的步伐。 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带动内地开发 (三)1985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放 长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 沿海开放地带 珠江三角洲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 概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开放地带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三)1985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放 (四)经济技术开放区 环渤海地区 (二)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三)1985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放 长江三角洲 浦东 (四)经济技术开放区 闽东南地区 沿海开放地带 (五)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珠江三角洲

(五)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2、有利条件 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中国第一塔”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五)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3、意义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环渤海地区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上海 重庆 万县 宜昌 武汉 九江 宁波 沿边开放城市 温州 福州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厦门 深圳 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三角 广州 珠海 汕头 北海 湛江 沿海开放城市 珠三角 经济特区 海南 

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过程思考? 有人担心,对外开放会使西方国家有机可乘,从而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担心有无道理?请用史实说明,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对外开放坚持的原则: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③平等互利原则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新时期对外开放和旧时期的”开放”有何不同? 对比学习 新时期对外开放和旧时期的”开放”有何不同? 1:背景不同:一个是在侵略下被迫开放:一个是在主动开放 2:前提不同:一个是不平等的关系:一个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3:性质不同:一个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一个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潮流下的正确决策 4:结果不同: 一个是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一个是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B 2.目前我国实行的招商引资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的资本输出的主要不同点是( ) A. 性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A 2.目前我国实行的招商引资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的资本输出的主要不同点是( ) A. 性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C.利息不同 D. 数额不同 B

D B 3.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4.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区 D B

【基础练兵】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79年的30.6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606.3亿美元。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已有450家落户我国。目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其原因有 ①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②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水平不断提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④各国经济联系密切,谋求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C

2.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A

3.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座落在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地方。我国宣布开发开放这一地区是为了 ①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④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D A A.高度的自治权 B.特殊的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 D.特殊的经济政策 4.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目前深圳市正酝酿将特区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至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届时,宝安和龙岗两区将享受 A.高度的自治权 B.特殊的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 D.特殊的经济政策 5.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中“全方位”是指 A.不仅“引进来”而且还要“走出去” B.不仅开放沿海而且开放内地 C.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开放政治文化领域 D.不仅开放特区而且开放沿海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