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致病作用 1.杀细胞效应——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 宿主细胞 裂解 正常细胞 CPE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 细胞融合 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 细胞表面出现病毒抗原 麻疹多核巨细胞
3.包涵体形成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巨细胞病毒 包涵体
二、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对组织细胞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 病毒的亲嗜性取决于组织细胞上是否表达该 病毒的受体及细胞是否具有病毒增殖条件。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体液免疫病理损伤:Ⅱ、Ⅲ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病理损伤:Ⅳ型超敏反应
(三)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杀伤免疫活性细胞 自身免疫病
三、病毒的免疫逃逸 细胞内寄生 抗原变异 抗原结构复杂 损伤免疫细胞 降低抗原表达 潜伏感染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概念 一、固有免疫 (一)屏障结构 (二)吞噬细胞、NK (三)干扰素 (IFN) IFN-α IFN-β Ⅰ型 Ⅱ型 种类与活性
种类 产生细胞 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 强 弱 弱 人成纤维细胞 强 弱 弱 T细胞 弱 强 强
作用机制 不能直接灭活病毒, 通过诱导细胞合成 抗病毒蛋白(AVP) 发挥作用
作用特点: 高活性 广谱性 选择性 间接性 相对种属特异性 不同的敏感性
二、适应性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体液免疫 中和抗体 非中和抗体 细胞免疫 CTL Th CKs
第三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 和感染类型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胎盘 产道 哺乳
二、病毒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病毒感染 无临床表现,但可获得免疫力 部分隐形感染不产生免疫力,成为病毒携带者
(二)显性病毒感染 1.急性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 2.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 特点:仅在急性发作期可检出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带状疱疹
慢性感染 特点:血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 慢发病毒感染 概念: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数年或数十 年,其间不能分离出病毒也无症状,但一旦 出现症状则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并导致 死亡的病毒感染类型。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慢发病毒感染 艾滋病人晚期 库鲁病
三、病毒与肿瘤 EBV感染诱发 Burkitt淋巴瘤 发现HPV与人类宫颈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