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免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4 节 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  说出艾滋病的全称 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  描述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简述免疫系统组成  描述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防线  描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简述抗原和抗体  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Advertisement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 4 节 免疫调节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 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 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 、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HIV 病 毒 如何 清除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3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 所(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 体) 淋巴细胞( T 细胞、 B 细胞等) 吞噬细胞 ( 巨噬细胞等 )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
病 例 1 . 39 岁男病人,因全身皮疹、瘙痒 1 个月,伴高热而入院。患者 于 1 个月前在两手指、足趾端出现诱因不明的红色斑疹、瘙痒, 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及面部。曾按 “ 皮肤过敏 ” 治疗 10 d 无效。体 格检查:体温 39 . 3 ℃,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尚佳,无消瘦。两 颈侧、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
人体的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备课组.  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 自己 ” ,排除 “ 非 己 ”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 20 章 肿瘤免疫.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疱 疹 病 毒 疱 疹 病 毒. * 共同特点 1. 形态结构:球形, nm , 核心 为线性双链 DNA ,衣壳为 20 面体立体对 称,有包膜及包膜刺突。 2. 除 EBV 外,均可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 复制,产生明显 CPE (如多核巨细胞 等),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人类疱疹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细胞因子.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第4节 免疫调节.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病毒学概述.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艾青中学 刘海华.
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 HHV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1 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2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3 可形成增殖感染和潜伏感染.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2.4 免疫调节 人体稳态调节机制: 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维持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 清除。
Human Herpes viruses(HHV) 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 人体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及治疗进展 张定风.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
第五章 免疫 免疫:身体对外物入侵的防护机制。 分: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22章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肿 瘤 免 疫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免疫学教研室 熊 洁.
常见致病病毒 (二).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第二章 免疫系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细胞因子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第二十二章 人类疱疹病毒 Herpesvriu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依赖胸腺发育的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细胞免疫功能,参与抗肿瘤、抗细胞内感染微生物、移植排斥、迟发型超敏反应;对部分体液免疫发挥辅助功能。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7时32分31秒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7时32分31秒.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致病作用 1.杀细胞效应——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 宿主细胞 裂解 正常细胞 CPE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 细胞融合 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 细胞表面出现病毒抗原 麻疹多核巨细胞

3.包涵体形成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巨细胞病毒 包涵体

二、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对组织细胞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 病毒的亲嗜性取决于组织细胞上是否表达该 病毒的受体及细胞是否具有病毒增殖条件。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体液免疫病理损伤:Ⅱ、Ⅲ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病理损伤:Ⅳ型超敏反应

(三)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杀伤免疫活性细胞 自身免疫病

三、病毒的免疫逃逸 细胞内寄生 抗原变异 抗原结构复杂 损伤免疫细胞 降低抗原表达 潜伏感染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概念 一、固有免疫 (一)屏障结构 (二)吞噬细胞、NK (三)干扰素 (IFN) IFN-α IFN-β Ⅰ型 Ⅱ型 种类与活性

种类 产生细胞 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 人白细胞 强 弱 弱  人成纤维细胞 强 弱 弱  T细胞 弱 强 强

作用机制 不能直接灭活病毒, 通过诱导细胞合成 抗病毒蛋白(AVP) 发挥作用

作用特点: 高活性 广谱性 选择性 间接性 相对种属特异性 不同的敏感性

二、适应性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体液免疫 中和抗体 非中和抗体 细胞免疫 CTL Th CKs

第三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 和感染类型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胎盘 产道 哺乳

二、病毒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病毒感染 无临床表现,但可获得免疫力 部分隐形感染不产生免疫力,成为病毒携带者

(二)显性病毒感染 1.急性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 2.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 特点:仅在急性发作期可检出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带状疱疹

慢性感染 特点:血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 慢发病毒感染 概念: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数年或数十 年,其间不能分离出病毒也无症状,但一旦 出现症状则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并导致 死亡的病毒感染类型。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慢发病毒感染 艾滋病人晚期 库鲁病

三、病毒与肿瘤 EBV感染诱发 Burkitt淋巴瘤 发现HPV与人类宫颈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