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二、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三、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江苏省高邮中学 赵 青 我是党课主讲人 · 微党课. 目 录目 录 一、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二、党员心理健康现状 三、压力及其危害 四、自我心理调试 我是党课主讲人 · 微党课.
Advertisements

Build & Validate | Tailor Made | Bio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 Systems.
联系方式: 电话: 网址: 邦讯(赛宝)培训中心
談失智症家屬的社會支持服務 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林春玲 理事長.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 翟雁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社区心理工作委员会
老年人的心理与健康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浙江省老年学学会心理研究分会秘书长 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副主任
青岛啤酒:责任构筑绿色公司 2011年6月19日.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12年一季度员工素质专题培训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主題: A cognitive-behavioural family intervention reduced psychiatric morbidity i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作者: Alison.
第五章 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 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以货币换取商品的行动。
中考复习 第一轮 加强新题型研究 落实综合能力训练.
Bandura的 社會認知論.
加强素质修养 提高工作能力 邝邦洪 2010年5月28日.
工厂的电力负荷、曲线及其计算.
国 家 职 业 资 格 培 训 人力资源管理师辅导讲座 辛立国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基本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资源禀赋差异论 规模经济理论.
石油烃类的人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大气分室 挥发 燃烧 燃料消费 销售 燃料 大气回降 非燃料 提炼 产品 非燃料消费 倾倒 排放 固定 提炼
专心做事 改变“磨蹭”的习性 卢通生的博客 专心做事 改变“磨蹭”的习性 卢通生的博客 关心家庭教育圈子:
新人教版第27章《相似》总复习课件.
基础 方法 能力 ---数学教育教学感悟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郑伟君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二章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2018/9/20.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六章 2018/11/24.
项目2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任务1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负荷曲线 任务2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任务3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净出口、资本净流出和汇率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 第三节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二、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三、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第三专题 心理篇 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 ——卡耐基(美)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二、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三、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1、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缺陷和疾病,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是指个体适应客观环境的一种积极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智力、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

美国社会工作者贝姆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它一方面能为社会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人带来快乐。(良好的主观感觉是心理健康的感觉标准;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者的行为必须是合乎社会标准的。)

3、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世界心理健康卫生大会 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第二,适应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第三,有幸福感; 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A.Maslow)和密特尔(Mittelman) 有充分的安全感; 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在社会规范范围内,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正常发挥智力效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 能控制与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能接纳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 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1)心理不健康是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不是。 4、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不健康是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不是。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分水岭不明显,而是一种连续等级状态,即严重失调、轻度失调、常态、很健康四个等级。

(3)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既可能从健康到不健康,也可能从不健康转化为健康。 (4)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一般要求,而非最佳心理境界。所以,即使符合标准,也要不断努力。

二、心理健康的价值 健康的心理促进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条件之一

三、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1、大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1)不良情绪困扰 抑郁、焦虑、麻木冷漠、自卑、孤独、自我中心、嫉妒

心理健康 学习方面的困扰:学习持久压力、成绩不理想所产生的 人际交往的不适 恋爱受挫引发 自我认识偏差 其他方面的问题(经济方面、就业竞争、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心理健康

神经衰弱 抑郁症 焦虑症 恐惧症 严重心理问题

(2)人格缺陷 暴躁、偏执、孤僻、空虚、自卑、狂妄等

3、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 (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智能发展达到高峰 自我意识增强 情绪、情感丰富 性意识觉醒 (2)社会环境因素 (3)个人阅历因素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强化自我力量,培养健全的人格 理性力量(对生活事件的理性看法) 自我的力量 道德力量(人生观和价值观) B=P/E B(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P(是生 活压力)E(自我的力量) 理性力量(对生活事件的理性看法) 自我的力量 道德力量(人生观和价值观) 意志力量(承受力和抗挫折力)

掌握生活艺术 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掌握一定的文体技能,积极参加课余活动 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保持合理的生活节奏。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确立合理的需要和理想,辩证分析个人处境。 学会疏导不良情绪(合理渲泻、注意力转移、自我安慰、积极的自我暗示) 创造和保持快乐情绪(增强自信心、对己对人多点宽容少苛求、合理幽默)

寻求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转换观念,改变看法,积极寻求帮助。 障碍咨询:驱除障碍和不适。 发展咨询:度过暂时的心理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