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诊断技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  被保险人 在深圳市取得合法办学资格的全日制大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特殊教育 学校、幼儿园在籍(园)学生。
Advertisements

森田疗法在治疗恐怖症中的应用 施旺红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CCMD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 的神经症。病人所怕的客体或处境在 其身体之外,而当时并无危险。恐惧 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具 有特征性。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 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
音乐治疗抑郁状态的研究进展 主 讲:李 靖. 提 纲 一、概念 二、主要表现及诊断标准 三、常见证型 四、原因分析 五、治疗.
腫瘤個案管理師之職責與作業 乳癌個案管理師 : 陳慧蘭. 腫瘤個案管理師之職責  收案  評估病家需求  擬訂及提供照護計畫  參與多專科共同照護  提供追蹤管理  品質監測及回饋.
五年制精神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刘哲宁 教授. 专业简介 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人 类精神活动的规律、防治精神疾病的一门重要学科。  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晕厥. 定义: 晕厥是指一时性的广泛的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 识丧失,伴有肌张力消失而倒地的现象。 特点: 突然发生、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与昏迷不同,昏迷意识丧失时间长,恢复慢而困难 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 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 发作之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
病案管理在医院统计中的作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晓红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系 李晓茹
电力市场及经济管理专业方向 电力信息研究所:周渝慧 ,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死因监测 庄浪县疾控中心
喂食和进食障碍 异食癖(异食症) 反刍障碍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暴食障碍 2017/2/28.
第八章 精神残疾 人的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过程。精神障碍是指由于体内外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精神因素在内),引起大脑的机能发生紊乱,以致机体内部机能的完整性与机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性遭受破坏,因而出现各种精神活动异常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症状——感知障碍、情感障碍、言语和思维障碍、行为和动作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力障碍、意志障碍等。
幼兒發展語學習專題研究起點 --論文寫作管理
戴仲宜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護理部 教學研究委員會 護理研究組
醫療相關法規 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 報告人 吳淑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歌舞、娱乐、放映、游艺等公共娱乐场所逐步发展壮大,内部的功能、形式也不断更新变化,规模也逐步扩大。这些场所的出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但近年来,公共娱乐场所引发的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使得此类场所成为舆论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必须认清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警钟长鸣。
焦虑与焦虑障碍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郭君华副主任医师.
认 知 疗 法 (cognitive therapy )
第八章 成年早期(青年期).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南區資源研發 專題製作分享 做中學,學中做
HS.
HS.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2005年10月26日.
概 述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起病,原因未明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大多发生在3岁以上,男孩多见。
房兴达 心理诊断技能 串讲指导 房兴达
医院统计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个人的一点思考
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李鸣
情緒障礙 被忽略的時代病 光田綜合醫院 身心科 溫偉鈞.
憂鬱症:簡介、篩檢與治療 楊玉婉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 技术要点 文登市立医院 王辉.
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參考指引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8年11月19日勞安3字第 號函
N3(個案報告)=N1(文獻查證)+N2(護理過程) A4紙電腦打字,每頁600字(24*25),雙行距14頁,10000 字為準。
性心理障碍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 孟宪璋
儿 童 多 动 综 合 症.
第六章 神经症.
工作坊 心理压力系统评估与干预技术   浙江大学 姜乾金 ( 宁波).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程万良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五年制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Organic psychosis
就算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你就安全了吗? 1.开篇一问:您认为风险最低的职业是什么? 公务员、教师、还是内勤?
精神分裂症.
专题二:完善超越自我 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强迫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科 叶兰仙.
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 几个问题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陈达光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
产后抑郁症知识讲座 做快乐妈妈 生健康宝宝 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
第十四章 多动症 第一节 多动症的涵义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及特征 第三节 儿童多动症的成因 第四节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重性精神病 文登市立医院 王辉.
焦 虑 症.
应激相关障碍 Stress –related Disorder ●苏州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
发现抑郁: 懒 呆 变 忧 虑. 发现抑郁: 懒 呆 变 忧 虑 懒:无原因突然疲乏无力、自觉懒散无能,甚至连日常生活、简单的工作或家务活亦懒于应付。
第四章 老年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第一节 老年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老年焦虑症 第三节 老年抑郁 第四节 老年期痴呆 第五节 老年人睡眠障碍
心律失常的治疗 江苏宜兴市肿瘤医院综合医学部.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第二节 品行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4月份 學 中 興 教 活 動 2014 時間 題目講師 講師簡介 歡迎 市醫團隊、社區醫師、民眾等踴躍參加… 4.02(三)
医学心理学绪论 概说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乙未羊年-新起点-新希望.
事故心理应激状态及心理干预 合肥市卫生监督所 褚 勇.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5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 身心障礙學生鑑定 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 鑑定中心主任 謝秋樂.
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与处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华斌.
B類別(自閉症) 鑑定安置組 陳立珣.
105學年度高一普通科(1~8班) 新生選修課程說明
变 态 心 理 学 (Abnormal Psychology)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7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 身心障礙學生鑑定.
第九章 自闭症儿童的测量与评估 学习单元4 自闭症的诊断与鉴定标准.
健康上網一起來 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
情緒障礙學生的鑑定.
入院病历 书写及评阅规范.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美容流行設計系(54點字)
如何使用 『問題行為篩選量表』 軍功國小 吳佳穎.
学生伤害及其预防控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卫生所 耳玉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二级心理诊断技能

回顾与提问 1、常形冲突与变形冲突? 2、心理诊断类型有哪些? 3、许又新神经症简易计分方法。(基础教材P320)

诊断分类 正常 异常 健康 不健康 三原则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疑似神经症 神经症 人格障碍 重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生理心理障碍 癔症 不健康 常形心理冲突 变形心理冲突 有自知力,主动求助 3

诊断技能需要掌握的内容 初诊 接待 初步 诊断 鉴别 诊断 原因 分析 三级重点 二级重点

本章概览 第一节 鉴别诊断 第一单元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第二单元 识别重性精神病 第三单元 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第二节 识别病因 第一单元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第二单元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第三单元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三种诊断标准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其中第五卷是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Ⅳ CCMD-3 每种精神障碍的描述包括【定义】、【症状标准】、【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排除标准】、【说明】 六项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的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四版 五轴诊断系统:主要诊断、智能及人格障碍、生理疾病、 社会心理及环境问题、功能的整体评估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其中第五卷是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 CCMD-3 DSM-Ⅳ ICD-10

第一节 鉴别诊断 第一单元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幻觉、妄想; 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神经症和精神病这两类诊断标签是相互排斥的 由于神经症和精神病轻重两极的交错性,故抛弃精神病一词不用,只保留精神病性 属于精神病性的症状: 幻觉、妄想; 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并非由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紧张症性行为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特点:变形冲突 和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方法 评分方式 1分 2分 3分 结果解释:总分3分:不够神经症诊断;总分4~5:可疑神经症;6分及以上,神经症。 病程 小于3月 3月~1年 一年以上 精神痛苦的程度 自己主动设法摆脱 需借助别人的帮助和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别人安慰开导等也无济于事 社会功能 能照常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 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减轻或部分工作,尽量避免社交场合 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休假或退学、完全回避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 结果解释:总分3分:不够神经症诊断;总分4~5:可疑神经症;6分及以上,神经症。

神经症与器质性病、人格障碍的鉴别 对可疑的神经症病人必须进行常规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 可以下两个诊断:神经症症状典型而持久的病人,即使的确有内科疾病,神经症的诊断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神经症与人格障碍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可同时诊断 神经症病人大部分都有人格障碍,对于治疗和预后推断有意义

CCMD-3中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区分不同类型的神经症 强迫症 焦虑症 神经症 疑病症 恐怖症 不典型的 神经症 神经衰弱

流行病学 患病率:国内2.2%(1982) 国外5%, 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1/3 发病年龄及性别: 40~50岁高峰,女>男

神经衰弱 患病率:15~59岁中为1.3%(1982)。 精神:易兴奋 易疲劳 情绪: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感到痛苦,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 感到控制不了或者摆脱不了 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 生理: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者中度障碍 患病率:15~59岁中为1.3%(1982)。 专栏1-1 关于神经衰弱

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的情绪体验: 焦虑的身体表现: 患病率1.48‰,中国12个地区(1982); 男:女=1:2; 漂浮/无名焦虑:与处境不相称、指向未来、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内容的担心害怕 焦虑的身体表现: 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 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患病率1.48‰,中国12个地区(1982); 男:女=1:2; (变态与健康P305)

焦虑性神经症的两个亚型 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临床上57%、病程迁延、 6个月以上 焦虑附着在各种偶然事件上 预支性焦虑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发作性、不可预测、间歇期有预期性焦虑 无特殊诱因、不限于特殊处境 发作时意识清晰、5~20分钟,不超过1小时 占41.3% 1月≧3次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

恐怖性神经症 患病率为0.59‰(中国,1982) 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感到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 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常见的恐怖症有: 场所恐怖:广场恐怖症,幽闭恐怖症 特定恐怖: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社交恐怖:社交焦虑恐惧症,回避社交场合和人际交往,常伴有自我评价低

什么是病态的恐惧? 每个人都有过恐惧心态。正常的恐惧与以往的经历有关,如“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正常情况下人们可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处境是否危险或危及生命,故恐惧对正常人来说是种有益的防御反应。而恐惧性障碍者对某些情景、场合产生不必要的十分恐惧的心情,不能自控地尽量回避,不但别人认为难于理解,有时本人也知道不切实际、不合情理,却又无法摆脱而感到苦恼,这就是病态的恐惧。

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 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 持久的精神痛苦 强迫行为: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 、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观念: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计数、强迫联想、害怕丧失自控能力 (强迫意向) 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 持久的精神痛苦

疑病性神经症 对健康过虑 对身体的过分注意 感觉过敏与疑病观念 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解释,检查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 注意与疑病妄想的区分 女性多见,起病年龄多在30岁以前。 继发焦虑、抑郁,病程迁延

抑郁性神经症-恶劣心境 兴趣的减退甚至丧失 对前途悲观 无助感 精神疲惫 自我评价低 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持续两年以上,至少2/3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人格解体神经症 四种解体: 病人对异常体验的主观性有清楚的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恼,甚至在发生时感到惊恐不安 狭义的人格解体:无我感 现实解体 身体解体 情感解体 病人对异常体验的主观性有清楚的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恼,甚至在发生时感到惊恐不安

注意事项 有些神经症的求助者,偶尔也会出现类似精神障碍的症状,要仔细询问加以澄清和鉴别。 有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出现类似神经症的症状,当刺激消除后情绪好转症状消失,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所谓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做基础,是指求助者的症状能用器质性病变来解释。

思考题:神经症都有哪些心理治疗的方法? 神经症 的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控制和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 不但可以缓解症状、加快治愈过程,而且能帮助患者学会新的应付应激的策略和处理未来新问题的技巧。 神经症 的治疗 思考题:神经症都有哪些心理治疗的方法?

第二单元 识别重性精神病 复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重点掌握ICD-10中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知识 精 神 症 状 认知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感知觉 思维 注意 记忆 智能 自知力

第三单元 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ICD‑10指出人格障碍有三个要素: ①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 ②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 ③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人格障碍及其分类 偏执性人格障碍: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 分裂性人格障碍:观念、行为和外貌的奇特、情感冷淡,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冷酷无情 冲动性人格障碍: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 表演性人格障碍: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 强迫性人格障碍: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内心不安全感 焦虑性人格障碍: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自卑 依赖性人格障碍:过分依赖 其它待分类的人格障碍: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抑郁性人格障碍和自恋性人格障碍

第二节 识别病因 心理与 行为问题 心理因素/认知因素 生物学因素: 躯体疾病、性别、年龄 社会性因素: 生活事件,人际关系、 生存环境、社会文化 心理因素/认知因素 心理与 行为问题

第一单元 生物学因素 工作程序 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 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 感染、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心源性脑病、肾性脑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手术后精神障碍,艾滋所致心理异常、癌症、中风等

第二单元 社会性因素 生活事件 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 生存环境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文化

第三单元 心理/认知因素 错误认知或错误观念 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偏见 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价值观的偏离 心理发育停滞

对认知问题做个简单的分类 早起经验引起负性情绪记忆; 心理发育停滞; 成长过程中的误解或者错误; 不良思维方式。

注意事项 影响认知评价的某些因素 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来自童年的固定信念 来自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经验 负性自动想法对认知评价的影响 提问 情景联想 角色扮演 家庭作业

专栏: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 贝克关于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包含两个层次: 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schemas)。 负性自动想法是状态性的,而功能失调性态度是特征性的,即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构成抑郁障碍的易患倾向。

一般情况 求助者:某女、38岁,初中,公司职员,离异。 求助者自述: 3年前开始害怕上班,回避与上司或比她优秀的人交往,只要有这些人在场就会出汗、发抖,工作和生活受到明显影响,近一年加重,感到非常痛苦。求助者自幼家贫,母亲很霸道。父亲去世后,家里经常需借钱度日,每一次借钱她都感到特别的自卑,总是偷偷地掉眼泪。26 岁结婚,一年后,由于婆媳关系紧张而离婚。之后作保管员工作。三年前,她的一位同事因为开错了发货单被领导开除,从此,她就心里一直很害怕,怕自己也会象这同事一样被开除,所以做事非常小心。一次,她在开票时字写得不是太清楚,同事开玩笑说:“写仔细点,不然老板也要炒你了”。从此以后,她发现,只要领导在场,就会出现心悸、手抖、出汗、胸闷现象。特别是写字,手抖得根本无法书写,当想到这样下去会被辞退,就会非常害怕,且是越想克制,害怕越厉害,症状越严重。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她痛苦不堪,只能找各种借口避免和领导接触。慢慢地,她发现除了领导在场会出现心跳气急、出汗、发抖现象外,就是一些不是领导,但她认为比她条件好的人在场时她也会感到紧张害怕,不敢面对他们,无法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近一年已发展到害怕上班及不和人交往,并伴有失眠,为此非常焦虑痛苦。服用各种药物,但又怕长此下去自己会变成“疯子”。这次在妹妹的提醒下,主动来心理门诊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求助者既往体健,无重大器质性疾病,生长发育正常。平时性格较内向、胆小敏感。从小学习好,但初中毕业因家贫辍学。求助者衣着整洁,步态稳,与心理咨询师配合,对答切题,语速低沉。但神情有点紧张、抑郁,就座后不敢看心理咨询师。自知力存在,有求治欲望。

请分析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生物因素:女性、38岁 社会因素: (1)离异,学历低,收入低; (2)家庭:母亲霸道、父亲去世早、婆媳关系差、小时候家贫借债。 心理因素: (1)性格内向、胆小敏感; (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 (3)持久的负性记忆:小时候经常借钱,为此暗自哭泣

小结 本章应抓住几个重点问题: 1、神经症的诊断与鉴别: 2、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A)与心理不健康鉴别(常形冲突与变形冲突) B)与躯体疾病、重性精神病、人格障碍鉴别 2、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A)生理因素 B)社会因素 C)心理因素 思考:如何理解和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