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芳香族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Advertisements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 8+16 = =21 3×25 =75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 9×9+7 = =482 注意: 先乘除,后加减.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理解 HPLC 的类型与模式的选择 理解 HPLC 主要部件的结构 掌握 HPLC 实验技术 掌握常用 HPLC 的使用及维护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中医美容保健.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 十一 GPC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第二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仪器分析实验 (32学时).
实验四 维生素AD胶丸中 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
11.离子色谱仪测定阴离子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4 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微量铜.
7.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仪器分析实验.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实验11. 苯、萘、联苯、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授课老师: 王青 2013年春
液相色谱 上海纳锘仪器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耗材热线:
第八章 菜单设计 §8.1 Visual FoxPro 系统菜单 §8.2 为自己的程序添加菜单 §8.3 创建快捷菜单.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 容量分析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由滴定管滴加到待测药物的溶液中,直到所加滴定液与被测药物按化学计量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就可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 典型案例之一 构建FPT服务器.
第一讲: 基本流程(1).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应用实例 识别Ps & Pt ADTS 压力通道并校验 CPD8000 New MENSOR‘s ADTS: CPA8001.
Windows 7 的系统设置.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准备考试 一组(20人)考生拍照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发给考生朗读篇目和说话题目的抽签条(抽签条上不允许写上任何字词);考生准备时间为10-15分钟;准备结束,进入测试室正式测试.
Liquid Chromatography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6.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测定原理及基本构造.
液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3 归一化法定量.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姚金宇 MIT SCHEME 使用说明 姚金宇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HPLC的结构与原理 河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方忠意 2015年4月15日.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第六章 素材的加工与处理 第13讲 用GoldWave进行音频的截取、合并、淡入淡出操作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LOGIX500软件入门 西安华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11日.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刘焕蓉.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部分 戴竹青.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波形平均和叠加分析指南 上海骐驰仪器有限公司 Shanghai Qichi Instruments Co. Ltd.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回归分析实验课程 (实验三) 多项式回归和定性变量的处理.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床上洗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多 媒 体 设 备 (徐汇校区) 操 作 指 南.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实验六、COM类型病毒分析实验 实验开发教师: 刘乃琦 谌黔燕.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单种农药残留.
药物分析实验十 氯霉素眼药水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三 芳香族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三 芳香族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1 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学习并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 掌握保留时间初步定性和外标法的定量方法 学习使用Empower Pro中文版色谱工作站处理数据

2 实验原理和仪器结构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分配色谱法有反相或正相色谱法两种分离模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指采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等)、极性溶剂(如甲醇等)作为流动相的一种分离模式。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相反,它是以极性固定相(如带有氨基和氰基的固定相),非极性溶剂(正己烷等)为流动相的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模式。极性较强或亲水的样品分子和反相柱中的固定相上的相互作用较弱,分配较少,因此随着流动相较快流出,反之,疏水性相对较强的分子和固定相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在柱内保留的时间相对较长。

HPLC分离的机理

色谱柱分离示意图 ① 本实验采用反相色谱分离模式

2.2 仪器流程 ①

六通阀的工作原理 装样 进样 废液 样品 淋洗液 至分离柱 (LOAD) 进样阀 (INJECT) 淋洗液 废液 样品 至分离柱 样品环

3 实验仪器设备、试剂、溶液和实验用品 3.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 600高压泵,WATERS 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Rheodyne 7725i六通阀进样器;Empower Pro中文版色谱工作站;BS210S型电子分析天平;100 µL微量进样器。 3.2 试剂与样品 甲醇(99.9 %):色谱纯;水:二级水;苯(99.5 %)、甲苯(99.5 %)、二甲苯(99.0 %)均为分析纯;试样。

3.3 溶液 苯、甲苯和二甲苯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约30 g/mL);试样溶液。 3.4 实验用品 每小组按4人计,容量瓶:100 mL 1只(共用);具塞刻度试管:10 mL 5支;移液管:0.1 mL 3支(共用)、1 mL 1支(共用)。

4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条件 流动相:甲醇水=7525; 流动相流速:0.8 mL/min;氦气鼓泡脱气; 色谱柱:Waters C8 (150 mm4.6 mm5 µm)不锈钢柱; 定量管:20 L; 柱温:25 ℃; 检测波长范围:195 nm ~ 400 nm; 提取波长:254 nm; 采样速率:1.0; 分辨率:1.2 nm; 仪器控制:自动曝光; 3D数据采集; 保留时间:苯:约3.0 min;甲苯:约3.8 min;二甲苯:约4.7 min。

5 实验步骤 5.1 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溶液的配制 先取少许流动相置于100 mL容量瓶中,放入天平中去皮归零,用移液管分别量取0.1 mL苯、甲苯、二甲苯于容量瓶中并依次称重,精确至0.0001 g,然后用流动相定容制备成标准溶液母液。取标准溶液母液0.3 mL用流动相稀释定容至10 mL即配制成约30 g/mL的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混合工作溶液。 试样溶液由实验课教师配制编码并分发给各实验小组。

5.2 开机测定样品 5.2.1 使用HPLC级流动相,必要时自行制备;水为二次蒸馏水。用前均需过0.22 µm滤膜。 5.2.2 流动相脱气:打开氦气(99.999 %)高压钢瓶,调节减压阀输出压力0.5 MPa。确认流动相管线和相对应的脱气管线。开始洗脱前,以100 mL/min的速率脱气至少15 min,然后以20 ~ 50 mL/min速率维持脱气,直至分析工作完成。 5.2.3 开机:顺序接通WATERS 2996、600。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 XP,启动Empower Pro中文版色谱工作站。

5.2.4 排除泵室气泡:当正常工作流速时显示无压力或压力波动时,此时一般要排气。方法是打开排液阀,设置流速10 mL/min,待排出气泡后恢复原有设置。 5.2.5 双击配置系统,建立分析项目。双击运行样品,创建方法组。根据实际分析的样品和要求,设置WATERS 600泵和检测器的工作参数。顺序点击设置、进样按钮,准备开始分析。

5.2.6 进样:将六通阀手柄置于LOAD状态。用微量进样器装样,注入5倍于定量管体积的试样溶液;装样后将手柄顺时针置于INJECT状态开始进样,同时会听到蜂鸣声及屏幕提示,这时工作站开始记录。待进样后2 ~ 3 min,将手柄转回LOAD位置,这时才能取下进样器,装样准备开始下次分析。注意必须使用液相色谱仪专用进样器,避免损坏阀片,造成漏液。在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下,待基线平稳后,连续注入数针标准混和工作溶液,直至相邻两针的峰面积变化小于1.5 %时,按照进样规则的顺序(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进样分析。本实验先对苯、甲苯、二甲苯单标溶液逐一进样分析,确定苯、甲苯、二甲苯的各自相对保留时间。接下来用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混和工作溶液进样建标后,获得相应的色谱图和典型光谱图,并在相同分析条件下对试样溶液进行测定,确证组分,计算结果。

苯、甲苯、二甲苯混标工作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图 1 2 A / AU 3 t / min 1 苯;2 甲苯;3 二甲苯 苯、甲苯、二甲苯混标工作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图

A / AU λ/nm t / min 苯、甲苯、二甲苯混标工作溶液的3 D图

A / AU λ/nm 苯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5.2.7 关机:测试完毕,先用100 %水冲洗至压力平衡,持续10 min,改为90 %甲醇水溶液洗脱至柱压平衡,持续5 min。将流速设置为0 mL/min后顺序关闭WATERS 600、2996电源开关。关闭氦气钢瓶气阀。处理数据打印报告后,关闭计算机和总电源开关。

6 实验数据处理 6.1 试样溶液中组分的定性 根据标准样品溶液中组分的各自相对保留时间,对试样溶液中的组分进行对比定性确认。 6.2 试样溶液中组分含量的计算 6.2.1 外标法手动计算试样中各组分的浓度含量 定量分析就是要测定样品中某一组分的准确含量。常用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内标法和外标法。本实验采用定量管外标法。

外标法又可分为标准曲线法或单点或双点校正曲线法。本实验采用单点校正曲线法。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其前后两针标准混合工作溶液,相应组分的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 以浓度表示的各组分含量X(g/mL),按下式(3)计算: ……………………………(3) 式中: C1 — 标样溶液中,相应组分的浓度(g/mL); A1 — 标样溶液中,相应组分峰面积的平均值; A2 — 试样溶液中,相应组分峰面积的平均值。

6.2.2 用Empower Pro中文版色谱工作站自动计算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选择标准工作溶液文件,双击进入主窗口,提取色谱图。点击处理方法指南→新建处理方法→处理类型:PDA→下一步→下一步→用鼠标拖放选择积分范围→下一步→最小面积:10000→下一步→下一步→输入色谱峰名称→下一步→输入标样中各组分的名称、含量及单位→下一步→外标校正→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输入方法名称→完成。 返回主窗口界面。点击方法组,选择采集分析数据时用的仪器方法,点击文件保存到方法组,关闭。在项目窗口点击修改样品快捷键,将样品类型由未知改为标准样,点击量快捷键,输入量值和单位。点击从方法组复制快捷键,打开,确定,存盘退出。点击项目窗口中更新,原来未知变为标准样。此时,标准样品建立完毕。将标准样品和试样文件选上,右键查看,从文件中打开方法组,按结果快捷键,即可显示标准样品结果。按浏览中下一个3D通道,可显示出试样的计算结果。

7 注意事项 7.1 首先打开检测器,避免其他组件的干扰,避免检测器的自检不通过。 7.2 用微量进器吸取样品溶液时,不要将气泡注入色谱系统中,以免引起系统压力不稳。 7.3 分析样品前,首先吸取一定量的溶剂,注入色谱仪,记录溶剂色谱峰。 7.4 及时添加流动相,工作状态时切不可使液面低于泵头。

8 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及说明 8.1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结果。 8.2 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的综合分析。 8.3 对本实验设计的评价和建议。 8.4 每小组共用计算机打印出的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混和工作溶液和试样溶液的色谱图和数据。

9 思考题 9.1 从仪器构造、分离原理和应用范围三方面比较HPLC和GC的异同点。 9.2 为获得对混和物较好的分离度,总结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调整的分析条件。 9.3 试分析苯的保留时间为什么比甲苯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