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教育讲座 1、就业形势 2、“就业难”原因分析 3、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 4、就业流程 5、就业工作安排
就业形势 一、全国就业形势 表1 2001-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年份 毕业生人数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就业人数 表1 2001-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年份 毕业生人数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就业人数 毕业生就业率(%) 2001年 110.41 9.48 77.3 70 2002年 141.82 28.45 113.5 80 2003年 212.2 49.63 176.1 83 2004年 280 31.95 235.2 84 2005年 338 20.71 287.3 85 2006年 413 22.19 297 72 2007年 495 19.85 351 71 2008年 550 11.11 ?
就业形势
就业形势
就业形势
就业形势 2007届毕业生就业特点: (1)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40.7% (2)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的达到58万人,占16.6% (3)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 (4)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占0.4%
就业形势 二、浙江省就业形势 表2 2005-2008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年份 毕业生人数(万)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表2 2005-2008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年份 毕业生人数(万)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就业人数(万) 毕业生就业率(%) 2005年 15.3 13.9 90.8 2006年 17.3 13.1 15.92 92 2007年 19.3 11.6 18 93.2 2008年 21.6 11.9 ?
就业形势 就业特点: (1)近几年就业率高达90%以上 (2)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了11万多名毕业生,占65%;2007年有12.6万多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就业,占65.3% (3)浙江省2008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103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1200万个。 (4)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关键还是在于毕业生以怎样的状态去面对社会、面对就业。
(1)2007年,我市人才需求量将达到55.45万人,可供人才仅53.77万人,人才供需缺口达1.68万人。 就业形势 三、宁波形势 (1)2007年,我市人才需求量将达到55.45万人,可供人才仅53.77万人,人才供需缺口达1.68万人。 (2)到2010年,这一缺口将增至3.43万人。 (3)近几年每年都有1-2万非宁波市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在宁波就业 (4)目前,有部分宁波市生源的毕业生未实现首次就业。据统计,在2005年,就有3000多毕业生未就业
就业形势 (5)宁波所急需的人才: 国际公认的专业资格人士: 高级造价师、投资分析师、项目管理师、风险投资管理师。 具有熟练的英语对话能力、通晓WTO规则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贸易人才、国际会计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外语人才。 有丰富实践经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好的协调组织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才。 适应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紧缺专业人才: 物流人才、金融人才、航运人才、IT人才、高新技术人才。 具有各种熟练技能的高级技工人才 适应WTO形势发展的农业技术人员
就业形势 四、我校就业形势(2007年就业方案) 地区 生源 数量 就业 百分比 回生源地 就业数量 占生源比例 占就业比例 杭州市 218 188 9.77% 138 63.30% 73.40% 宁波市 793 1299 67.48% 779 98.23% 59.97% 温州市 162 93 4.83% 92 56.79% 98.92% 嘉兴市 64 38 1.97% 37 57.81% 97.37% 湖州市 73 40 2.08% 52.05% 95.00% 绍兴市 136 69 3.58% 63 46.32% 91.30% 金华市 108 48 2.49% 44 40.74% 91.67% 衢州市 3 0.16% 7.89% 100.00% 舟山市 99 50 2.60% 49 49.49% 98.00% 台州市 149 74 1.09% 70 46.98% 94.59% 丽水市 85 21 3.84% 24.71% 省外 2 0.10% 合计 1925 100% 1334 69.30%
就业形势 就业特点 (1)每年的就业率在95%以上,签约率在60%以上,2007年签约率为77.56% (2)由于宁波和杭州的区域优势,在这两个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校毕业生人数的3/4以上,其中包括了浙江省其他9个地区毕业生人数的近1/2。 (3)宁波生源的毕业生在宁波就业的比例高达98.23% (4)在其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几乎都是当地生源。 (5)就业单位性质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很少有人能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营大企业就业。
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1、供需缺口增大 (1)高校连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2)大量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步伐变缓,就业需求增量量减少 (3)国家发改委官方网发布《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预计2006年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
原因分析 2、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 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扩招后数量急剧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却仍然集中在大城市、白龄阶层、管理岗位上。而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 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其结果就是大学生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矛盾突出。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相对旺盛,而中、西部地区需求不足。
原因分析 3、“大学生应定位于普通劳动者” 中国的大学生“应定位于普通劳动者”、“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 “2006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同时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也进一步出台相关倾斜政策,涉及到户口迁移、工资标准、生活补贴、转正定级、研究生招生等,倾斜力度前所未有。
原因分析 二、学生层面 1、准备不足,目标模糊 2、能力不足,就业困难 3、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4、就业心态未调整到位 5、责任意识缺位 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等方面,却常常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在工作表现中,我们学生还普遍存在一种怕苦、怕累,不肯到生产一线工作,不肯承担自己责任的意识。
原因分析 就业心态未调整到位的表现: 1、“喜好城市”,宁可留在宁波等大中城市,也不愿意到各县市区。 2、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宁愿到一般单位做一个普通的办事员,也不愿到中小企业做技术,不愿到一线工作。 3、在待遇上,我们学生期望值过高,还是按以前的薪酬待遇在作比较。
社会期望 1、责任感 用人单位看重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 (1)责任感 (2)团队协作精神 (3)进取心、自信心、承受压力能力 (4)灵活应变能力、独立性 (5)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待人接物能力 (6)专业能力 专业对口、高学历是用人单位的首选考虑因素 社会实践经验、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也是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社会期望 2、用人单位最烦恼的问题:不讲诚信。 假学历证书 简历失实 夸大能力 不遵守面试时间 生编硬造所获奖项和工作经历等。 3、用人单位最担心的问题:毁约。 很多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先有保底的,再找更好的。 就业困难的现实和人往高处走的观念让毕业生很自然地做出了毁约的选择。
就业流程 就业准备 材料制作 收集就业信息 筛选就业信息 接受面试 实习 签订就业协议 毕业派遣
工作安排 11月份: 毕业生就业教育、简历制作、生源确认 发放就业协议书、双向选择(招聘会) 12月份: 招聘会 1月份: 宁波市人才交流会 2月份-6月份: 找工作、实习、专升本报名 7月份: 领取报到证、派遣证
信息来源 1、学校网站(zsjy.nbut.cn) 2、其他网站 宁波人事局网: http:// www.nbrs.gov.cn 中国宁波人才网: http:// www.nbrc.com.cn 宁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网: http:// www.nbbys.com 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网:http://bys.zjedu.org/ 教育部学信就业网:http://job.chsi.com.cn/ 3、报纸(宁波晚报的就业版) 4、学校信息栏 5、学院报栏
离校时应具备的资料 (1)毕业证:教务处负责 (2)户籍迁移证:保卫处负责 (3)报到证: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 (4)档案:学生处负责
就业协议书 1、概念: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每个人一份,有单独的编号,每个同学在领取时签字。
就业协议书 2、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人才中心)批准盖章 学院和学校同意盖章 本人复印一份,送保卫处(户籍用)
就业协议书 3、重要性: 遗失: 首先提出申请、公示15天 若无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再发放新协议书 解除协议: 提出申请、用人单位盖章(人事部门盖章)确认解除协议 调换(补办)协议书:提出申请 须在5月底前签订协议(学校要上报省教育厅) 年底之前没有签订协议,失业人员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