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有机金属化学物 一、引言 1、有机金属化学合物的概念 金属与碳(烃基、配位有机分子等) 以各种键型相结合的一类化合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化 学 电 源. 电池的分类 化学电源的分类 原电池知识复习 几种电池介绍 实践活动 科学视野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化 学 电 源 典例精析研究性学习.
Advertisements

材 料 科 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方 鹏 飞.
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成因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矿物的变化 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反应原理) 衢州第二中学 任志强.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放射化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 放射化学的定义和内容
第十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 科塞尔 ) 提出离子键理论。 一 离子键的形成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2章 物质结构基础 Basic of Substance Structure Chapter 2.
第二十三章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1 铁系元素 VIII 族中 9 种元素,按其性质分为两个系 Fe Co Ni 铁系元素 对碱稳定
第九章 过渡金属元素(I) §9—1 过渡金属元素的通性 §9—2 IVB族元素(Ti Zr Hf) §9—3 VB族元素(V、Nb、Ta)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十六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exit.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 15 章 氮族元素.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6-1 概 述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第四章 非经典配位化合物 我们以前所学习的配合物多数属于经典配合物——其中心原子 氧化态一般为+1、+2或更高价态,而配体为NH3、X–、含氧酸根等,一般以σ 配键与中心原子键合。 而以C或N等为键合原子的配合物——非经典配合物 (也称为金属有机化合物),如,Cr(CO)6 , Cr(NO)4.
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第 六 章 d区元素(Ⅲ) ——有机金属化合物 簇合物 有效原子序数(EAN)规则和金属羰基化合物 类似羰基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第二十五章 无机化学新兴领域简介.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第五章 氦原子和多电子原子 4.1 氦原子的光谱和能级 4.2 全同粒子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4.3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组态
第三章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第 22 章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3.
第五章 原子結構 6.1 什麼是元素? 6.2 根據物理狀態來把元素分類 6.3 把元素分類為金屬和非金屬 6.4 元素的化學符號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2008年初赛试题 取质量相等的2份PbSO4 (难溶物)粉末,分别加入HNO3 ( 3 mol L-1) 和HClO4 ( 3 mol L-1),充分混合,PbSO4在HNO3 能全溶,而在HClO4中不能全溶。简要解释PbSO4在HNO3中溶解的原因。 Pb2+与NO3-形成络离子(配离子或配合物)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本章要点: 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3. 配位平衡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7.2 多电子原子结构.
第十九章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配合物的命名和类型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第六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第六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纪念中学 PPT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 §14.1 氮族元素 §14.2 氧族元素.
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 §14.1 氮族元素 §14.2 氧族元素.
第 18 章 氢和稀有气体.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四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基础.
第五章 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量子力 学理论的建立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使得化学键理论及分子结构的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开链烃 §2-1 烷 烃 §2-2 烯 烃 §2-3 炔烃和二烯烃.
2-3-3 原子间距和空间排列 (Interatomic Spacing and Forces) 1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科学发现系列讲座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工业催化原理 Catalysi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共价键的形成: 相同 相近 未成对 重叠 重叠 相反 未成对 共用电子对 增加 降低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A、两原子电负性 或 。
第八章 配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质 第一节 晶体场理论 配合物中中心金属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视为类似于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静电作用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物理化学 2019/5/8 复旦大学化学系.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专题四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的空间构型.
《结构化学》之 对称元素与对称操作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翟高红.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2-3 混成軌域 1 1.
-銀 目錄 -銀的簡介 P.1 有關銀的歷史資料~ P.2-4 金屬的一般性質 P.5 銀與生物所產生的反應 P.6 礦石簡介 P.7
第十六章 d 区金属(一).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5 章 有机金属化学物 一、引言 1、有机金属化学合物的概念 金属与碳(烃基、配位有机分子等) 以各种键型相结合的一类化合物。 第 5 章 有机金属化学物 一、引言 1、有机金属化学合物的概念 金属与碳(烃基、配位有机分子等) 以各种键型相结合的一类化合物。   ( 有时C 通过 O、N、S 等与金属键合) 二茂铁 ( C5H5 ) 2 Fe 乙二硫基汞 ( C2H5S )2 Hg

四乙基铅: 汽油抗震剂; Co2(CO)8 : 烯烃醛化试剂; RhCl(PPh3)3 :加氢催化剂(Wilkonson)铑 AlMe3 : 有机铝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丙烯基 三丁基锡 不对称合成催化剂

2、典型金属有机化合物 ①1827 丹麦 药剂师 蔡斯( W. e. Zeise) K[PtCl3(C2H4)] 平面正方形。Pt(Ⅱ)与C2H4为σ-π配键。由氯铂酸钾(K2[PtCl4])与乙炔反应。σ-π配键的协同作用,削弱了乙烯分子中C=C化学键,使乙烯活化而易发生反应,因而它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意义。

(a) M ← L 配位 (b)M→ Lπ 配位 Pt-乙烯配合物中成键的DCD模型 反馈键加强了Pt2+和乙烯直间的结合;削弱了C=C键。 dsp2空轨道 M → L π*空轨道 M ← L (a) M ← L 配位 (b)M→ Lπ 配位 Pt-乙烯配合物中成键的DCD模型 反馈键加强了Pt2+和乙烯直间的结合;削弱了C=C键。

②1900 (法) Grignard 合成有机镁试剂 醛、酮 → 醇(增链 等)    1912 Grignard 获诺贝尔化学奖

ViccorGrignard 法国有机化学家。1871生于有名望的造船厂业主家,娇生惯养,名二流子。一次受挫后,补习2年,里昂大学插班读书。发奋学习后被有机化学权威巴比尔看中,在其指导下, 1901发现了格氏试剂获博士学位。 1912瑞典皇家科学院鉴于格林尼亚发明了格氏试剂,对当时有机化学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决定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波多丽女伯爵骂倒了一个纨绔子弟,骂出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1953 Zieglar试剂(三乙基铝 + 四氯化钛) 应用于烯烃定向聚合。(1~5atm、50℃ )   ③ 1865 合成三甲基铝 1953 Zieglar试剂(三乙基铝 + 四氯化钛) 应用于烯烃定向聚合。(1~5atm、50℃ ) 1963 Zieglar-Natta德-意大利 诺 化学奖

合成非支化高立体规整性聚烯烃。双组分:四氯化钛-三乙基铝[TiCl4-Al(C2H5)3] 最初,烯烃聚合采用的是自由基聚合,需高压,且链转移反应,导致支化,无法合成高聚合度的聚丙烯。1950s德国化学家 齐格勒合成了这一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聚乙烯的生产(不需高压,成本低),得到了支链很少的高密度聚乙烯。 意大利化学家 纳塔将其用于聚丙烯生产。带动了对聚合反应机理的研究。基于此,齐格勒和纳塔分享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Zieglar试剂 包括烷基铝(R3Al), 烷基卤化铝(R2AlX,RAlX2), 烷基氢化铝( R2AlH,RAlH2 ), 烷基烷氧化铝( R2AlOR’,), 芳基铝、以及含N、S、P等有机铝。

④ 1951 合成夹心结构二茂铁 火箭燃料添加剂

1951 英T. J. Kaely 和 P. J. Pauson 与美S. A 1951 英T.J.Kaely 和 P.J.Pauson 与美S.A.Miller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二茂铁Fe(C5H5)2,第二年G.Wilkinson和R.B.Woodward等人提出了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全新),从此,人们才对这类化合物产生了兴趣。至今,在这类化合物中发现了许多新结构、新键型,以及不同于经典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新反应。

C-Sn键易断,不对称,催化、助催化。 烯丙基锡与羧基化合物不对称加成。 ⑤ 有机锡:二烷基锡: 聚氯乙烯和橡胶的稳定剂;        三烃基锡羧酸酯的3种可能的结构  可像C,4配位,有空d ,可5、6配位 C-Sn键易断,不对称,催化、助催化。 烯丙基锡与羧基化合物不对称加成。

单丁基三氯化锡(MBTL) 二丁基二氯化锡 二丁基氧化锡(DBTO) 二丁基醋酸锡

二丁基马来酸锡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DBTL) 单丁基锡酸(F4100) 氯代单丁基锡酸(F4101)

⑥有机膦酸铜等:用于分子识别、传感 器、催化、磁学、光学等领域。 ⑥有机膦酸铜等:用于分子识别、传感 器、催化、磁学、光学等领域。 ⑦ Mn、Fe、Ni的有机膦酸化合物具有 磁学性质; 饵Er、铽Tb有机膦酸化合物有发光性质; 锆Zr基有机膦薄膜有非线性光学性质; 多孔铪Hf膦酸有催化性质。

⑧  含-COOH、-SO3H、-NH3等官能团的 有机膦酸化合物可作质子导体。 ⑨ 一些层状化合物可嵌入胺、氨、或醇分 子,从而可用于分子识别或吸收剂。 ⑩ 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可用于多相催化。

二、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类 ① 离子型、共价型金属有机化合物; ② 主族和过渡元素型……; ③ 烷基、芳基、酰基和共轭烯烃……。

1、 离子型有机金属化合物 R—H 的盐 R—M (M=ⅠA,ⅡA) 环戊二烯基钙 Ca2+(C5H5)2 三苯甲基钠 Na+[C(C6H5)3] Na、K、Rb、Cs; “Li” ?? Ca、Sr、Ba; “Be、Mg” ??

(电负性 C 2.55, Li 0.98, Cs 0.79) Li-C 离子性 43% (共价性较高) Cs-C 离子性 57% R—(Li 、Be、Mg) 具有共价性。 离子性:不溶于非极性溶剂,溶液导电

2、共价有机金属化合物 (1)含有σ共价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Sn(CH3)4、 Pb(CH3)4、 Zn(CH3)2、 Cd(CH3)2、 [(CH3)3Pt I ] M-C 形成两中心两电子共价键 溶于非极性溶剂,有挥发性,反应活性小,

(2) 含多中心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缺电子化合物 [Al(CH3)3] 2、[LiMe] 2、[BeMe2]x 熔沸点低、有挥发性(与分子量有关)

[LiMe]4

(3)含有π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与含π键的配体形成的 π配体 (定域 C2H4、 C2H2 ) (离域 C5H5、 C6H6 ) 多个C原子可提供π电子 也可提供空π*轨道接受 M 的 d 电子

PR3与过渡金属的成键作用(d-π* )

三、 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和命名 1、 18和16电子规则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遵守 八隅体规则 Pb(C2H5)4 过渡金属遵守有效原子序数规则,EAN规则 电子总数 = 金属所在周期稀有气体的 原子序数

第四周期 36(Kr), 外层 18电子 第五周期 54(Xe), 第六周期 86(Rn) Co(CO)3 (NO) NO+1 2 个π 电子 3CO 6 个σ 电子 Co-1 10 个d 电子

正八面体 的分子轨道 12~18 均稳? 

有些16电子也稳定 Fe Co Ni d8 电子组态的金属 Ru Rh+ Pd2+ Os Ir + Pt2+ 平面正方形 Ir(PPh3)2CO Cl, [Pt(C2H4) Cl3] Pt2+ 5d8, Pt(C2H4)Cl3 为16电子 * 配体以电子对配位

有些经典配合物 “12电子” 由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6 个能级较低的成键轨道a1g , t1u, eg可纳12 个电子,3个非键的t2g轨道可纳 6 个电子, 在非键轨道填入电子,能量不变, 所以 EAN = 12 ~ 18 均稳定。

对平面正方形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16 电子为稳定结构。 过渡金属 9 个价轨道与 配体 4 个轨道        组成13个分子轨道。 4 个成键轨道(a1g, eu2,b1g) 8 4 个非键轨道(eg2,b2g, a*1g) 8 5 个反键轨道( b1g, a*1g, a*2u, eu )

正四面体 分子轨道

2、 金属的氧化态 (取决于配体) -1 : H、X; 0 (中性) : NH3,PR3,AsR3,SR2; -1:CH3- π-C3H5- π-C5H5- 键和碳为奇数为 -1 0: C2H4, C6H6 键和碳为偶数为 0

CH3   Mn (CO)3 -1 x =1 0 Fe (CO)3   (C4H4) 环丁二烯 x = 0 0 0

3、 配体电子数的计算 (2e 给与体): CO、X-、烷基、芳基; (2e 给与体): 双键、三键; (3 e 给与体): NO; (4 e 给与体): 丁二烯、环丁烯; 3个或3个以上双键的烯烃 供n 个 e。

η3 4电子 ; η5 6电子

○ ○

○ ○

4、 EAN 规则实例

5、 有机金属化合物命名原则 (η3- C3H5)Co(CO)3 三羰基 ( η-烯丙基) 合钴 (Ⅰ) η表示π 键合

若环或链上只有一部分原子参加配位,则η前将这一部分原子的位列出 (η3- C7H7)Fe (η5- C5H5)CO 羰基· (1-3-η-环庚三烯基) · (η-环戊二烯基)合铁(Ⅱ)

(η4- C8H8)Co (η5- C5H5)CO (1-3:5-6-η-环辛四烯) · (η-环戊二烯基)合钴(Ⅰ)

若配体中仅有一个原子参加配位,则将 词头σ加在此配体前,表示σ键合。 Fe(CO)2(η5- C5H5) (η5- C5H5) 二羰基· (σ环戊二烯基) · (η-环戊二烯基)合铁(Ⅱ)

四、 过渡金属的羰基化合物 CO 是最重要的 σ 给予体和 π 接受体 配体, 与低氧化态 ( +1, 0, -1) 的过渡 配体, 与低氧化态 ( +1, 0, -1) 的过渡 金属形成羰基化合物,(催化性)

←6σ ←2π ← 配位键 ←5σ ←σ键 ←1π ←4σ ←3σ CO 的分子轨道

1、单核二元羰基化合物 所有单核羰基化合物均可根据分子式 推断结构。 M(CO)6 (M=Cr、Mo、W) 八面体(Oh群) 3×4,4×3(三角),6×2

M(CO)5 (M=Fe、Ru、Os) 三角双锥(D3h群)1×3 3×2 Ni(CO)4 为四面体(Td)群 4×3 3×2

2、双核二元羰基化合物 化合物中含M-M键,M周围的 价电子数据达到18。 CO的配位有两类: 端基配位(记为 tip)(CO与一个M配位) 桥基配位(记为 b )(CO与二个M配位)

Mn2(CO)10 端基配位

Fe2(CO)9 既有端基,也有桥基配位 ‘桥配’为一个Fe 原子“提供”一个 e

Co2(CO)8 溶液中端基,固态时有桥基 自由焓相差不多, 所以可互变。

Fe3(CO)12 有桥CO基 Fe Co Ni Ru3(CO)12 无桥CO基 Ru Rh Pd Os3(CO)12 无桥CO基 Os Ir Pt 金属原子半径大,不利于成桥。 多羰基化合物多有色, 原子数多则色深。 Fe(CO)5 无色液体 Fe2(CO)9 金黄色片状 Fe3(CO)12 深墨绿色

3、 金属羰基化合物中的成键作用 (1) CO分子轨道能级图 10个价电子填入 3σ, 4σ, 1π, 5σ。 3σ,5σ中填O、C的 孤对电子。 4σ, 1π填三对成键e, 成1个σ、2个π键。 5σ孤e对活泼,与M键合 2π反键空轨道可接受M的电子,所以CO又是电子对的接受体。

10个价电子填入3σ, 4σ, 1π, 5σ。 孤对电子填在 3σ(O), 5σ(C)中。 4σ, 1π填三对成键e, 成1个σ、2个π键。 5σ孤e对活泼,与M键合 2π反键空轨道可接受M的电子, 所以CO又是电子对的接受体。

(2)σ-π配键的协同效应 CO与M成键时,电子由C流向M, 按pauling电中性原理,M上多余的 负电荷必须流回配体(CO的空π* ) 形成反馈键。

M-CO反馈键能存在原因 ①  CO有π* ; M 低氧化态,电子密度高,转到π*。 M-C 之间 “给予“与 “反馈”的结果加 强了M-C键,削弱了C-O键,使CO活化。

金属的电子密度减小,使 Z* 增加, 配体→M(吸e)的σ 键变强。 π 反馈键,强化了σ配键。 ③ 强化的σ键又使M负电荷密度增加, 利于电子从金属反馈,流向配体, 使反馈键加强,“协同效应”。

M → C的 2π* 空轨道中,“反馈键” 增强了C-M键 结果: M – C键加强, 削弱了C― O键,使CO活化 ← M ← C 成键,削弱了C― O键,使CO活化 → →反馈 M → C的 2π* 空轨道中,“反馈键” 增强了C-M键 结果: M – C键加强, 削弱了C― O键,使CO活化

(3)CO的配位方式 (a)端基; (b)对称双桥基; (c)不对称双桥基; (d)三桥基; (e)碳与4个金属原子(其中1个与O原子共同配位) CO的配位方式可通过红外光谱鉴定

(4)影响C-O键伸缩振动频率的因素 ① CO的配位方式 端基 1900~2150cm-1 μ2-桥基 1750~1850cm-1 桥连 M 多, νC-O下降越多,说明被削弱

② 金属的原子半径和氧化态 半径越大或氧化态越负,νC-O下降越多。

③ 其它取代基的影响 Ni(CO)4 2000 (MeP)Ni(CO)3 1949 (MeP)2 Ni(CO)2 1855 νC-O(cm-1) Ni(CO)4 2000 (MeP)Ni(CO)3 1949 (MeP)2 Ni(CO)2 1855 若羰基被其它基团(L)取代,而 L 接受 d 电子能力比CO弱,νC-O再降

4、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1)羰基被取代 羰基被有π* 空轨道的配体取代 异腈、膦、胂、胺等; Fe(CO)5 + 2PCl3 → Fe(CO)3(PCl)2 + 2CO

(2)与碱或还原剂反应 Fe(CO)5 + 3NaOH → → Na [ HFe (CO)4 ] + Na2CO3 + H2O

(3) 与卤素反应 Mn2(CO)10 + 2Br2 → 2Mn(CO)5Br2 (4) 双核羰基化合物与NO作用 Fe2(CO)9 + 4NO → 2 Fe(CO)2(NO)2 + 5 CO

五、过渡金属的分子氮和亚硝酰化合物 1、 分子氮化合物 [Ru(NH3)5N2]2+ 1965年由Allen-Senoff制得 RuCl3+N2H4 → [ Ru(NH3)5N2 ] Cl2 混合配体的多元配合物 Cr、Mo、W、Fe、 Ru、 Os、 Co、Rh、Ir 、 Ni

氮分子的化學性質比較遲鈍。1965年人們發現六氨合釕(Ⅲ)可以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Ru(NH)N]﹐驗明是兩個氮原子以分子氮形式與釕原子絡合而成﹐從此開始研究分子氮與過渡金屬形成的絡合物。          氮分子的電子構型與一氧化碳的電子構型很相似﹐氮分子絡合的金屬化合物很少﹐羰基金屬種類很多﹐這是因為氮分子的三鍵比一氧化碳的三鍵穩定﹐只是在過渡金屬處於低價狀態﹐有較強的反饋情況下﹐M─NN 鍵才能得到穩定。                

   分子氮絡合的金屬一般為ⅣB到ⅦB族的過渡金屬。一般分子氮絡合物不穩定﹐低價金屬容易被還原﹐絡合物上的氮分子容易游離。最常見的絡合方式是端基一頭絡合﹐還有兩頭絡合﹔較少見的是側基絡合和雙側絡合。為了穩定低價過渡金屬﹐需要有其他配位體同時存在﹐如膦﹑雙膦﹑環戊二烯基﹑羰基苯等。

分子氮絡合物中的氮的活化程度常以其紅外光譜特徵波數的多少來衡量。氮在游離分子 NN 中的鍵距為1 分子氮絡合物中的氮的活化程度常以其紅外光譜特徵波數的多少來衡量。氮在游離分子 NN 中的鍵距為1.0976埃﹐紅外伸縮波數為2000~2200厘米-1。分子氮被絡合後﹐鍵距拉長﹐伸縮波數變小﹐鍵距為1.35埃﹐紅外伸縮波數低到1600厘米-1。         此外還有一些分子氮與金屬晶體的絡合物﹐例如鎳絡氮Ni(N)﹐其氮分子基本保持原有分子氮的性質﹐不屬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範圍。

(1)过渡金属与氮分子的键合作用 过渡金属和分子氮的化合物属于 混合配体的多元配合物。 N≡N 键能940.5kJ· mol-1 3000℃ 仍稳定。 第一键能 522.5 kJ· mol-1 比CO大一倍。

← 1个σ 键 2个π 键 ← N2 的分子轨道

‘g’中心对称,‘u’中心不对称

N2 和 M 间的化学键与CO类似, N2 和 M 结合后,伸缩振动频 νN≡N 下降,说明键被削弱。 但,N2和 M 生成配合物的能力比 CO差, ∵ N2的空π* 能量高, 接受e对能力差,∴ N2化合物不稳定。

分子N2 化合物不稳定, 加入强σ 给予体NH3, 可增加 M 的电子密度, 利于M的d电子向N2反馈, 减弱N≡ N键,增加N-M键, ∴分子N2 化合物多元配位。 如 [ Ru ( NH3 )5 N2 ] Cl2

○ ○ ○ ○ ○ ○ (2)N2分子的配位方式 Ⅰ、Ⅲ(端基,一个 M 只与一个 N 成键), Ⅵ、Ⅶ、Ⅷ 少见

① 端基配位 M与 1 个 N 原子成键 M ‘d 空’ ← N2 3σg M ‘d 满’ → N2 ‘1πg’ 形成反馈键。

○ ○ ② 侧基配位 M与 2个 N 原子成键 N2 ‘1πu’→M‘ d’ 形成给予型三中心配位键, 同时 M ‘d ’ 轨道与 N2 空的 ‘1πg ’形成π型 三中心反馈键。无论端配或侧配 N≡ N 键都 变松弛,νN≡N 都小于 2331cm-1 。

(3)影响νN≡N 的因素 ① 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 3~ d 8 构型的 M 易形成分子氮化合物。 因需 d 空轨道,且有一定数量的 d 电子。 同族,n ↗ Fe Ru Os, 则反馈作用↗ ,νN≡N ↘ 。

② 金属离子的价态的影响 M 价态↘ ,νN≡N 明显↘ 。 ③ N2配位方式的影响 侧配的νN≡N 较低。 ④ 形成双核的影响 双核降的多,三核降的更多。 所以簇状化合物对降低νN≡N 更有利。

⑤ 其它配体的影响 其它配位原子多为O、P、N, 可增加金属原子的电子密度,利 于 M → N2 分子反馈, 使νN≡N 降低更多。

2、亚硝酰化合物 NO 通过 N 原子与过渡金属配位。 同时形成 σ 给予键和π 反馈键。 与CO的区别: (1) CO是 2 e 配体;只给σ对电子。 NO是 3 e 配体,π* 1个电子也生 成反馈键。

π* 的1个e参与成键 O N

N N

(2) CO端配时总呈直线,NO可直可弯 N 直线中sp杂化,有σ―π键; N 折线中sp2

○ ○ ↑ ↑ ↑桥基 一种具有 NO 桥基的化合物

一种具有μ3 –NO桥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六、 过渡金属的不饱和链烃化合物 用途:在加氢、聚合、烯烃醛基化异构 化过程中起重要的配位催化作用。

K[ Pt Cl3 ( C2H4 ) ] Zeise(蔡斯)盐 ( PPh3 ) 2 Pt ( PhC≡ CPh ) 1、 不饱和链烃配合物的结构特点 典型的不饱和链烃配合物是 K[ Pt Cl3 ( C2H4 ) ] Zeise(蔡斯)盐 ( PPh3 ) 2 Pt ( PhC≡ CPh ) 二(三苯基膦) · 二苯基乙炔合铂 Ph 苯基 phenyl

[ Pt Cl3 ( C2H4 ) ]- ; ( PPh3 )2 Pt ( PhC≡ CPh )

烯炔过渡金属配合物结构特征 (1)C-C 键长比 “配位” 前要长 游离乙烯 C=C 133.7pm Zeise盐中 C=C 137pm 乙炔中 C≡ C 120pm 铂配合物中 C≡ C 132pm

(2)配位作用是对称的 2个 C 与 M 距离相等。 变成非直线或非平面。 (3)直线炔或平面烯配位后 若把烯或炔看成单齿,则三、四、五配位构型如上, 三角、 平面正方、 三角双锥 (3)直线炔或平面烯配位后 变成非直线或非平面。

2、 DCD键合模型 Dewar-Chatt-Duncanson 解释[ Pt Cl3 ( C2H4 ) ]-离子构型。 Pt2+(d 8) ,d s p 2杂化,3个Pt-Cl键; 乙烯没有孤对电子,是用成键π轨 道和Pt的d s p 2杂化轨道重叠成键。

(a) M ← L 配位 (b)M→ Lπ 配位 Pt-乙烯配合物中成键的DCD模型 反馈键加强了Pt2+和乙烯直间的结合;削弱了C=C键。 dsp2空轨道 π*空轨道 M → L M ← L (a) M ← L 配位 (b)M→ Lπ 配位 Pt-乙烯配合物中成键的DCD模型 反馈键加强了Pt2+和乙烯直间的结合;削弱了C=C键。

Zeise盐中,乙烯与Pt(Ⅱ)配位后, νC=C由1623cm-1降至1526cm-1, 使乙烯活化,即反馈键使C=C键削弱, 容易加氢,为烯烃氢化催化剂。 乙炔过渡金属配合物νC≡C下降更多。

七、过渡金属的环多烯化合物 1、一般介绍 M 1951年合成二茂铁。 M 为 ⅥB Ⅶb Ⅷ (除Pt),镧系、锕系

[Re(η5-Cp)2Cl], [Mo(η5-Cp)2H2], [Ti(η5-Cp)2Cl2], [Ta(η5-Cp)2Cl2] 弯曲夹心化合物

“半夹心”琴凳式化合物

多层夹心结构

2e 6e 6e 6e 6e 10e 具有2, 6, 10 个π 电子体系的多环烯 虽有些C原子数≠ 4n+2,但π电 环戊二烯 C3Ph3+ C4H42- C5H5- C6H6 C7H7+ C8H82- 2e 6e 6e 6e 6e 10e 具有2, 6, 10 个π 电子体系的多环烯 虽有些C原子数≠ 4n+2,但π电 子数= 4n+2, ∴ 仍具有芳香性。

2、二茂铁 (1)合成 二茂铁是夹心配合物的代表,它可做火 箭燃料添加剂、汽油抗震剂、硅树脂的 熟化剂及紫外线吸收剂等。1951合成。

(2)性质 ① 酰化 环上氢被酰基取代 ② 缩合 茂环和甲醛与胺缩合

③ 金属化反应 环上氢被取代

被其它原子团取代

(3)结构和键合 ① 环的配置 C-C 键长140.3pm Fe-C键长204.5pm 重叠型 D5(气) 交错型D5d(固)

②分子轨道和能级 * 茂环5个C,线性组合5个分子轨道, a 全对称; e1a 和 e1b; e2a* 和 e2b*。

由一组 pπ 轨道形成的分子轨道(对称性匹配不同) e2b* e2a* e1b e1a a 由一组 pπ 轨道形成的分子轨道(对称性匹配不同)

e2u (非键轨道) (2×2) e2g – (3dxy, 3d x2-y2) (2×2) e1u – (4px, 4py) (2×2) * 二茂环10个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群 e2u (非键轨道) (2×2) e2g – (3dxy, 3d x2-y2) (2×2) e1u – (4px, 4py) (2×2) e1g – (3dxz, 3dyz) (2×2) a2u – 4pz (1×2) a1g –(4s, 3dz2) 强成键 (1×2)

↙ 铁9个轨道 二 茂 铁 10 个 轨 道 ← 非键 ← 2个 ← 2个 ← 2个 ← 1个 ← ← ← 对称性匹配 2个 ← 非键 铁9个轨道 ↙ 二 茂 铁 10 个 轨 道 ← 2个 ← 2个 ← 2个 ← 1个 ← ← ← 对称性匹配 2个 二茂铁中对称性匹配的配体群轨道和金属原子轨道 ‘9对’

二 茂 铁 中 8个 分 子 轨 道 1个 非 键 反键轨道→ e*1g ←非键轨道 a’1g e2g e1u e1g a2u a1g Fe

XRD 揭示的[Cr(η6-C6H6 )] 与二茂铁为等电子体 六元环 二苯铬 XRD 揭示的[Cr(η6-C6H6 )] 与二茂铁为等电子体

(a1g)2(a2u)2(e1u)4(e1g)4(e2g)4(a’1g)2 铬 9 个 价 轨 道 反键→ 非键→ 成键→ 二苯 12个 配体 轨道 二苯铬的分子轨道“21个”

二茂铁分子中,2 个 C5H5- 提供 12 个电子,Fe(Ⅱ)有6个电子,共18个电子将 8个成键轨道个1个非键轨道正好填满,所以二茂铁分子反磁性,十分稳定。 二苯铬的 a’1g 的主要成分是 Cr 的 3d 轨道,由于 Cr (0) 的 Z * 比 Fe (Ⅱ) 的 小, Cr的3d轨道能量相对较高,∴二苯铬的a’1g轨道上的电子容易失去而被氧化。

3、 环辛四烯铀 U(C8H8)2 环辛四烯非4n+2,非芳香性的 πe* (4n+2)

环辛四烯(C8H8)非4n+2,非芳香性的 C8H82- πe* (4n+2) 具有芳香性 U(C8H8)2 (D8h) C8H8平面结构 U4+ 组态[Rn 6s26p6] 5f 2 C8H82- 10个 πe; 共 2×10+2=22e

反磁性 (e3u)2 非键 (e2u)4 成键 (e2g)4 (e1u)4 (e1g)4 (a2u)2 (a1g)2

八、 配位催化反应 烯烃与过渡金属配位后,形成σ-π 配键,分子中的双键被削弱,利于 烯烃催化加氢、氧化、烷基化、羰 基化、聚合等。这类π配合物具有 可溶性,所以为均相催化反应。 步骤:氧化加成、插入、氢转移、还原 消除等

(1) 烯烃氢化作用

Rh 铑 4d 7 5s 2 RhCl(PPh)3 催化剂 烯 烷 烯烃氢化 → 烷

(2) 烯烃的醛基化反应 钴催化剂,使CO、H2对烯加成 钴不饱和配位态,有催化作用

烯烃 π→σ ↓ - 醛 ↓ 烯烃醛化

乙烯氧化成醛的催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