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簡報將揭露 : 17 個啟動執行力的開關 策略很重要,是組織發展的關鍵; 但光有好策略,卻執行不力,一切都沒有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資訊管理 期中考補充資料.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Views ,Stored Procedures, User-defined Function, Triggers
經濟成長衰退,客戶大減預算,企業力求降低成本,要如何在逆境中求生,提昇產品銷售力,進而成為市場贏家呢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第 1 章 使用 APP INVENTOR 2 開發 ANDROID APP
第1章 認識Arduino.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使用VHDL設計—4位元位移器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在NS-2上模擬多個FTP連線,觀察頻寬的變化
第九單元 廣告與推廣組合 整合性推廣組合(整合性行銷) 人員銷售 公共關係 銷售促進(促銷)活動 廣告與促銷活動的關係.
安裝JDK 安裝Eclipse Eclipse 中文化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自由軟體介紹(一) 把flash通通帶回家 報告人:陳俊銘.
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App Inventor2呼叫PHP存取MySQL
系統設定 IE8相容性檢視
尋找EBM心得分享 資料整理: 報告者:.
第七章 資訊系統評估 授課老師:褚麗絹.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Fortran 程式語言 之 編與譯(二) 張基昇.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倍力資訊 羅慶祖 第一事業部 協理.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未來的商業教育 張仁良 商學院院長 香港浸會大學.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電子商務新版面問題排除.
網路工具運用 講師:鍾詩蘋.
網頁程式概論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5/9 V1 2016/4 V2 2016/9 V3.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BC430 ABAP Dictionary Views、 Search Help 報告者:林聖期、程汎汝.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數字定位棋 1-7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Speaker: Andrew Weissman August 5, 2010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DRC with Calibre 課程名稱:VLSI 報告人:黃家洋 日期: 改版(蔡秉均) 1.
UNIT FOUR Chapter Outline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物理化學輔助學習工具 2018/12/04.
線上服務 合作夥伴儀表板概觀.
英文管理期刊導讀 A Guide on R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Spring, 2007 Friday, 10:10~12:00 R9208 Instructor: 張婉菁 Phone: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網站個案報告 參考架構 一,企業背景簡介 二,經營優勢與競爭分析 三,市場區隔與目標市場 四,行銷4P策略 五,未來發展與挑戰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ISO 9001: 2015 改版重點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物理化學輔助學習工具 2018/12/04.
InputStreamReader Console Scanner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簡報將揭露 : 17 個啟動執行力的開關 策略很重要,是組織發展的關鍵; 但光有好策略,卻執行不力,一切都沒有用。 這也是很多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 本簡報將揭露 : 17 個啟動執行力的開關

第一個執行力開關:決策權清楚 在執行力很強的公司,有71%的人同意這個觀點;在執行力比較 差的公司,這個數字降到32%。 在執行力很強的公司,有71%的人同意這個觀點;在執行力比較 差的公司,這個數字降到32%。 狀況說明 隨著公司擴展,審核批准的程序變得更為迂迴不明,大家也愈來愈 不清楚每個人的職責範圍,每一個層級都插手提出問題,於是情況 陷入僵局,問題懸而不決。 解決之道 執行長應該把焦點放在有獲利的成長,重新確定事業部的重點在消 費者身上,明確指定由各事業部承擔獲利的責任。

第二個執行力開關:資訊夠流通 在執行力很強的公司,有77%的人同意這個觀點;在執行力比較 差的公司,這個數字降到45%。 在執行力很強的公司,有77%的人同意這個觀點;在執行力比較 差的公司,這個數字降到45%。 狀況說明 上傳到高層的資訊,在過程中經過多次粉飾和修改。高階主管與外 部市場脫節,得不到相關資訊,事後批評較低階層人員的決定,讓 公司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上喪失商機。 解決之道 執行長應該分為幾個事業單位,每一個單位自負盈虧;各單位可以 設計自己的產品、自行開發製程和安排時程,並自行定價。這項行 動大幅分散決策權,讓各單位掌控市場決策權。

第三個執行力開關:權責很分明 在執行力比較差的公司有71%的受訪者認為決策會在事後招到批 評,在執行力很強的公司,只有45%的受訪者有同感。 在執行力比較差的公司有71%的受訪者認為決策會在事後招到批 評,在執行力很強的公司,只有45%的受訪者有同感。 狀況說明 若是不清楚誰有權制定決策,往往就必須舉行一連串會議,等到最 後終於作成決定,卻因為過程中有太多人檢視過這個決策,因此也 不知道該由誰為這個決策負責。 解決之道 組織可以設計「決策圖」,這個工具可以協助組織找出哪些地方應 該採取不同類型的決策方式,釐清並加強各管理層級的決策權。

第四個執行力開關:跨部門分享 在執行力不佳的公司,只有21%的受訪者認為,跨部門的資訊能 夠自由流通,而執行力良好的公司,則有5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 公司就是如此。 狀況說明 如果公司各部門之間資訊不流通,各單位各自為政,就會喪失規模 經濟,而且無法分享最佳實務。 解決之道 組織可以每一季定期召開績效管理會議,讓相關人員面對面交換資 訊,並討論未解決的問題。這些做法讓組織內的人建立互信,為合 作奠定基礎。

第五個執行力開關:跨部門分享 執行力比較強的公司,有61%的受訪者認為,各業務部門和各地 營運單位的員工擁有必要的資訊,足以了解自己的決定對公司盈 虧有何影響。在執行力比較差的公司,這個數字大幅下滑至28%。 狀況說明 如果公司各部門之間,並沒有在雙方人員之間建立必要的資訊交換 機制,結果,雙方人馬追求的目標不同,甚至彼此的目標經常是互 相衝突的。 解決之道 將流程全都標準化,並建立清楚的後端流程和分析支援工具,同時 要求前、後端單位採用共同的報告標準,確保雙方在作決定時,都 能取得相同的資料和衡量指標。

17個執行力開關

下長棋,讓策略動起來 本文摘自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新版第22期 更多文章, 請至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眾所周知,執行力的挑戰不易達成,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因此, 組織必須根據執行力17個關鍵開關, 找出問題根源並與以解決, 才能邁向有執行力的組織。 本文摘自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新版第22期 更多文章, 請至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官方網站瀏覽: www.HBRtaiwan.com

本文摘自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新版第22期